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杯酒敬狼烟 » 第十八章 安定乾州(二)

第十八章 安定乾州(二)

    从封飞羽房间出来的赵德康并未走远,而是在院门外停了下来。不一会刘成就跟了过来,对赵德康说:“殿下,探子来报,魏武卒就驻扎在榆树林后方十里。你看我们是否今夜前去——”

    刘成话没有说完,意思就是要不要乘夜偷袭魏军,毕竟城外驻扎着自己带来的四万精锐虎豹骑,外加武威军的一万轻骑兵就有五万骑兵,确实是个机会。

    赵德康摇头否决了刘成的建议,“你和虎豹骑连夜奔波赶路,现在已经人困马乏。而今日魏军虽未竟全功,但毕竟还是胜了,士气正盛。何况萧焱是战场老手,元尧又思虑周全,怎会不提防我们利用骑兵优势夜间偷袭呢。”

    刘成点头表示赞同,自己也只是建议,接着说:“那殿下,接下来该如何?”

    “继续派探子盯着魏军,一旦魏军有任何情况立即向我汇报。”

    “是。”

    “太尉连夜奔波支援我也辛苦了,安排好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是,殿下也早点休息吧。”刘成行礼后退下。

    今天发生的这么多事让赵德康有些应接不暇,他揉了揉太阳穴,摸着脸颊上的伤口回想起白天那惊险的一幕幕,不免心惊胆战。赵德康知道这次他犯的最大的错的就是自负,他知道以元尧的聪明才智肯定想得到现在大宋皇权的平稳交接全是靠自己维系,所以才会想到故意分兵引元尧出城埋伏他的计策,而且他也想到了以元家在魏国的势力和影响力元尧很有可能用某些手段说服甚至胁迫魏武卒主帅箫焱跟着一起设伏,于是他也派人联系了后方的刘成率领虎豹骑火速支援他。就在这种自己以为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要不是韩付城和封飞羽拼死相救,他很可能就已经殒命当场。赵德康在心里暗暗记下这次教训,告诫自己下次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赵德康抬头望着半空中缓缓升起的圆月,算算日子还有两个月就是中秋佳节了,也不知道那时候能不能回到汴京陪着小靖过节,往年都是自己和四弟陪着他过中秋节的,慨叹一声后赵德康走向自己的房间准备休息了。

    翌日天蒙蒙亮,赵德康就醒了,起床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刚推开门,就发现刘成早已在门外等候。看到赵德康开门走了出来,刘成连忙上前行礼说:“殿下,有事禀报。”

    “可是魏军有了行动?”赵德康猜道。

    刘成点点头,“是的,探子回报,魏军天没亮就拔营向着南方去了。”

    “一直向南么?”赵德康有些疑惑,不知道魏军此举有何深意。看刘成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知道他话没说完,赵德康笑着说:“太尉有话直说无妨。”

    “探子说魏武卒今天全部头缠白布,前军军旗也换成白旗。依微臣与魏军多年交手的经验,这是临阵主帅死亡时魏军的习俗。若真是萧焱暴毙,那魏军向南行进的意图可能就是撤退了。”刘成之所以先前犹豫没说是因为他昨天看萧焱撤退时还生龙活虎的,不大可能突然死了,觉得这更像是魏军的疑兵之计。

    赵德康略一沉思,对刘成说:“有可能真是如此,权力斗争并不只是我大宋才有啊。让探子继续跟在魏军后方,若是魏军一直北撤到北魏境内,那应该就是了。”

    刘成明白赵德康的话中含义,也大致了解此次北魏大军的内部情况,可要说大敌当前还同室操戈,他还是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可既然赵德康都说了继续探查,若真是魏军一路撤到北魏境内,那只怕是真的如赵德康所说的那样了。

    刘成刚刚领命退下,韩征就急急忙忙地赶过来,一看到赵德康便半跪在地拱手说:“末将还请殿下准许我今日便带师父前往暨南寻医。”

    赵德康苦笑着说:“韩校尉先起来,师父这次是因为救我才会受如此重伤,我比你更想立刻带着师父去暨南寻医。可现在师父元气大伤还未苏醒,即刻出发的话一路颠簸很可能加重师父的伤势。昨日任大夫已经开了药方,等师父醒了按照方子好好调养几天,师父身体好转后我和你一起陪着师父去暨南。”

    韩征虽然心里依旧着急,但也知道赵德康说的不无道理,只能眉头紧蹙不情愿地站起来说:“殿下说的对,是末将考虑不周了。”

