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一百0五章 西北烽烟起(二)

一百0五章 西北烽烟起(二)

    话说宋太宗赵光义在位之时,契丹、西夏和吐蕃就经常骚扰北宋边境,那时,赵光义就问大臣,谁可以出战?而曹彬毫不避嫌地举荐了自己的儿子曹玮。而曹玮确实不负父亲与皇帝的重托,在西北的时候就战功赫赫,那时候只有19岁的他便被封为了渭州知州。曹彬去世之后,西夏人趁机进犯北宋,宋真宗便派遣曹玮去击退西夏人,那个时候因为曹玮还在服孝期间,所以还穿着白色的孝服,披着白色的战袍。西夏军队一看,是那位战功赫赫的曹玮,就立马全部溜之大吉逃走了。曹玮认为得想办法将他们引出来,因为这些西夏人看到北宋军队一来,他们便躲藏,等北宋军队一走,马上又开始骚扰北宋,所以要想办法将他们引出,彻底消灭掉。

    某一次,曹玮击退了一伙西夏军之后,就让士兵赶着缴获的牛羊车马慢速前进,故意让队伍看起来很散乱,没有纪律的样子。这个时候西夏刺探情报的探子回到西夏阵营,很高兴的对西夏士兵说,曹玮现在因为胜利,所以放松警惕,整个队伍很松散,没有纪律可言,现在去攻打他们可是好时机。西夏的统领一听此话,立马高兴地带领士兵,去追击曹玮,曹玮知道他们马上就要来了,干脆就在一个地势有利的地方,停下来等他们。等西夏人马来到之后,曹玮对他们说,你们奔波而来,一定累了,先休息一下,我们再对战。西夏将领一听,这曹玮脑子坏掉了,居然还替敌人着想,而且他想了一下,休息调整确实是对自己这一方是有好处的,所以便理所当然的同意了。等过了一会儿,曹玮就派遣人对西夏军说你们现在休息也休息好了,体力也恢复了应该是可以对决了,紧接着两方便正式对战,结果出人意料的这一仗宋军打得漂亮,斩杀了西夏士兵上千人。

    战争结束了,宋军认为自己胜的莫名其妙的。因为曹玮手下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让对方休息好养足了精神,反而自己一方能大获全胜?曹玮就对他们说,西夏士兵奔波了百余里而来,累是肯定的,我们缓慢行走,休整了老半天,表面上看我们能赢,但是如果当时就跟他们对战,他们奔波而来士气正旺,我们不一定能占上风。先让他们休息,这一休息反而会让腿更累更酸,而且士气也殆尽了,所以我们便可以取胜了。看来曹玮同志不但精通军事,还对人体生理学,人体结构人体心理学也是相当的了解,可以算得上是心理学生理学专家了。

    不过让曹玮扬名青史的,还是三都谷之战。当时的吐蕃首领李立遵率领3万人,要攻打曹玮镇守的秦州,这位吐蕃首领还嚣张的声称要“某日下秦州会食”。当时的曹玮只有6千兵力,但是他并没有害怕,反而是十分安心的吃着饭,一点也不着急。直到军中探子回报说敌军距离我军只有几里路了,曹玮才不紧不慢的放下碗筷,率领6千精兵前去迎战。他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命令100精骑,掩护一名叫李超的神射手,冲到敌军阵前,一箭射杀吐蕃首领李立遵,吐军大乱,宋军在曹玮的率领下发起进攻,一时间斩首无数,宋军以少胜多,在此战中获得大胜。后来作为敌人的吐蕃人,一提到曹玮,都会双手合十,为他祈祷。因为他们把曹玮视作神明,几乎是无法战胜他的,而且他也不是一味的追击敌国的军队,对敌方的百姓也是非常善待的。曹玮的一生并没有被皇帝猜疑,虽然在寇准罢相后,他受到了牵连。宰相丁谓觉得曹玮没有依附自己,认准了他是寇准的人所以将他贬官,但后来丁谓下台后,宋仁宗又将他官复原职了。1030年,曹玮病逝,享年58岁,仁宗赐予他“武穆”的谥号,曹武穆说的就是他。从19岁开始率军征战,40年间,经历大小战役无数,百战百胜,被后人称为战神,是宋朝唯一得到善终的战神。曹玮获此谥号与著名的岳飞相同,可见对其功绩的认可。

    嘉佑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绘像昭勋崇德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宋英宗嘉佑八年(1063年),曹玮与王曾、吕夷简得以配享宋仁宗庙庭。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崇德阁,曹玮位列其中。在明代黄道周的《广名将传》中,曹玮位列其中。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青州知府李昂奏请建立名贤祠,以祭祀曹玮等十三位有惠政的青州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