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高中生活那两年 » 第二十四章 路遇阿敏(70-72节)

第二十四章 路遇阿敏(70-72节)

    70.岸边晨读

    昨晚田堘就计划好,今早上去河边背诵英语课文。

    太阳还没有出,天已大亮。门口的店铺也陆续摆摊开张。他跨过桥,沿着清河南岸向西跑去。

    医护队那边树林森然,寂静安详,掩映在浩瀚无垠的金黄色麦田里。远处的南堤坝高高隆起,也是一道金灿灿,和天际相接,辽远悠长。

    田堘一路向西慢跑了十几分钟,在选定在一棵小树下坐定,打开卷成筒状的英语课本,面向河道,专心致志的哇哇朗读起来……

    花草繁茂,河水缓流。田野不时飘来一阵阵清新、浓郁的麦香。

    这段时间,东哥天天计算着高考日期,皱紧了眉头,熬红了眼圈,加快了走路的步伐,也提高了吃饭速度。是啊,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同时,附近的村民也开始忙碌操劳,上集赶会,买杈购锨,寻帽找镰,做起麦收前的各项准备。

    太阳升起了一杆高。田堘看看腕表,已到了早饭时间,于是他收起书本,踏上了归程。

    路上,田堘看到了一个骑自行车来察看麦情的老农。那老农哼唱着地地道道的家乡戏,走进田间,掐一支穗,剥出一粒籽,放在嘴巴里偏着头眯着眼咬一咬……

    田堘跑到桥头时,想向上提一提腋下的课本,竟发现夹在其间的笔杆不见了,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笔帽。“准是在跑步中被颠簸掉了。”他心想。

    田堘返身去找。走得缓慢,看得仔细。中间的路面,两边的草丛,他尽量不留死角。但一直走到刚才读书的位置,也没见到笔杆的踪影。

    “皮之不存,毛之焉在?”他试图取下夹着书页的笔帽,可一不小心又把纸张撕裂了。田堘心疼、惋惜、生气,抓紧笔帽用力抛进了路边的麦田。“倒霉的时候,喝口水也会塞了牙。”

    当他心无旁骛的再次跑回桥头时,眼前一亮,竟发现了藏在草丛中贴着石块的笔杆。“你这个家伙,可真会找地方藏身。”田堘顿时又恼又羞、哭笑不得。“不经意投进麦田里的笔帽,还能到哪里去找呀。”……

    田堘进到校园,还在想,“冲动真的是魔鬼。凡事,需冷静,要理智。”

    71.路遇阿敏

    在中心路上,田堘遇到了迎面走过来的阿敏。阿敏是田堘的同班同学,过了年刚插班进来的。也许是环境陌生,也许是天生胆小,也许是少女特有的矜持,她走路总是低着头,眼睛盯着脚尖不远处。在教室里,说话也是低声细语,生怕惊扰了别人。

    “打不打招呼?”田堘自问。“打吧,阿敏并没有抬头正视自己;不打吧,正宗同学,恰巧碰上,显得自己太不绅士甚至没有礼貌。”他犹豫着。

    “同班同学,朝夕相处,尽管平时交往有限,但来日方长,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男子汉,还是有点风度和温度吧。”想到这里,田堘向着阿敏开了口,“阿敏,要出去呀。”

    “哦。”阿敏看到田堘,脚步顿了顿,神情有些被人突然打搅后的慌乱,“我去我们家菜地。”她望向东南方向的大菜园。

    “菜地?”田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们家在校园里?”他知道,只有学校教师才有资格拥有这里的菜地。

    “嗯,我们这个学期才搬过来。我是随我爸一块儿来的。”

    “你爸在这里当老师?”田堘有所预判,但还是问了一句。

    “嗯,那个就是。”阿敏指向菜园最西边紧邻中心路的地方。

    “是他?”田堘一看,不觉笑了。高而挺拔的个子,瘦而硬朗的身板,“这不是在作背人游戏时,戏言让我们帮忙翻土整地的那位老师吗?”

    “你笑啥?”阿敏莫名其妙。

    “没啥,没啥。你快过去吧,趁现在天还凉快些。”田堘没有告诉阿敏原因,一是说来话长,也没什么价值。二是同学们之间的馊事,也不便到处宣扬。

    阿敏是教师子女,班里同学并不知晓。她的各科成绩并不突出,但她第一次进班时的一幕却真真切切照亮了大家的眼。尽管她穿的衣服和其他女生一样简单朴素,尽管她的表情和其他女生一样带着几分羞涩。那天晚自习时,班主任把她送了进来,“这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她叫阿敏,以后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要多给她帮助和关照。”随着老师的简短介绍,同学们把目光投向了阿敏:身材如院里的白杨树,亭亭玉立,不蔓不枝;脸庞如XJ的和田玉,柔嫩光滑,温婉娇美;脖颈如沼泽的丹顶鹤,修长细腻,白皙有光……“神呀!”“我的乖!”“仙女下凡!”几个男生欣欣然,脱口而出。

