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李莲英传奇 » 第六章 三姓姻缘,李玉成亲

第六章 三姓姻缘,李玉成亲

    说起吴、曹、李,三家关系,这里面有一段故事,与李莲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吴镇是一个有着五百来户的大镇子,几千口人,人员复杂,种地的居多,开店铺的也不少,其中不少是来自四面八方逃荒避难的穷苦百姓,有的当小工,做佃户;有的靠手艺挣点小钱。大吴镇的吴家,据说他家先祖是明末清初吴三桂的后人。吴三桂是明末的山海关总兵,降清后立下战功,封为平西王。只是他野心不死,要反清复明,最后被清朝剿灭。他的亲属死的死,逃的逃,在京城的亲属跑回原籍,也要隐姓埋名的活着。清王朝皇帝康熙忙着争战、平叛、收复台湾,对吴家的事无暇过问,大吴镇的吴家人这才躲过一劫。当地清府衙门只是放火烧毁了吴家祠堂,其他的原封未动。吴家人靠着吃老本,仍过着富裕的日子,只是要低调做人,不声不响。

    康、乾盛世已过,到了道光和咸丰年间,大清国是一落千丈,一天不如一天,内忧外患,国家一片混乱。吴家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圣启持家接班,开买卖置家产,又重新回到了北京城,一跃成了大吴镇首富。吴圣启有三儿二女,长子如意,次子如风,三子如喜,二女一名唤迎迎,一名叫生生。由女儿的名字便知,吴圣启娶小老婆为的是人丁兴旺,香火不断,可谁知事与愿违……

    吴圣启见自己不能再生育后代了,便开始忙着为儿子找媳妇。尽管吴圣启在北京有生意,但他不想让儿子们打理,在京城安家。他知道:天子脚下,非安全之地,尤其是吴姓的人,稍有疏忽就是死地。吴圣启给儿子定的成亲规矩是:找本地熟悉人家的女儿,而且还要见过本人知根知底才能放心。因为他了解大儿子的脾气秉性——是一个不懂持家之道的木讷之人。

    吴圣启思来想去,想到了生意上的伙伴:大城县李家村的李发财。李发财在村里开皮毛作坊,加工各种皮货,他俩生意上交往多年,关系不错。李家的闺女李芳秋生就一副美人坯子,会说能干,作坊的生意大都是由她打理。吴圣启对她印象深刻,便与李发财表明心意,谁知李发财却说姑娘才十六岁,岁数小,不懂事理,尚不便婚配。吴圣启改用迂回战术,直接找到李芳秋。李芳秋听完春心浮动,大眼一闪一闪地点点头,用手指了指里屋,小声说:“吴先生,跟俺娘说去。”

    吴家长子吴如意年逢十七,虽说不大成熟,可当爹爹一说起李芳秋的事,他小眼一眯,问了问:“爹,啥时候给俺娶亲?”吴圣启高兴地说:“傻儿子,下月的十五,新媳妇进门。”

    李芳秋结婚后,时常回娘家,一是为了给吴家京城的铺子进货,二是看看爹娘,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天,李芳秋套车带着丫鬟回娘家,几十里一路颠簸,到家后本想躺下歇会儿,谁知一进门只见爹娘一副气哼哼的样子。娘先说话:“闺女,劝劝你爹吧,生了一天的气,饭也没吃,只抽烟!”李发财见到女儿,心里立时松快了,立刻接上话说:“芳啊,你来的正是时候,给爹拿个主意,咋办呀?”说完,他抽了口旱烟,把事情经过细细道来。原来,作坊现在业务多,进货、出货比从前多了几倍,加工皮毛的工序都指着大师傅李石头一人掌管,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李发财想让他收几个徒弟,这样以后不会断档。李石头听后脑袋瓜一歪,双眼一眯,提出三个条件方可答应:一是徒弟中要有儿子李玉;二是拜师后要给儿子说一房媳妇;三是收徒弟只限李姓家人。三项条款其中两条都可答应,只有说媳妇一条叫李发财头疼。因为大城县境内,媒婆只要一听说给李家村的后生找媳妇,大部分是摆手、摇头,婉言拒绝。李家村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谁家肯把女儿嫁到这里受罪。

