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87章 好东西难分享

第87章 好东西难分享

    这一轮炮击的前因后果也是由来已久。

    一个名叫赵玭的,此前任职左监门卫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三司是指盐铁、度支、户部,几经合并拆分,负责管理全国的财政税收、钱粮转运,可谓是地位重要。

    在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中,三司是东府政事堂、西府枢密院之外第三号重要的实权机构,他虽然地位稍逊于东西二府,但却是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或者枢密使皆无权过问三司的事务。

    三司的长官叫做三司使,虽不能列为宰执,但距其也只是一线之间,在高层人员调整时一般都会顺位晋升枢密副使或参知政事,因此坊间也形象的将三司使称为“计相”。

    这个赵玭虽然担任了要职,但性格过于强横,和领导关系处理的不好,不管是与赵匡胤还是赵普,都发生过摩擦。尤其是与赵普关系非常紧张。因此他当了高官没多久,就无奈称病辞职了,有传言说他的辞官就是被赵普逼迫的。

    赵玭退居二线后,只干一件事,就是怼赵普。

    他向赵普开炮的炮弹就是赵普关于贩卖木材的腐败问题。在当时,木材是修建宫殿、房屋的必需品,所以成为京城市场上的的紧俏物。

    只有深山老林才能长出巨木,秦、陇(陇山)一代则是距离京城最近的木材原产地。因此,朝廷对秦陇一带的木材开采和交易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以防范有人从中牟利。

    但越是这样,越能说明奇货可居,必然会催生腐败。

    赵普在经济问题上从来都不干净,所以赵玭抓住赵普违规贩木获利的证据后,采取了跟雷德骧同样的方式:

    面见赵匡胤告状。

    只不过这次赵玭比雷德骧待遇好的不要太多,赵匡胤听闻赵普腐败之事后,当即大怒,直接开宫门召集百官,俨然一副要当场将赵普治罪的态势。

    人齐了之后,赵匡胤问当时已退居二线的王溥:赵普该当何罪。王溥是什么人呐,他要说自己是老油条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王溥眼珠子一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赵普这腐败问题又不是一天两天了,皇帝心里清楚得很,不处理说明这在皇帝心理不算是个事,今天赵匡胤这样子举动明显是一时上头。

    这个时候必须要把皇帝薅住喽,打定主意的王溥面对赵匡胤的问话,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扭转了局面:

    “玭诬罔大臣。”(小赵(玭)污蔑赵大宰相)

    当王溥说完这句话后,赵匡胤是如何反应的呢?史书在这里的记载实在是精辟漂亮:

    “上意顿解,反诘责玭,命武士挝之。”

    明眼人都看出来赵玭是个可怜虫、冤枉鬼,赵普自然也知道,这个时候他就是再恨赵玭,也要摆出高姿态来,所以他竭力劝谏皇帝,将赵玭从轻发落。

    赵玭和赵普的恩怨就这么过去了吗?当然没有。

    赵玭当众被打了一顿屁股后,越想越生气。既然皇帝那里告状是告不赢了,那我就直接找赵普出气去。

    赵玭有一天直接堵住了要去上朝的赵普,站在马头就开始对着赵普一顿输出,从赵普的品行操守到家庭成员问候了一个遍。

    当朝宰相被人在单位臭骂,这种劲爆消息直接就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了大宋官场。

    由于传播速度过快,当赵匡胤得知消息后,直接就把还未来得及出宫的赵普、赵玭叫到了自己面前,让这俩人当面对质。赵玭的言辞还是之前的那一套,赵普是个腐败大蛀虫。

    如果说赵玭作为一个不受赵匡胤待见的人,尚且几次三番的差点弹劾赵普成功,这只能说明在皇帝心中,赵普的地位是与日剧下。

    这时如果再有一个颇得赵匡胤欣赏的人来弹劾赵普,会促成皇帝作出怎样的决断呢?

