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青梅朝雨 » 第8章:“朋友妻不可欺”

第8章:“朋友妻不可欺”

    武海达随蔡老师去莺歌海看球的时候,林广华随他父亲去公社送月饼。

    南巴人穷,但很爱面子,很重视人情关系。所谓“有礼好见面”,逢年过节,很多人都会给亲朋好友送些礼物。以汇报工作的名义,给上面的人物捎些“手信”更是人之常情。

    林父从八月十一晚上就开始跑公社。八月十四晚上,他正要出门,林广华回来了,擅自拿了两封月饼,说要送给同学,父子俩便一同上路了。

    不用说,林广华送礼的对象肯定是沈小玲和许月禅。沈许的家长都在粮站工作,单位自己做月饼,别人也送了不少。林广华知道她们不缺月饼,但他从小就懂得“礼多人不怪”的道理。他送月饼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讨好沈小玲,但也不想冷淡许月禅,因为她俩是好友,又住在一个大院里。况且,他对许也很有好感。他走到粮站大院门口时,恰好遇上许大美人从院子里出来。她看见他,有些意外地问:“你没去看球呀?小玲他们都去了呢。”

    “看球?”林广华从来不关心什么体育、文艺之类的事情,当然从不看球。

    “对呀,看球,在莺歌海中学,小玲、梁大柱他们十几个全去了。武海达也去了呀。”许美人热心地说。

    “卷毛也去了?”林广华疑惑起来。“他说活动课出黑板报,没说去看球呀。”

    “是最后面去的,我出校门时,看见蔡老师搭着他呢。”许美人又说。

    林广华莫名其妙地着急起来,把两封月饼递到许美人手里说:“这是给你和小玲的。”说完转身就跑,到公社大院要了父亲的单车,用力向莺歌海蹬去。蹬到半路,遇上回来的拉拉队,男男女女一窝蜂似的。月亮很亮,虽然看不清人脸,但能清楚看见他们身上穿的球队的衣服。他们在吱吱喳喳地大声讨论着球赛的事,不停地赞叹男神李忠义。林广华猜想:“打完了。”便停了下来。因为很想从他们的谈话中听出沈小玲的声音,所以他又上了车,随车流走了一段,可惜始终听不到那个动人的广州音。这时,有两个男生停下来小便,林广华朝他们喊了一句:“蔡老师回来了吗?”有一人大声回答他:“蔡老师没回,打球的留下吃饭。”林广华还想问一句:“看见沈小玲吗?”但觉得太冒昧,没说出口。他只好跟在车流的后面往学校走。因为那群人都是圩街仔,没人住在学校里,他们经过学校门口,径直回家去了。

    林广华独自在校门口站了一会,看着满地雪白的月光,茫然若失。听到校园里锣鼓喧天,便走了进去。

    为了迎中秋,学校请所在地的大队-米娘大队的戏班子表演传统粤剧《嫦娥奔月》,那是个木偶戏,南巴人叫鬼仔戏,木偶做动作,真人说唱,非常热闹。林广华站着看了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在校园里逛了一圈,回到自己的宿舍。

    靠在床上,他开始思考一个严重的问题:沈小玲不是打球的,怎么不见她和拉拉队一齐回来呢?难道,她和卷毛在一起?这几周来,他越来越感觉到不妥:卷毛对沈小玲太有迷惑性了。今天这事引起他的高度警惕,他必须防患于未然。

    本来,林广华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卷毛不会打球,蔡老师驮他去干什么?但在得知“打球的留下吃饭”之后,他便找到了答案。

    将近十一点,武海达才回到宿舍。林广华一见他,本想先问沈小玲的下落,但觉得那样显得太紧张沈小玲,太抬举武海达了,于是劈头来了一句:“老实说吧,吃了什么山珍海味?”武海达一听,禁不住皱起眉头:这小子,怎么知道我吃了山珍海味?“想试探情报吧?”他猜想着,便笑着说:“哪有什么山珍海味?蔡老师叫我去看球,回来写报道稿。”

    “你骗谁呢。”林广华说,“全校那么多高二的同学不叫,偏偏叫你去写报道稿?我用脚指头就能想明白:蔡老师叫你去看球,就是想法子给你补补营养,怕你哪天断气了。”

    这话说得有些夸张,却是“一言惊醒梦中人”一武海达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顿时怔住了。他想起蔡老师在饭桌上的种种关照,突然间觉得自己实在太愚钝,同时也顿生一种愧疚和感激之情。

