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96章 西巡洛阳

第96章 西巡洛阳

    赵匡胤西巡洛阳这件事发生的比较突然,而他一开始也并没有向朝臣解释具体的原因,但从后续发生的事情来看,赵匡胤此行主要是两点原因,一为故地重游,一为考察迁都。

    我们在最开始讲述了赵匡胤的家庭背景,老赵家祖上是河北涿州人,他父亲赵弘殷起初跟着本地军阀王榕混,后来机缘巧合投靠了李存勖。

    李存勖统一中原后定都洛阳,作为禁军军官赵弘殷的儿子,赵匡胤就是在洛阳出生并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可以说,他对自己的籍贯所在地涿州毫无印象,却对洛阳的大街小巷无比熟悉。

    他继位之后这么多年连开封都很少出,现在有时间了想回到洛阳去看一看,也算是人之常情。

    西巡之前,按照老规矩仍要首先部署京城留守事宜,由于宗室和诸多重臣都要跟着赵匡胤一起西巡,所以他任命宰相沈义伦为东京留守并兼大内都部署,为留守组1号长官;

    同时安排了一个老熟人辅助沈义伦,这个人就是王仁赡,因为平蜀表现不佳而坐了多年冷板凳之后的他,终于再次被赵匡胤启用,这次担任的职务是代理留司三司(流司指的是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和后来的南京归德)、兼知开封府,算是顶了赵光义的缺。

    然后赵匡胤就开始了西巡之旅,他此行的第一站是到巩县祭拜父亲赵弘殷的陵墓宋安陵,赵匡胤祭拜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史载:

    奠献号恸,左右皆泣。

    之后赵匡胤登上高台,向西北方向射出了一支响箭(鸣镝),并以箭支落下之处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陵寝。

    巩县即今日之郑州巩义市,当时属西京河南府(即洛阳)辖地,北宋的皇陵便位于此,这里埋葬了北宋除徽钦二帝之外的其余7帝,外加赵弘殷的永安陵,所以统称为“七帝八陵”,围绕帝王陵墓,还有很多皇后陵、宗亲墓以及勋臣名将墓,如大家熟悉的寇准、包拯等都埋葬于此。

    说起来巩县的北宋帝陵源于963年建好的赵弘殷之永安陵,而当年负责选址营建此陵的正是王仁赡,也许这也是赵匡胤在离京之前突然启用王仁赡的原因吧。

    北宋帝陵后来在金兵入侵的时候遭遇了多轮不可逆的毁坏,莫说地下墓室一掘而空,就是地表之上也基本再无任何建筑,以至于元朝时期此处重新被作为农田使用,可谓历史之一大遗憾。

    祭拜完父亲后,赵匡胤继续向西,1天之后便抵达了洛阳。赵匡胤见到洛阳的宫城十分壮丽,心情甚悦,把时任洛阳知府、同时也是他的亲家、二儿子赵德芳的老丈人焦继勋当面叫来,好生表扬了一通,并晋升其为节度使。

    赵匡胤到了洛阳之后,特别的繁忙,公事多、私事也不少,一是当时洛阳恰逢连月下雨,赵匡胤又是命人到城中寺庙祈祷雨停,又是自己亲自赶到城外的龙门山(即今日龙门石窟所在地的龙门)开化寺求雨停。

    二是下诏给另外两个因平蜀表现不佳的将领王全斌、崔彦进升官,正式提拔他们为节度使。并且赵匡胤还对王全斌说:

    “早就想赐予你旄钺(代指节度使),但因为江南未平定,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军纪不严的问题,必须要将你作为反面典型立在那里,现如今江南已定,给你升官奖赏你当年灭蜀的功劳。”

    至此,宋朝平蜀犯错三人团王全斌、崔彦进、王仁赡全部走出小黑屋,只不过可惜的是,贵为主将且军事才能突出的王全斌此后不久就死了,也许是他这么多年吊着的一口气在赵匡胤同他和解后,也就松出去了。

    公事之外,赵匡胤也到处在洛阳走动,看看当年自家的老房子(禁军部队大院)和儿时的玩伴,以及熟悉的街道、乡里乡亲啥的,天子一行走到哪里都是人头攒动,不少上了岁数的老洛阳也因为能在多年之后重新看见威严气派的天子依仗,而激动地痛哭不已。

    这些人在全国动乱交加的年代,亲眼见证了洛阳从都城、陪都以及城破亡国之间数个角色的多次转换,遍历高低起伏、人生百态,此间之心酸都化作了由天子仪仗勾出的两行热泪。

    然而就是在这么繁忙的工作节奏之间,赵匡胤却突然在抵达洛阳6天后,宣诏留守开封的宰相沈义伦赶到洛阳,这又是为何呢?