    此人便是卢多逊。

    卢多逊进士出身,书读得好,非常有才华,正是赵匡胤之类大老粗羡慕的对象。

    卢多逊进入官场后,便一直在类似于中央办公厅、政研室、文献研究院一类的机构任职,后来担任了负责起草诏书的知制诰,开始近距离接触皇帝,由于身上有皇帝所羡慕的气质和才华,卢多逊马上便得到了皇帝的喜爱和垂青。

    一路平步青云,被赵匡胤安放在机关基层、内政外交各种岗位全方位历练培养。

    969年赵匡胤亲征北汉时,卢多逊被任命为太原知府,只可惜后来太原没拿下,但此任命足可见皇帝对其之器重。之后,卢多逊又被任命主持过贡举考试,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

    真正让卢多逊得到赵匡胤进一步垂青、也证明他自己不是银样镴枪头一件事,还是他奉命出使南唐。

    973年,就在赵普被罢相的几个月之前,南唐皇帝李煜(著名的婉约派大词人、此事已自降身份称江南国主)过生日,按惯例宋朝要遣使祝贺。

    赵匡胤将此任务交给了卢多逊。卢多逊到了金陵,凭借着过人的风采得到了李煜和一众南唐大臣的青睐。

    在完成了规定动作即将要启程返回之时,卢多逊以一种极为不经意的口吻向送别的南唐官员说:

    “差点有个任务忘了,朝廷要重修天下图经(附有图、表的地理志),图书馆里现在就缺江南的有关资料,希望国主能让我带一本相关资料回去。”

    不晓得李煜是真傻还是害怕,总之他的反应是令人迅速誊录了一份送给卢多逊。

    于是江南各地的山川地势、人口户籍甚至部队驻防详情,由此被宋朝尽数掌握。

    贵为皇帝的身边人,卢多逊当然知道赵匡胤的心思,平定南唐是早晚的事。

    这份南唐图经自然是皇帝的心头好,尤其是在皇帝没有安排此任务的情况下,卢多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给赵匡胤送来了意外的惊喜,但凭此事便一举成为皇帝心中的当红炸子鸡。

    说了这么半天卢多逊,跟赵普有什么关系呢。

    有,而且关系很大,将来也要纠缠许久。

    作为一名后来者,无论是成为皇帝的宠臣还是坐上高官之位,都要后浪拍死前浪才可以。卢多逊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把攻击对象就锁定在乐头号权臣赵普的身上。

    卢多逊此前在翰林院时,便利用和皇帝接触多的机会经常性的给赵普垫砖,而这些砖头没有一块是冤枉的。侵占土地、经商办企业、受贿等等等等,赵普浑身上下到处是被人攻击的短处。

    可以说,在雷德骧和其儿子雷有邻、赵玭、卢多逊等人持续多年、前赴后继的弹劾下,赵普下台一事终于从量变进入了质变。

    赵匡胤在令参知政事吕余庆、薛居正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之后没多久,便又下诏,令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轮班负责知印、押班奏事。

    在964年赵普担任丞相的当年,赵匡胤就同步提拔了薛居正、吕余庆担任参知政事,做赵普的助手。

    但为了突出赵普的地位和权利,赵匡胤同时规定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这一点我们之前专门介绍过。

    时至今日,区别宰相和参知政事地位权利的主要限制条件被赵匡胤一一拿掉,明眼人都知道赵普大势已去。

    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仍然没有给赵普太多的时间,就在宣布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轮班负责知印、押班奏事不久,便正式下诏,将赵普罢相,令其出京赴藩镇。

    以上,便是赵普罢相的全过程,咋一看,貌似是事物发展脉络清晰,逻辑合理,赵普因为贪财受贿、行为不端,引起了相当多的人的反感,在他们的经年累月的持续弹劾下,赵匡胤终于下定决心,将赵普踢出最高权力层,但仅仅以上这些就是赵普罢相的真正原因吗?

    先说贪污受贿、行为不端,这种事放在明朝、尤其是在朱元璋时期,那绝对是个一击致命的死穴。

    但恰恰相反,这种事在宋朝、尤其是在赵匡胤时期,根本就不叫个事。

    为什么呢?赵匡胤是个善于抓问题主要矛盾且心胸宽容豁达的人,无论是杯酒释兵权还是平日里的恩裳,赵匡胤这个皇帝对大臣从来都是不吝啬于钱财,很多功勋卓著的老臣比如向拱、符彦卿等都是一身的经济问题,赵匡胤对这种事从来都是不管不问。

