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器耀星河 » 第一章:进京面圣

第一章:进京面圣

    虽然现在是整个楚国的炼器第一人,但郗耀也知道夯实基础、厚积薄发的道理。

    对于炼器方面来说,学府能给予郗耀的知识已经不多,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但那种全面又系统的理论,还有那应有尽有的实验材料及工具,都可以让郗耀更为方便和快速地去积累沉淀。

    而最大的原因就是,郗耀目前还难以撇下身旁的众伙伴。珍贵的友谊或友情,与京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间,郗耀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在他想来,即便是立身于京城,或者进入学殿继续深造,也要带着与自己共患难、同生死的伙伴一起去,那样才有意思。

    郗耀的这种想法,是那些混迹于官场、唯利是图的老谋深算者绝不能理解的。

    “你这是抗旨啊!”白寒江没想到郗耀果断地拒绝,瞪着眼睛说道。

    “什么旨?圣旨在哪儿?我怎么没看到?”郗耀咧嘴一笑,“让我现在就做官,无非是想我楚国多几件利器,这些,就算我不做官,也能做到。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若是我不想做这些事,封再大的官儿,又有什么用?”

    “阿弥陀佛。小友这话还是与陛下当面说吧!阿弥陀佛。”国师连连摇头,心知郗耀当真不想驻京,谁也没办法。

    “陛下?我只不过是山野小民,贫寒学子,哪有这等福份见到陛下?国师说笑了!”郗耀笑了起来,忽然发现国师和白寒江,神情肃穆地盯着自己,脸上半点笑意也无,不禁又讶然问道:“这次便是进京面圣?不会吧?”

    ******

    东平侯荣升东平公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大楚,但随之而来的兵权被夺、功废身擒的巨变,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便是宁王也是不知。

    因此事重大,行动隐秘,加上刚刚发生不久,消息又正处在严密封锁状态,所以除了为数不多之人,其余者都还蒙在鼓里。

    而在行动之前,解公公口传圣旨,其中的意思令冯无忌至今想来,也是一阵心寒。

    幸亏这次鹰击计划成功,否则,随行的人员包括钦差在内,将无人活命,而朝廷方面也将这一切推得一干二净。那么,死者便算是白死了,连个“烈士”都评不上,反而还有可能落下一个“谋害重臣、死有余辜”的定论,说不定更会连累家人亲友。

    但事实是计划成功了,结果也远远超出了朝廷的预料,此种结局,堪称完美。

    所以冯无忌的一颗心,自高寒的地方落了下来后,又沉浸在无比的期待和喜悦当中。

    立此大功,朝廷的封赏自然丰厚,参与行动者,定是名利双收。

    “原来成和败、生与死之间,不仅只有一线之隔,而且相差巨大,形如天堂与地狱的区别,这是否证明,天堂与地狱其实也难分彼此呢?”冯无忌坐在马车中,看着窗外的风景,暗暗想着。

    后面的马车内,传来郗耀和众伙伴欢快无邪的笑声,令冯无忌终于恍然大悟:“所谓的天堂与地狱之分,还是在于个人的感受与心情。身处地狱,只要心情愉悦,地狱便是天堂,反之也是如此……”

    “幸亏在事前没有告诉鹞子关于朝廷的想法!有些事情,不知道更好,最起码无忧无虑,糊涂地快乐着……哦,到京了!”

    *******

    与离去时相比,这次众见习使的回归,明显冷清了许多。京城的东城楼下,只有礼部和刑部的几个官员在那里等候。

    这或许是一种封锁消息的手段。

    形如两个血人的方东震父子,早在半路上,便由铁囚车转入一辆马车中,由数名刑部的高手看管。此时他们二人武功尽废,方东震更是断了一臂,再无逃脱的可能。

    一番接洽,众人并不下车,在前面官员的带领下,十余辆马车直接驶入城内,沿街往前急奔,两旁均是齐整整的军士列队护送。

    不一刻,刑部大堂到了,正门大开,装有方东震父子的那辆马车隆隆驶入其中,众人均在外面的马车上等候。大堂里面,有专门为他们父子置办的两间隐秘牢房。

    “咱们先去礼部,学习礼仪,以备圣上亲自接见!”白寒江代替国师吩咐了一声,车轮声响起,车队又往礼部大堂而去。

    这次为了应对楚君的召见,众见习使所学习的礼仪,还是比较简单的,无非就是趋退有度,行举有规,目不斜视,叩跪达礼等等。

    纵是这些比较简单的礼仪,学习完毕,众见习使也是一身臭汗。

    痛痛快快地在部堂内洗了个澡,换了一身新衣,略略休息一阵子,便到了开饭的时间。

    吃完后,郗耀八人坐在一起闲聊,不多时,冯无忌也来了,他也是这次等待楚君的召见者之一。

    刚说了几句,礼部尚书便带着一干官员进来,脸上喜气洋洋,让众人温习了一遍礼仪后,便开始出发,往禁宫而去。

    禁宫气派,又是不同。

    众见习使下了马车,步行进入庄严肃穆的禁宫后,一路所见,只觉处处富丽堂皇,美仑美奂,虽然遵照所学习的礼仪,目不斜视,昂首挺胸,跟在众官员的身后大步前行,却也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兴奋,均用好奇的目光四下打量不停。

