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自愿与志愿 » 第三章 抢标

第三章 抢标

    远达金融,成了。远达金融,火了。

    先是王世海把公司的财务盈利情况告诉了吴欣然。还是学会计的吴欣然反应快,提醒王世海:“既然公司业务那么好,那咱俩的存款也都投资呗。12%的年息,一个月就1%,投1万一个月就挣100块,不比存银行一年才挣二三百强?”

    她马上行动起来,把家里能调动的资金都投入到了远达金融平台,还让王世海提前透漏一下发放贷款标的信息,什么时间平台发放,好让她第一时间投标成功。王世海工作忙,指望不上,她就和贷款业务部的杜淼、平台信息员刘露套近乎,通过他们探听最新的发标信息,几乎做到了百发百中。

    杜淼和刘露看王总夫人这么热衷,肯定是赚钱的好路子,就也开始参与抢标。其他同事也随之跟进,这一传十,十传百,每次公司发标,可以说是百分百都被内部员工抢完了。

    这样,外部的投资者不干了。投诉电话暴风雨般的砸来,说远达金融有内部交易、信息不公开、对投资者歧视等等,有的都打12315投诉到消费者协会和12345市长热线了。李毅鹏第一次尝试到了平台太火的烦恼。没有办法,让王世海马上起草个内部规定:本公司员工不得参与本公司的投标业务,违者罚款,情节严重者开除。

    当地金融监管办接到反映后,派专人到公司进行督查和指导,要求成立投资者权益委员会,由投资者代表负责监督管理发标和投标的全过程。一系列整改措施后,李毅鹏以身作则,把自己的个人账户清零。在王世海的要求下,吴欣然也不得不清零。但是,在金钱的诱导下,办法总比困难多。内部员工不让投标,挡不住员工家属继续投,拦不住亲朋好友继续投。

    吴欣然用还在广西老家的老妈身份证重新注册了账户,继续着每天的抢标。但她总觉得本钱太少,就动员老爸老妈把所有的储蓄20万元也拿出来,承诺每月按照1000元的利息给二老理财,自己也能顺手多赚点化妆品钱。老爸老妈每月按时到小区门口的储蓄所取到1000元利息,也乐得合不拢嘴,自夸闺女孝顺懂事。

    吴欣然还觉得有点少,以自己在武汉买房为由,找七大姑八大姨四处借钱,答应按照银行定期利息的两倍(年化6%左右)偿还,又筹集了50多万。同时,命令王世海也向老家借钱,多多益善。拧不过吴欣然,王世海也只能如法炮制,陆陆续续筹集了80多万,都交给了吴欣然操作。做人事工作的吴欣然每天从事着会计的老本行,手握近200万的资金,四处出击,每天算着自己的收益,每月给广西各个账户转账分利,如财神奶奶一样,接受者亲友的羡慕,刷着自己的荣耀和存在感。

    陈为平作为股东代表从那次股东会后,也开始关注远达金融的汽车业务,他不知道帮刘白冰的传话是不是灵验?别错当传声筒,被李毅鹏埋怨。没曾想,眼看着远达业务一天天好起来,投标额一天比一天翻倍,标的天天秒光。陈为平不禁感慨李毅鹏的果敢,更佩服刘白冰的眼光。

    孙晓雪也开始关注远达金融,并且开始尝试投资。此时孙晓雪已经把妈妈从青海接到了郑州,房子虽然不宽裕,但眼下是能够住的。考虑到马上也要准备生孩子,加上妈妈因为没有医疗保障,孙晓雪就想多挣点钱以备今后不时之需。知道李毅鹏和老公的关系足够铁,陈为平还是股东代表,万一公司有风吹草动,也会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不会有太大风险。于是,从最开始的1万,到5万,到10万……她越投越多,集中了他和陈为平这两年所有的积蓄近60万全部投了进去,每月利息6000元左右,都超过陈为平的工资了。随着标的的紧张,孙晓雪也开始为抢不到标而发愁,时不时总催问陈为平到底怎么回事,作为股东代表能不能提意见,公司怎么不多发点标?嘴上的着急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孙晓雪憧憬着有孩子,住大房子的美好生活,越想越******J的刘白冰也注意到了远达金融的火热,和李毅鹏沟通,建议公司保持平稳发展为好,别太***,速度太快风险不容易控制。李毅鹏说风险控制由王世海负责,他在保险公司就是干这个的,绝对专业。平台的抵押车都有GPS定位,24小时跟踪。质押的车都在指定停车场,有专业保安看守,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没问题的。

    刘白冰支持李毅鹏不参与内部抢标,他把他的投资账户也清零了。他从没打算从里面挣钱,只是公司刚起步投资额少,他就没少帮衬,别人都不投,他一直矢志不渝的支持。如今业务起来了,他觉得不能和李毅鹏争利,就悄悄的全撤了。刘白冰的老婆任可欣也认可他的决定,只是觉得,BJ的消费压力大,虽然夫妻都是央企双职工,刘白冰还是副处级,但家里两个孩子马上都要上小学了,以后的培训班兴趣班都是不小的开销。加上刘白冰早晚要接东北的父母来BJ养老的,房子也得改善换大的,BJ的房子多贵啊!现在有这么个知根知底的同学办的公司投资挣钱的好机会,放弃太可惜。

    任可欣背着刘白冰,把他父母当年车祸赔偿款105万取了出来投到了远达金融。任可欣认为这是她父母的钱,不是家里的钱,她有决定权,况且她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女人,在亲情和金钱面前,有时候是混沌的,有时候是割裂的,不能说对错,只能说在当时,她做出了她最想做的决策。

    身在吉林母校的彭长江,正忙着一项伟大的工程,筹办北方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他被分派的工作是负责收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师大知名校友,包括校友的现有职务、发展成就等等。李毅鹏作为经济学院第一个考上BJ大学金融系研究生,还成功创立了两家企业,已经被彭长江直接锁定,作为青年毕业生的杰出代表,邀请来参加百年庆典。

    虽几次婉拒,但最后架不住彭长江手段强硬,直接让班主任老师打电话。有老师之命,李毅鹏不敢推脱,胸带红花,还是准时出现在庆典的嘉宾席上。校庆的各类宣传册上,都有李毅鹏的创业事迹,远达金融被师生校友公认为是师大的骄傲,必须参与和支持,纷纷注册投资,甚至还要求李毅鹏在长春开分公司,拓展东北业务。

    人非圣贤,都架不住恭维和奉承,两天校庆回来,李毅鹏还真就做了决定:远达金融要向全国拓展,不能满足于武汉的局部市场,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外,还要在东北长春、西北西安,西南成都,东南浙江设立分公司,复制远达经营模式,四面出击,争取用一年时间布局全国市场。

    从企业发展来看,如果要缩减业务,很多人都会反对,因为涉及到失去已有的岗位、资源和权力,人们都很敏感;可如果说要扩张业务,几乎人人都赞同,因为这似乎意味着更多的业绩、利润和收获,人们都愿意尝试。

    公司扩张,就需要人才和干部。远达金融仅有的几个业务人员一夜之间官升三级,都被分封为地方大员,作为分公司经理被派赴到各地招兵买马。武汉总部也开始重新招聘,增补人员,但招聘和培训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急的李毅鹏和王世海团团转,恨不得自己当业务员去一线审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