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88章 出兵安南的工作安排

第388章 出兵安南的工作安排

    “速攻安南?还请先生指教。”朱慈煊的想法与张煌言差不多,但他没有表现出来,依旧虚心请教。

    “微臣之所以这么说,理由有二;其一,殿下非速攻不可;阮氏在安南南部根基深厚,深得民心,若不快速攻击溃阮氏主力,将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其二,殿下之兵乃是天下精兵,掌兵之人乃是天下名将;非阮氏残兵败将可比,足以速攻击溃阮氏主力。”

    呵呵,这不就是后世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吗?

    第一个理由阐明了速攻的必要性;

    第二个理由阐明了速攻的可行性。

    “英雄所见略同,慈煊也是这般认为,”

    朱慈煊抚掌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收敛笑容道:“今日与先生畅怀一叙,收益颇丰,接下来小王开始布置你我接下来的任务,还请先生记下。”

    张煌言知晓朱慈煊的工作习惯,立刻摆好笔纸,严阵以待。

    朱慈煊也摆好了笔纸,一边说,一边写道:

    “太子詹事府第一次管理层会议,与会人员,太子朱慈煊,太子詹事张煌言,旁听卫国公胡一清。

    讨论达成了以下初步共识:

    其一,将速攻确定为收复安南的初步总体战略;

    其二,粮食问题,尤其是解决迁徙百姓的粮食问题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其三,未来太子护军实行强兵、精兵的策略;詹事府实施简政模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安排如下:

    第一件事,大军抵达合浦后,太子朱慈煊负责召集张真人、护国公马宝等人进一步制定细化速攻安南的战略;

    第二件事,朱慈煊负责与华商陈家明协调沟通,解决安南的粮食供给;甚至可以从安南本土、中南半岛泰国、缅甸、东南亚马尼拉等处购买粮食;

    第三件事,张煌言全权负责与延平郡王朱成功的沟通,妥善安置好迁徙的大明百姓的安置工作;

    第四件事,为增强前护军和中护军的凝聚力,太子詹事府将召开大明军人运动过后,朱慈煊起草运动会草案后,交由中护军前护军将领们讨论。

    第五件事,抵达合浦后,张煌言负责与沐忠亮沟通,在先前中护军财政制度前提上,尽快制定一套专门独立的收支制度、人事奖惩制度;

    第六件事,大军即将开拔合浦,请张煌言以太子詹事府名义召集马宝等将领会议,安排前往合浦的行军路线。朱慈煊建议张煌言领前护军走水路;马宝走陆路。

    …

    后文记录着,永历十六年二月…”

    朱慈煊写完,将自己写得交由张煌言过目。

    张煌言惊叹道:“殿下化繁为简,区区数笔就将詹事府今年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是出自殿下之笔。”

    “先生若觉得好,以后詹事府大小事务皆照此记录,”

    朱慈煊心中得意,朝张煌言笑道:“今日有点美中不足,没有记录之人。令公子和冠玉若是有闲,不妨让他们来旁听,帮助先生记录些文书,也可以锻炼他们才能,早日助慈煊一臂之力。”

    这算是给了张煌言一个大人情,一下子就给了他身边最重要两个人詹事府秘书的工作。这工作虽然看似简单,但若加以锻炼,便是内阁大学士,可谓前途无量。

    “微臣谢过殿下,”张煌言忙跪拜谢恩。

    朱慈煊扶起他,笑道:“应该是慈煊谢谢先生才是,是先生为我大明培养了两位德才兼备的人才。”

    他这话发自肺腑。

    前世历史,张煌言被叛徒出卖被杀,其书童杨冠玉尚未成年;行刑之人动了恻隐之心,想饶他一命;但杨冠玉坚持要与先生同生共死,慷慨赴义。

    就凭这,就值得自己对他委以重任!

    至于张煌言的儿子,他老子的君子之德,也足以令自己信任他。

    这番话令张煌言感动不已。

    两人又商议一番其它未尽事宜,这才各自忙去。

    第二日,朱慈煊便由吴三省护送着,先行前往合浦港口,与沫忠亮兄弟等人先行会面;而张煌言则领着前护军与暌一的军队走海路,穿过海南岛海峡抵达广西合浦港。

    茂名薄荷港距离合浦港并不远,朱慈煊等人骑马,第三天已时就抵达了合浦港口。

    合浦港昔日乃是西南第一大港口,从秦汉开始一直到元代,此港一直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甚至是欧洲的海上起点。

    但从明朝正德开始,合浦港开始受到倭寇骚扰;明朝廷不得不在合浦港派重兵把守,此举提升了合浦港的军事地位,但作为港口贸易的地位却大幅下降,以至于到了明末,合浦港已经日渐调零。若非李定国派人重修合浦港,朱慈煊庞大的海上舰队难以入港驻扎。

    朱慈煊抵达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找沐忠显兄弟两人叙旧。三人从小一块儿长大,虽非亲兄弟,却胜过亲兄弟数分,自然是抱头大笑,畅怀长聊。

    一番叙旧之后,朱慈煊将话题转入正题,告诉他太子詹事府成立之事。

    沐忠显兄弟两人听到这消息,激动万分,连连叫好。

    沐忠显落泪道:“若是父亲知道这消息,铁定高兴得睡不着觉。”

    朱慈煊听他提及沐天波,眼泪也红了起来,低声道:“两年不见老师,小王真是想念他老人家。”

    沐忠亮拉住朱慈煊手,转移话题道:“殿下,东宫詹事府既已成立,不知晋王任命何人主政?”

    “兵部尚书张煌言大人,”朱慈煊笑道。

    “是东南的苍水先生?他追随殿下来西南了?”

    沐忠显又惊又喜道:“那真是太好了。父亲昔日与忠显提起天下名臣,提到苍水先生,每次都是竖起大拇指,说他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他来西南,若是留在晋王身边,自然加内阁大学士;他居然愿意屈尊担任詹事府詹事,真是殿下之福。父亲若是得知这消息,一定比先前的消息还要高兴!”

    朱慈煊心里舒了口气,他虽然信任自己兄弟,但内心还是有点担忧对方有情绪,如今听了沐忠显的话,才彻底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