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的三个人 » 第二卷 洛阳暗流 第3章 宦官1

第二卷 洛阳暗流 第3章 宦官1

    回到府中,李冰见来讷仍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出于关心的认真胡诌道:

    “恭达兄,今日与孟德、子泰等兄长谈及国事,虽有郁郁之处。但我相信,诸君都是当世高才,只要我们一心为国为民,绝不放弃。那么总有一天,我们将会迎来新的清平盛世!”

    “不瞒公清,我所忧者,也非仅仅只为国事,实乃与本家和自身也密切相关!”

    来讷长叹一声后,终于将话匣子打开了:

    “先祖有幸从世祖皇帝征战四方,略有薄功,却得世祖看重,恩赐征羌侯爵,食邑五千户,世袭罔替!

    不仅如此,得历代先君恩重,我来氏屡屡迎娶公主,又有女子嫁入宗室各王,可谓世受国恩!既得勋贵之尊,天子恩荣至此,我等以死报国尚有不足,更不该有任何抱怨。然,今日宴会之时,每见侯国断绝,宗嗣不继,吾却是心有戚戚,心自难安。”

    “自先顺帝即位以来,因宦者拥立有功,得封侯者竟有十九人!而后先桓帝即位,封宦者亦有十三人!今天子即位,同样亲宠宦者,得侯者更不知凡几!”

    “宫中宦者本乃无后之人,封侯原本仅是恩荣称号,虽有先和帝允郑侯养子嗣位旧例,然毕竟珍稀。可自顺帝降旨听中官得以养子为后,世袭封爵,宦者养子嗣位便成惯例,侯爵之位自此泛滥,侯爵之尊自此蒙羞!”

    “若仅如此,我等勋贵后裔,少涉朝争,避世忍让也就罢了。然先顺帝以来,天子常视宦者为勋臣,亲宠无复,对我等却是渐行疏远。先邓太后临朝及安帝在位之时,每有侯国若因无子继承而断绝,或因罪因事,侯爵自杀国除的,邓太后及安帝感念诸侯爵先祖之功,常从其后裔支脉中择一人复封侯国,继承宗嗣。”

    “可自顺帝以来,再未有复封断嗣侯国之事,反之,因小事而身死国除者竟时有发生!今日宴会谈及的原雍奴侯寇恂将军,其子孙先袭封扶柳侯,后又袭封商乡侯,及至其曾孙寇荣,竟因宦者嫉妒,奸佞谗言,被诬获罪而逃亡边地,最终落得个积穷困而死于非命!寇氏一脉竟由此断绝!”

    “你我在颍川之时,我曾与你前往故阳夏侯、大树将军冯异乡里,为其扫墓。我当时所哀叹者,也是起源与此。阳夏侯战功卓绝却生性淡泊、与世无争,封侯之后,据闻亦是严教子孙,不允张扬,颍川冯氏几乎不再涉足朝堂,以致今人有好事者所谓颍川四长钟、荀、韩、陈,却不知颍川冯氏曾有的侯爵尊贵。”

    “然,纵如冯氏这般淡泊于世外,却难免子嗣断绝,至冯异子改封平乡侯,传及曾孙冯普,无子国除。此后历顺、桓及今三朝,却未闻天子有复封之意。常闻人有物伤其类之心,我看到同为开国勋贵的后裔们,出现侯爵无续的状况。我也同样心有戚戚,内里忧愁啊。”

    听来讷这么一说,李冰一时间倒是不知该如何开口劝慰了。尽管来讷是他的至交好友,两人一贯以诚相待,但李冰此时却没法站在来讷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进行劝慰。说到底,李冰自己就是一个寒门出身,来洛阳的路上更见识了普通黔首的悲惨生活。

    当来讷在担心子嗣断绝,宗室不继,侯国不存的时候,却不知道有多少人正是因为如此多侯爷的存在,变得居无着落,衣不蔽体,食无下顿。

    连南阳颍川这等膏腴之地,百姓生存都是如此艰难,若世间少一个侯爷,能让千百户百姓过得更好,李冰的内心也是隐隐赞同的。

    更何况真要少了一个侯爷,那么这一代人里勋贵家族就会少占1-2个孝廉的名额,对李冰这等寒士而言又是致命的吸引力了!

    所以,不管是站在劳苦大众的角度,还是自身阶级利益的角度,李冰对来讷这番心有戚戚的感慨都是没法完全认同的。

    然而李冰并不知道,来讷这番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恰恰是在曹操今天的特意布置下引导发出的。也只有如此,才能让来讷这样本可以旁观的人参与到这场凶险的夺嫡之争中。

    毕竟有一种状况常被这样描述:当冯氏爵位断绝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沉默;当寇氏爵位断绝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沉默;当来氏爵位断绝的时候,谁能为来氏发言呢?

