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那路灯下的少年 » 堂弟三黑的故事

堂弟三黑的故事

    过完年后,杨叶家又来了两位新伙计,他们是三黑和二壮。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杨叶也记不清这是第几茬工人啦!

    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两位工人跟他的关系不一般。三黑是杨叶的堂兄弟,他的爸爸是杨叶的亲叔叔。二壮则是媳妇苗圃的亲表弟。像杨叶家这样的个体工商户,雇佣伙计一般都会找沾亲带故的,这样托底,心里也放心点。

    堂弟既然来啦!杨叶作为堂哥当然是要招待下的。晚上他邀请二黑和三壮一块吃点烧烤,也算是为他们接风洗尘。

    三个人往桌子上做了好大一会儿,啤酒也喝了好几瓶。杨叶和他俩勉强扯了些没用的,再之后就没有啥好说的了。

    因为杨叶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所以本身也没有多少话。而今天又碰见了两个比他还闷的葫芦,冷场那是在群难免的。这时杨叶想起了三胖,如果这家伙在,哪里还会有这尴尬场面。

    过了一会儿,杨叶也有点坐不住了。他结了账,三个人就散场了。杨叶看时间还早,就去网吧找段高翔和韦先锋了,还是和老伙计玩有意思。

    三黑堂弟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有事都在心里算计。这个家伙从小长得就比较黑,所以小名叫做“小黑”。他的个子不算高,吃的却比较健壮。

    虽然三黑堂弟不太爱讲话,可干活是一把好手。甭管是装车送货,还是库房卸货,包括清点库房,他从来都没有出过什么茬子。没过多久,杨叶家生意的基本套路他就了解的差不多了。

    三黑堂弟小的时候家境还是很优越的。那个时候父辈们开造纸厂也是在三黑他爸,也就是杨叶二大(爷)领导的。自然收入也比其他人高不少。

    那个时候,二大(爷)在纸厂住的已经是三居室啦!里面摆放的大件是一样儿也不少。回忆起那个时候,二大(爷)英姿勃发,一身黑色的宽大西装,脚上的皮鞋擦的都能照出人影。被摩丝打过的小背头苍蝇都立不住脚。只要一出门,怀里都夹着皮包。那老板架势甭提有多足啦!

    杨叶的家族从大伯到他家,真的是旺女不旺男。生出的女儿一家比一家多,男孩却都是一个。而二大(爷)家生了三四个女孩,才要到三黑这个男娃。大伯家也是要不出男孩,才抱养了三胖。

    二大(爷)有好几个女儿,儿子却只有这一个,所以对三黑算是极尽溺爱。无论是好吃的好玩的都是紧着三黑的。

    杨叶清楚的记得小时候,二娘带着三黑去赶集。而最小的女儿三妮也想去,可二娘说啥也不带他去。三妮委屈的哭喊道:“恁啥时候都带着三黑,都不带我去。”

    二娘被她的苦恼彻底惹火了,她大声呵斥道:“回去刷碗去,再烦打你。”

    在杨叶的认知中,他们的女儿好像都是捡来的,只有这一个儿子是真亲。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并且二娘对三黑袒护的也很厉害,小时候三黑和三胖打架。本来三黑就比三胖大一岁,况且他吃的也不比三胖瘦。还有就是这个家伙从小就有点“心狠手辣”的潜质,打人还是非常下手的。

    所以三胖和三黑打,三胖基本占不到什么便宜,属于被按到地上摩擦的那种。可就是这样,三娘有时看到他们打架,都是过去拉三胖。

    三胖当时年龄小,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直到长大以后他才明白:“妈的,这老二婆是拉偏架来的,要不然为什么光拽我,不拽他儿子,感情是拽住我,让他儿子打我呢!”每当三胖对杨叶绘声绘色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杨叶都笑的憋不住。

    在几个姐姐面前,三黑虽然是年纪最小的,可也是最吃香的,同时也是最骄纵的。杨叶清楚的记得,那是杨叶上初中的时候,杨叶放寒假回老家。

    杨叶家因为当年做生意没有本钱,很早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当本钱。他回老家的时候是住在三黑家里的。

    杨叶的大姐当时正在辅导三妮儿的英语,三妮子因为英语只考了七十多分,所以大姐将她训斥的很厉害。三妮被她说得急了,大姐走后,她朝着身边的小白狗就是一脚。

    大姐当时正准备顺道也把三黑教育下,可话刚到嘴头。三黑便冲她说道:“你少来,去教育该教育的,别烦我。”大姐没办法他,便识趣的闭上了嘴。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三黑显得很是孤傲。他来杨叶家干活,说句老实话,杨叶在干活方面,还有处事的心机远不如他。所以这个小老弟并不怎么看得上他这位大哥。而杨叶最恨就是别人在他面前耍“生人蛋”。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僵硬。

