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二百九十七章 大宋都城-临安(二)

二百九十七章 大宋都城-临安(二)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当过首都的城市有几十个,但能当得起一个“大”古都的,应该符合以下条件:首先是做过统一王朝,或至少是相对统一王朝的首都;其次是该统一王朝正式定都于此。长安、北京、洛阳都做过统一王朝的主要首都。南京是六朝、南唐、南明、太平天国等割据政权的长期首都,又做过明朝初年和中华民国的首都,也当得起一个“大”字。开封是战国时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等割据政权首都,又做过北宋这一基本统一王朝的长期首都,可以和南京相类。杭州早在公元907年吴越王建都于此。

    按照前述的标准,杭州偏安一隅,它最辉煌的时候也不过是南宋蜷缩在此勉强延续150年———就是1138年南宋在杭州建立行都,历时150多年。行都就是临时首都,南宋真正意义上的首都从来都是开封,宋高宗赵构还要“痛哭流涕,仰望北方,以迎二帝”呢,从政治上来说他也不能把杭州设为首都,就像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临时陪都一样。但在南宋时,其经济极其繁荣,杭州的百万人口成为了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杭州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这恐怕就是近代学者点评古都时推崇杭州的原因之一吧?1983年陈桥驿在《中国六大古都》一书中将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众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六大古都”之说之所以能流传几十年,其原因不外乎有知名大教授背书,再有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杭州是当时的知名大都会。更何况现在已经是“八大古都”的说法了,和安阳、郑州相比,杭州以绝对优势列名其中!

    临安在北宋时就是一个大都市,人口有四十多万。南宋在这里建都后,人口很快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万,桥梁300多个,佛寺600多座,市面显得空前繁荣。城内有各种手工业作坊,例如油作、木作、砖瓦作、玉作、翠作、腰带作等等,产品种类极多,质量也很好。特别是郊区凤凰山下所烧的瓷器,精致莹澈驰名全国。大街上有卖金银珠宝的商店,有卖彩帛布匹的商店,也有卖饮食的,卖铁器的,卖杂货的,各种店铺,应有尽有。并且有许多官僚开设“长生店”(即当铺),用高利贷来盘剥城市贫民。

    当时,临安的海运交通也非常发达。宋朝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司专门管理海舶出入登记,发给公居、公凭,征收货税及收买舶货等事务。钱塘江口经常有装载各种货物的船只往来出入。外国商人以珍宝、香料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手工艺品。据说,那时和南宋通商的有五十多个国家。南宋统治阶级,一方面向金屈辱讲和,来换取苟安局面;一方面加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来维持自己豪华享乐的生活。

    宋高宗在临安城大修宫殿,在宫内修建假西湖,用金银制成水禽和鱼类放在湖里观赏。宁宗时,大臣韩侂胄在临安长桥南修盖了华丽的楼台亭园。理宗时,大臣贾似道在西湖葛岭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别墅——半闲堂。他们穷奢极欲,醉心淫乐,根本置国家和人民不顾。因此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一诗中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当时叫“临安府”,其名分是“行在”。所谓“行在”,指的是“天子巡行所到之地”。至于南宋为什么这么干,那也不难理解:无论南宋小朝廷本身是多么没有志气,不思进取,但名义上绝对要表示出“有光复故都”的志向,要不根本不可能过舆论这一关。所南宋是绝对不敢另立新都的。

    可以看出南宋的政治中心临安府实际是行在。南宋朝廷将杭州改为临安府是在建炎三年(1129年),而正式将临安府定为“行在”是在绍兴八年(1138年)。当时高宗从建康返回临安,颁布了《移跸临安府手诏》,诏书中也从不敢称临安为京师。

    在南宋,不会有任何人敢将杭州称为“都城”,《马可·波罗游记》和同时期的西方著作均将杭州称为行在(音译为:Quinsay),基本可以认定从南宋一直到元朝早期,“行在”都是杭州最通行的称呼。南宋的《乾道临安志》《咸淳临安志》均标“临安府”以“行在所”。于是后来就有了一种说法,即南宋王朝将“行在”命名为“临安府”,其“临安”的意思便是“临时安居”,意味着“待在此处只是临时的,迟早要光复故土”。这种说法似乎已经有相当多的人认同,包括一些学者,甚至包括一些国外学者,比如德国著名汉学家迪特·库恩就认为:“这个名称反映了宋朝希望有一天能收复华北失地,重返开封京城。”

    但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历史明确记载,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此说并不能被证实。而且此说有一个最大的漏洞:临安的名称出现的比“临安府”早很多!实际上建都临安而不是建康(南京)本身就说明了南宋的懦弱,说明了赵构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虚伪作派。

    这是什么意思呢?宋代的二级行政区分四个等级——府、州、军、监,其中“军”和“监”一般是重要军区,矿区以及一些实力较弱的地方;“州”最为普遍,而“府”是最高等级,数量不多,大概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计划单列市”。

    杭州之前的等级自然是“州”,但到了南宋被升为了“临安府”。这种情况在南宋不止一个,还有比如绍兴,之前叫越州,但也是皇帝去了一趟就升为了“绍兴府”,但“绍兴”这个名称是有解释的,当时年号就是“绍兴”,意味“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而且“绍兴”这个名称一直用到现在。

    可“临安府”之名没有明文记载其得名来历,于是就有了后人发挥的空间。但虽然“临安府”之名没有记载,但“临安”这个地名是很早就有的,而且就位于杭州!这个地方就是现在杭州的临安区,不过临安区并不是主城区,这里2017年才撤县设区,之前一直叫“临安县”。

    这个“临安县”可不是宋朝定的,这个名称来自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当时将“临水县”改叫“临安县”,唐朝改名了但光化三年(900年)又改回临安县。之后这个名字就一直在用。也就是说,早在南宋命名“临安府”之前几百年,这里就有一个叫“临安”的地名了。

    如果说南宋取“临安府”的名称真的是意味“临时安置”,那这就太巧了:怎么这临安府偏偏正好又管了一个临安县呢?宋代的临安县当然也不是杭州(以及后来的临安府)的首县,宋代杭州首县是钱塘县与仁和县,宋代的杭州城大体就是这二县县城,而皇城是在钱塘县。也就是说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府县同名,但同名县却非首县的情况。

    如果说宋高宗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定名“临安府”的话,那就有另一个问题:为何不直接叫钱塘府呢?为何会选一个普通县名定位府名呢?“临安”还真有其特殊之处,它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开国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江南和平统一,此乃大功一件,所以宋代对于钱氏一向礼遇,“赵钱孙李”,姓氏中钱姓仅次于赵。改临安府是不是有纪念钱镠的意味呢?这个说法也能说得通,但同样的,也没有历史明文记载。

    那临安府得名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也许,两者原因都有之。不过南宋将行在定在此处,而此处正好有个“临安县”,这名称确实有些巧。当然后来我们知道,南宋这“临安”临得实在是有些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