    林广华见武海达又开始发愣,调侃说:“唉,这一顿可是白吃了。”武大海一听此言,更是无地自容,说:“我以为……”

    林广华知道武海达又要申辩了,此时此刻,他有什么心情听他“我以为”呢,他关心的是梦中情人的事情,所以毫不客气地堵住老伙计的话,直奔主题:“不要‘我以为’了,说说吧,沈小玲是不是掉到大海里了?”本来,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怎么不见沈小玲回来呢?或者是:沈小玲和你在一起吗?但由于心理扭曲,林广华就说成这样了。武海达一听此话,竟像触电一样震了一下,马上想起和沈小玲看海的事情来。“难道,这事他也知道了?”他忐忑不安起来。他很清楚,林广华醋意很大,他很在意沈小玲,如果让他知道他居然与沈小玲去看海,说不定是要翻脸的。心一急,决定如实坦白:“其实,我到了球场,才知道……”接着要说的话肯定是“才知道沈小玲也来看球。”再接下去他肯定说:“和她去看海是一个意外,不是故意的。”没想到林广华嘴大心急,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机会一他又打断他的话说:

    “她怎么没跟圩街仔一起回来?”

    武海达一听,马上缓了一口气。心想:“看来,他并不知道看海的事情。”但一转念,也着急起来,说:“吃饭时我看过球场,不见她呀,她肯定和圩街仔一路的,怎么?她没回来吗?”

    白炽灯下,林广华看见武海达紧张的神色,心里立即不爽:卷毛,小玲关你什么事呀,你紧张什么?武海达也觉得刚才有些失态,为了掩饰,转口问道:“你不是回家过中秋吗?怎么又回来了?”林不接话,拿小眼睛盯着武海达看了几秒,心想:“卷毛,我要警告你才行。”于是站起来,靠近武海达,搂住他的脖子,很认真地、小声地问道:“我们是死党吗?”

    “是呀,当然是!”武海达答得毫不犹豫。

    林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很严肃地问:“朋友妻不可欺,你知道吗?”

    武海达头脑简单,马上点头。

    林广华目不转睛地盯着武海达,接着说:“沈小玲是我的人,你肯定懂的,是吗?”

    武海达连忙应是。

    “既然是我的人,你知道怎么做了吧?”林问。

    “怎么做?”武海达茫然。

    “今后,没我同意,你不能和她在一起,懂吗?”林广华干净利落地说。

    直到这个时候,武海达才真正明白林广华刚才说“朋友妻不可欺”的意思。他一直都严肃认真地对待他的问题,此刻却突然想笑:“大嘴呀大嘴,谁是你的妻呀?谁是你的人呀?难道你想白天鹅,白天鹅就属于你啦?我还想嫦娥呢!”但他强忍住笑意,正儿八经地回应道:“我懂!我都懂!”

    林广华的小眼睛闪过一丝疑惑的微光,他想了想,伸出右手的小手指,表示要拉勾立誓,武海达立刻把它紧紧勾住。他心想:“放心吧,林大嘴。我知道我是谁。我既不想吃鱼汁头,也不想吃天鹅肉。我现在只想好好读书,不要回家修地球!”

    林广华确信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便抬腿出门。时间不早,他要赶紧到粮站去看看,确定沈小玲是否已经到家。

    武海达本来也很担心沈小玲的下落,但见林广华行色匆匆,猜想到他的行动方向,心态坦然起来:如果真有不测,林大嘴必来敲门。

    武海达没想到,林广华一出学校大门,便遇上到学校来找武海达的许月禅和梁大柱。许月禅说沈小玲还在莺歌海,要林武和她一起去看海。林广华不想武海达参与行动,撒谎说武海达喝醉了睡着了,他们三人便坐着粮站的吉普车连夜去了莺歌海。

    送走林广华之后回到宿舍,在寂静的空间里,看着窗外如同海水一样白茫茫的月色,武海达情不自禁地想起今晚的海宴,想起开学以来的种种经历,鼻腔一阵发酸,眼泪爬出了眼眶。南巴人相信“命中贵人”,认为命运中如有贵人相助,将逢凶化吉,大事可成。武海达涉世不深,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遇到了贵人,但李忠义和蔡大英两位老师,如同兄长、如同慈父一样的关怀和爱护,让他深感幸运,深为感动,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报答心理。“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明天就应该把报道稿写好。一定要写出最好的报道稿!”他反复叮嘱自己。为了写好报道稿,他决定现在就到墙报栏看看,先了解其他报道稿的情况,知彼知己,才能更有把握。

