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绝不妥协 » 第二十九章 铜钱

第二十九章 铜钱

    刘恪不愿意自己去吃文青,是因为此刻文青是自己的校长,去找他难免又被他一顿说辞。不过挨不过刘得粮,只好屁颠屁颠地去了。刚好,文青这个时候又来到镇上给堂姐翠花补课。文青这些天因为放了寒暑假,天天都来。刘恪跟伯父一样,自然是不满文青志得意满地样子,毕竟当弟弟的都不喜欢姐夫啊。等文青给堂姐补完课,刘恪就跟文青说一起出去转转。

    走在路上,刘恪问道:“文校长,你这每天这么辛苦来给我堂姐补课,真是辛苦你了。”

    文青摆摆手说:“不辛苦,你姐的成绩提高是最大的事,多跑跑没什么的。”

    刘恪说:“你要是真喜欢我堂姐,光补课恐怕还是不够的吧。”

    文青震惊地看着刘恪说:“你瞎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说喜欢你堂姐了,我们这是纯正的师生关系。”

    刘恪哼了一下,细声说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文青“咳咳”两下,又整理了一下领夹,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那你说说,还要做些什么才足够啊!”

    刘恪说:“我姐眼下高考完,就是规划人生大事的时候,不知道你有什么主意啊!”

    文青听懂了刘恪的意思,这才郑重地说:“照道理,你还是一个小学生,我不该跟你说太多的人生大道理。不过呢,你这么急于知道我就跟你说说吧!”刘恪看着文青煞有其事的样子,好奇地问道:“那就请校长大人不吝赐教吧!”

    文青迎着冬天的太阳,边走边说道:“所谓缺什么补什么,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同的。于我而言,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日子过的开心就足够了。至于名利那些,我并不稀罕。而至于你姐,究竟要做什么,就看她个人喜好了。不同的是,她需要帮助的话,我也乐意出手的。”

    刘恪看到文青说的挺有道理,又接着说:“那文老师,您看看我现在缺点什么,可否帮一帮啊!”

    文青这几天已经从翠花那里知道刘恪一家人要去做什么古玩生意,又接着说:“关于古玩什么的,我确实是一窍不通。古人的东西,是挺精美的,不过我并不在意那些坛坛罐罐,在我这里抵不过一碗红烧肉。既然你要去做这个,我也不阻拦你。还记得你送给我的那块铜钱吧!”

    刘恪看着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又说:“记得,那个铜钱是我挑的。”

    文青又接着说:“那个铜钱似乎有些古怪,也许是你傻人有傻福,那个铜钱跟你有关系。我就将那个铜钱又赠予你吧,或许能够帮到你。”

    刘恪听到这里一脸失落的样子,不过也是无可奈何。他又看着手里的铜钱,心里想着就这么一个破铜钱有什么古怪的。送出去的东西,还给我还回来,真是狗肉不上案板。刘恪要是知道文青送还给了自己大宝贝,恐怕要感恩戴德了。而文青知道这枚铜钱的价值,自然也问心无愧,不过他并不知道这枚铜钱到底有什么作用,也就不再解释了。两个人接下来也没有再说什么,逛了一圈以后就回去了。

    晚上,刘恪躺在床上看着这枚铜钱,他不知道这铜钱有啥古怪的。想来一些宝贝都有滴血认主的功能,他要不要哦弄几滴血试试呢。又或者这枚铜钱里面有什么宝藏图之类的,把它丢到大伯的熔炉里面烧一烧,看能不能烧出点东西。再不然,就是给他配点玉,包装一下卖出去混点小钱也不亏。刘恪想了许多办法,也没有想好要怎么做,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几人又一起碰头,刘得粮紧张的问道:“怎么样,那文校长怎么说?”

