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127章 什么水平就想多线操作?

第127章 什么水平就想多线操作?

    五月九日,赵光义的亲密战友、大太监王继恩从易州骑马飞驰至开封,赵光义这才得知曹彬已全军崩盘,于是下令曹彬、崔彦进、米信如朝,田重进还定州,潘美还代州,结束了己方发动的进攻。

    耶律休哥大败曹彬后,萧太后便带着辽主耶律隆绪班师,休哥将战死的宋军尸体堆积起来做成了京观。

    京观之意,即古代战争中,获胜方为炫耀武功,将敌人尸体聚集并封土而成的高冢。

    在战胜方看来这是莫大的荣耀,可对战败方则意味着背负终生的耻辱。

    此后耶律休哥上奏萧太后,要求乘胜进兵,尽取宋朝河北之地。但萧太后拒绝了,因为她当前已经重点放在了收复山后诸州。

    五月十三,萧太后向耶律斜轸增派了4支兵马助其收复山后,耶律斜轸兵力达到了10万之众。

    五月十五日,耶律斜轸率兵攻占定安县(今河北魏县定安县村),进而逼近蔚州城下。

    此时田重进已率军撤回了定州,蔚州城的守军看到耶律斜轸大旗,一时不敢出战。便在此时,耶律斜轸侦察到有宋军援军前来增援蔚州,于是在其路上埋下伏兵。

    蔚州城守军看到援兵前来,也出城接应,结果被耶律斜轸的伏兵尽数击溃,一路从蔚州追击至飞狐,这一仗宋军遭受重创,被斩首2万余。耶律斜轸乘势连克蔚州、飞狐、灵丘。

    宋军又损失了2万部队,着实沉痛,但宋朝史书里却找不到具体的记载。

    若按辽国史书所记,应是田重进已先接到赵光义诏书撤退,而潘美因为距离较远此时未收到撤退的命令,仍在按原计划带领主力前往蔚州汇合田重进做下步进攻准备。

    如此的话,更能看出此役宋军三路大军过于分散,造成的信息传导不畅与指挥控制困难。

    潘美随后退回代州,赵光义传令由潘美、杨业,护送云州、应州、寰州、朔州百姓撤回宋国,表明已准备放弃上述四州之地。

    但耶律斜轸进展极快,先是拿下了应州,紧接着继续向西,并在六月十七这天奏报萧太后,已攻下寰州。这一下情况就变得极为不妙。

    雁门关位于恒山山脉,以北就是大同盆地。

    潘美、杨业出雁门关后进入大同盆地,第一个要冲就是寰州。

    此时耶律斜轸攻下寰州后,实际上已对还处于宋军掌控的云州、朔州形成了关门之势,若想要成功的迁徙二州之百姓,难度极大。

    围绕如何撤出百姓,潘美军中产生了强烈的争执。

    杨业认为辽军兵力雄厚、士气正旺,不可硬拼、只能智取。

    所以主张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从应州南侧的大石路出兵,吸引寰州的辽军主力东进,然后掩护云州、朔州的百姓从朔州正南方向的石碣谷撤退,宋军只需要在此处提前部署好接应兵力,即可凭借有利地形阻挡辽军。

    杨业所说的石碣谷大体位置在今天朔州市朔城区石碣峪村。

    但是杨业的这个好计划被时任监军的王侁否决了,他认为应当直出雁门,与寰州的耶律斜轸正面硬刚。

    这个王侁就是柴荣时期的王佐之臣王朴的儿子,浑身上下一点没有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气质,他说出这番话的目的完全不是为了争论对错,就是单纯的要反对杨业。

    杨业作为北汉的降将,投靠宋朝后迅速被赵光义树为典型,多次予以表彰,再加上杨业本身勇武知兵,因此引发了同僚的不满。

    早在之前杨业于雁门关大败辽军入侵之时,就受到了很多军中将领的嫉妒与非议,纷纷上书赵光义打杨业的小报告。

    杨业在王侁反对他声东击西的方案后,明确表示此计不行,却遭到了王侁诛心一般的威逼:

    你不是被辽人称作杨无敌吗,此番畏敌不战,难道是怀有二心不成?

