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的三个人 » 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18章 宛城

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18章 宛城

    相比于还在寻找历史的高国,此时的李冰俨然已经置身在了历史当中。

    从新野到宛城,如果快马的话,一天就可以赶到。

    不过李冰和来讷并不赶时间,途经育阳和棘阳两县的时候,还分别停留了一天。

    在棘阳县城,来讷带着李冰前去拜访了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两支后人,分别是细阳侯岑彭和全椒侯马成的后裔。

    其中,承袭全椒侯马成爵位的嫡长房,从马成的孙辈马香开始,已经迁徙到了封国棘陵县。

    留在棘阳的这支马氏,出仕者渐少,尽管依旧是棘阳县的大族豪强,却不能再称之为世家了。来讷也只是礼节性的前去问候。

    而岑氏袭爵一脉则并未迁徙到封地——汝南细阳县,现在依旧是累世两千石的官僚世家。

    此外,岑氏虽是勋贵出身,可一直在积极向经学世家靠拢,通过研究儒学、争取明经取士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这一举动是成功的,岑氏除了承袭侯爵的嫡系外,其他旁支中也频频出现了两千石的高官。

    而将岑氏在这南阳世家中推向声望高峰的,也并非侯爵嫡系,而是党人八及之一的岑晊岑公孝。

    在党人集团逐渐崛起的道路上,时任南阳郡功曹从事的岑晊,被南阳世家推举为对抗宦官集团的先锋人物之一,其威望权势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南阳太守弘农人成瑨。

    时人半称赞半讽刺的流传着“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的故事,可见岑氏在棘阳乃至整个南阳郡的影响力。

    两年前,听闻受党锢之祸逃亡江夏的岑晊已经病逝山野,来讷就曾代表来氏前来吊唁。

    此次到访,来讷仍是在岑晊墓前哭得个稀里哗啦。让一旁跟随的李冰也不得不连掐大腿,挤出一些眼泪,连连感叹这个时代的党人集团,在民间影响力的强大和清议舆论的可怕。

    今天是来讷和李冰两人到达宛城的第三天,由于宛城的世家太多,两人若是一一拜访所花费的时间恐需半月以上。

    因此来讷就找到了在宛城与来氏最为交好的任方,负责邀请各大世家子弟和青年名士,一起在宛城最好的酒楼中,进行一场小聚。

    来参加这场聚宴的总共有十余人,仍是以勋贵子弟为核心。除了来讷以外,还有七人是开国朝臣的后裔。

    其中吴城、任方、任睇、朱泽四人分别是云台二十八将吴汉、任光、朱祐的后人。

    卓简、李司两人则是汉明帝刘庄增补了四位中兴功臣后,变成云台三十二将中的两位,卓茂与李通的后人。

    此外,还有节乡侯赵熹的后人赵平也来了,只不过并非袭爵一支。

    除了这几位,世家出身的还有张盛,其祖上在西汉时就称得上郡之右姓了,六世祖张堪在光武初期的时候就是两千石的高官,历任多郡太守。

    余下的几位都是如李冰这般作为陪衬的寒门子弟了。

    让李冰郁闷的是,这些个家世显赫的世家子,我丫的怎么一个也不认识!

    现在虽然通报姓名后勉强算认识了,可是在前世的历史中一个也没听说过啊!

    这些世家子弟汉末三国的时候都跑哪去了?

    若论先祖功绩,在座的当数吴城的祖上吴汉为最,毕竟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

    可整个聚会的节奏都掌握在任方手中,众人也隐隐以其为首。

    尽管其先祖任光只是因为打了一次重要的酱油而跻身云台,但现在的任氏已是地道的经学世家,累世为官两千石的族人数量远超在座的其余世家。

    其祖上任隗、任延都是东汉史书上留下传记的名臣。任隗更是与四世三公袁家的开创者袁安关系亲近,整个任氏已然成为了南阳宛城党人集团的支柱之一,也是汝南袁氏的重要盟友之一。

    除了任氏以外,朱泽所在的朱氏,也已经从勋贵世家渐渐转为了经学世家,其祖上朱祐的同族朱晖,在西汉末时就入了太学,成为经学士子,现在也以经书传家。

    朱泽的一位叔父朱野,如今正高居河南尹之位。

    与之相对的,吴城、李司、赵平等人虽仍是勋贵子弟,但不是精通经学的儒士,族中高官朝臣渐少,俨然有些没落的影子,自然也就得奉任光为首。

    此刻的任光正在向大家分享一则新闻:

    “诸位仁兄可曾听闻?京中传来消息,那个何贵人,因为年前给当今天子生下了皇长子,现在他的兄长何进,也就是咱们宛城那个以屠宰业起家的小豪强何氏,即将入京被拜为郎中!”

    “哼,一个小小的屠户之子竟然也能入京做郎官,真是有辱斯文!”纯儒身份的张泽不屑地说道。

    其他人也是出声附和:

    “若非宦官在朝,迷惑天子,何至于此!”

    “母凭子贵也就罢了,这何进不过屠户之身,居然也能入京拜官!”

    何进,终于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一旁的李冰尽管也是点头附和,内心却是有些想笑,这些世家子的反应也太大了吧。

    何进所拜的郎中,隶属于尚书台,只是汉代郎官体系中最低的一等。

    正常情况下,郎中要干满一年,才称尚书郎,三年后方为侍郎。

    就算成为了侍郎,比光禄勋所属的议郎和中郎还要低一等。

    “小小的郎中都让你们这般反应,要是知道这人几年之后,将成为权倾一时的大将军,那时的你们会是什么样的精彩表情?”