    把宰相叫来,是要研究大事,而这件大事就是赵匡胤要迁都。

    大家注意,从此刻赵匡胤动了迁都的念头开始,历史进程在这里就开始加速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经过相互交织变化,直接导致了宋朝皇帝更迭,以及改变了宋朝的国家命运。

    史书关于赵匡胤迁都一事的记载非常有限,咋看起来只是提出、被反对、坚持提出、又被反对,这么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就结束了,但只言片语背后的东西,但凡只要细细关联,则每进一步都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先来看史书的记载:

    “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始议西幸,”

    这句话说皇帝一直都有迁都洛阳的念头,但是在西巡这时候才正式摆上议题。迁都如此重要的大事,且之前臣子们都了解了皇帝的态度,在这种你知我知众人都知的情况下,却一直没有摆到台面上说,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是时机未到,二是反对的力量着实不小。

    会议研究、会前酝酿是永远不变的道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此番赵匡胤决定把迁都这件事上会,只能说明一点:

    我已做好完全准备,势必推动此事落地。

    然而事情发展的结果呢?

    第一个公开站出来反对皇帝的不是什么国家重臣,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李符,他当时的职务是起居郎,这个官职是负责跟着皇帝贴身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

    对,就是这么一个在皇帝身边工作的近臣,竟然第一个旗帜鲜明的跳出来反对皇帝,而且还洋洋洒洒的列出了八大理由:

    一是洛阳城市凋敝;

    二是宫室残缺;

    三是宗庙未修;

    四是官员不齐整;

    五是周边百姓生活困苦;

    六是军粮供应困难;

    七是洛阳没有修建防御设施;

    八是夏日迁都,车马人员数量巨大,难以搬迁。

    赵匡胤如何回应的呢?就三个字,

    “上不从”。

    李符这些个理由看起来又全又准,实际不值得推敲。

    城池、宫室、宗庙都可以建设,搬迁的事情夏天搬不完,也可以一边修房子一边慢慢搬,从来没有那个都城搬迁是一蹴而就的。

    真正影响洛阳作为都城的重要因素,其实就是那个军粮供应的问题,或者说是都城物资粮食供应问题。

    这里就插入讲一下洛阳的建都史了。远一点的就不提了,从隋唐开始说吧:

    隋唐时期,洛阳或是直接作为都城,或是与长安共同两京并重,或是以东都做陪都。总之一直是都城Top2的存在,

    而开封则是自五代以来才进入都城的选项:后梁时期,先定都开封、再洛阳、最后又是开封;后唐定都洛阳;后晋先洛阳、后开封;后汉、后周都是一直定都开封。

    这期间中原政权的都城由长安、洛阳再到开封的变化,水路运输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都城聚集了包含官员、军队以及民众在内的大量人口,在古代运输体系和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陆路运输耗损太大,一些天然河流也经常会出现水急浪大的波涛之患,因此供应都城的粮食物资必须通过水路运输,或者具体点说就是漕运,才是最为经济稳妥的。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目的就是把粮食从江南产粮区高效、经济的运到京都,因此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

    但是受地形的限制,从洛阳到长安无法再通漕运,如果进行物资运输,要么冒着黄河波涛之险逆流而上到潼关再转陆路,要么直接走陆路,这两者都决定了沿途运输中数量巨大的耗损。

    所以隋唐时期经常出现长安、洛阳两京并重,甚至史书有时就直白的记载了“皇帝率臣子就食于洛阳”。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长安周边的关中地区本身无法支撑京城的巨大人口,而其地理位置又过于远离产粮区且不便漕运,所以长安这才慢慢退出了都城选项,这是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样的原因,自五代里来开封能够逐步取代洛阳成为都城,也是靠着更为便利的地理条件和漕运优势。

    开封依仗的汴渠联通了黄河与淮河,自汉代以来就是中原地区重要的运河,运输极为便利。

    且开封四面平原,耕种有优势。反观洛阳,自巩义以西开始便进入丘陵地区,洛阳周边北临黄河,东、南、西三面都是山地,尽管洛阳本身是一个盆地利于耕种,但作为都城来讲,这仍然远远无法支撑。