    这样一种逻辑下,来讷突然意识到,支持宋皇后养子立嫡,从下一代开始,让大汉王朝回到原本的轨道之中,才是真正的救国救族的唯一道路!

    正当李冰感到有些尴尬的时候,来讷却是主动自嘲了几句:

    “此番矫情倒是让公清见笑了,你也不必出言劝慰,我相信终有一日宦官奸佞都会被清除朝堂,届时明君在位,贤者在朝,世间百姓自有太平安康。讷虽不才,也愿为这一天的到来贡献己身。今日之忧不为明日之忧,待明日,你我还要一同游玩洛阳,却别被我今天的感慨扫了兴致。”

    李冰只好接道:“恭达兄有扫平奸佞之志,李冰不才,也愿效绵薄之力。现天色已晚,还望恭达兄早些歇息,勿再忧愁。”

    与来讷告辞之后,李冰回到寝室,躺在床上,仍旧回味着今天的宴会以及来讷的一番话,思索开来,却不知不觉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丝丝历史真相的轨迹。

    宦官封侯,听上去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大汉一朝,皇位传承没有定制,后宫干政,太后当国是为常态。

    太后要在后宫之中掌控朝局,发布旨意,自然就得借用宦官,同样,皇帝被太后限制在深宫之中,想要亲政,为了对抗外戚,自然也得借助宦官的力量。于是两者角力之间,便滋生了渐渐强大的宦官势力。

    一开始被封侯的几个宦官,或许仅仅是因为他们个人对皇帝或者后族的忠诚,但此后被批发封侯者,显然有了幕后的势力参与和推动了。这股势力,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县乡级豪强。

    东汉和帝时期以后,中央或地方的高官,尤其是两千石以上的官位长期被掌握经学的世家大族和侯爵勋贵们垄断,一般的豪强家族根本无法跻身仕途。不仅如此,那些世家大族,宁愿偶尔赏出一些极为精贵的孝廉名额给到无依无靠的寒门,作为他们的门生故吏,也不愿意分出一点点汤水给到这些豪强。

    反之,豪强们在这些世家眼中就像是圈在外面的猪羊一般,世家的子弟在外为官一方的时候,若是遇上了民怨沸腾的事件,常常为了博一个好官清官的美名,就少不了要拿一些豪强开刀祭奠自己的官声了!

    所谓诛豪强,惩贪吏,劝农耕,掌教化,已经成为了世家子弟间心照不宣的治理地方四大法宝。

    豪强们之所以还能不断地发展,不过是因为这些被内定的世家官员,多数也或是庸碌,或是胆小,或是贪财,或是志在山水之间。

    这些官途通达的人,大多数没有那么强的功名心,也压根不在乎底层黔首的死活,不至于为了政绩就非要跟掌握着一定武力,圈养着轻侠宾客的豪强斗个你死我活。但不管怎样,面对手握权力的世家官员而言,豪强们始终是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位。

    于是乎,当一些在仕途上几乎永无出头之路的豪强,突然发现以往根本看不起眼的太监居然一跃成为了尊贵的侯爷,连带整个家族飞黄腾达,仕途通畅。这简直就是向他们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

    因此,这些一直被苦苦压抑的豪强们,不惜挑选出最优秀的后辈子嗣:机敏聪慧、知书达理、长袖善舞、有勇有谋!然后狠心送入宫中!

    猛然,李冰发现,如果自己的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今天见到的曹操曹孟德,以及其背后的谯县曹氏,可以说就是豪强们这场曲线救国的布局中最大的赢家!

    ------

    汉和帝永元四年,年仅十四岁的天子刘肇已经继位四年了,他再也按捺不住亲政的想法,最终在宦官郑众、蔡伦等人的帮助下,收回了外戚大将军窦宪的印绶,并逼其自杀。但刘肇并没有得意忘形,轻易便许诺封侯,而是一心扑到了治理国事上。

    亲政的刘肇成为了勤政英明的君主,常常批阅奏章直到深夜,十年如一日,一手缔造了被世人称赞繁荣昌盛的“永元之隆”。

    然而这位过于勤劳的少年天子,年仅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疾病缠身,身体日衰。此时的他看着陪伴自己十余年,忠心耿耿的郑众,也已经两鬓添白,又想起他为自己亲政所立下的汗马功劳,终于决定开创东汉朝宦官封侯的先例,封其为鄛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但这个侯爵如何传承,汉和帝却并没有说明,或者说他还没来得及说明,就已经在二十七岁的时候英年早逝了!接下来,中国史上最年轻的皇帝,年仅一百天的汉殇帝刘隆登基了!自然地,权力也就流转回了外戚的手中,邓太后临朝称制。可是,汉代婴儿的夭折率是在太高,纵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在不满一周岁的时候去世了。

