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70章 赵匡胤的选择

第70章 赵匡胤的选择

    尽管961至962的两年,赵匡胤一直在稳固统治根基、积蓄军事力量,但关于下步征伐天下的步骤方略他一直在苦苦思索。

    之前王朴《平边策》的步骤是先南后北、先难后易,按照先南唐再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顺序一统南方,再向北集中力量收复幽燕,最后接解决北汉。

    柴荣则是在实际操作中做了一个改动,他在取得对南唐、后蜀等南方实力派政权的威慑压制后,直接带兵扑向幽燕,最后因为过早逝世而终止。

    到了赵匡胤时期,他的思路却和上述二人都不一样,赵匡胤既不想先对南方下手,也没准备跟着前老板柴荣的思路夺回幽燕,他的想法竟然是先把北汉搞掉。

    然而令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想法竟然获得了臣子们的一致否定。

    平定了李筠的叛乱后,恰逢张永德来京朝拜,赵匡胤私下里找来张永德,与起聊起来关于征伐北汉的方略。

    张永德当然知道皇帝的心意,然而事关兵家大事,他这个一向会来事的驸马这次却没有说出皇帝想听的话,张永德的回应是:

    北汉虽然兵少但是强悍,并且还有契丹为支援,仓促之下是不好一举攻灭的。

    建议采取骚扰战术,每年都派兵不断地袭扰,影响他们种田。然后离间北汉和契丹的关系,断绝他们的外援,再最后灭掉北汉。

    皇帝听着张永德无懈可击的话,回答只有简单的一个字:善。

    张永德这个统兵多年的老将不同意,赵匡胤决定摸一摸前线将领的看法。

    他找来了时任华州(今陕西渭南)团练使的张晖,张晖当时刚随着赵匡胤亲征平定了李筠叛乱,对当地情况颇为熟悉。

    面对皇帝垂询,他没有因为职务低就迎合圣意,仍是从实际出发反对马上征伐北汉,他的理由是:

    与北汉接壤的泽州、潞州刚刚经历过战乱,满目疮痍,不足以作为基地支撑战争。

    这下赵匡胤算是无奈了,张永德代表了经验丰富的功勋大将,张晖代表了通晓实情的一线骨干,这两个群体都不同意,着实让赵匡胤郁闷了好久。

    但是,这位当时第一名将想了又想,还是不甘心,他决定最后再尝试一次,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个人的支持,只要这个人支持他,他就有信心干下去。

    一个下雪的冬夜,在家中的赵普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决定脱下朝服,换上便装准备睡觉。

    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老板赵匡胤同志有个特殊爱好,就是下了班以后喜欢溜达,但不是在宫里溜达,他专门往大臣家里跑,敲了门进去以后就是喝酒聊天,说说体己话,增进一下君臣感情。

    赵普作为第一重臣、也是第一宠臣,自然在这方面经验十足,所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回到家也不换下官服,因为纵使皇帝来自己家里,也是要穿正装陪侍的。

    这天正当赵普准备换衣服时,听见有人敲门,打开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大老板,由于也不是第一次了,俩人之间也不客套,赵匡胤直接说:我还约了(赵)光义。

    赵普马上就明白了,按照三人餐的标准准备酒和菜。

    这一天酒桌气氛相当好,赵家兄弟和同性的赵普大哥三人围着火炉,一边吃烤肉、一边喝酒,赵匡胤还亲切的喊赵普之妻嫂子,请她帮着上酒。

    酒过三巡,该转入正题了。赵普问赵匡胤:

    “今天下大雪,陛下怎么还出来溜达了?”

