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董卓的脂肪模拟器 » 第11章 朝议(下)

第11章 朝议(下)

    议?

    议什么?

    童谣还是迁都?

    这童谣已经直白低劣到不加掩饰了,还用得着议么?

    太尉黄琬第一个出列反对:“诚如蔡中郎所言,童谶之言不足为信,迁都大事,且可因小儿之言而行之,请丞相三思!”

    “陛下如今也是小儿,你说小儿之言不足为信,是何居心呢?”董忠颖戏谑的看着黄琬。

    黄琬心中咯噔一声,暗道:“糟糕,这董贼是要对我下手了么?”于是忙辩解道:“陛下贵为天子,掌社稷权柄,纵使年幼也非寻常小儿可比!”

    董忠颖笑道:“黄太尉不必紧张,我只是开个玩笑,你说的对,迁都是大事,不可因为一句童谣就轻信,所以,我才让大家议一议,要是小事,我丞相府直接就定下了,太尉你说呢?”

    黄琬没想到董忠颖直接就揭过了,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气,但仍不忘阻止迁都,道:“丞相所言极是,迁都滋事体大,当慎重,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杨彪随即补充道:“黄太尉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董忠颖并不意外,怒道:“肥地荒地,都是大汉的土地,王莽之乱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难道长安经过百年都还没有恢复么?那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这就是察举制选出来的官员么?”

    见董忠颖又扯出察举之事,百官已经大体明白了他的用意,皆不敢多言。

    这是很多大臣总结出的,对付董卓的办法,我不说话,你就拿不到把柄。

    换做之前的董卓,一言而决,出了问题,那都是董卓干的,与我无关。

    但事实上,背后拆台的事情,屡见不鲜,只要没有证据,董卓也奈何不了他们。

    不过董忠颖不是董卓,见他们不说话,便道:“蔡中郎海内名士,向来简言慎行,今日奏请两件事情,你们都不同意,难道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所谓的名士,就这么不值一提么?今日这朝会上,改革察举制和迁都,两件事情,你们至少给我把其中一样给议明白了,否则,就别离开这大殿了!”

    董忠颖冷哼一声,直接往台阶上一坐。

    动作有些大,腿背肌肉痛的他直咧嘴,但在群臣看来,分外狰狞可怖。

    大家都明白,董卓这是耍起了无赖。

    这两件事,说让他们来议,但有什么好议论的呢,大家都说得很明白了,都是反对。

    议论的结果都出来了,还让大家来议,这就是逼他们必须要至少通过一条。

    是同意科举,还是同意迁都?

    察举制是士族兴盛的根本。

    士族间彼此勾连,互相举荐,垄断知识传承,垄断大汉仕途,掌握着绝对的政治话语权,可以说察举制功不可没。

    即便寒门中不缺才干出众人才,但想要做官,也得要看世家大族的脸色,成为他们的附庸。

    而科举却是要先经过才学考核,如此一来,寒门中的杰出子弟就能直接撇开士族,担任官吏,士族的影响力便要大大消弱。

    把察举制改成科举制,那就是在掘士族的根。

    只要稍微有一点远见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点。

    那迁都呢?

    迁都只是将都城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士族集团的根本利益却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按理说从长远来看,要在二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来,并不难。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选官制度的改革是动了士族的根基,这没错,但那种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生效的,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可以动手脚。

    毕竟再完备的制度,也是由人来执行,而眼下朝堂,几乎都是士族派系,可操纵的空间就太多了。

    而迁都不同。

    迁都是一件短时间就能看到结果的事情。

    一旦迁都,汝南袁氏也好,弘农杨氏也罢,包括河东王氏,这些洛阳周边的大族不得不背井离乡,从富庶的洛阳,搬迁到落魄的长安,他们的直接利益立马就要受到影响。

    从自己的主场,跑到董卓的主场去。

    洛阳的屋舍田产、托庇于他们的佃户人口都是肉眼可见的巨大损失。

    简而言之,对于满朝公卿而言,迁都损失的是眼前利益,而更改选官制度损失的是长远利益;迁都影响的是眼前这些士族的利益,而更改选官制度影响的是整个士族集团的利益。

    所以经过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终于有人开口了。

    说话的是太傅袁隗,他虽然被架空,已经没有了实权,但名义上还是百官之首。

    “蔡中郎学识渊博,提出科举之制,当有可取之处,可试行一二,若有所成,立在千秋,只是具体细节还待斟酌,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见袁隗开口,黄琬有些惊讶。

