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百零二章 吃货的天堂(一)

三百零二章 吃货的天堂(一)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力挺宋朝,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发达的一个朝代,事实上此话也不无道理。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如果生活在宋朝感觉幸福与否,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衣食住行了。在宋朝时期的普通民众的生活,可能和今天民众能享受的范围已是非常接近,所以有这么多的人认为生活在宋代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比如在吃的方面,宋朝已经是非常的多样化,老百姓拥有了很大的选择权。当然和现代社会一样,有东西让你选择还得你的口袋里有钱。在宋朝首先能吃得饱,我们今天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就是从宋朝开始的。其次,就是吃得好。在宋朝餐饮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绝对能满足一个吃货360度无死角的要求!

    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都能被冠上“美食之都”的名号。这里广聚天下美食,而且高级酒楼云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开封)的高级酒楼多达七十二家。《武林旧事》一共十卷,其中一卷专门讲临安的酒楼,诸如和乐楼、中和楼、和风楼这样的大酒店在临安高档酒楼的名单上也是长长的一串。下面我们就以北宋人最爱打卡的网红店——“樊楼”为例,一探豪华酒楼的究竟。环境讲究:樊楼,是汴京的地标性建筑,“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登上樊楼之顶,可“下视禁中”,连皇宫内部都看得见!

    周密在《齐东野语》中称,樊楼“乃京师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菜品讲究:作为餐饮业巨头,店内珍馐佳肴品类齐全,据说仅羹类就有十多种可供选择。市面上最新鲜、珍贵的食材也往往先见于此。酒水讲究:如樊楼这样的大酒楼一般都有酿酒权,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上乘佳酿。

    逢新酒出炉,酒楼还会大做广告,如“某库选大有名高手酒匠,酿造一色上等醲(nóng)辣无比高酒,呈中第一”,甚至还会雇请美貌的青楼女子做代言。

    用具讲究:高档酒楼所用餐具尤其讲究,用的不是瓷器而是银器。“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

    服务讲究:店小二是沟通前厅和后厨的最佳桥梁。有顾客登门,小二笑脸迎上,“提瓶献茗”,拿出菜谱,“凡下酒羹汤,任意索唤,虽十客各欲一味,亦自不妨”。之后小二将菜谱唱念报与厨房。上菜时,传菜人双手满负盘碗,却能脚下生风、行走自如。若顾客感觉服务不周,“白之主人,必加叱骂,或罚工价,甚者逐之”。

    此外,为了吸引顾客,樊楼这样的高档酒楼,还有吹拉弹唱、杂技歌舞等娱乐服务,让客人吃的痛快,喝的尽兴。您可能好奇,来樊楼吃一顿得花多少钱?

    宋代话本《赵伯升茶肆遇仁宗》里有首诗颇能说明樊楼的消费水平: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宋朝“钱法”较乱,姑且以惯常的方式计算:一两银子约合一贯钱,一贯钱大约1000钱左右,花费万钱就是十两银子!(宋朝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1000元左右)这样的高消费,我辈只能望楼兴叹了!

    街头小馆、流动摊贩,实惠!要到樊楼这样的网红店打卡,需要食客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对于宋代百姓而言,吃不到名菜珍馐也不用遗憾,因为可供他们选择的平价餐馆比比皆是。宋人经常去的综合性餐馆,规模较大的叫做“分茶”,店内供应酒肉主食等;有的餐馆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如曹婆婆肉饼店、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店、万家馒头店等;还有专门满足吃素需求的素食店;此外,最火的饮品店也在市面上大量出现,出售纯天然无添加的各色饮料:甜豆沙、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梅花酒……冷饮店也大受欢迎:炎炎夏日,你可以吃到冰雪冷元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还有冰酪(宋代的手工冰淇凌)。除了高大上的酒楼、物美价廉的餐馆,汴京街头还有很多流动商贩。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许多小商贩的身影穿梭在街边、桥头。蒸梨枣、黄糕糜、宿蒸饼、发芽豆……光听名字就让人口水连绵。食客无论想解馋还是果腹,路上街头随口叫住一个小摊贩便能得到满足。千万别小看了这走街串巷的小摊贩,在宋代,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辛勤劳动挣钱发迹。南宋人洪迈的《夷坚志》中讲了一位小贩依靠编织草鞋起家,之后转行卖油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该小贩“才数岁,资业顿起,殆且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