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通往写作的自由之路 » 很有辨识度的离骚

很有辨识度的离骚

    《离骚》是兴起于《诗经》之后,活跃在辞赋之前的作品。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对离骚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楚辞》中有和经书相同的一些内容,但它也有夸张虚诞描写的一些地方。由此可知它基本上是学习古人的著作,但里边包含的内容已混杂有战国时的东西了。拿《楚辞》和《诗经》相比,是要差一些;但和后代辞赋相比,那就好得多了。从各篇中的基本内容和附加上去的词藻来看,虽然也采取了经书中一些内容,但在文辞上却是自己独创的。因此,《离骚》和《九章》是明朗、华丽而能哀感地表现自己的意志的,《九歌》和《九

    辩》则辞句美妙而表情动人,《远游》和《天问》的内容奇伟而文辞机巧,《招魂》和《大招》的词藻华艳而又有内在的美,《卜居》显示出旷达的旨趣,《渔父》寄托着不同流合污的才情。所以,《楚辞》的气概能超越古人的作品,而辞藻又横绝后世。这种惊人的文采和高度的艺术,是很难有人比得上了。

    从王褒创作《九怀》以后,许多作品祁开始学习《楚辞》,但相对于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来说,这些文章却总是赶不上的。屈、宋抒写怨抑的情感,使读者为之痛苦而深深地感动;他们叙述的离情也使读者感到悲哀而难以忍受。他们谈到山水的时候,人们可以从文章音节联想到岩壑的形貌;他们讲到四季气节的时

    候,人们可以从文章辞采看到时光的变迁。以后枚乘、贾谊追随他们的遗风,把作品写得华丽绚烂;司马相如,扬雄循着他们的余波,因而作品具有奇伟动人的优点。可见屈、宋对后人的影响,并不限于某一个时期而已。后来写作才能较高的人,就从中吸取他们重要的思想内容;具有小聪明的人,就学到些美丽的文辞;一般阅读的人,喜欢其中关于山水的描写;比较幼稚的人,只留连于美人芳草的比喻。如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一方面依靠着《诗经》,一方面又掌握着《楚辞》,吸取奇伟的东西而能保持正常,玩味华艳的事物而不违背实际;那么刹那间就可以发挥文辞的作用,不费什么力就能够穷究文章的情趣,也就没有必要向司马相如和王褒讨教了。

    刘勰说,假如没有屈原,就不会出现像《离骚》这样的杰作。他惊人的才华像风那样奔放,他宏大的志愿像云烟那样高远。山高水长,渺无终极,伟大作家的思想情感也同样的无边无际;因而为文学创作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字字句句都光彩艳丽。

    《离骚》对于古文基础没那么好的人来说,不太好读,也不太好懂,所以我们可以曲线救国,不追求读懂,没空也可以不读,当成工具书来用。我们写作的时候不妨把《离骚》放在手边,当成词典,随手翻翻,看看会有什么灵感给到我们。

    致敬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