    刘恪没好气的回道:“你高看他了,他说他不懂古玩这些。然后还把上次送给他的铜钱拿出来给我,说可能派上用场。”刘得粮看着手里这枚铜钱,也摸不着头脑,就说:“那就留着吧,让老王给你打磨包装一下,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格。”

    东西又到了王德发那里,王德发就说给他配块玉吧,人家都说金镶玉。这玩意儿虽然是铜的,给他弄点玉也能提升一下档次。说着,就拿出了一块差不多大的玉,又用红线把两个东西拴在一起,递给刘恪。刘恪也没有多想,就把这块“金镶玉”挂在了脖子上。

    看到大事已定,王德发说:“怎么样,哥几个,咱们这就出发吧。”等他说完,又到后屋拿出了一件皮夹克丢给刘得粮,又从柜台里面拿出来了两副墨镜。自己戴了一个,又给了刘得粮一个,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你就充当大哥的角色吧。”

    刘得财饶有兴致的接过这些东西,穿戴起来,还真有那么一副大哥大的模样。刘得财本来就身高有一米八出头,又生得虎背熊腰,常年打铁又显得肌肉结实。刘得粮跟刘恪,忍不住不停点头,过了一会儿,刘得粮才想起来好像没有自己的,又问道:“王哥,那我呢?”

    王德发说:“咱几个人得扮演不同角色,你就穿你身上这件,再配个蓝色帽子,地道的老农民形象,才好接触村子里的人啊。”

    刘得粮虽然不满意自己的角色,不过也没有办法,少数服从多数。这个时候,他要想做大哥大似乎也没有那样的身板。几个人收拾好了行李以后,就关上门坐车直奔县城。刘得财昨天已经跟城里开车的侄子打过了招呼,这次就让他带着他们一起出发。几个人搭上县城的班车大概摇摇晃晃两个小时才摇到县城。

    刘得财带着几人在侄子郑涛那里等了大半天,都没见到他回来。得财气不打一处来,这小子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说好今天下午过来找他的。没办法,几个人只好到旁边的饺子馆里坐着等会儿。到了饺子馆,可比外面暖和多了。室内的炉子一直开着煮饺子,房间里飘满了热气,还带有饺子的香气。几个人一番折腾早就饿了,王德发要了二斤饺子,就等郑涛回来了。不过不幸的是等到晚上八点左右,饺子馆要关门的时候,郑涛还没有回来。

    几天只好在郑涛家门前等候,一直到九点钟郑涛才带着伤回来。刘得财看到侄子受伤了,忙问怎么回事。郑涛穿着喇叭裤,头发是那种长发,看起来流里流气的,身材又十分矮小,看起来猥琐的样子。刘得财看侄子好半天还不说话,也是跟着着急,在他的再三追问下,郑涛才说出了实情。

    郑涛说:“我今天照常去送货,没想到在路上遇到碰瓷的。等我下车跟他理论的时候,就有人过来到我车上偷东西。还好被我及时发现,我就去追小偷了。没想到追到地方,对方埋伏好了人在等她,就把他打了一顿。”

    刘得财愤怒地说:“岂有此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还有打家劫舍的人。那伙人,你认识吗?叫什么名字?”

    郑涛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不过我是在城东遇到的,好像那伙人带头的是一个叫赵飞的。”

    刘恪听到赵飞的名字,也是很吃惊,他连忙问道:“你确定是赵飞吗?”

    刘得粮看儿子好像认识这个赵飞,忙问道:“你怎么会知道赵飞,你一个小孩子怎么会认识这种流氓。”

    刘恪听到父亲怀疑自己,忙解释道:“我上次来城里考试,就碰到他偷东西,还跟他打了一架。”

    刘得财这个时候怒眼圆睁,眉毛都要立起来了,大声说道:“真是过分,我两个侄子都被他惹了。这次我一定绕不了他,他在哪里,你现在就带我过去。”

    王庆元一听刘得财要跑过去跟人家打架,忙劝着说:“老刘啊,你可别冲动。你知道我们是出来办事的,要是你半途跟人家去干架,咱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刘得粮也跟着劝道:“是啊,咱费了这么大的劲,就是想要出来挣钱的。要是半路去打盗贼,那不是浪费时间吗?再说我们刚到县城,人生地不熟的,怎么跟人家去......”

    刘恪眼看双方要因为这件事情起冲突,连忙制止道:“爹,让我去找找他把。上次他跟我讲和了,还说以后有什么事情以后可以去找他。”

    虽然刘得财兄弟以及王庆元都不认为刘恪能把这件事情摆平,不过还是在刘恪的再三劝说下答应了。现在显然不是跟别人干架的时候,万事以和为贵。要是赵飞那边真给面子,就让他给郑涛赔礼道歉,这件事就这样算了,也不至于大动干戈。几个人商定以后,就在郑涛家里住了下来。刚好刘恪明天去找赵飞,然后郑涛也需要休息几天才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