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通往写作的自由之路 » 素气资养

素气资养

    道家养生讲究养气。养气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很重视气和血的关系。

    道家养生通过气守丹田,达到运气,聚气,化气,生精,专神,健康,长生的目的。气之与血,具有温煦,化生的作用。气为血母,食物生血,血生精气。“气”是万物之母,也为人生之母,只有保持此母气,精旺气足,才能延年益寿。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所化生的,人为万物之一,当然也是由气所化生的。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未修心,先养气”。

    而养“气”要遵“道”而顺自然,一个人气得所养,精气旺足,则会身体强健。养生的困难就在于守护先天之气,气贵在“柔”,“刚”则气散而“不得其善终”。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动力和源泉。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具有阴阳相随、互为滋生、互为依存的关系。身体的健康长寿与否,完全取决于气血能否充分调和。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营养滋润的作用。反过来,只有充分发挥气的能动性,温煦血液,才能血满精足,气旺神畅。气与血具有相互推动作用,以意导气有时要强有时要弱,始终小心谨慎,灵活运用,强为武火,羸为文火,该武则武,该文则文,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精气为一身之本,只有视精如命,啬而藏之,修成不漏之身,才可谓“根深固蒂”。

    德积才有精气不失,精气不失才能转化为真气。一旦真气充盈,则没有攻克不了的脉络穴道。

    呼吸深、细、匀、缓,这样腹部就会形成相对高压,高压产生高温,高温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使后天食物精华转化为炁。待腹部真气充盈,真气自然下冲会阴,逆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完成小周天旋转,进而打通四肢八脉及周身穴位,完成大周天循环。

    自我通过修炼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体内真气由下丹田沿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循环往复,周流不息,这是小周天功。随着真气的进一步充盈,进而打通大周天功。

    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气血,气血畅通自健康,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由于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所有身体问题的调理都要靠通畅气血、补足气血来实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一文中说到。

    从前王充著作《养性》书,写出论养气的篇章,是自己经过体验后作出的,难道是凭空造作的吗?耳目鼻口,是为生存服务的;开嫂异分。心思语言,是属于精神活动的。要是心意和顺,便思路明白心情舒畅;钻研得过份,便精神疲倦气力衰耗:这是属于体气性情方面的变化。

    三皇时代语言质朴,思想和华靡绝缘;五帝时代开始具有文情采,进奏时着重语言;从夏商周三代到春秋,虽然时代更趋向文华,但话还从心中发出,分量恰当,不是勉强扯到之外去的。战国时代思想分歧而好谲诈,研究奇辞、文饰论说;从汉代到现在,文辞天天在力求新奇,互争光芒,炫耀文采,心思也用空了。所以朴实的话比起浮夸文辞来,文华质朴相差千年;顺着心志比起用空心情来,劳苦和安逸相差万里;这是古人所以从容,后辈所以忙迫的原因。

    一切青少年见识较浅而志气旺盛,老年人识力坚定而体力衰弱,志气旺盛的思想敏锐不感劳苦,体气衰弱的思虑周到便损伤精神,这实际上是一般人经常的资质,由于年岁大小而产生的大概情况。至于各人的才能是有限的,智力的运用是无穷的,有的因鸭的脚胫短而羞愧,羡慕鹤的脚胫长,练辞运思,呕尽心血,

    于是精力消耗,好像水波流到无底洞里;神志斫丧,同牛山的树被砍光一样;这样因悲苦惊恐而造成疾病,也是可以预想到的。

    至于像王充在屋内到处安放笔砚用来写作,曹褒怀抱着纸笔专研礼仪,既按年接节来自己督促自己,又按时按日来自己逼迫自己,因此曹操怕作文会缩短生命,陆云感叹运思的损害精神,并非空话。

    学习业务在于勤奋,所以有用锥子刺股来激励自己的;有志于作文不一样,那要舒畅心头郁闷,应该从容不迫地顺着感情,宽舒不急地适应时会。倘使消耗精力,损伤和顺的体气,拿着稿纸来催促寿命,挥笔来损害本性,难道是圣贤平常的心愿,作文的正确理论吗?

    况且文思有快有慢,时机有通有塞,洗头时弯着身子,心的位置翻覆,甚至会违反常情去考虑问题,精神正在迷糊时,再三用它就会越加昏乱。因此抒写文辞,专在调节疏导,使内心清明和顺,体气调和舒畅,心烦乱就放开,不让思路阻塞,文意成熟便用笔抒怀,文思潜伏便放下笔不再思索,用逍遥自得来消除疲劳。谈笑风生来赶走倦怠,常常有空暇来培养才华的锋芒,在写作上保护多余的精力,使得刀口像新磨过的,宰牛时解开肌肉的纹理没有一点儿迟钝,这虽然谈不上是胎儿闲息运气的技术,但也是借助暗力气的一个方法。

    总而言之:缤纷万象,莫不劳神千想。然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有了玄妙的精神就应该爱惜,因为自然朴素的灵气原是一种天资的涵养有赖保养。水静了可用来照影,火静了更显得明亮。这些都是常理,不要让非常理扰乱了本来就厚重的文化思想,文化这东西,是个很浓郁的精神,但表现出现,则非有清明的爽气不可的东西,不要扰乱文思,培养这种清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