    “你也是关心则乱。好了,韩将军应该醒了,你随我一同前去看看吧。”

    “嗯。”

    就这样两人一起来到了韩付城的房间。韩付城此时刚醒,昨夜喝了任敏开的药后今早感觉好了许多,浑身疼痛感都没有了,只是还是使不上多大力气。他废了半天劲靠着床头喝了仆人端上来的汤药后看到赵德康和儿子韩征走了进来,连忙坐在床上拱手行礼说:“末将参见殿下。末将有伤在身,不能行全礼,还请殿下恕罪。”

    “韩将军是为了救我才受的伤,我怎会怪罪你呢。这里没有外人,韩将军不必多礼。”赵德康说完坐在了仆人端进来的椅子上,示意韩征也坐下。

    随后将早晨刘成向自己汇报的魏军动向以及他们两人的猜想都对韩付城说了一遍。韩付城略一思索,看了眼坐在赵身边的韩征说:“征儿你怎么认为?”

    韩征见父亲提问,一板一眼地回答:“孩儿同意殿下的想法。汤盆的埋伏虽然北魏略胜一筹,但前后算起来此次北魏这魏武卒估计折损要有两万,这样的损失对北魏来说恐怕不能接受。萧焱与元尧自然可能会相互动手,谁死了谁承担这个责任。”

    韩付城点头表示同意,他也是这个想法,本来这萧焱和元尧就是不同阵营的人,发生内斗其实也不足为奇。

    韩付城继续说:“现在看来估计是元尧赢了,那北魏这最精锐的魏武卒也将会是他率领了,孩儿认为此人日后必是我大宋劲敌。”

    “嗯。”赵德康也是赞同韩征的意见,“老师之前就曾说过,元尧是北魏近些年难得出现的人才。此次与之交手,无论智慧谋略还是统率能力,都是出类拔萃。”

    韩付城昨日也算是体会到了元尧的可怕之处,可看着赵德康和韩征两个年轻人压抑的气氛,他转而笑着说:“我大宋地域辽阔人杰地灵,在陛下的治理下肯定会国力更加昌盛。而北魏地域偏僻物产不丰,任他元尧如何厉害,有殿下你在,估计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好了,不说这个了。恐怕到了傍晚探子就会回来汇报魏武卒的最终动向了,那时就应该能够确定了。”赵德康知道韩付城在宽慰自己,他本来也不是很纠结于失败走不出来的人,只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受挫,确实让他短时间内有些难以释怀。

    “殿下是有事要交待末将么?”韩付城听出了赵德康的言外之意。

    “嗯。”赵德康用眼角余光看了眼旁边的韩征,说:“若是北魏真的撤军了,我打算让太尉带着大军先回汴京,我和韩校尉还有我那表弟万鼎带着师父去暨南寻找那神医苏济为他接续断臂。”

    “殿下是想让末将坐镇乾州么?”韩付城直接说出了赵德康想表达的意思。

    赵德康点点头,“杜弼身死,如今乾州军督空缺,我想表韩将军为乾州军督并升安北将军,镇守乾州城,以防魏军去而复返。”

    韩征听了赵德康的话后有些惊讶。虽说此次他们夺回来乾州城,但汤盆一战还是小输给魏军的,现在却将父亲从略显荒凉的遥州调到繁荣的大城乾州做军督,并且还升了父亲的军阶,要知道大宋不知道有多少中郎将一辈子也升不了四方将军啊,看来赵德康是想还昨日父亲对他的救命之恩吧。

    靠在床头的韩付城却是面露难色,他这次除了拼死救了赵德康一次可以说是寸功未立,现在赵德康要升他为安北将军让他觉得日后自己定会被世人说是因为救了赵德康才会升迁,这让平生最重声名的他有些为难,对赵德康说:“如今乾州失而复得,城中情况不明,为了以防万一殿下要我做军督末将自不敢推辞,只是这安北将军……”

    赵德康没等韩付城说完就抬手打断了他,“韩将军可别推辞,你坐镇遥州抵御西夏侵扰多年,既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次虽然我们没胜,但面对北魏最精锐的魏武卒我们不仅夺回了乾州城,还折损了魏武卒近两万士兵,韩将军都有莫大功劳,升任安北将军韩将军绝对是当之无愧。”

    韩付城苦笑,他知道赵德康主意已定,自己是推辞不掉了,于是坦然接受了赵德康的好意,说:“末将一定尽心竭力,誓死守卫乾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