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88章 原来是他

第88章 原来是他

    这件事是赵普与李崇矩的联姻。

    李崇矩,924年生人,职业生涯前期发展一般,959年柴荣去世、柴宗训继位,李崇矩此时才担任判四方馆事一职。

    然而陈桥兵变大宋建立之后,因赵匡胤的赏识,李崇矩进步神速,他先是担任三司使,而后更是在964年赵普由枢密使转任宰相的同时,被赵匡胤任命为枢密使。

    换句话说,在赵普风光无限的10年独相的同时,李崇矩也不声不响的执掌西府枢密院多年。

    史书中并无过多李崇矩担任枢密使的表现,料想此人是个软脾气的好好先生,但你毕竟作为枢密院之代表与东府并立,一举一动还是牵扯诸多朝堂格局。

    本来作为赵匡胤火箭提拔的西府枢密使,无论是知遇之恩还是岗位职责,李崇矩都应与赵匡胤保持高度一致,并在皇帝和宰相权利形势变化的时候,敏锐地捕捉关键节点并站好位置。

    然而,李崇矩的表现却是令人大跌眼镜。起初,赵匡胤想与李崇矩结亲家,把自己的公主嫁给李崇矩的儿子,但不管是李崇矩本人还是他的儿子都不太愿意天子的这份恩赐,于是这门亲事就不了了之了。

    结果过了几年,赵普的大儿子赵承宗刚成年,就娶了李崇矩的闺女,宰相和枢密使反倒成了亲家。

    这一下子触碰到了赵匡胤敏感的神经,李崇矩沉默寡言、素与人和善,他和赵普之间私交不错赵匡胤也不是第一天才知道,但时至今日,伴随着赵普权力越来越大,李崇矩竟然在拒绝了皇帝的赐亲之后选择和赵普结亲,赵匡胤心里会怎么想呢?

    敢情是你浓眉大眼的李崇矩觉得我赵家皇帝不如那个赵家宰相是吗?赵匡胤此时便断定,李崇矩和赵普结亲的行为,不是什么结党营私,而是赵普权势过盛,已然功高震主。

    于是在这件事发生没多久,赵匡胤就找了个由头减少两人工作中的交集(先是,枢密使、宰相候对长春殿,同止庐中,上始令分异之),紧接着赵匡胤就趁着李崇矩被下人告发受贿的机会,直接将李崇矩贬逐出京。

    这是发生在972年,仅仅1年之后,赵普罢相。

    在中国的历史上,赵匡胤是比较罕有的心胸豁达之君,这与其才干有关,更是性格使然。

    赵匡胤本性善良,容易念人好、信任人。在最初任命赵普做宰相时,无论是同时任命李崇矩为枢密使,还是任命吕余庆、薛居正为参知政事,他都尽可能的给赵普创造了最大的空间,令其鸟飞鱼跃、肆意施展。

    即便赵普贪污渎职、收受敌国贿赂,赵匡胤也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赵普的忠诚。

    但就如同所有从草根发展壮大的团体一样,其所掌握的资源和权利越大,则内部的权力格局也必然要越来越高度集中,核心只能有一个,更不要说赵匡胤与赵普之间所代表的君权与相权这一对顶级权利。

    赵匡胤曾经本意不想或者不想那么快的推动杯酒释兵权这件事,因为他信任石守信等一干人。是赵普不断的提醒赵匡胤,无论是什么样的臣子,都没有绝对的忠诚可言,只能通过制度设计去预防未知的危险,赵匡胤听从了。

    而在之后,赵匡胤又曾经脑子抽抽、大爱无疆的想要认命符彦卿统领禁军,又是赵普关键时候以柴荣对待赵匡胤为例,死死地按住了赵匡胤的冲动。

    赵普在这这个问题上是睿智且深刻的,只不过世间之事历来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赵普说的那些道理同样适用在自己身上,对君王赵匡胤来说,石守信、符彦卿也好,赵普也罢,都是臣子,对他们的忠诚判定,不能凭感觉,要靠制度。无论是谁,但凡让皇帝感受到了皇权受到威胁,都必须拿下。

    不能说的原因

    如果说赵普被罢相表面原因是贪污腐败,深层次原因是他与赵匡胤二人之间的权力斗争的话,那么赵匡胤这次将其一举驱逐出京、令其远离官场,绝对是个无比正确的选择,对于这样一个深耕顶层10余年、势力影响根深蒂固的权臣来说,皇帝赵匡胤要么不做,做就要做绝。

    但后来的历史清晰的告诉我们,赵匡胤做错了,他错在不应该一举踢掉赵普,从而动摇了大宋朝的权力格局。

    因为此时的宋朝官场,不是皇帝赵匡胤和宰相赵普构成的二元格局,它还存在着第三股势力,这股势力虽然一直在刻意隐忍,然而却在一直发展壮大,而它的领头羊不是别人,正是赵匡胤一直在着力培养且血浓于水的宝贝弟弟,赵光义。

    终于要好好介绍一些赵光义了,毕竟将来是要有违常理、接替兄长赵匡胤成为大宋二代皇帝的强人,纵使他再心思深重、沉稳低调,但随着赵普的倒台,他就要走上前台,挺立于舞台中央了。