    李发财想说服李石头把给李玉说亲的事缓缓,先把收徒弟的大事办了,谁知李石头如同一头犟驴,认死理,就是不松口。李发财便亮出本姓大哥的身份说:“三弟,咱们是没出五服的一家人,你能让大哥买卖黄了吗?”李石头也不甘示弱道:“大哥,咱是一家人不假,可日子过得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如今房只三间,地只五亩。您呢!住的是深宅大院,有车有马,又有十几人的作坊,如今生意兴隆要发展,看上了我的手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我懂。我能凭空答应,没有条件吗?可不能叫我这一房断根啊!”李发财一听此话,知道了三弟的厉害,长叹道:“娘哎!你想得可真远,大哥想想办法吧。”

    李芳秋听了,深思后说:“爹,三叔的条件不框外,也是合情合理,答应他吧。我知道本地说媳妇比较难,这件事由我来办。您不用操心了,跟三叔说,拜师后,李玉便可成亲。”李发财听后心中豁然开朗,兴冲冲地大声问道:“闺女,你说得可是真话!”李芳秋斩钉截铁地说:“女儿说得句句是真话,爹,放心吧!娘,把饭端上来让爹吃饭……”

    本想在娘家多住几天的李芳秋第二天便回到了大吴镇,她直接把车赶到了吴家佃户大院,直奔佃户曹树林家门口。丫鬟叫门,正巧曹树林开的门,曹树林一见东家的大少奶奶来了,慌里慌张地冲屋里喊:“秀她娘,大少奶奶来了,把屋子收拾一下,沏壶茶,招待客人!”

    曹树林是盐山人,逃荒来到大吴镇,吴圣启收留了他。当知道他有种植果树的特长后,头一年把五亩的枣树林交给了他,并给他在佃户院里盖了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曹树林膝下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安顿好家后,曹树林全心扑在枣树林里,那年枣树挂果比以往哪年都好。吴圣启放心了,便把二十亩的果树林全部交给了曹树林打理,双方立下合作协议,从此曹树林在大吴镇安了家。

    李芳秋虽说是女子,但城府颇深,对人对事一向是一视同仁,不分贵贱,因为她也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孩子。李芳秋坐下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明,并把得益之处讲得清楚。曹树林夫妇听的是入神吃惊,好似天上掉下一个金元宝砸在身上,高兴的不得了,一口应下这门婚事。曹树林说道:“大少奶奶,一切听从您的安排,我只等花轿进门了!”

    曹树林的大女儿曹秀芝今年十九岁,长得标志俊俏,虽说是生在穷苦的家庭里,但她的行为举止不同寻常,宛如大家闺秀。镇里的年轻小伙街上遇见了她都抢着上前搭话。曹秀芝吃苦耐劳,平时跟爹爹去果林干活,也学了不少的本领,特别是剪枝技巧,比他爹更高一筹。

    接亲那天,李芳秋费了一番心思,准备了几辆大车,婚车上披红挂花,车厢前贴着喜字,厢体粉刷了油漆,油光闪亮,尤其是驾辕拉套的牲口缰绳全部用红布包裹,马头前挂着红花,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曹树林的佃户院也不同往常,镇里的街坊们在吴圣启的带动下都来贺喜送礼。吴圣启还特地让家里人提前在院中垒好灶台,婚庆这天又让他的厨师前来掌勺,佃户院里摆了十几桌,人们吃喝热闹了一天。曹树林两口子忙得浑身是汗,乐得合不上嘴。

    曹秀芝上车前跪在地上拉住娘的手,泪眼淋淋地冲爹哭着说:“您二老要多保重,女儿走后一定勤来看您们。”然后走到妹妹弟弟身边恋恋不舍地叮嘱一番,妹妹懂事,含泪点头拉着姐的手,小弟曹士旺则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央求道:“大姐,咱不走行吗?”曹秀芝把曹士旺抱起,咬着嘴唇说:“小弟,快长大吧!姐姐早晚要走的。”

    就在当年,李芳秋有喜了,吴如意在士绅大户的推荐下当了大吴镇镇长,吴如风也成了家娶了妻,吴如喜到天津读书深造,吴府是喜事连连,好事不断。吴圣启乐得合不上嘴,特地从北京给大儿媳买来皮毛大衣、金银饰品以资鼓励。李芳秋借此机会向老公公为曹家张口,她讲到:“我们既然与曹家攀上亲,就不能让外人说闲话,让曹家搬出佃户院,给曹树林提高身份,这样才能堵住众人的嘴。曹家有了地位,李家感恩戴德,吴家也有了面子,念老爷子一辈子的好!”吴圣启听后触动很大,满意地说:“儿媳想得周全,我照办就是了。”

    半年后,曹树林全家搬入了吴府给盖的三间北房,东西各两间厢房,一处僻静而完整的小院。曹树林不再是佃户,升为吴府管理果树的把头,有了饷银和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