    (君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在这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潘美却因为之前的兵败和王侁监军的身份,违心的采取了沉默的态度。

    杨业见状,只得决定以死明志。

    临行前,杨业哭泣着向潘美做最后交代,希望潘美能在朔州南侧的陈家谷(石碣谷以西)布置援军,否则大军败退恐无一人能生还。

    潘美这才与王侁将部队主力部署在了陈家谷。

    而后杨业直出雁门,叫阵辽军。耶律斜轸听闻杨业亲自前来,马上命副帅萧挞凛出战诱敌,自己则在后方布下伏兵。

    王侁等人在陈家谷驻兵后,命人登高查看前方战势,看见辽军撤退,还以为杨业取得了胜利,于是赶忙领兵前去摘桃子。

    谁知刚走到半路,又听说杨业被辽军伏兵击败,马上又吓得往回逃。到了陈家谷也不停留,直接选择撤回代州。

    这一进一退,皆是违反了先前预定的作战计划,然而久经战阵、威名赫赫的主帅潘美确是既不能止、也不能令,大败后的宋军,就像一汪被搅和了的水塘,底层的灰土杂渣全部翻涌了上来。

    杨业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战中,仍然无愧“杨无敌”的称号,在陷入辽军重兵包围的时候,他率军拼死突围,并且在黄昏之时成功地撤退到了陈家谷。

    然而此刻的谷口空空荡荡、无一友军接应。

    望见此景,已经激战了一个白天的杨业悲愤异常,他主动放弃了逃生的希望,而是以必死之志重新扑向辽军。

    杨业最后的结局是:

    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仍手刃百十人,直到战马被射中,才被敌军所擒。被擒后,更是一心求死,三日不食而亡。

    云州、朔州的宋军,听闻杨业战死,皆弃城逃跑。辽国随即收复整个山后地区。至此,雍熙北伐正式宣告结束。

    雍熙北伐与高梁河之战宋朝对辽仅有的两次主动进攻作战,也都是历史圈里的大IP,但两场战役给人的关注点却非常不同:

    高梁河之战前后过程清晰明了、责任判定简单明确,再加上唯一的大咖赵光义还在最后上演了“驴车漂移”千古名段。

    所以大家都把关注重点放在了这位“车神”的身上,调侃戏谑的背后并没有太多的伤心和悲痛,因为这一战宋军尽管战败,却没有伤筋动骨。

    但雍熙北伐可就大大不同了,乍一看起来三路大军、纵横千里、规模宏大,起初战役进展倒也颇有点势如破竹、无往不利的样子,然而最后却输了个底朝天。

    这一张的损失是极为惨痛的,基本上把宋朝初期赵匡胤辛辛苦苦练出来的一波强兵折损了七七八八。

    因此,高梁河之战和雍熙北伐前后两场战役相对比,结果反差之大让人极度难以释怀。

    再加上这一战的进程中出现了太多的有违常理之处,过程曲折不明、责任难以判定,所以围绕这场战役的争论话题一直以来都是热闹异常、五花八门:

    有讨论三路分兵策略的,有讨论曹彬庸才的,有讨论宋辽军队技战术特点差别的,还有讨论赵光义指挥谋略的。

    站在赵光义的角度,他个人肯定更愿意聊的话题是雍熙北伐,因为高粱河之战的锅太大、太集中、太清晰,怎么甩都甩不掉。

    而雍熙北伐却可以有很多回旋的余地,甚至可以把责任完全推到前线将领的身上。

    但是,万事万物皆有因果,剥茧抽丝总能理出一二。下面,我们就从战役(战术)、战略和赵光义本人三个层面来复盘一下雍熙北伐这场让人捶胸顿足的大战。

    首先是战役层面:

    战役部署首要是目标清晰,其次是协同有力,最后则是应变周密,而这都要依靠强大的信息感知传导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来实现。

    我们再来看赵光义这一战的战役部署:

    以曹彬的东路军作为主力,震慑住幽州的耶律休哥使其不敢动,为山后的潘美、田重进创造进攻的机会,待其尽取山后之地,再转入山前与曹彬合围幽州。

    这个部署,我们分别从目标、协同和应变来看。

    先来看目标:

    曹彬的作用是稳住耶律休哥,潘美、田重进是要攻略山后,最后合围攻占幽州,这是总体目标。

    但这个目标的实现是要分阶段的,是要考虑实现能力的。

    曹彬要如何确保震慑住耶律休哥?

    潘美和田重进能否保证攻占山后之地并顺利进入山前地区?