    赵光义,赵匡胤的亲生弟弟,939年出生,比赵匡胤小了12岁,比赵普更是小了17岁。

    在956年柴荣一征南唐、赵匡胤与赵普相遇之时,赵光义才只有17岁。后来的几年,赵普除了帮助赵匡胤处理公务之外,更是承担了赵匡胤一大家子的大保姆角色。因此,年少的赵光义是将赵普视作如兄如叔一般的角色。

    与身体健壮、武艺高强的赵匡胤不同的是,赵光义身体素质非常一般,而且相传还有点疾病,造成腿脚不太利落。

    对赵光义来说,自己身体的残缺与兄长天纵英武、驰骋疆场相比带来的巨大落差,是否造成了日后心理上的阴冷诡诈,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赵匡胤对自己的这个亲弟弟,则是一直以来关爱有加。

    赵光义第一次登上正式舞台,是960年陈桥兵变。

    史书记载赵光义和赵普共同作为导演,奉献了这场精彩大戏。但考虑到后来赵光义登基后曾多次修改史书,借以美化自己。

    因此我们对他是否参与陈桥兵变或参与的程度,要打上一个问号。

    赵匡胤登基后,第一时间对禁军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时年只有21岁的赵光义,也一跃而成为殿前司4号长官都虞侯,位列慕容延钊、高怀德、王审琦之下,想来纵是没有军队的经历和根基,上面的几位老字号军头门也会对皇帝的宝贝弟弟关爱有加、处处捧场。

    赵匡胤亲征李筠叛乱之时,任命赵光义为大内都点检,负责保卫宫中自家人的安全。待到征讨李重进时,仍以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戍卫宫廷。

    961年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任命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同平章事。由此,赵光义开始有了自己独立掌权的一亩三分地—京城开封府,他以此为基地,招揽班底、延伸触角,崛起于大宋朝堂。

    柴荣在继位之前,便是以晋王、开封府尹的身份立于朝堂,因此后来的赵光义以及宋朝皇帝便有意识地强化这一职务的潜在继承人身份,坊间将此叫做“亲王尹京”,即皇位继承人必是以亲王身份兼京城头号长官。

    尽管赵光义此时还没有被封为亲王,但史学界一直对“亲王尹京”的说法存有争议,主要原因就是赵光义得位不正,越是想可以证明什么,就越是让人怀疑什么。

    但说回正题,不管“亲王尹京”是否成立,但都足以说明京城开封府尹这个位置在中央朝堂是至关重要的,自五代以来,非亲近重臣不得担此任。

    赵光义被授予开封府尹之前,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赵家兄弟的亲妈、当朝太后杜太后病逝,仍具未经证实、且可能被赵光义篡改的所谓史料记载,杜太后逝世之时,发生了著名的大事件—金匮之盟。

    这件事讲来也不复杂,就说杜太后临终之际,赵匡胤在身边侍奉,结果有一天,老太太突然把赵普也叫到了身边。

    赵普自从与赵匡胤相遇之后,先是帮着悉心照顾病重的赵弘殷,然后更是广泛的参与到赵匡胤的家庭事务中,深得杜太后信任,因赵普担任过掌书记,所以杜老太太习惯以“书记”唤之,视其为自家人。

    老太太这天专门把赵普叫来,摆明是有大事。

    杜太后先是问了自己儿子赵匡胤一个直抵灵魂的问题:

    “你知道自己凭啥能得到天下吗?”

    赵匡胤懵了,咋得的,还能咋得的?愧对先皇柴荣信任、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呗。

    我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缺大德的事,这当妈的怎么偏偏闭眼之前问我这个呢?

    赵匡胤现在毕竟是当了皇帝,总要脸面的,篡位那档子腌臜事是无论如何也也说不出口,于是他光哭不说话。

    杜太后说:

    “都是因为柴荣猝然离世,儿子年幼,天下民心不能归附,所以你才能取而代之。”

    啧啧,到底是教育出了两个皇帝的妈妈,同样的事情换个说法,瞬间就显得无比伟光正,赵匡胤听了老妈的话,感激的又多留出了几行热泪。

    然而杜老太太可不是要说这个,她话锋一转,随即给赵匡胤抛出了一个大杀招:

    “你跟你弟弟光义都是我生的,讲来你把皇位传给光义,国家立了长君,这是社稷之福。”

    好嘛,原来罗里吧嗦一大堆,最后是要在这里等着皇帝呢。那么赵匡胤是如何回应的呢?

    “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

    杜太后一看儿子答应了,赶忙让赵普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而后皇帝让人把这纸藏于金匮(金匮,指金色的盒子,一般用于存放重要物件)之中,令人妥善保管。

    以上,就是整个“金匮之盟”事件的完整经过,对于这件事,史学界一直争议颇大。它存在几个疑点:

    第一个疑点,金匮之盟纯属子虚乌有。

    赵光义继位之时并没有官方诏书,《宋史》尚且对此行为进行了美化,而《辽史》则直接指出赵光义是自立的。

    如果有金匮之盟这样的一道合法手续,为何赵光义继位之时不拿出来?

