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寻魔录 » 第十六章 演天盘中演天机

第十六章 演天盘中演天机

    赵长安醒来时已是巳时,几日的奔波劳累,即使在桌上趴着也睡得很沉,但难免会有些腰酸腿麻。

    木床上被褥整齐,灵天星君不知去了何处。

    赵长安走出木屋,雨后林间的潮湿感令人感到胸闷不适。

    他走到溪边,拘起一捧水敷在脸上,清凉醒神。

    “哟,赵少爷终于起床啦,要奴家给你准备沐浴吗。”娇媚软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赵长安心中一噔,顿觉不妙,但此时身体已经不能动弹。

    “扑通。”

    蹲在溪边的赵公子被轻轻踹下了河。

    好在此处溪水不深,刚刚没过赵长安腰间。

    赵长安窘迫不堪,却不敢怒不敢言。

    灵天星君离开溪边,手中提着竹制饭笼,向木屋走去。

    “赵少爷沐浴好了就来用膳吧。”

    赵长安从溪中走出,用灵力烘干衣服,无奈的回到木屋。

    这位师尊的性子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师徒二人坐在赵长安的睡塌两侧,饭食只是白粥素菜,入口清香,淡而悠长,别有一番滋味,让赵长安不禁感叹仙人之物果然不同凡俗。

    餐罢。

    “师尊可否告知弟子寻找长平的办法。”赵长安收拾完碗筷,看着在溪边望山的灵台星君,问道。

    “这时候倒是急了,清早睡的可是踏实。”灵天星君埋怨道。

    她本以为收了徒弟就可以悠闲地将琐事交给他了,没承想这混账徒弟比自己醒的还晚,早餐还要师父去买,成何体统!

    赵长安也有些羞愧,抱歉道:“是弟子懒散懈怠,还望师尊责罚。”

    灵天星君手中甩出一颗石子,打在赵长安额头上。

    “下不为例。”

    “弟子谨记。”

    那天载他们来此的巨大白鹤再次飞来,赵长安随灵天星君一同站在其背上。

    白鹤展翅,若白虹直冲破云霄,刹那间已过百丈之远。

    赵长安几欲落下,最后不得不盘膝坐在白鹤背上,自然又要被灵天星君嘲弄一番。

    不过片刻,白鹤便落到一座山上。

    这山名叫合天峰,乃是灵台山弟子领取月俸和接取任务的地方,虽然不甚高耸,但是比玉天峰还要宽大些,人流涌动,门庭若市。

    灵台山弟子都穿着制式衣衫,只是颜色不同,外门弟子为青色,内门弟子则为白色或皂色。

    而此地大都是青衫弟子,偶尔可见几个白色、皂色衣衫的内门弟子。

    二人从白鹤身上跳下,穿过人群,来到一处楼阁前。

    楼阁仅有三层,可占地颇大,往来的弟子都是在这里进出,可奇怪的是,这偌大的楼阁竟没挂有牌匾名字。

    灵天星君走进楼阁,她身着青衫,与众弟子并无不同,也没有弟子认出她来。

    楼阁一层最为热闹,有八张柜台,是各峰外门弟子领取月俸和缴纳贡献之处,二楼就冷清的多了,是专属于内门弟子的地方。

    灵天星君带着赵长安直上到第三层,第三层只有一处柜台,一个老者悠闲的躺在后面。

    “长明道长。”

    灵天星君走到柜台前,恭敬道。

    老者抬眼一看,从躺椅上站起,作揖道:“灵天星君大驾,可有要事。”

    “本座新收一位弟子,请道长记录。”

    “哦,老道要恭喜星君喜得爱徒了。”长明道长微笑道。

    各峰星君能否收到亲传弟子,是关乎灵台山传承的大事。

    上代灵天星君一生未收弟子,让他们这些老家伙烦恼不已,还好有个天分奇高的女儿可以传承星君之位。

    如今新任灵天星君不过三年就收下大弟子,灵天峰道统不愁矣。

    “长安,快来见过长明道长。”

    赵长安虽然震惊于现在这个端庄温雅的灵天星君,但还是向前一步,躬身道:“弟子赵长安,拜见长明道长。”

    “居然是个男子。实在有意思。”

    长明道人奇道,眼神从这位灵天星君的大弟子发间的青珑冠上闪过。

    玉天星君那老顽固是怎么同意的?

    长明道人也难以想象,苍老的脸上又多出几分的笑容。

    “将令牌给我吧。”长明道人言语随和,毫无架子。

    赵长安赶忙将水晶令牌双手递上。

    “不必如此拘谨,老头子我就是个干活的。”长明道人和蔼的笑了笑。

    “叫赵长安?”