    李冰暗自在心中冷笑:

    “那个时候,连党人的后起领袖的袁绍都得去巴结借力,不知道在座诸位又会不会改变立场和脸色?”

    来讷生性宽厚,倒是不忍说这种背后嚼舌头的坏话,只是稍稍叹了口气说道:

    “可惜当今宋皇后还无子嗣,否则倒也轮不着这屠家子受到如此宠信。”

    “恭达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任方接过话头说道:

    “归根结底还是皇后无子啊,若是放在诸先帝在位之时,依本朝旧例,这何氏既然出身较低,就理应由宋皇后收为养子,作为皇室嫡长子抚养。”

    “可现在奸宦在朝,蒙蔽天子,竟致使屠户之家登堂入室,实在是误国误民!”

    任方的这番总结引得众人连连点头呼应,无不称赞一针见血。

    看着满堂的吹捧,任方自己也是有点小得意。转头又对来讷说道:

    “恭达,这宋皇后宋氏,虽与我等勋贵不完全相同,但终究同出一脉。你此次入京以后,应当多与宋氏接触,想办法为皇后争取能效仿两位先窦太后,巩固后宫之主,以为我党人士子未来之期望啊!”

    任方这话虽短,可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大。来讷只得无奈地苦笑一声:

    “建宁四年,天子欲立皇后之时,家父也曾任司空,便力主支持了宋皇后。而今讷也自当竭尽全力,为宋皇后谋划。”

    听完来讷此言,任方竟肃然起身,对着来讷长揖一礼:

    “如此,就拜托恭达与令尊了。”

    看着来讷无奈的表情,和任方突然的郑重行礼。一旁的李冰只能拼命的调动两世记忆,来解读这些个古人暗藏机锋的话。

    当今宋皇后,名叫宋某,出自扶风平陵宋氏,其父宋酆是执金吾,不其乡侯。

    宋氏祖上在汉章帝时期还有一位入宫的宋贵人,也算是祖上阔过,有些来头的皇室戚族了。

    不过这宋氏却并非东汉开国勋贵之后,再联想到东汉皇后几乎尽出自勋贵之家。

    这或许便是任方所说的“与我等不完全相同”。

    宋氏勉强称得上勋贵,但又比不得纯正的东汉开国勋贵家族。

    至于“同出一脉”,应指宋氏虽非东汉勋贵,但宋酆的十世祖宋昌却是西汉文帝时的拥立功臣。

    效仿两位先窦太后,说的应该是东汉章帝时期的章德窦皇后,与汉桓帝的桓思窦皇后。她们俩也就是汉和帝刘肇与当今天子刘宏初登大位之时,掌管朝政的两位窦太后。

    这两位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同出扶风窦氏?

    对,也不对。

    任方指的应该是两位太后养子立帝的故事。

    汉和帝刘肇并非窦太后亲生,其生母是梁氏梁贵人,硬生生被窦氏拉过来做了养子。

    这位窦太后还逼死了宋贵人,废了宋贵人所生的原太子刘庆,立了刘肇为太子继位。

    呃,这么说宋氏和窦氏还有仇啊?好吧,这应该不是任方表达的重点。

    另外一位汉桓帝的桓思窦皇后也是无子,不过桓帝的五千后宫佳丽都没有子嗣,所以窦皇后只能从刘姓宗室诸侯中,收养了当今天子刘宏,拥立为帝。

    这应该才是任方想说的重点!

    皇后纵使无子,也应该争取养子。立养子为太子,来“巩固后宫之主”的位置!

    最后这句“以为我党人士子未来之期望”,就显得有些危险了。

    这话要是换个角度,可以说是大不敬,怪不得说得这么委婉。

    当今天子发起党锢,致使党人之后难以为官,朝政被宦官把持已经超过十年,要指望天子能幡然醒悟明显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任方应当是指望着天子驾崩以后,太后当国,可以再度亲信任用党人。而且这也是第二位窦太后的家族立场,其父窦武就是党人领袖之一。

    不管是想要将何贵人的孩子拉过来,当宋皇后养子,还是指望天子驾崩、太后当国。

    这两件事在如今奸宦把持朝局的情况下岂是容易干成的?

    更何况后面一事隐隐有着诅咒天子早逝的味道,来讷又怎能不无奈苦笑。

    建宁四年,天子成年,行元服。

    那个时候党锢已经有好几年了,宦官一派正是如日中天之时,来讷的父亲来艳站队支持立宋某为皇后,恐怕也是一番博弈之后的无奈之举。

    “宋氏与窦氏既有旧仇,又非东汉开国勋贵出身,绝非党人集团特别是勋贵家族的最佳人选。不过终究是同出一脉,才使得勋贵世家与宦官集团历经几轮博弈之后,选了这么个折中的人作为皇后吧?”

    琢磨好一阵后,李冰终于算是把任方想表达的意思给捋清楚了,心中暗暗掂量:

    “看样子自己此次随来讷进京,恐怕是要遇上一波暗流涌动,经历几番明争暗斗了。可大势之下,自己一个小小寒士又能做什么呢?”

    而在座诸人还在踌躇满志的期待将来,却不知他们寄予厚望的这位宋皇后,今年就是当皇后的最后一年了。

    思索间,李冰忽然又听到谈笑的众人提到了一个让他寒毛直竖的词,想到了一件关系着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

    “道士”。

    (南阳地图会放在本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