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天赐重来 » 第四章 赶集买瓜

第四章 赶集买瓜

    夜里,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路明学拍打着身上的粉尘,向家中走去。

    此时月悬于天,因为阴历十六的缘故,格外的圆,路尘坐在家中的院子里,小脑袋里想的是过去常爱感叹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若是“古”同“故”,那自己两头都占了。

    这白玉盘,有人愿千里共婵娟,有人说是轮销桂魄,在路尘的眼中,它是真实存在的镜花水月,不过故人人已变,恰似再少年,重新来过。

    穿林打叶的不是雨声,是尚借着月光林间跳跃的鸟雀以及地上的爬虫,听取了蛙声一片,也听得了踩在竹叶上的路明学的脚步声。

    两母子相视一笑,路尘的小脸肉嘟嘟,笑容牵动了整个面部,李云秀伸手在路尘的脸上摸着,对于路尘今天白天的表现可是让她长了脸,她甚至想说“我李云秀不行,但是我儿子行!”,但教养迫使她忍住了。

    路明学尚不知道路尘技惊全场的表现,他一回家,看到门前排排坐的母子两,以及桌子上比之路尘生日不遑多让的丰盛饭菜,心中有些疑惑。

    路明学脱下了满是粉尘的墨绿色仿中山装外套,站在门前,抖落了衣服上的又拍裤子上的,最后是头上的,白色的粉尘掉落了很多,而头上还是白色居多。

    洗了一把脸,又将手上的水甩干,路明学走进了正屋,“老李,我们家是发了吗?三天两头的就这么奢侈,天天这么来家屋遭不住哦,我们家三人,你生日是九月,我生日是八月,如今才七月,这是什么说法呢?”

    李云秀卖了个关子,“你猜。”

    路明学见路尘直勾勾地看着他,叫完爸也不说话,路明学摸了摸下巴,“猜啥子嘛猜,我不猜,对了,老李,咋个今天没来喊我帮忙算账了,你脑壳一哈开窍了说?”

    路尘:“爸爸,你不许这么说妈妈。”

    看着儿子李云秀是越看越爱,母子连心,路明学看着路尘这么维护李云秀摇摇头拿起了立柜上打的粮食酒给自己倒上一杯,先抿上一口祛除一天的劳累。

    李云秀说道:“你和我的脑壳要开窍早就开了,不得等到今天,你不知道今天……”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李云秀将白天的事情情景再现在了路明学脑海眼前,路明学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睫毛上还有未洗去的粉尘,是真刮目相看了,三岁会算术,还是口算,这还是自己那淘气的儿子吗?

    不信就要试试,路明学脑袋想了想,从最基础的加法开始。

    “七加八等于多少?”

    “十五。”

    “二十三加四十一”

    “六十四。”

    没等路明学说出后面几字路尘就抢答了,路明学换到减法,结果一样对答如流,最后换到了乘法,就按自己平时常算的面账,终于他信了。

    路明学接连三杯酒下肚,平常他只喝一杯的,李云秀忙让他慢点慢点,虽然当时自己也呆若木鸡。

    两口子看着三岁的儿子,莫非床上摔下来那一下这么摔开窍了,不过这份略带几分严肃的猜测在路尘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大笑时溃散了,两口子都笑了。

    三岁的路尘会算术的事经清水村村民们口耳相传是越传越远,不少借着前来用麦子易面的机会想要验证一下是不是如此传神,亲身体会之后他们信了,想到自家的孩子,他们羡慕了,他们嫉妒了,尤其是和路尘同龄的家庭。

    清水村小学规定的入学前班年龄是六岁,虽然路尘的学识有大学水平,却被年龄阻拦在了幼儿园外,路家出了个三岁的算术天才的传闻在清水村小学的老师间也传开了,无不啧啧称奇。

    这一日,是单号,是镇上赶集的日子,单号清河镇,双号双溪镇,天天不落空,都有闹市赶,都有热闹凑。

    李云秀拿出了一张小板凳,用绳子系在二八大杠的车梁上,这是路尘一直有印象的专属座位,在有限的记忆中,自己的腿还不小心放进了车轮里。

    母亲是个倔强的人,见蹬不动,更是站起来蹬,小孩后知后觉,直到路尘哭出了声才发现,安慰了好一会儿,如今重来,路尘不会让这样的事再发生。

    路明学嘱咐了一声注意安全,李云秀便载着路尘出发了,村道乃至镇与镇之间的道都还是泥土路,被拉沙石的大货车压得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最是难过,又是打滑又是陷轮,好在今日是艳阳天没有那种烦恼。

    太阳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露脸,像一个烤箱缓慢加热着地表的温度,这时的太阳即便是中午还是可以晒的,是刺眼是炎热会中暑,但是不会晒伤,而后来工业温室,晒上一会儿便觉天旋地转。