    田堘和阿敏其实以前有过一次交谈。那天,田堘去抱作业,数学老师翻开最上面的一本对田堘说,“我们班有一个叫阿敏的同学,这次作业做得与众不同。思路很独特,也很清晰。只是方法笨了些,步骤复杂了些。”

    “阿敏做题还挺有创意呀。”田堘暗想。

    回到教室,田堘把老师表扬的话告诉了阿敏。阿敏不好意思地微笑道,“我才没有什么独特的思路呢,是我爸点化的。”

    但当时田堘并没有想太多。只是粗略地感知,阿敏的父亲可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吧。

    72.请吃饺子

    上午课间时,化学科代表阿莲走向田堘,低声道,“中午,化学老师请我们几个吃饭,放学就过去。”

    “我们几个?为啥?”田堘问。

    “化学老师说,她教了我们一年,我们班同学很让她喜欢。”阿莲忍不住笑道,“老师还说,就要六一了……”

    “嗬嗬,是要给我们过儿童节呀。”田堘也笑了,又问,“老人家准备请我们吃什么?”

    “饺子。”阿莲很确定地问答,“早饭后老师就骑上车子进城割肉买菜了,正好她今天没有课。”

    “好呀,饺子,还是肉的。”田堘喜不自胜,下意识猜测道,“化学老师是要感谢我和阿伟、阿海前段时间帮她搬运新家具吗?”

    化学老师姓李,是田堘班任课的唯一女教师。五十岁左右,齐耳短发,身材富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

    课堂上,李老师面带微笑,循循善诱,从不对学生发脾气、耍性子。在做演示实验时,她胸有成竹,有条不紊,边讲边做,手口并用。关键节点上,李老师还会不失时机地提醒、点拨和强调。同学们私下里曾说,“李老师做实验时的样子,认真,严谨,专注,忘我,像是正在实验室工作的居里夫人。”李老师最擅长的,还是在课程内容学习后,引导同学们归纳总结某一知识的学法顺口溜。如制氧气,她整理为这么几句话: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做过滤操作实验,她这样整理: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学习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时,她这么说: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对邻到间。化学计算时,她提醒同学们: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易于记诵,而且用起来信手拈来,理解方便。田堘有时会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既能把书读薄,又能把书读厚”的本领吧。

    生活中,李老师像是一位慈母,对学生无微不至,关心体贴。她说大家来自全县不同乡镇的角角落落,还有部分同学来自县外,路途远,时间紧,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一个月在学校,难免会遇到什么困难和委屈,同学之间除了相互帮助,也可以直接找她帮忙,她会尽最大努力施以援手。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在兑现着自己的诺言。她给男生借过钱,借过自行车,还缝过裤子,买过药。给女生借过书,借过本,也送过棉衣和护理纸。每到星期天,就有同学来到李老师家,扫扫地,擦擦桌,汇报汇报思想,倾吐倾吐心声,然后再顺便让李老师辅导辅导功课,指点指点迷津,最后挡不住李老师发自肺腑和狂轰乱炸的热情,又会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美美地搓上一顿。

    这学期刚开学时,气温低,天寒冷,田堘和其他几名男生懒床,不能按时起床跑操,李老师不知道从谁那里得到了消息,一天课前,她在教室里煞有介事地问,“听说我们班有几名男孩子早上不能按点起床,我不知道是真是假,我也不太相信。”她看着鸦雀无声的教室,又道,“为了印证这一点,我决定明天早上去男宿看一看。要是真的发现哪只懒虫还在睡觉,我可不打招呼直接掀他的被窝。”同学们低着头,不作声,只是哧哧地笑。

    “李老师真会开玩笑。”

    “说不定她真会去。”

    “她真掀了被窝,看不丑死你。”……课下,同学们调侃起来。

    实际上,李老师并没有去男生宿舍巡视,田堘等几名懒汉也没有再继续赖床,“万一哪天李老师去了呢?”……

    “别忘了,放学就过去。”阿莲对田堘强调道。

    “最后一节课是自习,我们要不早一点过去,有什么忙也好帮一帮?”田堘从连绵不断的思绪里跳出来,征求阿莲的意见。

    “不用。”阿莲摇摇头,“李老师说了,她一个人就能忙过来,让我们安心上课。”

    “只是天气太热了。”田堘看着白炽灯般的窗外,感觉有些美中不足。

    “热?你忘记了那天你们几个帮李老师搬运家具的事?里面就有新买的落地电风扇,那凉凉的风可大了。”

    “对,对,李老师那里有电风扇。”经阿莲这么一说,田堘想起来了。那次一起买回来的除了电风扇,还有电视、书柜和写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