    杨叶和三黑有一次送完货,开车行驶在回家的高速上。这时高速上竟然窜出来一条野狗,这个突发情况让杨叶不知所措。因为这是高速,乱打方向盘和急刹车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当杨叶脑子还没有转过来的时候,三黑已经开车从野狗的身上压了过去。虽然死的是一只狗,但杨叶心里也是一扑腾一扑腾的。三黑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变化,手仍稳稳的扶着方向盘。

    杨叶心中感叹:“这个家伙心理素质真是过硬呀!这要是换做我,说不定该急打方向盘啦!如果是那样,情况真是太危险啦!虽然把狗碾死了,不过这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只是危急的时候作对了选择,杨叶是不会对三黑高看一眼的。但是这家伙完事后跟没事人样儿,这份心理素质是杨叶万万不能企及的。这就不能不让杨叶对他刮目相看啦!”

    这件事过后,兄弟俩人的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平常下班的时候,杨叶经常带着三黑一块去喝酒或者打台球。

    但是因为过年发生的事情,两个人的关系又迅速跌入谷底。事情是这样的,杨叶那个时候喜欢赌博。回到老家以后,他谁也不认识。于是杨叶联系三黑,让他给介绍场子。

    三黑接到了杨叶的电话,便带他到了一栋居民楼。不一会儿,屋子里面就来了好多人,赌局就开始了。在此之前,多心的杨叶还特意检查了麻将。生怕被别人玩了“仙人跳”。从事后来看,他的担心是对的。只不过骗术千变万化,不是他这个赌场小白能玩的转的。

    杨叶和三黑一直玩到了凌晨两点,杨叶身上的一两千已经输完了。他就问三黑借了一千,不到一个小时就又输完了。打了一晚上麻将,杨叶的身体和大脑已经严重透支了,连牌点也看不清楚了。这个时候也只能结束战斗了。

    当杨叶刚坐上三黑的车,他闭上双眼,沉重的脑子刚刚缓了一下。这时三黑却给他爆了个猛雷。他对杨叶说道:“哥,你把借我的钱还我吧!”

    杨叶听见这话,差点没蹦起来。他立马清醒了过来,他说道:“弟儿们,哥哥我手上有钱,还用借你钱吗?”

    三黑说道:“那我不管,我明天有急事儿,必须要这一千元。”

    杨叶明确他不是再开玩笑后,他愤怒的说道:“哥哥不是猪,是不是我哪得罪你了。我虽然嘴不饶人,但是心没有坏的。你这是再跟我装逼吧!”

    三黑说道:“没有钱了!你想办法,这我管不了。不行就开车去问俺嫂子拿钱。”

    杨叶没有想到,亲堂弟竟然为了区区一千元而逼迫他。他见三黑油盐不进,于是便说道:“那你这么想要你的钱,走,开车去问恁四大(爷)要钱,他在附近的宾馆住。”

    三黑迟疑了一会儿便说道:“俺大哩!我得给点面子,你明天把钱给我吧!”说完开着车便走了。

    大晚上的街上,四周没有一个人。如果不是马路两边的路灯还亮着,此刻又会多么的孤冷。杨叶望着远去的车辆,他是那么的愤怒。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兄弟会如此逼迫自己,愤怒过后,又感到无尽的凄凉。他不禁感叹:“连兄弟都这样,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可以依赖的呢!”

    一夜无眠的杨叶第二天便开车出去借钱,但本身在老家就人脉不广的他处处碰壁。无奈之下,他只好给张博打电话借钱。张博这个时候已经上班了,还是有点收入的。他见杨叶用钱,便毫不迟疑的给他转了一千。

    杨叶把钱还给三黑以后,两个人一度没有说过话。只不过后来杨叶的父亲对他说:“对不喜欢的人也要亲点,说不定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

    杨叶听从了他的话,才和三黑又开始说起了话。但是老人的话,并不完全是对的。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能打交道的。在一次闲聊中,三黑告诉他:“你那次打牌是被人骗了,别人把牌早就摆好了。骰子打到哪里,他就放钱在哪里。如果你那天晚上不是运气好,起了把九饼对儿,早就被吸干了。”

    杨叶听到这里,感觉肺都快炸了。他说道:“那你当时咋不跟我说呢!”

    三黑说道:“那群人跟我是熟人,我不能驳了他们面子。”

    杨叶心中说道:“这家伙是不是脑子让驴给踢了,论关系,到底谁跟谁近呀!这家伙以后万万不能再打交道。”

    三黑离开杨叶家后,开了一段时间的出租车,便倒腾起了生意。毕竟这家伙心气挺高,以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这辈子不能被人看低了,二十五岁以前说啥要买辆凯美瑞。”

    这个家伙最开始倒腾的是面筋,有一个面筋厂效益不好要转让。他和伙计便合伙便接手啦!可这家伙也不想想,如果人家挣钱,能这么轻易转让吗?