    晚唐进入乱世以后,如果想以洛阳为都城,必须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修建、疏通、维护运河以确保漕运,但这对处于战乱、朝不保夕、财政捉襟见肘的中原政权来说,太过于苛求了,这才有了定都开封的懒人决定。

    但仅管如此,也绝不能说明开封就比洛阳适合成为首都,因为选择首都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国防因素。

    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城就应当是最为坚固的堡垒。这里除了城防建设本身的因素,更为关键的就是都城周边的地形。

    而在这一点上,洛阳、长安、北京、南京都要胜过开封许多。朱棣后来执意迁都北京,是要凭借燕山、太行之险,以天子守国门。

    赵匡胤决定迁都,也是因为燕云十六州还在契丹手中,从长城到开封,千里平原无险可守,北方骑兵朝夕可至。

    宋朝刚建立之时,内外交困、财政匮乏,故开封之基业不可轻动。然经过赵匡胤近17年的治理,内地已平、朝局稳固,此时决定迁都是正确的,宋朝有能力、也有精力推动洛阳的都城全面建设。

    这种情况,别说赵匡胤了,宋朝中央的官员是个人都能明白。

    但世间之事往往是屁股决定脑袋,嘴上说出来的反对理由远不是反对者的真实意图。

    围绕迁都的博弈,赵匡胤一直都知道最大的阻力在哪里,所以他懒得跟李符这样的马前卒废话,他在等着那个最后的大佬出面。

    同样,包括被急招而来的宰相沈义伦在内的一票朝廷重臣,也都知道问题的关键卡在哪里,因此他们也没敢介入这场纷争,而是默默地看着最后的大戏。

    终于,那个最大的反对者坐不住了,既然赵匡胤决定要在这次亮牌比大小,那也就只好应战了。

    他带着一贯的优雅和从容,满面春风的向赵匡胤走来。他,就是赵匡胤的亲弟弟,位列宰相之上的当朝第一重臣,晋王兼开封府尹,赵光义。

    赵光义见到皇帝哥哥之后,说出的第一句话非常简单,

    “迁都未便”。

    没什么新意,仍是老调重弹。

    赵匡胤没有再按套路左解释、右解释的费口舌,而是直接表决心、亮底牌:

    “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

    洛阳只是第一步,等再稳定一点我直接迁都到长安去。

    赵光义是如何反应的呢?只有四个字:

    “叩头切谏”。

    赵匡胤一看他这么坚决,便只好耐下心来,再次解释迁都的良苦用心:

    “迁都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要利用山河险峻来省去京城的重兵而已。”

    听到这句话后,赵光义反怼的更漂亮了:

    “在德不在险。”

    赵广义的这句“在德不在险”这句话出自《史记》中孙子吴起列传,讲的是魏武侯和吴起一起在河中乘船,魏武侯见到山河险峻壮丽而发感慨,说:

    “山河之固,乃魏国之宝。”

    而吴起却说“在德不在险”。意思就是若想要山河永固,作为君王一定要勤修“君王之德”,否则不得民心的话,再险要的地形也保不了国家长久。

    赵光义用吴起的这句话,着实是太狠了,意思就是皇帝哥哥你不要指望那些山川险峻,国家稳固核心在于你是否得民心。

    民心从哪里来,大臣支持你就说明你得民心,大臣不支持你就说明你不得民心。

    赵光义“在德不在险”这五个字一出,隐隐的就表露出威胁的意思了,皇帝哥哥既然要亮牌,那我也只好亮牌了。

    而赵光义亮出底牌后,赵匡胤是什么反应呢?史载:

    “上不答”。

    赵匡胤被顶的无话可答,然后,赵光义就从容的给哥哥磕了个头,转身出去了,打完、收工、回家吃饭。

    赵匡胤处心积虑的谋划了这次迁都议题上会讨论,想来也一定是做足了充分的困难准备和应对策略,然而他千算万算,估计都没想到赵光义能因为这件事不计厉害的和他摊底牌。

    而这张底牌是目前赵匡胤手里的牌无可论如何都压不上的,除非他决定掀桌子,用最激进的方式把他亲爱的弟弟赶下牌桌。

    那么赵光义依仗的底牌到底是什么呢?