    有人会说赵光义不知道此事,事实上按照所谓的记载,当时金匮之盟发生时在场的除了杜太后就是赵匡胤和赵普,赵光义继位时确实只剩下了赵普一个当事人,但为什么赵普不第一时间提出这件事,而非要等赵光义登基的几年之后,赵普才拿出这个金匮之盟作为自己重新上台的筹码?

    而且赵普祭出此大法宝后,马上就又被赵光义召回京城重做宰相,这一前一后反差太大了,不得不让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看起来就像是赵普编造了一个巨大的谎言。

    而这个谎言恰恰能给正在遭受普遍质疑得位不正的皇帝一举扭转被动局面,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完成了巨大的利益交换。

    第二个疑点,金匮之盟规定的兄终弟及确实存在,但不完整,实际应该是包括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三兄弟和赵匡胤长子赵德昭四个人,所谓兄传弟、复传弟、最后传侄。

    赵光义继位之后,第一时间就给了弟弟赵廷美“亲王尹京”的崇高地位(封赵廷美晋王、开封府尹),这根本就是如下一副活生生的样子:

    不是我不要脸接老哥的班,而是我们老赵家就这么规定的,兄终弟及,我弟弟将来也要接我的班。

    而后来赵普之所以能够再次一飞冲天,原因在于两点:

    一是他以当事人的身份拿出了金匮之盟,实锤了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他拿出的是阉割版的金匮之盟,这里面刨掉了赵廷美,非但如此,赵普还在后来主动出手,帮助赵光义解决了赵廷美。

    这对被自己立的flag架着下不来的赵光义来说,简直就是正反一套的组合大礼包,要不当时赵光义也不会对此前的仇人赵普换成一副再生父母的感恩之情。这里的细节我们后续还会再讲。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即便金匮之盟是存在的,但也并不能对赵匡胤之后的皇位传承带来过大的实质意义。

    我们判断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间和形势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武断的形而上学、简单固化。

    让我们回到杜太后逝世的961年,那是个什么时期?

    五代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乱世,全天下都信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对于篡位起家、建国才不到2年的宋朝来说,没有人相信这个王朝就能结束五代乱世,并绵延国祚300年。

    杜太后、赵匡胤他们自己也不敢打这个保票。即便此时赵匡胤34岁正值盛年,但别忘了,柴荣也才只38岁便猝然离世。

    因此,树立底线思维,以极端情况计、以赵家天下计,杜太后嘱咐赵匡胤做好兄终弟及的准备,这一点是非常自然且合理的,赵匡胤本人也不会对此有异议。这才有了赵匡胤继位后,赵光义被迅速擢拔任用、委以重任。

    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964年也就是赵普被封为宰相的同年,赵光义和皇帝哥哥赵匡胤之间发生了一点小的摩擦,是关于赵光义下属的任用问题,最后的结果是赵匡胤作了退让。

    把这件事放在赵匡胤曾做好兄终弟及的思想准备这一背景下来看,也是极为正常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960年建国到973年的10余年时间里,天下形势在发生巨大变化,宋朝已先后平定了荆南、湖南、西蜀、南唐,北汉摇摇欲坠、南唐瑟瑟发抖、吴越国俯首称臣,大一统王朝的气象已然展现。

    而赵匡胤经过对军政各级干部的持续整顿和换血,其对政权的掌握已远非当初。

    从权利角度来讲,既然曾经让皇帝认为无比忠诚的赵普都可以因为威胁到皇权而被驱逐,那么同样是发展了10多年个人势力的赵光义,难道就不会勾起皇帝敏感的神经吗?

    天家无亲情,亲父子之间尚且视皇权为禁脔,亲弟弟又能如何。况且这10多年,你赵光义在发展势力的同时,人家赵匡胤的2个亲儿子赵德昭、赵德芳也在迅速的茁壮成长。

    因此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当年金匮之盟发生时的内外环境形势都在飞速的变化着,即便赵匡胤曾经当面答应了杜太后要兄终弟及传皇位,此时的他也早已不再坚持此意。

    因为兄终弟及毕竟只是危难之时的权宜之计,对于已经展现出江山稳固的大宋朝来说,父死子继才是绵延永固的正统大道,这一点才是最大的客观实际。

    无论是金匮之盟在场的当事人赵匡胤、赵普,还是牵涉到的当事人赵光义、赵廷美,谁无视于这个实际,谁继续坚持旧观念,就意味着违背规律,一般来说都不会有好下场。

    在这一点上,赵普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他一开始就坚决不赞同杜太后的意见,将金匮之盟看做是一个家庭里老太太希望儿子之间兄友弟恭的想当然的美好,仅此而已。

    凭借着对皇帝赵匡胤的无比忠诚,赵普极富使命感将自己置于皇帝和其他所有人之间,谁敢于威胁皇权,我必帮助皇帝敲死他,这些人里当然包括赵光义。

    偏巧,赵光义是个有野心的人,一直在默默的积蓄实力。既然如此的不上道,那就当然由我赵普替皇帝出手了。

    可没想到,历来出手必中的赵普,这次刚在铁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