    别说赵普是贪财,贪宋朝本国的财,他就是拿外国(邦)的财,赵匡胤也不当回事。

    南唐国主曾经在遣使向宋朝上贡的同时,专门安排人私下给赵普送了5万两白银。

    赵普当然知道这种事的分寸,便第一时间向赵匡胤作了汇报。赵匡胤是怎么处理的呢?他既没有怀疑赵普的忠心,也没让赵普把钱退回去,而是告诉赵普只管收。

    最后宋朝官方再给南唐回礼的时候,赵匡胤在规定数目上专门增加了5万两白银,这个举动一方面点了一把李煜的小聪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赵匡胤对与赵普这个权臣的信任和爱护,不仅不对其怀疑,反而愿意拿自家国库来犒赏他。

    除了南唐之外,吴越国也给赵普送过钱。

    之前我们提到过,赵匡胤喜欢下了班去赵普家串门,有一天他又去了。正好看到吴越王钱俶给赵普的一封书信以及10个精美的瓶子。

    赵匡胤便问赵普瓶子里装的是啥。赵普说钱俶给我的书信里说里面是海鲜,我还没打开看。

    赵匡胤就说,打开咱一起瞅瞅是啥稀罕物。结果一看,真的是“小海鲜”,瓶子里倒出来的全都是金豆子,满满10瓶的金豆子。

    这下赵普尴尬的脸憋成了猪肝色,赵匡胤却笑了,说道:“没事,你只管收下,不是啥大不了的事。钱俶这老小子不懂道道,还以为咱大宋朝的事都是你们这帮书生做主呢。”

    以上就是赵匡胤对臣子、尤其是赵普经济问题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这都不叫事儿。那么赵普罢相难道是因为树敌太多、群起而攻之的原因吗?这个就更不成立了。

    首先,哪个权臣没有对立面?历史上即使是品行高洁、性格谦和如诸葛亮,都会被同僚质疑和攻讦,更别说赵普这种从基层上来、奉行实用主义且作风彪悍的人了,他独揽官场10余年,没有对立面反倒才是怪事。

    况且,无论是雷德骧、赵玭还是卢多逊,这些人要么不受皇帝待见、要么资历尚浅,他们都不足以成为绊倒赵普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决定赵普被罢相的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赵匡胤,他罢免赵普的原因根本不是那些放在台面上的经济问题,而是权利问题。

    自从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意识共识之后,两者之间就始终处于拉扯限制和此消彼长的常态。

    皇权自不必多说,来源于皇帝,或者是皇帝的代理人,如后宫、太监等,而士大夫权利的重要代表就是相权,即宰相的权力。

    可以说,中国的封建史某种程度上就是皇权和相权的共存争斗史。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规律,它客观存在、有如弹簧,任何违背这条规律的行为最后都会受到反噬。

    比如强悍如朱元璋,曾想消灭相权,但结果就是使得明朝在后来反而多次出现了强大的相权。

    所以回到赵普和赵匡胤这里,赵普被踢出局的原因就是他所掌握的相权已然超出了赵匡胤可以接受的程度。

    尽管在最初阶段这种权利是赵匡胤出于对其的信任和治国的需要所做出的正确的、唯一的选择,但当环境形势变化和这种权利本身日益蓬勃之后,赵匡胤也必然做出应对反应。

    简单一件事便可反映出赵普的权利。

    作为宰相,赵普每天的主要工作便是待在办公室里批示中央各部门、全国各地呈上来的奏折,为此他专门搞了一个大瓦壶放在办公室里,凡是遇到不合自己意的奏折,就直接扔到壶里,什么时候这个壶堆满奏折了,就命人抬下去一把火烧掉。

    宰相统揽行政大全,上承皇帝、下达百官。小事情自己办,大事情则要及时向皇帝汇报、按皇帝的指示办。

    很多时候,宰相想要扩大自己的权利、压缩皇帝的权力,就会在界限哪些问题向皇帝汇报的尺度上动手脚。

    可赵普倒好,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奏折,别说是不汇报了,直接就一把火烧了,这种行为着实是过分了。

    再有一点,下属臣子们写给中央的奏折,都是工作中亟需解决的大事、要事,凝聚了他们的热情、心血和高关注度,奏折递上去以后一直没有回音,这些人自然会去探寻究竟,因此久而久之,赵普一把大瓦壶烧奏折的事情也就人尽皆知了。

    便是那些对赵普并不反感、此前也未与其交恶的官员,也会因此对其产生看法,成为其对立面的潜在发展对象。

    赵匡胤自然是知道这些事情,但是,真正促使他对赵普弄权行为警觉和反感的还是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