    很简单,朝臣的支持。赵光义此时拥有朝堂为数众多的朝臣支持,已然成尾大不掉之势了。

    从哪可以看出呢?

    首先,皇帝没有大臣的支持。在皇帝决定将迁都拿到台面上讨论的时候,这就是在考验做臣子的态度,是需要表态和站队的时候。

    迁都是件大事,当下的情况又是反对者居多,皇帝在此时寻求臣子支持,而能在中央朝堂混的,哪个不是人精,就算是五六品的小官都知道这个时候搞一把雪中送炭收益会有多么高。

    可是臣子们的反应呢?赵匡胤在驳回了李符的八条原因之后,为了进一步表明态度,发出了“准备住在洛阳不走了”这样的信号(既毕祀事,尚欲留居之),而众臣的反应是“髃臣莫敢谏”。

    这些人不支持,但是不敢明面反对,这才是赵光义亮出大招“在德不在险”能够镇住赵匡胤的理由,因为他此时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感受到没有人支持自己,这是非常让皇帝胆寒的。

    其次,赵光义对朝局的渗透和影响已经达到了非常深的地步。但在洛阳这次决议迁都,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担任起居郎的李符,这个人是皇帝的近臣,按理最应该明白皇帝的心意并坚决的支持皇帝,可他的表现却完全相反,做起了对立面阵营的马前卒角色。

    再说当朝宰相沈义伦,专门被皇帝从开封召到洛阳来参与决议,目的自然是要借助其分量来为皇帝站台,可是史书中却找不到一丝一毫沈义伦支持皇帝的记录。

    但仅此就完了吗,以上这些不过是赵光义实力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这些年,就在赵匡胤的眼皮子底下,赵光义都在一刻不停的飞速扩张自己的实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建立庞大的幕府。赵光义虽说贵为晋王,但其真正的核心能量源自开封府,从961年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后,这么多年他以开封府的官方编制为基础,再加上没编制、自筹经费聘用的临时工在内,搜罗了数量众多的各行能人。

    据统计,赵光义幕府成员前后有60余人,涵盖文武杂技,像之前提到过的被赵普干掉的刘嶅、姚恕,后续还有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都在赵光义登基后被迅速的提拔填充至中央官署。

    二是疯狂渗透朝臣。诸如此前提到过的赵玭、雷德骧甚至卢多逊这些就不再说了,我们此处只举一个人为例,刘温叟。此人出身官宦世家,为人厚重方正,尤以清廉著称。

    赵匡胤也因此十分看重他,提拔其作为御史中丞并一干就是12年,直到其死于任上。由于刘温叟主掌纪律监督机构的御史台,且是出了名的冷面官员,所以朝臣对其是又敬又怕。

    但越是这样,赵光义还越要刻意与其结交。他听闻刘温叟因清廉而家贫时,就让人以自己的名义给刘温叟送钱。晋王送的钱,刘温叟是不敢退又不想接,只能原封不动的把钱存好。

    待到下次晋王再派人来送钱时,刘温叟就专门让人把上次送的钱拿出来放在客厅,让来人看到,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赵光义了解到刘温叟的态度后,便不再向其送钱。

    想想看,连刘温叟这样的人,赵光义都不遗余力的去进行结交,那么朝堂上没有收过赵光义的礼的大臣还能剩几个,谁能像刘温叟那样拒绝尊贵的晋王主动结交呢?

    再加上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赵匡胤的这些个臣子们,怕是基本被赵光义渗透了七七八八。

    三是行政力量巨大。赵广义的根基是在开封府,按常理说,开封府地面上的事赵光义都能搞定,而开封府之外就超过了他的权限和能力范围,然事实却远非如此,我们举一个例子便可知。

    971年,赵匡胤的嫡系、陈桥兵变中表演相声“天有二日”的捧哏演员楚昭辅,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被赵匡胤提拔管理三司,成为“计相”。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的972年七月,楚昭辅便遇到了大麻烦,原来经过盘点和测算,京城库存的粮食只能维持到973年的二月。

    这下新上任的楚昭辅慌了,他想尽了一切办法都不能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只能向皇帝赵匡胤汇报,并给出了一个非常无奈的解决方案:

    让驻扎在京城的禁军离开开封,到其他地区解决粮食供应。

    京城的粮食供应是三司衙门的头等大事,而禁军驻扎京城则是拱卫皇权、强干弱枝的重要手段,现在粮食供应不上,还要让禁军离开京城,任你楚昭辅再是皇帝的自己人也要倒大霉。

    赵匡胤大怒,将楚昭辅狠狠地臭骂一顿:

    “国家没有足够支撑9年的战略物资储备就是不达标,你主管三司一天天不知道在干什么,禁军绝对不能移防,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如果解决不了这件事,我一定饶不了你!”

