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百零五章 吃货的天堂(四)

三百零五章 吃货的天堂(四)

    宋代蔬菜的烹制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一种类的蔬菜,可以根据不同节令食用不同的部分;

    第二,用蔬菜制作的菜肴,品种极其繁多;

    第三,调味品在蔬食中广泛运用;

    第四,出现了以素托荤、荤素结合的新型风味菜式,使蔬菜更富滋味。

    据统计,宋代蔬菜菜肴的品种当在一百余种以上,其中仅周密在《武林旧事》卷6《菜蔬》中就列有姜油多、薤花茄儿、辣瓜儿、藕鲊、冬瓜鲊、笋鲊、菱白鲊、皮酱、糟琼枝、莼菜笋、糟黄芽、糟瓜齑、淡盐齑、鲊菜、醋姜、脂麻辣菜、拌生菜、诸般糟腌、盐芥等二十余道素菜食品。

    林洪《山家清供》所载104种食品,绝大多数也是蔬菜食品。此外,陈达叟所编的《本心斋蔬食谱》载有民间常用的蔬菜20种。

    需要说明的是,豆腐的食用在宋代已很普遍。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记载大量出现;二是豆腐菜肴的品种增多。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目前已知的“豆腐”名称最早出现在宋初陶穀的《清异录》中,该书卷上载:“时戢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

    南宋时,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豆卢子柔传》中还以拟人的笔法介绍了豆腐的身世:“腐,谐音鲋;豆卢子,名腐(鲋)之,世居外黄县,由黄豆作成,色洁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风。曾隐居滁山,在汉末出现,至后魏始有听说。”当时豆腐的名称较多,主要有“乳脂”“犁祁”“黎祁”“盐酪”等。如苏轼有“煮豆为乳脂为酥”的诗句,其自注:“谓豆腐也。”陆游《山庖》诗有“旋压犁祁软胜酥”之句,并自注“犁祁”为四川人对豆腐的称呼。又因豆腐由豆浆加盐卤后凝结而成,故人们也称盐酪。

    时人对豆腐的营养作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其与羊肉媲美,标其为“小宰羊”。而苏颂《本草图经》、寇宗奭《本草衍义》、唐慎微《证类本草》等还记载了它的药性,用它做药品了。

    由于豆腐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以至民间出现了专门的豆腐羹店,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1载:“嘉兴人闻人茂德,名滋,老懦也。喜留客食,然不过蔬豆而已:郡人求馆客者,多就谋之。又多蓄书,喜借人。自言作门客牙,充书籍行,开豆腐羹店。”一些商人和农户,更是将制作豆腐当作一门容易获利的行业或手段。

    朱熹《豆腐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

    洪迈《夷坚支庚》卷2《浮梁二士》中就载有“村民售豆腐者”。

    宋代豆腐制作的菜肴,品种较多,其中主要有东坡豆腐、豆腐羹、蜜渍豆腐、雪霞羹、煎豆腐。东坡豆腐,相传为苏轼(东坡)所创,林洪《山家清供》卷下载其制作方法:“豆腐,葱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由此可见其制法有两种:一是将豆腐用葱油煎后,再取一二十只香榧炒焦研成粉末,加上酱料,然后同豆腐一起煮:另一种方法,是纯用酒煮油煎过的豆腐。雪霞羹,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烧制而成的菜肴,由于豆腐洁白似雪,芙蓉花色红如霞。林洪《山家清供》卷下载其制法:“采芙蓉花,去心、蒂,汤焯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名雪霞羹。加胡椒、姜,亦可也。”蜜渍豆腐,即以豆腐渍蜜而食。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载:“(仲殊长老)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渍蜜食之,客多不能下箸。惟东坡性亦酷嗜蜜,能与之共饱。”煎豆腐,即用食用油煎制豆腐。北宋《物类相感志》:“豆油煎豆腐,有味。”豆腐羹,即豆浆之类。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16《酒肆》载:“更有酒店兼卖血脏、豆腐羹。”豆浆在宋代又称“菽浆”,北宋末年出版的《李师师传》载李师师出生后,其母即死,她父亲以豆腐浆代乳喂她,使其得以不死。

    除豆腐外,羹菜在宋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异军突起。据《梦梁录》《都城纪胜》等书所载,羹类菜肴主要有:鹌子羹、螃蟹清羹、莲子头羹、百味韵羹、杂彩羹、群鲜羹、豆腐羹、江瑶清羹、青虾辣羹、虾鱼肚儿羹、虾玉鳝辣羹、小鸡元鱼羹、三鲜大熬骨头羹、笋辣羹、杂辣羹、撺肉羹、骨头羹、鸭羹、蹄子清羹、黄鱼羹、肚儿辣羹、土步辣羹、百宜羹、鱼辣羹、鸡羹、耍鱼辣羹、猪大骨清羹、杂合羹、南北羹、蛤蜊米脯羹等六十多种。这些名目繁多的羹菜,表明它在当时已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菜肴。

    甚至宫廷御宴上也少不了它,如宋理宗谢皇后做寿,酒宴上就有肚羹、缕肉羹、索粉羹等。脯腊与腌菜是我国传统菜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它与新兴的冷冻、生食鱼脍等成为冷盘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梦梁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脯腊菜肴主要有野味腊、海腊、糟脆筋、诸色姜豉、波丝姜豉、姜虾、鲜鹅鲊、大鱼鲊、鲜蝗鲊、寸金鲊、筋子鲊、鱼头酱、银鱼脯、白鱼干、金鱼干、梅鱼干、鲚鱼干、银鱼干、紫鱼螟晡丝等,许多已成为筵席上的珍品食物。

    如绍兴二十一年(1151)十月,宋高宗赵构巡幸清河郡王张俊府第,张俊设宴招待,筵席上就置有肉线条子、皂角铤子、云梦豝儿、虾腊、肉腊、奶房、旋鲊、金山咸豉、酒醋肉、肉瓜齑这十味脯腊。与此同时,冷冻菜肴在宋代也迅速推广开来,品种主要有冻蛤蝤、冻鸡、冻三鲜、冻石首、三色水晶丝、冻三色炙、冻鱼、冻鲞、冻肉等十多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