    其实按常理来说,三黑应该跟着别人干个一年半载,了解下市场的水深水浅,可他却一头扎下去了。没过半年,他们就栽了跟头。本身就没有多少积蓄的三黑,手头上能用的钱就赔干了。

    不做面筋后,三黑就跟村里不着边的人套起了信用卡,把套出来的钱用来放贷款。这种偏门生意风险是非常高的,如果借钱的人兜里有钱,谁又会跑到他那里借高利贷呢?

    过了没多长时间,他一个客户便欠款跑路了。三黑拿不到利息,更拿不到本金,资金链一下便断了。无奈之下的三黑只能四处借钱填补窟窿,亲戚朋友被他借了个遍。就连杨叶这,他也打过秋风。

    一次又一次的挫败,让这个家伙更加着急翻身。他犹如一位输急眼了的赌徒,不顾一切的下注。妄想把所有输的钱一把赢过来。

    可三黑身上的积蓄早已经赔干了,并且外头还欠了一屁股债。于是这个家伙铤而走险,竟然跟别人做起了套路贷。简单说就是给人办理假资质,套取银行的钱从中获利。

    可是最终玩鹰的确让鹰给啄了眼。三黑因为急于翻身,竟然中了同伙的圈套,用自己的名义办理了假证件。他的同伙被警察逮住以后,为了争取宽大处理,把三黑也抖搂出来。

    本来三黑涉案的金额过千万,按照刑法最少也要蹲五年大牢。但经公安机关查明,三黑并不是团伙主谋,说白了也就是替罪羊。所以最终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三黑这一路走来,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亲戚们都认为三黑以前多么老实,怎么会走到这个地步。这让人感觉多么不可思议。

    但是杨叶却不这么认为,有因必有果。三黑外表看着老实巴交,但是心机却很重,心气儿高傲,并且极度的自私。

    杨叶说三黑极度自私,并不是信口胡说。因为三黑借了亲戚们几十万,给家里惹了这么多事情。可在他嘴里却总这么说:“杀人不过头点地,我是惹了点事情,借了点钱。你们就这么不体谅我,是个人都数落我,我从十三岁出来打工后,谁还管过我。”

    这就是三黑的逻辑,他自己说道没有体谅他,没有管过他。可大街上随便拉个人谁肯给他一毛钱,谁又会管他一碗饭。难道这些亲人借给他的都是纸吗?他能长大成人也是风吹大的吗?

    这个家伙好像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的付出,也从来没有照顾过别人的感受。

    这样说来,这一切又是三黑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可问题的根本真的是这样吗?杨叶同样认为不是,他觉得问题的根本出在二大(爷)和二娘身上。是他们的教育培养了这样的三黑。

    如果他们把三黑和大姐,二姐,还有妮儿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那么三黑的优越感哪里会这么强烈,他的心气又哪里会这么高。他又怎么会不允许自己失败,心里如果不过于急躁,又何至于办那么多糊涂事。

    如果小时候,他们没有无原则的袒护三黑。那么三黑又哪里会那么自私,他哪里会体会不了别人的感受。因为在三娘袒护他的同时,在三黑的大脑里,也就没有了是与非的观念。

    说到这里,三黑败就败在了三娘和三大(爷)手里。败给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败给了传统的观念,败给了命,败给了天。

    老话说的好呀!有心栽柳柳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话不假呀!杨叶这一大家族,男的是一个比一个落败,女的却一个比一个成气候。

    大哥杨孟虽然踏实肯干,可是脾气古怪,基本不与外人打交道。脾气一上来,总是喜欢在路上拿车撒气儿。

    老二杨叶十五岁就患了精神病,常年需要服用精神稳定剂,才能稳定情绪。

    老三就更甭提了,年纪轻轻的便在牢里蹲了三年。如果当时不是未成年,那就不是三年啦!

    老四,就是三黑。就无需多言啦!

    但是反观女的就不一样,大姐和小妮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现在在外贸公司上班。虽然工资只有一万多,可是五险一金都有,节假日也挺多。许昌这个三线城市消费少,所以她们这个白领当的还是很舒服的。

    二姐和她老公在BJ跟人做副食批发生意,做了几年后,他们的老板就把生意就把生意转给了他们。他们后来还做了《伊利家》酱油的总代理,光房子就买了好几套,开的也是奥迪。

    三姐在银川做生意,前几年因为姐夫想挣快钱,走了点弯路。不过这几年也混的风生水起。名下的车子,房子,商铺,还是不少的。

    有了这样的底气,大姐才会大言不惭的说道:“咱俩真是阴盛阳衰,如果我生就是个男的,咱家就出不了这档子事儿。”

    可是如果她真的是个男的,二大(爷)的家庭教育,会让她有一个健康的心性吗?恐怕真到那时,她也就说不出这话啦!