    又慌又怕的楚昭辅从赵匡胤那里接下死任务之后,并没有按常理回官署找同僚研究对策,而是径直跑到了开封府,找赵光义求救。

    结果如何呢?

    赵光义的幕僚陈从信针对这个问题,轻飘飘的提出了一套一二三四五的对策,赵光义将这个办法汇报给了赵匡胤,在得到批准施行后,还果真把这个天大大的问题解决了。

    想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可怕?

    堂堂的国家财政部兼交通部兼税务总局兼物资储备局的三司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开封府竟然有办法,陈从信那套对策里包括什么征发民船、限时运输、管控粮价等,没有任何特别之处,难道三司里的那些专业官员就想不出这种对策吗?

    非也,万般事,唯有亲历方知艰难,此中之差别不在决策,而在执行。

    事实就是,解决的办法摆在那里,但是三司却没有那个执行能力,而开封府有办法将其落实。

    赵光义治下的开封府具所备的这种恐怖的行政能力和执行力量,已经隐隐可看作是一套预备朝廷了。

    所以我们通过以上可以看到,赵光义通过各种手段,已经绑定了足够多的朝臣并掌握了巨大的行政力量,这个时候就算是赵匡胤想要整治这股势力,也会有投鼠忌器之犹豫。

    但是赵光义一伙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其势力根基主要还是盘踞在开封,如果一旦离开开封,那么便会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冲击。

    这才是赵匡胤决定迁都的一个不能放在台面上说的关键原因,同时也是赵光义决定正面亮底牌硬刚到底的根本原因,此时再不搏,便要彻底进入被对方小钝刀割肉的节奏了。

    赵匡胤打出了迁都这张明牌来削弱赵光义,赵光义则以自身的实力为筹码(在德不在险之所谓“民心”),压过了赵匡胤。

    难道真的就说明赵匡胤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然不是,在这场斗争中,赵匡胤永远都不会失败,原因只要一条就够了:

    赵匡胤有军队的绝对支持,他是军方信服至极的最高统帅。

    赵光义实力再大,但他没有一丝一毫军队根基,也照样是空中楼阁。

    但此时赵匡胤却没选择用最极端的手段来处理赵光义的问题,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之前所说的,投鼠忌器,如果这个时候强硬的解决赵光义,无论怎样都会对朝局带来不小的震动,这是赵匡胤不想看到的。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赵匡胤不愿意对自己的亲弟弟采取极端的手段,哪怕他的弟弟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皇权、威胁到了江山社稷,但赵匡胤仍想用温和、体面的方法,把自己的弟弟从这种危险中解脱出来,因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是一个爱自己弟弟的好哥哥。

    这才是赵匡胤在赵光义说出“在德不在险”之后,沉默退让的原因。

    试想看,古往今来,皇权是最不能分享的东西,莫说是兄弟,就是父子都不行。

    纵是有名的英主,如李世民、刘彻、元宏,都干过杀太子的事。康熙废了太子,乾隆则是因为嘉庆心甘情愿当三年的傀儡皇帝,这才维持了父慈子孝的场面。

    从这点上说,赵匡胤着实是一个善良、大度的人,赵光义在他眼皮子底下干的那些事,他并非不知道。

    莫消别人报告,赵光义自己都直勾勾的跑去跟他说。刘温叟拒绝赵光义送礼,就是赵光义主动跟赵匡胤提起来的。

    是不是很奇怪,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赏赐臣子这种事向来是皇帝的专权,其他人但凡做了就是心怀不轨。

    可赵家这俩兄弟却丝毫不把这件事当回事,这只能用赵匡胤那种出于人性的善良和亲情来解释了,正是他的不在意,才助长了赵光义肆无忌惮而又大大咧咧的越权之举。

    但任何事都要有一个度,经过这次迁都的斗争,赵匡胤已经决定要解决赵光义的问题了,下面就看他这个善良的哥哥是如何出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