    这些我们都没有在实战进程中见到。

    再来看协同:

    整场战役期间,宋军的三路大军信息通联不畅通、不及时,完全没有看出任何协同。

    曹彬在四月初因断粮从涿州撤回了雄州,这才得知山后的潘美、田重进已经屡屡得手,将领们不甘心无所作为,才要重新杀回前线。

    等到曹彬五月初三在岐沟关被彻底打崩了的时候,山后的田重进、潘美还一无所知。

    即便是考虑通信手段不发达的情况下,曹彬的正面压迫也并没有给山后的田重进和潘美创造出来有利条件:

    田重进前期进攻飞狐、灵丘和蔚州,遇到的都是当地的防御部队,潘美前期势如破竹连下四州,只是因为没有遇到敌人的主力。

    最为关键的是,即便是是同处于山后地区的田重进和潘美,战役期间也没有任何的协同。

    潘美三月初九出雁门关,三月十二克寰州、三月十三克朔州、三月十九克应州,一直到四月初四拿下云州。

    同时期,田重进三月二十三、二十八连下飞狐和灵丘,四月十八拿下了蔚州,正式进入大同盆地。

    可从此之后,一直到五月十五日,耶律斜轸以10万之众在蔚州重创宋军,潘美才将将赶到蔚州,还被打了个伏击,而此时田重进早已接到了赵光义撤退的命令撤回了定州。

    潘美、田重进两路人马同处于山后战区且相离较近,但都没有发挥协同作战的效能,那么综合三路大军军来看,横跨山前山后近千里的作战构想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最后来看应变:

    曹彬被断粮是始料不及的情况,但在这种突发情况下,宋军的应变非常差,非但曹彬自己这一路没有处理好这个情况,潘美、田重进的部队则完全没有针对这个情况进行任何积极的调整。

    即便按照赵光义所说的那样,曹彬退回雄州后就先不要再前进,继续等潘美和田重进完成山后地区的攻略再合围,这根本就是一厢情愿了。

    最为重要的,从一开始制定三路大军分兵出击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辽国的增援能力、兵力和速度,有没有考虑过辽国调整防卫策略和部署而采取的应对预案。

    田重进的进展不可谓不快,但是仍在一个多月后的四月十二才攻下了蔚州,并且刚拿下就遇到了辽国赶来的增援部队,那一战之后田重进军中5个将校死了4个,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独立进击的能力。

    而潘美在四月初四拿下大同后直到5月中旬才赶到蔚州,这期间更是发生了曹彬断粮退回雄州,这么长的时间里,东路、中路军都遇到了困难。

    但我们却没有看到宋军采取任何的应变措施,依然在机械的、想当然的执行所谓既定计划,这种应变能行吗?

    并不是说在封建时代条件下,不可以进行分兵,但一定要综合考虑对手的情况和我方的具体实际,贸然地分兵会对战役中部队的协同和应变难度带来几何级数的增长。

    这就是网络上关于这个话题的那句名言:

    “没有无线电你搞个毛的分兵”。

    我们再举两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

    第一个就是三国时期丞相著名的《隆中对》:

    待天下有变,刘备率益州之主力进军关中,再命一上将军引荆州之兵出宛、洛。

    在刘备整体实力不如曹操的情况下,按理说不应该采取这个策略,但蜀国有自己的实际困难。

    这就是从西蜀出兵翻越秦岭进军关中,这个地形对后勤的要求太高了,会极大地限制本方的攻击强度和时效。这种情况下放着与中原近在咫尺的荆州战区不做动作,实在是浪费了自己的优势,所以才分兵进击。

    在东吴也配合的情况下,起初这种策略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华夏武圣关二爷一度打得曹操要迁都。

    但是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

    因为协同和应变太差了。

    在刘备拿下汉中而关羽同时向北进军之初,曹操屯兵在长安一动也不敢动,因为他要根据形势来判断哪个方向威胁更大,才敢把有限的机动力量投出去阻击。

    但就是这关键时候,刘备从汉中撤回成都了,曹操瞬间摆脱了西面的压力,这才倾全力跑到南阳去打关羽。

    截止到这个时候,就算没有后来吕蒙的偷袭,关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拿下襄阳、樊城,与曹魏隔汉水而治。

    刘备的退兵,有说法是打完汉中之后国力撑不住了,不得已只能退回成都休整,但他这一退却没有和关羽进行协同,关羽也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应变。

    再来看第二个例子,柴荣征淮南。

    在受阻于寿州城下后,柴荣不得已采取分兵的方式,自己带兵看住寿州,而让赵匡胤、韩令坤、张永德、李重进他们分兵尽取江淮各地。

    柴荣分兵的理由,是为了扩展兵锋,将战线向长江、金陵推进,进一步压迫南唐,为谈判割让土地、吓破敌人胆略增加筹码。

    但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柴荣敢于分兵的底气,源于后周军对南唐军战力的碾压。

    可即便是这样,面对敌方主场作战及我方兵力不占优的情况,战局形势仍然差点出问题。

    如果当时没有赵匡胤带着区区2000人在六合霸气侧漏,韩令坤一路可能在扬州就直接崩了。

    分兵作为一种战役层面的进攻策略,并不是说一定就错,但它要建立在基于对敌我双方实力清醒认知基础上的战略需要。

    换言之,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目标。

    这就引入了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问题,雍熙北伐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