    赵匡胤沉默片刻:

    “卧榻之侧,皆是旁人,我睡不着,所以来找你了。”

    赵普一听就明白了,皇帝这是想统一华夏了,那就问问皇帝是怎么打算的吧?赵匡胤的回答也不含糊:

    “我想收太原(北汉都城)。”

    赵普一听这话,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就只是呵呵的微笑却不说话,最后实在被赵匡胤看的不自在了,憋出了四个大字:

    “我不知道。”

    赵匡胤也不生气,让赵普把不支持的理由说出来,赵普这才缓缓说道:

    “北汉弹丸之地实力弱小,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威胁。但是他西边和北边却分别连着党项和契丹,留着北汉,我们就可以不用直面这两个强劲的外敌,可以放开手脚征伐南方,等平定了南方再转过头来,还不是想捏谁就捏谁。”

    也不是第一次遭遇挫折,赵匡胤在来之前就把各种困难都想足了,现在一听赵普这么说,赶忙毫不犹豫的甩出了一句领导万用语录: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试一下你能不能整明白。”

    军人们不同意,自己最贴心的老伙计、一向算无不败的赵普也不同意,赵匡胤彻底死心了,他决定不再坚持自己的本心,把目光投向南方。

    但与此同时,他还充分的践行了张永德的建议,既然不能首先打北汉,那我也不让你好过,在征伐南方的同时不停的派人蹂躏北汉。

    后续的事先不表,这里赵匡胤的战略思维很值得我们思考,他为什么一定要在《平边策》已经成为天下共识之最稳妥方案的情况下,仍要把目标放在北方的北汉呢?

    柴荣当时改变《平边策》的步骤,我们曾经分析过,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契丹处于混乱、有机可乘。

    这是柴荣有限度的先南之后(三征淮南)随即向北的原因,赵匡胤继承了柴荣的全部成果,自然短时间内也不担心南方的威胁。

    可是他这个向北转向确实与柴荣完全不同,将目标放在了众人眼里不值得的北汉身上,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觉得,让给赵匡胤做出这种决定的直接原因就是李筠的叛乱。

    本来在柴荣以前,李筠常年戍守泽潞二州,刚刚好完美的顶住北汉,所以近在咫尺的中原政权从不担心这个方向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一向严苛的柴荣能对李筠尤为宽纵的原因。

    但是赵匡胤刚一登基,李筠便直接跳反了,非但如此还拉上了北汉甚至背后的契丹。

    这样一来,本来该是李筠戍守的太行天险一下子变成了北汉的自留地,这便成为了令赵匡胤极度恐惧的卧榻之患。

    虽然赵匡胤第一时间平定了李筠,并把阵线稳固在了泽潞(晋城长治)一线。

    但李筠毕竟在此经营数年,短时间内民心不托底,再加上这个方向万一被突破了,即便敌军没有直扑开封,但只要下太行向西进入了洛阳盆地,并以此为依托(孟津虎牢)打起拉锯战,对于新生的赵宋政权都是难以预估的恐怖事件。

    所以说对于充分吸取了柴荣教训,凡事不虑胜先虑败的赵匡胤来说,既然能舍得宝贵的时间不去征伐而是强基固本,当然不吝于首要解决北汉的隐患。

    纵使他明知道这样的选择注定将使他按照一条事倍功半的方法完成人生之大考,但仍然是值得的。

    当我们从赵匡胤的角度想明白了行事动机之后,其实也很难指责这样子有什么错。

    不少历史发烧友总拿此事将赵匡胤与李世民对比,认为赵匡胤的才干魄力无法与天可汗比肩,甚至还推测假如赵匡胤遇到了当年李世民洛阳围困王世充结果遇到了窦建德气势汹汹南下,估计早就打白旗撤退,以此来埋汰赵匡胤。

    我觉得这是有失偏颇的,老话说:杀猪各有各的杀法,尽管李世民席卷天南下的史实折服人心,但赵匡胤后来的统一之路却因为意外因素戛然而止,以此来推断赵匡胤军事上的保守有些牵强了。

    我们不能以事实的本身来一概而论,要善于看到在事实基础上不同的选择之于后世的影响,李世民傲然自信,奠定了大唐王朝的海纳百川,但也间接的养出了安禄山这样的胡人外患,以至于朝纲崩塌、中央积若。

    赵匡胤猥琐发育,造成后来宋朝虽然窝屈,却百转千折延祚300余年,并由此再未出现弱干强枝。

    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概自然令人难心驰神往,但是接地气的俯身前行不见得就要被理所当然的嗤之以鼻,普通人如斯,居高位者能此般则更应令人客观而深思。

    总归一句话,世界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凡事都要辩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