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暗物质海 » 第23章 首支队伍

第23章 首支队伍

    “所需物料筹备进展顺利,目前正在甄选一线科研队伍名单,一周后确定能成行。”罗威副总裁信誓旦旦地向科尔保证道。

    …….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璋华城在秦岭将军的组织下,又高密度召开了几次高级别会议,主要是明确了一线阵地搭建后的主要科研工作内容,敲定了诸多工作中的诸多细节和注意事项,以及科研队伍的出发时间节点。

    这些天以来,童顾两位将军可以说是高层中最忙碌的人,负责琐碎而又繁重的后勤物料筹备。虽说二人分工筹备,不过谨防出现一丝纰漏,二位将军后期还要互换检查,这就相当于每位将军都独自筹备了全部的物资。

    几天时间里,二位将军紧锣密鼓,不停地审核签字确认物料明细,以及联系各个单位统筹调度一些特殊物料。

    同时二位将军还负责科研工作人员的选拔工作,更加重了两位将军的工作负担。

    早就开始的优秀科研人才选拔考核工作进入到尾声。科考队所有参选人员,先是通过全国海选,通过海选的上千名科研工作者再经历两轮史上最严格考核:最前沿物理数学学科理论考核,以及实践应变能力考核。最终以3%的通过率,淘汰970多人,最终仅30名优秀者被初步选入科考队的预备队。

    然后这30名预备队成员又经过严格地培训再淘汰,最终由钱伯仁教授和组织部共同确定了7人的科研队大名单。

    加上钱伯仁教授与刘嘉博士,这样一同奔赴一线的璋华城科考队科研人员达到9人。

    而卢家辉上校则在全军选拔单兵素质过硬,同时又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的特战战士,组建了一支11人大名单的武装安保组,特勤科的梦欣被紧急召集,并担任安保组组长。

    最后,在童顾两位将军的协调下,卢家辉上校已经将科考队所需物资根据初步拟定的明细准备充足,其中包括建造临时营地所需要的激光触发器,山地车,无人机,电磁设备,防护服等等。

    然后,钱伯仁教授与刘嘉博士作为科研团队领队,全面审核了科研物料清单,并补充完善了物料明细。

    经过紧张有序地准备工作,璋华城方面一支由30多人组成,驾乘两艘中型飞船(一艘搭载物资,一艘搭乘科考队)的科考第一梯队成功组建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秦岭将军的指示下,按照既定计划,科研队将在两天后起飞,前往一线。

    唯一不足的是,汪湛鲁教授不在科研队伍中,未被璋华城入选。

    与此同时,特博拉集团最近也是密集召开高层会议。后来经科尔总裁审批,在罗威副总裁与戚薇博士的领导安排下,组织的科考队则最快一周内出发奔赴一线。

    其余有实力的城市,如伦城,慕尼城,黎城,太阳城,各自组建了一线科考队,总共大约有20几个,也将会近期完成准备工作,然后纷纷开赴一线。

    ……

    “汪教授,你好,好久不见。”科尔在集团办公室接见了来访的汪湛鲁教授。

    “科尔,你好。”

    两人握手后,科尔示意汪教授随便坐,并走向吧台问道:“教授,喝点什么?“

    “鸡尾酒吧,听说你的调酒技术一流。”

    “谬传,只不过喜欢而已。”科尔拿出调酒器具,继续说道:“喜欢什么口味?”

    “随便。”

    “那我可真就随意调了?”边说,科尔就开始调制起酒来。

    “科尔,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想加入集团的一线科考队。”汪教授站起身来,走到科尔身边,一边欣赏科尔的调酒技术,一边说道。

    科尔一时并未作答,而是继续专心致志地调制着手中的鸡尾酒。见科尔不作答,汪湛鲁教授也就未继续开口,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地各做各的。科尔负责调酒,汪教授负责欣赏。

    “来,尝一下我的曼哈顿。”科尔将调好的一杯曼哈顿鸡尾酒递给汪教授。

    “嗯,怎么说呢,很棒,就是有些苦。”汪湛鲁教授其实并不喜欢饮酒,因此对酒也没有多少见地。

    “呵呵,看来教授平时很少喝酒。”科尔一边品着曼哈顿,一边调侃着道。

    “对,几乎不喝。”

    “怎么没有参加璋华城的队伍?”科尔看似漫不经心地问汪教授。

    “不瞒你说,璋华城三十多人的队伍,负责科研的不到十人,带队的是官方背景的科学家钱伯仁教授,编外的只有刘嘉。”汪湛鲁教授无奈地吐着苦水。

    “连您都不行?”