    要知道,袁氏四世三公,乃是士族之首,若改察举制度,受影响最大的反而是他们,而且袁家如今朝堂之上的影响力本就有名无实,就算迁都,所受影响也不算大,最多他袁隗放弃太傅的官职,回汝南养老,反正袁家袁绍、袁术、袁遗诸兄弟如今都为官一方,地位稳固。

    换做黄琬处在他的位置,选择迁都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他一时有些想不明白,便不急着开口。

    董忠颖心中却是清楚,眼看袁绍起兵在即,就算答应了科举,又哪里来得及开展。

    王允与袁绍暗中多有书信往来,乃是袁氏一党,见袁隗已经做出抉择,当下便附和道:“太傅所言有理,此事可酌情处理,不过眼下社稷初定,不可一簇而就,当徐徐图之!”

    这一句徐徐图之正好说到了点子上。

    眼下朝堂中,不少那日赴宴的老臣都知道王允名义上依附董卓,实际却暗中在策划除董,这徐徐图之,时间一拖,等到董卓一死,自然人亡政息。

    就算董卓一时不死,有士族掣肘,这科举能做到什么地步,还是一个未知之数呢!

    想当初,刘宏刚刚即位,便设置鸿都门学,从中选拔官吏为刺史、尚书、侍中,与士族争权,最后还不是在士族的攻击下,如昙花一现,不了了之。

    太傅和司徒已经发话,黄琬便也跟着开口道:“关中不利社稷,不宜为都!”

    还是反对迁都,虽没明确说同意科举,但也算是做出了选择。

    太傅、司徒、太尉都做出了选择,众人便都看向司空荀爽。

    相比于改革科举,荀爽还是倾向于迁都,但见三人都已经做出选择,他也不好违背,便道:“察举、科举,皆为选官之法,无非先后而已,臣以为可共行之!”

    太傅及三公皆以表态,其余九卿及其他百官皆齐声附和。

    科举之事已成定局,但如何实行,又引起了百官议论,诸如人选,时间、考核门类等等,虽然蔡邕的上书条陈中皆有提及,此时却都被他们刻意忽略。

    能够同意科举,已经是士族们做出了巨大的让步,那如何科举难道还不能让他们插手么?

    董忠颖眼瞅着他们马上就要把科举改得面目全非,冷笑一声,暗中给李儒递了一个眼色。

    李儒会意,出列道:“既然大家都同意试行科举,所分歧者,无非是如何考核而已,此事不易一蹴而就,儒有两策,共诸位参详,其一,直接诏令天下,让所有才德志士齐聚洛阳,共同参议,其二,先定迁都之事,再徐徐图之!”

    众人哪里不知这是董卓授意,知他已看出自己等人意图,逼迫他们立下决断,不可拖延。

    黄琬道:“迁都之事,断不可为!”

    众人齐声附和。

    董忠颖笑道:“既然如此,本相便令尚书台拟诏,招天下才智之人前来洛阳了!那迁都之事如何说?”

    李儒道:“士子既来洛阳,共议科举盛事,这迁都之事,自然要徐徐图之了!”

    董忠颖装模作样道:“但若不迁都,童谣中所提到得大难又该如何应对呢?”

    杨彪道:“丞相执掌社稷,怎可因儿戏之言,妄生迁都之念呢?”

    董忠颖道:“我是说万一?”

    黄琬道:“只要丞相广纳忠言,重用德才之士,必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况且童谣语焉不详,到底是何大难,也无定论。”

    董忠颖见他入套,又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觉得呢?”

    “大难之说,子虚乌有,不可信也!”

    董忠颖哈哈大笑:“既然你们都认为没有大难,那就暂时不迁都了!”

    众人见他终于松口,都松了口气,谁知又听他道:“但是,万一他日,果有大难,诸位皆为有罪之人!”

    杨彪道:“只要丞相勤修德政,天下自然安定,岂有祸难!”

    董忠颖没有接话,只是神情诡异的看了一眼袁隗,便直接宣布散朝。

    百官一齐起身,等待他先离开。

    董忠颖见他们不动,喝道:“还不散去,是要陛下留你们吃饭么?”

    群臣心说,你不走,我们如何敢走,但见他坐在阶上,全然没有起身的意思,便朝刘协躬身一拜,告辞离开。

    等众人都散去,吕布从殿外进来:“义父怎么还不走?”

    董忠颖对他招了招手,笑道:“过来扶为父一把,哎,老骨头老腿,都生锈了,稍微动一动都疼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