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89章 转机,陈家明带来的好消息

第389章 转机,陈家明带来的好消息

    一番畅谈,朱慈煊顺利完成了沐忠显和沐忠亮的工作安排,心中的一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这才开始将心思转到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负责联络中南半岛华商的爱国商人陈家明上。

    陈家明关系着他的军饷和粮草大计,是他最要紧要见的人之一。

    “忠显大哥,家明兄弟在何处,快带我去见他,”朱慈煊拉住沐忠显臂膀,往门外拉。

    “殿下远来疲倦,且歇息一会,”

    沐忠显反手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笑道:“家明兄在军营里呆不住,喜欢去逛集市,现在八成在集市里,殿下去了也是干等,且待我去找他回来。”

    “果然是天生的商人,那慈煊就在此眯会儿,”朱慈煊点了点头,心头松了下来,两手一张,呈八字形状在椅子上睡着了。

    朱慈煊睡得很香,这一睡就睡了一个时辰,待醒来之时,已经过了午时。

    他睁开眼,见陈家明已经在旁边的椅子上坐着,正拿着一本古书,安静得翻着;在他的旁边,沐忠亮在拿着笔演算什么;沐忠显眉头紧锁在思考。

    “家明兄,真是抱歉,让你久等了,”朱慈煊伸了伸拦腰,朝他拱手一拜,笑着起身朝他走去。

    “草民陈家明拜见殿下,”陈家明神色惶恐,霍然起身,忙深深一揖行礼。

    “家明兄,早说了,你我以后兄弟相称,何必如此客气,”朱慈煊抢步上前扶起他,笑道:

    “家明兄若是不弃,来到太子詹事府任职如何?如今忠显大哥担任少詹事,家明兄若是不弃,也来就任少詹事一职如何?”

    朱慈煊之所以让陈家明担任少詹事一职,与沐忠显并列,位在木靖、顾炎武、陈永华等人之上;除了陈家明的能力、忠诚外,还有一点,因为陈家明是个爱国商人;朱慈煊要给中南半岛的华商树立一个榜样,即使是商贾身份,只要忠于大明,也可以如黔国公世子并列,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也算得上是‘千金买骨’了。

    “草民出身商贾,如何敢于黔国公世子相提并论?”陈家明脸色惶恐,连连推辞。

    “家明兄万万不可推辞,”沫忠显抓住他手臂,大笑道:“有家明兄任少詹事,忠显才觉得少詹事这职务实至名归;若只是忠显一人,嘿嘿,就忠显这点微末本事,别人定会认为是沾了父亲的光,这才占着虚职的。”

    “草民这商贾身份,恐怕会让殿下惹朝中士人非议?”陈家明道出了心中的担忧。

    “商贾又怎么了?小王以为,职业无贵贱,只在于能否为国为民;”

    朱慈煊面色庄重,挥起拳头重重敲打在旁边椅子的扶手上,掷地有声道:“本朝旧俗,士农工商,读书人天生高人一等,实乃荒谬之理。”

    他呵呵冷笑了几声,慷慨陈词道:“昔日我大明沦于满人,也没见几个读书人舍身为国,反倒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去做了满人的狗腿子。

    君不见山东孔圣人后裔数典忘祖,第一个剃发效忠;江南大儒钱益谦嫌水太冷,反倒不如一个青楼女子…

    这就是他妈的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

    受我大明恩养二百载,于国大害!”

    陈家明嘴巴长得大大的,几乎可以放下朱慈煊的拳头,他一片愕然得望着朱慈煊,许久才回过神来。

    “家明兄,你若是瞧不上少詹事这四品芝麻官,小王就奏请晋王,让他封你个二品大员好了。”朱慈煊笑嘻嘻得望着陈家明,一脸真诚模样。

    “殿下万万不可,”陈家明激动地眼泪直落,叩拜道:“微臣拜谢殿下,殿下知遇之恩,微臣万死莫辞。”

    “都是自家兄弟,不用老说这死不死的,可不吉利,”朱慈煊笑着扶起他,将他请到椅子上坐下,笑道:“家明兄来合浦港多日,每日在集市探访,可有什么收获?”

    “收获谈不上,”陈家明摇了摇头,叹气道:“只是有点惋惜,昔日合浦港乃是西南第一大港,如今却大不如前,集市贸易远不如安南岘港。”

    朱慈煊听他提及岘港,心中大喜,那正是自己想问的,眼睛一亮,抓住他手关切问道:“家明兄可曾到过岘港?”

    “微臣虽然在缅地从商,但岘港乃是中南一带最大港口,与岘港华商多有业务往来,是以途经数次。”陈家明点头承认。

    “岘港有许多大明百姓经商?”朱慈煊带着疑惑语气问道。

    “启禀殿下,微臣敢打保票,在岘港经商的大明百姓非常多,”陈家明非常言辞凿凿道:

    “微臣上次前往岘港是半年前,所遇大明经商百姓不下千人。”

    朱慈煊反问道:“慈煊听说安南上至朝堂,下至百姓,无不仇视大明;两百年来,昔日迁往安南的汉民已经被杀戮一空,如何会允许如此多大明百姓在岘港经商?”

    “殿下兴许对安南有些误解,”

    陈家明沉思片刻,解释道:

    “安南分为南方和北方;殿下适才说的应该是北方一带。自秦汉以来,北方一直与中原互通往来,与九州浑然一体,乃是繁华之地;两百年前黎氏叛乱,脱离中原,仇视汉人,他们大肆屠戮汉民,以至于整个北方,汉民寥寥无几,自然也不允许大明百姓在北方居住。

    但南方却是截然不同。

    安南南方一直是蛮荒之地,多山少田,远离北方,也未受到黎氏仇视大明的言论波及。百年前,黎氏政权的阮氏被郑氏逼走南方,他为了发展势力,不得不采取温和柔顺的政策,鼓励商贸,对能带他们带来繁荣的大明商人态度还算友好。”

    陈家明所言与自己历史中记忆差不多,安南的南方果然大有可为!

    朱慈煊激动问道:“家明兄弟,你在中南半岛发展大明商会,他们在岘港可有商会会员?”

    “自然有的,”陈家明笑道:“岘港有大明商会的分会,光会员就有一百多人。上次微臣替殿下发行了大明第二期国债,募资一百万银子;其中五十万银子便来自岘港的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