    “不行,按照璋华城的安排,我是后方与童顾两位将军搭班子的成员。”

    “那您应该听从安排,秦将军肯定有自己的计划,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科尔品了口曼哈顿说道。

    “……”到嘴的话,汪教授又咽了回去,默默地品了一口曼哈顿,苦啊。

    “说说想法。”科尔望着欲言又止的汪教授说道。

    “我是真心想去一线。”

    “就这?”科尔疑惑地反问。

    “是啊,能够前往一些亲身感受并见证真相,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汪湛鲁解释说完,一口喝完了杯中酒,静等科尔的答复。

    “好,我答应你。”

    “谢谢,谢谢!”得到科尔肯定的答复,汪教授激动地像是一个收到了心仪已久玩具的孩子。

    “不过要听从罗威与戚薇的工作安排。”科尔看着兴奋地手舞足蹈的汪教授,补充道,

    “没问题。”汪教授心想,只要可以去到一线,见证真相让他做什么都可以,于是保证道。

    ……

    转眼两天过去,璋华城的两艘飞船整装待发,所有科研队成员无不感慨万千。

    随着童将军一声令下,两艘飞船垂直起飞,如离弦之箭,射入高空,他们将在一个小时后抵达大裂痕现场,短短的一个小时,可能就是人类文明的千年进步。

    因此璋华城两艘飞船的起飞,瞬时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联合事务局。

    “我们是否需要给一线的科考队设定一些行为规范,以及注意事项。”田秘书长望着视频画面中不断变小的飞船建议道。

    “随着各方不断涌向第一现场,为了保持大裂痕现场良好的秩序,我们不仅要制定科研队统一的行为规范,还要抓紧成立前线指挥中心。虽说国际空间站不复存在,但联合事务局依旧是全球各大城市的领导机构。”雷吉斯局长掷地有声地强调道。

    特博拉集团大厦。

    “有人愿意打头阵,也好。”科尔盯着飞船飞离的视频画面说道。

    “过往,璋华城方面一直行事低调,从未如此冒进,这次却不知道为什么,璋华城处处要抢占先机。”罗威附和着科尔。

    “可能是受刘嘉的影响吧。”戚薇博士始终难以消除对刘嘉博士的最大敌意。

    ……

    高空,璋华城两艘像特大号橄榄球的军用飞船,编号052,053正一前一后不断穿梭在黑暗的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中,匀速飞行。

    这种新型中等飞船,最大长度可达70米,最大高度为50米的椭圆形流体飞船,最大容积可达30000立方米。

    其以核能为动力,最高时速达到9600公里,是目前人类近地球空间飞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052号飞船搭载着30多人的科研队伍,053号飞船则运载着科研物资。

    武装警卫组12人,梦欣为组长,同时兼顾科研队内女同志们的安保任务。

    空乘组以及后勤人员13名,加上钱老、刘嘉博士为首的科研精英9人,共计34人,卢家辉上校是整个科研队的领队。

    “离既定着陆点还有多少距离?”驾驶舱内,卢上校向谭登学机长询问道。

    “导航显示还有100多公里。”经验丰富的谭机长立刻回复道。

    “立刻全部切换到手动,以零动力静音模式滑翔降落。”卢上校指示道。

    “在这样的极端天气里,滑翔降落风险较高,制刹系统灵敏度不够。”谭机长提出异议。

    “这片区域空间不稳定,任何过大的能量波动,都可能引发灾难。”卢上校再次强调。

    “那就负动力静音模式垂直降落!”谭机长给出自己的建议,不过这对操作要求太高,只有像谭机长这样飞行经验极度丰富的老机长才能保证任务质量。

    后舱,钱老,刘嘉博士正在跟9名科研成员重复强调工作纪律以及注意事项。

    “请大家各就各位,飞船马上着陆!”舱内广播声响起,要求所有人回归自己的安全仓。

    所有人员听从指挥,在一分钟内纷纷回到自己的安全舱中,坐稳,并系好安全带。

    大约十几分钟后,随着一阵短暂地颠簸,飞船成功降落,所有成员纷纷起身,开始陆续走出安全仓位。

    “这就到了?”站在出舱口位置,透过飞船悬窗,刘嘉博士望着远处的那道空中裂痕有感而发。

    此时,飞船着陆点与大裂痕之间仍保持了100多公里的安全距离。

    “请大家务必待在舱内,后勤组下一步将搭建一个能量罩,作为我们的临时活动区域,期间任何人不准私自出舱。”舱内广播不断重复着现场纪律。

    飞船熄火停稳后,身穿防护服的地勤人员,打开尾部舱门,驾驶着多辆智能登陆车鱼贯而出,然后分别驶向飞船四周的指定位置。

    在抵达指定位置后,地勤人员在统一指令下,立刻启动车载激光发射设备开关,随即六道激光束瞬间以相同的地面角度笔直射出,在同一坐标高度的中心处汇集。

    然后六道激光束开始在强电磁作用下慢慢弯曲,成弧面扇状展开,像孔雀开屏一样,经登陆车地面形成的圆形能量引导槽的引导,最终六道激光束彼此链接形成半球状结构的能量罩,将飞船周围打造成一个如透明泡泡般的隔离空间。

    几名地勤人员在半球型透明能量罩搭建完成后,又立刻放飞几架照明用无人机,分布在泡泡弧顶的四个方位。

    原本令人压抑的黑暗雨夜,瞬间雨过天晴,光亮如昼。

    现在,所有人终于可以在不穿防护衣的情况下,只带着防毒面具,离开飞船自由活动了,不过地面的腐蚀性泥坑还是需要多加注意,毕竟多年的腐蚀性雨水浇灌,泥土的酸度已经较高。

    然后科研队30多人,在卢家辉上校的统一安排指挥下,开始了分工明确地后续工作。

    透明泡泡内,一片忙碌而又井然有序的景象。有的在抽离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有的在整理地面铺设一次性防护地板,有的则在调试着侦查用无人机,有的开始制造小号空心能量球,一个个,一排排的智能机器人不断地穿梭在人群中……

    而053号那艘物资飞船上的储备物料,则是一件件不断地被智能机器人卸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