    虽然下午才接到篮球队宣传员的工作,但作为班的宣传委员,武海达在到南巴中学的第二天,就开始留意学校的墙报栏了,它是南巴中学的著名标志。

    南巴中学的读书读报之风几十年来历久不衰。每天课余甚至周六周日,学校图书馆座无虚席,学校大礼堂与大运动场之间的墙报栏经常人头涌动。

    学校墙报栏是一道长达两百米,两面共一百多个橱窗的“风雨墙报栏”。墙报栏上方有沥青纸盖的小飘蓬,每个橱窗都有玻璃门。墙报栏两面开,高二和高一各占一面墙。除了学校总务处管理的报纸栏和学校公告栏之外,每个科目、每种活动都有专栏,由学生负责,刊发各种知识性文章,发布各种信息、宣传报道好人好事及各种体育活动。墙报栏的内容发布后,由学校广播站择优广播。因此,墙报栏成了广播站和图书馆之外另外一个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中心。

    南巴中学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除了篮球队,还有羽毛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体操队。每双周下午第三节课规定是体育活动课,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拔河、跳远跳高、单杆双杆等活动轰轰烈烈。为了充分报道这些体育活动的信息,学校在墙报栏开辟了篮球、小球、田径、体操四个体育专栏。因为南巴中学篮球队是全市闻名的郊区中学队,每周都有赛事,所以专栏最大,共有六个橱窗。

    为了提高报道类文章的质量,从去年开始,学校组成评审小组,专门评审墙报栏的报道类文章。每周五下午评审一次,分为一般、好、很好三类,分别贴上茉莉花、玫瑰花和牡丹花的图案。高二年级的报道文章由高二级语文老师评审,高一年级的报道文章则由高二级语文科代表评审。开展评审活动后,墙报栏更加引人注目了。每周五下午评审文章时,总会有一大群学生围着墙报栏看热闹,看哪个同学的文章只得茉莉,哪个得了玫瑰,哪个夺了花魁。然后,同学们评头品足,议论纷纷。由此一来,每个年级、各种组别的老师都很用心挑选负责报道工作的人选。从写作到排版再到抄写,从文字到绘图,高手林立。这些工作多数是由几个人合作完成,也有一个人全包的。

    从莺歌海回学校的路上,蔡老师告诉武海达:篮球队原来的宣传员是高二级的同学,因为马上要到农场分校了,所以他和李老师商量,决定让武海达来负责。“我们相信你,大胆干。做不好不要紧,下决心做好就行。”蔡老师一边踩着车,一边给身后的武海达鼓励。武海达几乎每天都看墙报栏,每个周五下午必看报道文章的评审,说实在话,他并不觉得高不可攀。他从小学开始负责班的黑板报工作,初一和初二是学校墙报栏的“总编辑”,从写稿到排版、抄写、画图全是他一个人负责,他不但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有“绝活”。下午,当蔡老师说由他负责篮球队的宣传工作时,他以为蔡老师了解他的能力,否则不会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晚上,当蔡老师说“做不好不要紧,下决心做好就行”的时候,他觉得蔡老师未必知道他的底细,因为蔡老师的话主要是鼓励而非信心;刚才,当他被林广华提醒:那是蔡老师设法给他补充营养时,他确信了:让他做球队宣传员,主要是出于关爱,当然也有寄托。

    在清冷的月光之下,当武海达从头到尾,再一次认真地把体育类的报道看过一遍之后,他心里有数了:他坚信自己能够回报老师的关爱,不会辜负老师的托付。他在心里非常自信地说:“蔡老师,我不会给你丢脸的,我一定会拿下牡丹花!”

    躺到床上,已经月过中天。由于身体太缺营养,莺歌海那顿海味的蛋白质开始发酵,产生了强大的催眠作用,武海达倒头一睡,醒来时已是周六上午的十点多。

    那天晚上,他反复做着一个相同的梦:排山倒海的巨浪迎面扑来,满桌的贝壳和海鲜复活了,被浪头卷回了大海。林广华站在浪尖上向他大声高叫:“朋友妻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