    “是的前辈。”

    “我道号长明,你叫长安,也是一种缘分,哈哈哈。”

    “什么境界了?”

    赵长安听老人询问修为,不禁有些自卑之感。

    玉天星君从他手中夺走内门令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与他年纪相仿的中山珺、程雪姐妹,都已经是灵旋八九层,甚至巅峰境了,

    而他半月前才刚到灵旋境,自己一人在尘世埋头修行,被这些门派弟子落下太多了。

    “灵旋一层……”赵长安低声道。

    长明道人点点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屑或是讥讽。

    在他看来,能在二十岁之前达到灵旋境就是可以了。

    他活了很久了,见过很多天才和凡庸,见过于璀璨中陨落的天骄,也见过异军突起,指点江山的大器晚成者。

    评判修士的资质优良,修为境界是是一方,悟性是一方,心性又是一方。

    人生漫长,修士的寿命更是悠长,何必争锋那几盏时光,按部就班,徐徐图之,亦可走出大道。

    很多修士在前期修为提升迅速,可在遭遇桎梏、长时间没有进展后,就会心浮气躁,开始慌乱,认为自己天分尽了,然后四处寻找方法无果,置疑自身,最后觉得修行无望,失去平和的心性,成为仙道上的尘埃。

    修行,只是一个人走一条路,你走的快些,我行的慢些,又有甚么可嘲弄的呢,终点就在那里,走下去就好了。

    现在的绝大部分宗门,甚至如灵台山这种巨擘,都在过分追求弟子前期的修行速度,以不过十余年的修为境界来评判一个人的前途资质,师尊尽日指点不休,弟子每时嗑药修行不缀,确实有不少天才显露,可这无数天骄闪耀,五百年来竟未出一个真仙。

    长明道人将赵长安的姓名记在一本厚厚的簿册上,用朱笔轻点一下他的令牌,道:“好了,以后每月的今日都可以到二楼领取你的月俸。”

    “也可以多去一楼找些修行以外的事做做。”

    老者提醒道。

    “多谢前辈。”赵长安再次躬身施礼。

    “长明道长,晚辈还有一事相求。”灵天星君道。

    “但说无妨。”

    “我这徒儿有一个弟弟,也在灵台山上修行,只可惜不知在哪峰星君座下。”

    “这倒不是甚么难事。”

    长明道人拿起一卷竹策,对赵长安道:“令弟是何姓名?”

    “赵长平。”

    长明道人的目光从竹策上扫过,有些意外。

    “何时入山?”

    “半年前。”

    “多少年岁。”

    “十三、或是十四岁。”

    老人放下竹策,叹道:“当代弟子中,仅有一个叫赵长平的弟子,可已经入山四十年了。半年来入山的弟子也仅有四位,两个女孩,一个七岁孩童,一个二十岁男子。”

    “怎么会这样?”赵长安震惊道。

    难道,带走长平的人并不是灵台山的仙师?赵长安不敢相信。

    长平如果被邪魔外道打着灵台山的名号带走,被当成血祭或是鼎炉,岂不是有性命之虞;就算那人并无邪念,是真想收长平为徒,既不在灵台山中,这辽阔天下,何处可再见。

    赵长安的担忧被灵天星君尽收眼底,道:“既然没能找到线索,那就不打扰长明道长了,我带着徒儿去玄易师叔那里寻一卦。”

    “星君慢走。”

    “告辞。”

    赵长安跟着灵天星君走下楼,在喧嚣的人群中穿行,眼神呆滞,心乱如麻,他已经失去了父亲,也找不到长顺,现在就连长平也不知所踪。

    不禁感到这世间烦扰,孑然一身。

    他一生都在为了父亲和弟弟活着,父亲常年押镖,镖利都花在了伤药上,二十余年也没留下多少财产,身上刀伤剑疤也做不来苦力,在城中托朋友混了个护院的活儿,勉强养活一家。

    于是他从六岁开始照顾长平,然后练剑,修道。待长平大些,他拿起父亲的旧剑跟随李千索出门押镖,两年风雨,两年闲置,当他带着赚来的五十两银子回到家中时,却只剩空院寥落,物是人非。

    “混账东西,光瞪着眼不看路?”

    一个白衣弟子将分神的赵长安撞倒,叫嚷道。

    “抱歉。”赵长安从地上站起,低声道。

    白衣弟子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人就这么道歉了,再看他穿着朴素,像是一个农家青年,想来是刚入灵台山。

    “你今天刚来灵台山?”白衣弟子问道。

    “是。”

    “哪个峰的?”

