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二百二十七章 李纲与东京保卫战(一)

二百二十七章 李纲与东京保卫战(一)

    现在的福建博物院收藏有一把宋代铁锏,为宋朝名将李纲所用,上刻李纲之名,举世罕见为稀世国宝,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传世近九百年依旧如新。这柄铁锏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古锏,制造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锏身全长96.5厘米,内棱长74.1厘米,所配鞘长76厘米,总重约3600克。锏身近格处错金篆书“靖康元年李纲制”字样,说明此锏为宋朝名将李纲所造,制造时间为靖康元年(1126年)。这柄铁锏因是李纲所造所用,故被称为“李纲锏”。从北宋到现在,历经892年,能保存如此完好,实属不易,这把锏的主人李纲更是了不起,值得后人永远纪念。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南下侵宋,李纲力主抗金,准备亲自上阵,于是打造一把铁锏,并铭其名,随身佩带。金军攻入汴京,李纲持此锏指挥大军奋力抵御,金兵败退。后李纲又在津景阳等门督战,斩首敌人数千级。李纲虽为保大宋立下汗马功勋,朝廷却将他一贬再贬,最后谪居福建。临终前,李纲将御赐的所有武器、服饰赠予来看望他的韩世忠,此锏却留在了身边。李纲死后此锏传给子孙,以让子孙不忘抗金。

    李纲,一位足以让后人永远铭记的先辈。李纲更是一位为国家为民族奋勇抗争的勇士。虽然时间过去了近千年,但那一段金戈铁马的历史中李纲所体现的勇气,智慧,意志,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李纲祖籍邵武,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无锡),父亲李夔,通晓军事,随吕惠卿抵御西夏来犯有功,官至龙图阁待制、京西南路安抚使。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闰六月十日(7月27日),李纲生于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李纲幼怀大志,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14岁时,随父居延安任所,正值西夏军入侵,围城甚急,李纲乘骑绕行城上,毫不畏惧。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进士及第。政和五年(1115年),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1119年),京师大水,李纲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宋徽宗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宣和七年(1125年)七月,李纲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直逼宋都开封。在宋廷一派慌乱情况下,李纲向宋徽宗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

    赵桓(宋钦宗)即位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金帅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官。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撤兵。第一次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等人主导组织下获得胜利。

    金兵撤离之后,李纲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宋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赶他出朝。李纲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抚使徒具空名,无节制军队之权。李纲被迫于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辞职,旋又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谪夔州(今重庆奉节)。李纲被贬不久,金兵再次两路南下围攻开封。宋钦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当李纲在长沙得知此命时,北宋已经灭亡。这二个亡国这君内斗很内行,外斗确实又很外行,怪不得要被后人责骂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份,因犯下“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等罪名的李纲,正在长沙等待皇帝的处置。

    果然,几天之后一道圣旨急匆匆地从京城发来,不过内容并非处置,而是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跪地领旨的李纲心里一惊,开封府事是拱卫京师的最后屏障,难道金兵已经兵临城下?来不及多想,李纲接过圣旨后什么都没带,就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然而行进路程不足一半时,他就接到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开城投降被俘的消息。李纲听闻之后不觉流泪满面,悲痛地抽泣起来。回想两年之前,金军成功灭亡辽国后,马上挥兵南下直取开封。宋徽宗惊恐之下禅位于太子赵桓。别看赵桓平时不务正业,可登基之初还算果断圣明,眨眼之间就将朝中蔡京、童贯等奸臣罢免,并启用了一批贤能之臣。李纲就是其中之一。

    李纲是一位文臣,得到重用后被提拔为太常少卿,主要负责礼乐、祭祀等事宜。不久之后金军渡过黄河,情势危急。为此李纲投笔从戎,主动请缨担任拱卫京师的重担。此时赵桓胆小懦弱的一面展现了出来,他准备带着皇后逃亡,于是就答应了李纲,将其提拔为尚书右丞,让他来抵挡金军。好在李纲以利弊之功进行劝阻,这才留住了皇帝,稳定了军心,使得军民一心,做好了奋力一搏的准备。

    起初谁都不看好李纲,文臣投笔从戎可以,可是这危急关头,柔弱不堪的文人,能否担起大任?还真别小瞧了他,他接任之后积极布防,协调粮草军备,鼓舞军队士气,使得开封成为了一座固若金汤的钢铁壁垒。这还不算,李纲还有着惊人的军事天赋,当金军压境之际,他以逸待劳指挥禁卫六军交替作战,重重打击了金军的锐气。金军连续攻城失败,损失惨重。金军统帅很是好奇,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守城?于是派人调查守将的情况。可得知是一文文臣后,金军统帅就有些不屑,命令军队继续攻城。又是几轮攻城,虽然互有胜负,但金军的士气已经大不如前,看来李纲确实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想要硬来是行不通了。金军统帅马上改变策略,既然打不进去,那就诱降。不得不说,金军的策略正好是赵桓想要的。当然投降是不可能的,割地求和还是可以的。李纲哪里能同意皇帝如此荒唐的做法,立刻表示反对,结果被赵桓罢了官,这可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世人刚刚对赵桓建立起来的好感,瞬间崩塌,于是联合起来示威。赵桓不得已再度启用李纲。

    不过可惜的是,李纲被停职的这段时间里,赵桓割地求和,把河北三镇割让给了金朝。本来金朝统帅尝到甜头之后,还想继续攻打,但听闻李纲被再度启用,也就打消了念头,班师回朝了。这场开封保卫战打了足足七个月,虽然最后以金军撤军,北宋获得胜利为结局,但也损失了河北三镇和大量的赔偿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