    三黑的悲剧又让杨叶想起了一部电影和一个人。

    这部电影就是《我的姐姐》。这部电影大概内容就是:“由张子枫扮演的安然是家里第一个女孩子,可安然的父母十分渴望要一个男孩子,于是便让安然装作残疾人。并且修改了她的高考志愿,她原本可以成为一个医生,可由于父母的原因却成为了一名护士。

    在安然小的时候,她被寄养在姑姑家里,要被哥哥和表妹欺负,也要被没有品性的姑父偷看洗澡。

    当安然临近毕业时,父母出车祸双双死亡。来不及伤悲的安然只得回去处理丧事。面对以后,亲弟弟的未来成了她最艰难的选择。

    带着弟弟,她将不能完成她的理想,成为一名医生。把他过继给别人,她的内心却始终不忍。”

    电影通过安然内心艰难的抉择叙述了这篇故事,它展示了大部分国人对于女孩的漠视。在这种环境下,女孩心里怀揣着太多的恨意,而男孩却显得那么骄纵。

    因为安然的弟弟见姐姐的第一面就冲她喊道:“这个家都是我的,你走开。”这句话显得多么霸道,相比之下,安然又是多么卑微。

    电影直到结局的时候也没有交代,安然是否愿意抚养弟弟。不过故事的原型人物却放弃了弟弟的抚养权,把他过继给了别人。

    杨叶看完这部电影后,他的内心是酸楚的。他摸着自己女儿的额头深情的对她说道:“爸爸一定不会区别对待你们姐妹的,我一定对你们一视同仁。不能说你年龄大点,就什么都要让着妹妹。”

    同时杨叶又问道女儿:“妍妍,你如果是安然,你会领养弟弟吗?”

    妍妍毫不迟疑的回答道:“会呀!肯定会,他是我的弟弟呀!”

    接着她问道:“那爸爸,你如果是安然,你会吗?”

    杨叶回答道:“我不会,我因为他受了那么多委屈,打死我也不可能接受他。”

    妍妍说:“爸,你也太狠了吧!”

    杨叶没有再回答她的问题,因为幼小的妍妍不可能体会到安然的痛苦,而杨叶却能体会的到。而这种感受不是女儿能理解的。

    杨叶想起的一个人叫杨锁,他号称《中国第一懒人》,杨叶浏览新闻的时候经常刷到他的报道。

    这个叫杨锁的人懒到何种程度,饭不愿意吃,活不愿意干,最后竟然饿死到家里。死的时候只不过二十多岁。

    这个少年经历了什么,怎么会二十多岁就饿死呢?据他的亲人讲,杨锁从小便很聪明,明显比别人灵性点。

    他的父母很多年都想要一个孩子,可就是怀不上,没想到岁数大的时候却有了杨锁。老来得子,二人对他自然是百般宠溺。

    地里的活从来没让他干过,饭也是喂到嘴里的。他们怕杨锁累着,有时候更是用扁担挑着他。在学校里,老师只要话重了,老两口是一定要找老师算账的。

    杨锁逐渐长大后,两位老人也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而这时杨锁却让他们大跌眼镜,他在外务工怕吃苦,没两天就会回来。在家里一点活儿都不干,父母敢多说两句,杨锁竟然还会拳脚相向。

    父母走了以后,在也没人给他洗衣做饭。这个家伙就整天躺在屋里不出来,亲戚们见他饿的急了,便会给他送碗饭吃。在他二十三那年,因为村里下起了大雪,所以也没人给他送饭。等到雪停了,村里人赶过去的时候,杨锁已经断气多时了。

    类似于杨锁这样的悲剧,中国比比皆是。只不过没有这么极端罢了。可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究其根本还是教育的问题。

    如果杨锁的父母不过加溺爱,该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不过加袒护,不过加迁就。让他有劳动的能力,让他的是非观得以建立,让他的欲望得到牵制。那么以杨锁的才智何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

    杨叶自身的经历告诉他,无论给孩子什么,都不如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好的教育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才是第一要务。

    绝对不是让孩子报各类的补习班,也不是让他们衣来张手,饭来张口,不是无条件的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更不是鞭挞他们的身体,摧毁他们的精神。该如何去教育子女,这是整个社会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

    杨叶很多时候都在想,如果他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那么他又该多么幸福。他本可以顺利的考上大学,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番。

    就算在外闯荡不成,也可以回家守业。有父母在外操持着,他不用操太多的心,就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不会因为车贷,房贷,生计而发愁。

    没事的话也可以和朋友喝喝酒,爬爬山。多交几个女朋友,去过斗鹰走马的日子。成家后,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一块去旅游,看看远处的风景。

    可这一切都是如果呀!如果一切真的能如果,那么人活在世上又是多么逍遥的一件事情。更多的是留下一声声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