    初尝权力滋味的邓太后不愿意再迎奉一个成年的宗室回来称帝,于是便下诏让她的哥哥,大将军邓骘,以及太傅张禹、司徒徐防等朝廷重臣迎接清河王的儿子,年仅十三岁的刘祜进宫登基,是为汉安帝。

    不过,初掌朝政的邓太后对朝中事务并不熟悉,这时候自汉和帝时期便留下来的两位勤勉忠直的宦官郑众和蔡伦便成为了她执掌朝局,学习朝务的最佳帮手。

    几年之后,邓太后也成为了一位治理国事的明主,她节俭持国,带领这个国家渡过了艰难的水旱十年,又坚决镇压了西羌叛乱。

    正当国家局势恢复正常的时候,忠贞的郑众却已经垂垂老矣,他希望能告老还乡,回到封地安度晚年。

    邓太后心生怜悯,恩准了郑众的请辞,还给这位忠勉两朝的宦官追加了三百户的封地,并且允许他找从原来的宗族中找一个养子继承他的爵位,供奉他的嗣位。

    与此同时,邓太后也没有忘记另一位忠心耿耿的宦官,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造纸术”改良者蔡伦,同样赐予了三百户的封地,封爵为龙亭侯。

    此时的邓太后当然不会想到,她这个合情合理合功的封赐,却拨动了大汉帝国内无数豪强的心弦。尤其是这个食邑区区三百户,县、乡、亭三级侯爵中最低等级的龙亭侯蔡伦!

    这蔡伦何许人也?

    祖上不过是大凑山下一个打铁的!宗亲、乡党、故交都是无官无职的人!甚至他本人是整个华南诸郡中第一个走到朝廷,走到皇宫中为官的人!昔日不过一介平民,今日竟得以封官赐爵!这极大地刺激了那些苦苦寻找出路的豪强们!

    在此之前,各地豪强们也曾不断地尝试另寻他法,甚至勉强总结出了两种办法。

    其一,有些豪强为了能亲近满腹经纶的世家子弟,混一个孝廉之位,不惜严格约束宗族子弟,若行不法之事,必有族规伺候!又将一个个聪明好学的族中子弟,送往那些所谓的海内大儒门下求学,对自己硬是要求得比寒门还寒门。

    这些送出去求学的子弟,书倒是读了不少,各种大儒学派也几乎都见识了,可举荐嘛,呵呵,总得等来年。最后偶有一些过了而立之年才被举孝廉的,终其一世,也不过在县令位置上打转。可是,不兼并土地的豪强还叫豪强吗?通过降格走寒门之路来曲线救国的豪强,还有当豪强的意义吗?

    其二,就是最传统的路径,沙场取功名,马上博封侯了,通过积升军职来谋求转职地方。可现在已经不是开国之初,帝国国力昌盛,哪有那么多仗可打。

    更重要的是,东汉王朝实行募兵制,走的是精兵路线,整个帝国加起来也就二十万左右的军队。汉王朝对军士的选拔极为严格,在高标准的身体素质要求下,那就真的是所谓穷文富武,能够从军的基本上还是豪强子弟和普通良家子为主,最底层的黔首极少。

    没有底层数量的支撑,豪强子弟到了军中,起步也就只能是个下级军官,从管两百人的曲军侯到只管五十人的队率都有可能。要想转职地方,起码要累积军功升个校尉,因为军司马转职的话到地方上最多也只是个县尉,这对豪强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或者说一家出一个本地县尉也就够了。

    可校尉一职就不容易了,大汉王朝能有的校尉就那么十来个,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关键因为数量稀少,也方便转职地方,竟然还有一群世家子弟要来抢!

    即便如此,这毕竟还是一条勉强看得见希望的道路,豪强们依旧愿意将自己魁梧威猛的子弟一个个送去从军。

    而蔡伦的出现,告诉他们似乎还有第三条出路。而且这是一条直接能与侯爵挂钩的道路,这可是前面两条都不曾具备的!

    因此,当送走了郑众,又习惯使用宦官的邓太后决定征召一批新的宦者时,一批豪强也终于决定狠心送一些孩子去宫中试试这条万一的道路!

    沛国谯县,曹氏,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