    “我已经道歉了,麻烦请让开。”赵长安无神地眼瞳看向灵天星君。

    “呵,你知道我是……”

    剑出风止,影返血溅。

    白衣弟子面色苍白,赵长安收回长剑。

    他捂住流血的肩膀,方才时间好似顿了一下,等他回过神来,肩膀已血流如注。

    “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白衣弟子抽出一把长剑,如玉如石,延伸出半尺灵芒和一寸剑锋。

    玉剑斩来,似从天空落下,正是玉天峰的绝学——“天剑伏魔”。

    长剑再次出鞘,青芒内敛,赵长安直刺而过,这次是古卷中的剑招——“刹那”。

    自从他领悟出自己的剑道后,对于古卷中的剑法招式的理解更上一层,许多剑式都有了新的领悟。

    “天剑伏魔”是玉天峰的独门绝技之一,浩荡方正,大气恢弘。若是想要正面抵挡必定要有高出对方的灵力支撑,一般在对阵优势或是一套强攻后收尾时才会使用,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这白衣弟子起手便是天剑伏魔,显然是为了一击决胜,找回颜面,毕竟对方只是一个新入山的弟子。

    可他小瞧了赵长安,也不知道古卷功法的强大。

    “刹那”穿过,只留下一道如丝剑光。

    刹那之剑,如光似电,看似是无返直刺,实则暗藏变招,点、崩、刺、勾、撩,具在一剑之内,虚虚实实,难以捉摸。

    此剑招就是要在刹那之间将一剑变化,变化越多,威力越大。

    故一剑既千百剑,而又只是一刹那的出手,又似一剑。以千百剑对一剑,岂有不胜之理。

    白衣弟子手中玉剑发出崩裂之声,剑身上出现了一道细长的裂纹。

    赵长安出现在白衣弟子身后,看着手中的断剑,竟落下泪来。这剑是赵老汉留给他唯一的遗物,就此断去,而那个十三年前在洪运镖局前拉住自己手的身影,似乎也在眼前逐渐淡去。

    “不。”他张了张嘴,似乎说了一个字,但没有任何人听到。

    现在,他什么都没有了。

    青珑冠散发出灵异的光芒,却难消他眼中的死寂。

    灵天星君迅速来到赵长安身边,玉指轻点在他眉心。

    周身阴灵散去,赵长安恍然惊醒,阴煞的片刻觉醒,却让他像是睡了很长的一觉。

    “师尊。”他看着眼前的女子,缓缓道。

    灵天星君指尖收回,暗中松了一口气,笑骂道:“你这懒虫,走路也能睡着了?”

    赵长安也惭愧的笑了笑,捡起地下的断掉的剑身,与手中的断剑一同收回储物袋中,心中依旧是难以填补的空虚失落。

    “快走吧。”灵天星君拉起他的手,踏上白鹤,乘风而去。

    留下原地愕然不动的白衣弟子,他今日入山十年整,修为灵旋五层,不说是天之骄子,可也资质上佳,入了玉天峰内门,在同辈间小有威名,今日竟输的一塌糊涂。

    楼阁高处

    长明道人远望着高飞的白鹤,自语道:“阳魔阴煞,两仪道体,难怪,难怪。”

    玄易真人平日都在试剑峰摆摊,倒是相当好找。

    简单的卦桌,白底黑字的棋幌,上书四字——通天晓地。

    “二位可是求签卜卦?贫道算姻缘可是相当的灵验。”玄易真人坐直身子,笑脸迎向赵长安二人。

    赵长安看向灵天星君,见她点头,才敢相信这个披头散发,身着黄旧道袍的老者就是玉天星君的师弟玄易真人。

    “玄易……”赵长安话未说半,却被禁住声音。

    “老道道号一玄,道友面生的很,好像从未见过。”玄易真人笑道。

    赵长安明白玄易真人有意隐藏身份,再开口道:“玄一道长午安,弟子今日才算是入灵台山门下。”

    灵天星君也走上来,笑道:“玄一,哦不,是一玄道长,别来无恙。”

    玄易真人眼中明显闪过一丝慌张,陪笑道:“不敢称道长,不敢。”

    “两位是算何事?”

    “寻人。”赵长安道。

    “姓名。”

    “赵长顺。”

    “与你是何关系?”

    “兄弟。”

    “八百。”

    “好。”

    玄易真人一下站起,用破旧的道袍袖子擦了擦嘴边的口水,喜笑颜开,道:“好好好,道友大气,待贫道起卦。”

    一个红木罗盘从他手中升起,正是灵天星君向他说过的演天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