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九州第一谋士 » 第二十一章 城门审案(上)

第二十一章 城门审案(上)

    燕南飞走后,一整夜都没有消息。

    苏云三人也不知虎骑营去了何处找寻那伙贼寇,便只能在城中等他回来,寻了一处干净客栈,久违地在床铺被褥里睡了一觉。

    翌日一出客栈,便听到街头人言鼎沸,说是东郡太守陈锦年,来了阳平县。

    这可真是出人意料。

    昨天喝茶的时候,还提到了此人,以及和赵宏渊的关系。

    今天怎么就莫名其妙来了阳平县?

    吕清福最是意外,上前询问。

    有人回说,那位陈大人,一早就来了县城,此时就在城门口,说是在等一位年轻先生,也不知那人是谁,竟能让一郡太守如此兴师动众。

    吕清福立时猜想,此人口中的年轻先生,会不会就是苏先生?

    随即联想到,昨日县衙门前问罪之事。

    陡然间灵光一闪。

    好像想通了什么,但又没有完全想通。

    他问苏云:“先生可是料定,这位陈大人会来阳平县?”

    “啊?”

    苏云被问懵了。

    我又不认识他,昨日听你们说起才知道,青州有这么一号人物。

    他来不来阳平县,我怎么知道?

    吕清福却以为自己开窍,终于领悟了苏先生用意,朗笑道:“似我等这般蕃篱之鷃,岂能料天地之高哉!昨日多有得罪,我替燕将军,先向先生赔个不是。”

    说完恭谨行一礼,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云依旧一脸懵逼。

    什么鷃?

    什么天地之高?

    平白无故的,干嘛向我赔不是?

    旁边殷秉坤这时也突然开窍。

    不过跟吕清福一样,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但又没完全明白。

    “既然苏先生想见一见这位陈大人,那我们便去见一面吧,别让人等着急了。”

    吕清福说着,朝城门方向行去。

    苏云一阵莫名其妙。

    我想见那位陈大人?

    啥时候的事,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这家伙是昨晚没睡醒吗,怎么一大早上的净说胡话?

    ……

    到了城门楼下,只见来瞧热闹的百姓络绎不绝,乌压压聚在一起,里三层外三层,将整个城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殷秉坤前方开道,从人群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三人一瞧。

    城门口不知何时设了一只案桌。

    桌上有一壶茶,两只茶杯。

    一身四品官服的陈锦年,气定神闲地坐在案桌一边,另一边还有一把椅子。

    拦在百姓面前的近百名护卫,具是八品以上的高手。

    “好大的排场!”

    吕清福故意扯高嗓门,嚷了这一句。

    众护卫齐刷刷看向他。

    陈锦年也转过头来,似乎并不认识吕清福,但一见这位道人,一身青袍,两袖扶风,只从气度上看就绝非等闲之辈,便也猜到了他身份。

    于是把目光转向旁边的苏云,粗略一打量,起身朝这边走来。

    百姓们顿时压下了吵嚷声。

    在这里坐了半天的太守大人,终于有了动静,莫不是等到了那位“先生”?

    于是便四下打量。

    想看看此人究竟是谁,到底什么来头?

    “先生舟车劳顿,未能远迎,失礼了。”

    陈锦年径直走到苏云面前,颇为客气地行了一礼。

    众人这才知道。

    原来太守大人等了一早上的人,就是他!

    有几个眼尖的,似乎认出了三人身份,纷纷道出昨日县衙门前问罪之事。

    当时有不少人在场。

    经这么一提醒,立马就传了开去。

    苏云因为早上起来没吃过东西,原本还摸着饥肠辘辘的肚子,此时见对方行礼,便也抽出手来还上一礼,直接问他道:“你就是陈锦年?”

    众人当场愣住。

    陈锦年也没想到,对方会这么“不懂礼节”。

    但以他的涵养和城府,自然不会表现出什么,只回道:“正是在下。”

    说完便请去案桌前,亲手斟茶。

    苏云莫名其妙跟了过去,莫名其妙坐上椅子,莫名其妙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发现茶水是凉的,又想起自己早上没漱过口,便噗的一下吐在了地上。

    这一幕又把在场所有人给看傻了眼。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忘了早上起来没漱口。”

    他颇为诚恳地道歉。

    陈锦年哪里会信,却仍没表现出半点不悦,反倒自责道:“是我招待不周,只因担心先生离去,一早便来了城门等候,你看,这茶水都凉了。”

    “你是来等我的?”

    “自然,听闻先生来了阳平县,我昨日便想过来,只是琐事牵累,抽不开身,又怕来了之后,寻不到先生去处,便想了这么个法子,还望先生莫要见怪。”

    苏云又犯糊涂了。

    刚才来的时候,吕清福说他想见陈锦年。

    而现在这位东郡的太守,又说一早便在这里等他。

    这都什么情况?

    难道……

    跟昨天的那个县令有关?

    陈锦年也不绕弯子,直奔主题:“昨日之事,我已经听说了,今日过来,也是想听听先生的意思,先生以为,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果然是阳平县令的事。

    苏云也不含糊,义正严词道:“如果真的犯了错误,那就理当查办。”

    “怎么办?”

    “当然是公事公办了。”

    陈锦年点点头,一声令下:“来啊,带上来。”

    城门外进来一队护卫,中间押着一个人,身穿囚服,披头散发,身上没有受过刑,不过看样子着实有些凄惨,正是阳平县令。

    到了跟前,县令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也不喊冤,也不求饶,只是偷偷瞪了苏云一眼,眼神里满是怨恨与愤懑。

    一时之间,议论之声此起彼伏。

    阳平县令成了阶下囚?

    怎么回事?

    昨日还好好的,怎么今日就……

    他们纷纷看向太守面前的苏云,虽不明缘由,但也猜到,应该跟此人有关。

    毕竟人家昨天才去过县衙门前问罪。

    而今日一早太守大人就赶来,他们的县令更是成了这副模样。

    陈锦年将手中茶杯当作惊堂木,往案桌上一拍,厉声斥问道:“阳平县令包万兴,你可知罪?”

    “下官知罪。”

    “你有何罪,从实招来。”

    “下官一时失察,不知辖下有贼子作恶,鱼肉百姓,滋事扰民,上负皇恩之浩荡,下愧黎民之殷盼,追思咎过,蚤夜惶惶,请辞阳平县令一职,听候发落,以儆效尤!”

    阳平县令像背课文一样,背了这么一段。

    陈锦年看苏云意思。

    苏云半天没说话……因为没听太懂,只知道这家伙好像要辞官。

    便这时,城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有护卫来禀报,说是一人一骑,不听劝阻,擅闯城门。

    苏云撇过头,远远看去。

    那人也正好看过来。

    正是昨天愤然离去,说是要率虎骑营,将阳平县翻个底朝天的燕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