    “止。”

    当先而行的礼部尚书脚步一顿,头也不回地轻喝一声,众人齐刷刷地止步,停在中央大殿的玉阶下,一片肃然无声。

    郗耀微微抬头,往玉阶上瞧去,只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在日光下熠熠生光,流溢着一种如烟如雾的色彩,心知这便是朝殿了,乃楚君和众文武大臣商谈国事的地方。

    玉阶颇长,约有近百级,于半中的停阶处,还有一个鎏金三足大鼎伫立在那里,其中青烟缭绕,香雾霭霭,令整个殿前空间,弥漫着一股威严不容亵渎之氛。

    “宣,众者进殿!”

    隐约之间,高高的大殿内,传来喊声。

    跟着殿前的侍卫也喊道:“宣,众者进殿!”

    及至沿阶如钉子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带刀侍卫,接着喊道:“宣,众者进殿!”

    层层通传过后,礼部尚书一整衣冠,当先拾级而上,往大殿行去,众人跟在其身后,亦步亦趋,生怕失了礼仪。

    一行数十人,均是默不作声,悉悉索索地埋头前行,根本就不敢左盼右顾,只看着脚下的台阶。

    不一会儿,上了台阶,进入了大殿。地面光滑如镜,隐约倒映出众人的身影。

    “拜!”

    礼部尚书轻轻喊了一句,一撩官袍,当先跪下,叩拜道:“参见吾王!”

    “参见吾王!”众人也跪下伏首。

    “起来吧。赐坐!”一道平和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早有侍卫和太监搬来了数十个绣凳,众人分两边坐下。各自偷眼瞧去,只见数级厚毯铺就的台阶上,立有一把大龙椅,金光闪灿,雕龙画凤,上面坐着一位君王,王冠帝服,气宇轩昂,于端坐之间,自有一股君临天下的迫人威严。

    这便是楚君了。

    “寡人允许你们放胆观看,不用偷偷摸摸的。”楚君哈哈一笑,声如钟鸣,响亮而不刺耳,于中正平和中还有着一种穿透力,震人心魄,其睥睨天下的气势,令人无法抗拒。

    郗耀凝目瞧去,只见楚君脸方口正,眉似卧蚕,目如点漆,面额处紫光莹莹,隆准高挺,唇上和下颏处,黑髯如墨,修剪齐整宛如刀画剑刻。

    从表面上看,竟瞧不出他真实年龄。乍一看来,只有四十多岁,但要说他已超过了六十岁,众人也深信不疑。

    在楚君的两侧,各有一名太监静立,其中一人,郗耀当然认识,不是解公公是谁?正要收回目光,忽见解公公已看了过来,冲着郗耀一眨眼,明显带着笑意。

    当下楚君开口,对众见习使勉励安慰一番,并要求他们在京多住几日,顺便在各部堂中实习参观一下。

    对于冯无忌,因其成功将要犯押送到京,楚君当即下诏,擢升他为刑部左侍郎,七日后正式上任,官居正二品。

    至于原来的刑部左侍郎,被方东震手下的死士于天字号大狱中击杀。

    随同郗耀一起执行鹰击计划的景武、二癞子、顾飞、左忆贤、赵小虎、水清一、向去病等人,也都有奖励,因他们学业还未完成,目前只将此次功劳记录在案,待结业后优先录用。众人猜测,他们七人只要结业后进京,官职都不小。

    直到近一个时辰后,在礼部尚书的带领下,众人方谢恩告退。丝竹乐鼓声中,楚君起身,离开了龙椅。

    “江北鹰扬学府的郗耀学员,请留一下。”解公公开口,冲着郗耀道:“随我来!”

    见解公公招手,郗耀只得起身,跟着他往大殿的侧门行去。此当在他意料之中,作为鹰击行动中最大的功臣,楚君若是只字不提,那才反常。

    跟着解公公一路穿廊过户,郗耀发现已来到了**,阵阵女子的娇笑自万紫千红、芬芳馥郁的花园中隐隐传来。

    “陛下在上书房中等你,快去吧。”解公公微微一笑,指着离**花园不远的一座殿堂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