    听着自行车在颠簸的路上链条与护齿盘之间摩擦发出的“咵咵”声,以及每一次颠簸带来的屁股与板凳之间的结实的触感,路尘多么怀念水泥路、柏油路、还有小电驴。

    想到小电驴,路尘总感觉记忆里缺了一块,让他往下联想的头绪断掉,他也便停止了回忆。

    颠簸了半小时,自行车随着李云秀的单脚点地之后缓缓停下,手一抬,脚一踢,二八大杠方口的脚架便固定在地上,经路尘和车身一压,入地三分。

    李云秀用链子把车锁了,将路尘从车上抱下,这高度可比从床上到地面摔下的距离还要高上许多,路尘可不想与热爱的故土再来一次亲密接触,因为那着实太痛了。

    两母子走在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卖东西的大多也是乡民,只有一些做生意的会扯着嗓子喊着噱头吸引人群,乡民一般都是将要卖的东西放在面前,一条用过的饲料或肥料或麻布袋垫着,静待有缘人说上一口价。

    李云秀要去的是卖鸡鸭鱼猪肉的肉制品区域,市场道路两侧,乡民们摆地摊,小贩们用竹架支小摊,肉制品区一般都是一块预制板几块砖一支,便是整个摊位,去鱼鳞的、拔毛的、剁宰的以及肉钩上挂的,应有尽有。

    王长山的肉摊前挤满了人,一是价格公道,二是不缺斤短两,童叟无欺,三是还有便宜拿,在原本的称斤上他还会帮忙塞一小块,或肥或瘦,所以一般买肉的都认他。

    他远远地就瞧见了李云秀母子,咧着嘴对母子两笑着,路尘知道王长山是母亲娘家队上一户人家的女婿,若要强行联系的话得路尘还得叫上一声舅舅。

    李云秀拉着路尘来到王长山摊前,手在肉钩挂着的肉间挨个挑选,“长山兄弟,今天有没有上好的炒回锅的五花?”

    王长山的媳妇李桂花听声音熟悉,转过身来,“云秀姐,你来了,长山把板下的那块五花拿出来给云秀姐。”

    一听是板下的,李云秀双手是拒绝的形状,板下的都是刻意留下的,应该是别人预定的,她可不想让王长山两口子难做,“桂花,我就是随口一问,那一块就不错,我就要那块。”

    李云秀说着用手指着肉钩挂着的其中一块,王长山将其取下,一称两斤四两,“五块三一斤,一共十二块……”

    “十二块七毛二”,王长山的话没完,一个稚嫩的声音便抢答了。

    王长山拨弄下算盘最后一颗珠子,真是十二块七毛二,周围买肉的也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路尘,这小孩也就三四岁吧,居然会算术?自己孩子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玩泥巴呢。

    李桂花做主只收了十二块五,还塞了添头,临离开时李云秀还没提醒,“舅舅,舅妈再见!”便从路尘的小嘴中蹦了出来。

    买了肉,又在鱼摊上买了一条鲜活的鲤鱼,又买了辣椒、莴笋等蔬菜以及酱油醋、味精、鸡精等炒菜佐料,路过水果摊时,又买上了几斤苹果。

    准备牵着路尘离开的李云秀发现这小孩站在水果摊前不走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西瓜,路尘最爱的水果便是西瓜,即便重来一次还是,尤其又是这夏日炎炎的天气,穿短袖也不能散热。

    被李云秀一拉,路尘便抬头看着她,李云秀手中还攥着几块钱,对于几毛钱一斤的西瓜手中还算富裕,她低下身子,“小尘,买了西瓜就买不成冰糕了哦?”

    “冰糕?”路尘才想起那自行车推,冰柜储藏的夏日必备,一口凉爽,两口透心凉,不过现在西瓜诱惑眼前,“妈妈,买西瓜。”

    卖瓜老板不是本地人,因为清河镇暂时还没西瓜种植,摇着扇子,“西瓜五毛一斤,大姐你挑一个吧。”

    李云秀伸出了手,从一堆西瓜里拿起一个藤蔓尚未干枯的,弯曲一根手指像敲门一般又比敲门轻的多,敲了敲,放在耳旁听,“老板,你这瓜保熟吗?”

    老板拿起一把小刀,切出一个三角,拿出一块,递给路尘,路尘放入嘴中,出来时没了红色的瓜瓤,只有青绿色的瓜皮,“妈妈,甜!”

    李云秀得到儿子的肯定,说道:“行,老板,就给我拿这个吧!”

    老板用秆称一称,“五斤四两,二块七毛钱,切不切开?”

    李云秀见路尘那垂涎欲滴的模样,“开吧。”

    老板切下一大块递给路尘,路尘递给了李云秀,李云秀让路尘自己吃,正要走她才想起还有白糖没买,于是将东西和路尘都暂时寄放在卖瓜老板处。

    当李云秀回来时,袋里的西瓜不见了,地上一堆西瓜皮,还有肚子圆鼓鼓的路尘,喊了一声“妈妈”,李云秀看着好气又好笑,气的是路尘哈吃哈胀,笑得是路尘的样子。

    嘚,又掏钱买了一个,准备拿回去给路明学也尝尝,路尘的思想阻止了自己的身体暴饮暴食,但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