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明日武林 » 第四十七章 市集

第四十七章 市集

    “师父为你找了锦衣卫的差事?”

    “师兄,这是好事啊。”方玄真声音里充满了喜悦。

    “其实,我早就知道。”刘师弟呆在一角,一副不出所料的神色。

    顾玄青到寝处时,师弟们都已做完晚坛功课,回到了屋内歇息。

    众师弟见顾玄青一见回来,连忙和他说起这事。

    看来他们都已经知道了。

    顾玄青也加入了和众师弟的闲聊,第一次开怀大笑了起来。这一刻,他已如释重负。压在他心中多天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当晚,众人睡得正香甜。那段发光的白色文字,忽然浮现在他左眼的视野角落:

    “顾玄青,华山派北宗外门弟子,死于腊月初九。”

    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白色文字看上去却变得几近透明。

    当天夜里,雪一直在下,直到天明才停。

    腊月初八,早,辰时。

    真武庙的早坛功课告一段落。

    顾玄青走出经堂时,只觉神清气爽。

    师父一早便离开了庙里。他问方师弟,师弟说师父是去了玉女峰。

    大概是为了昨晚所说的事吧。

    太好了。顾玄青心里一喜,昨夜自己死亡的白色文字也变淡了,这说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忽然,他看见方玄真和刘师弟二人披着蓑衣,头戴斗笠,担起装满腊八粥的扁担,正准备出庙门。

    是了,今天该下山送腊八粥。

    他叫住他们,道:“方师弟,刘师弟。你们下山送粥吗?”

    “是的,早些去,想赶在午饭前,给大家送到。”方玄真道。

    “刘师弟身体大好了?”

    方玄真和刘师弟都是一怔。刘师弟有些莫名其妙地道:“顾师兄,我没有不舒服啊。”

    顾玄青却笑而不语。他也披上蓑衣,挑起了一担粥,随着二人缓步下山,很快他们就经过了北峰口。

    而这一次,再没人守在这了。

    回想起来,那是上一次生命中的事——

    当时,刘师弟有意称病回避,然后谢玄度几人特地候在这里。

    自己之前的猜测没错。这一切都是谢玄度和黄玄吾的密谋。大较时师妹提前得知他的木筹的事,也能说得通了。

    只是他有些迷惘——

    这样得来的镇岳铁剑,又有什么意义?

    雪中的华山,银装素裹,皓然一色。

    三人出来华山山门,往西直走四里,便到了山下市集。

    来到时,已近正午,雪还没停。

    顾玄青好久没来山下了。

    市集里铺、民居鳞次栉比,布行、铁匠铺、杂货铺、粮店、当铺一应俱全,十分热闹。

    三人担着扁担,来到了市集西侧的街口。

    离城隍庙还有一段距离。庙前和附近的街上,却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把长街堵个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乍一看有近五六百人。

    “真是想不到,今年领粥祈福的村民,居然这么多。”方玄真道。

    “这不是镇岳铁剑吗!”身边的刘师弟忽然感叹。

    是镇岳铁剑。顾玄青抬头望向刚庙前,果然好几名背负长剑的弟子站在那里,正维护着今日施粥的秩序——

    他们身着玄色道袍,个个外面都罩了一件深色羽纱面狐狸里的鹤氅,神色也与寻常弟子迥然不同,很好辨认。

    当中他还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糜正溪。

    这几人显然也看见了姗姗来迟的顾玄青三人,都摇了摇头。

    “三位师弟,快些,要快些。”他们招呼庙前的队伍,给三人让开了一条路。

    顾玄青低着头,挑着扁担,随着两名师弟快步从众人让开的间隙中穿行而过。

    今天派粥的,不止有真武庙,还有华山其他峰的弟子。庙前弥散着淡淡的腊八粥香味。

    “师兄,看来我们要再快些,施粥已经开始了。”方玄真回过头来,低声道。

    三人很快来到庙前,环顾一周,此刻只有东侧一处案台还空着。大概就是留给他们真武庙的。

    刚在案台上摆好木桶,一抬头,却见案台前,登时排了长长的一队人。

    顾玄青拿着大木勺子派着粥。

    此刻,不少村民已经领了犹散有热气的腊八粥,便退到一旁树下,正吃得不亦乐乎。

    他虽然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只觉舒坦——这一回,究是把腊八粥给送下山来,也算功德圆满了。

    忽的,他的眼前递来一个破旧的粗瓷碗,持碗的却是一个瑟瑟发抖的手。

    这是?

    顾玄青一怔,抬起头来。眼前站着一个四旬上下的大叔,面色黎黑,衣衫褴褛。他右手拄着跟棍子,但看上去很糟。

    “道爷,多福多寿……多福多寿。”他低声嘀咕着。

    今日如此严寒,只穿着一身单薄的家常旧衣,难怪冷得直哆嗦。

    见他饿得可怜,顾玄青只当是个乞丐,便勺了一大勺,把粗瓷碗盛得满满的。

    “多谢道爷,多谢道爷。”大叔兀自不停地作揖。

    此时雪下得正大,他在棚下可以避雪,而大叔的头顶、身上却被雪花罩盖。他想脱下身上蓑衣,给大叔作避雪之衣。

    手刚刚搭上蓑衣系带。

    一旁的方玄真见状,忙伸手按着他的手,摇头不语。

    “领了就赶紧走吧。”刘师弟也在一旁催促。

    顾玄青才注意到,大叔身后还有个少年。

    少年看上去只得十五六岁,瘦脱了形,脸色很难看。身上衣服虽稍厚,但也破得不成样子,松松垮垮,大概也是别人的施舍。

    再往后看,尽是流民,他们无一不神色漠然地看着自己。

    顾玄青的目光一面呆呆地扫过,队伍长长根本见不着尾,他心头一面不断地往下沉——

    哪里来的这么多流民?

    “小道爷慈悲……这……这是我的孩子,饿好几天,一口饭没吃。来……孩子,给我们道爷……磕个头。”大叔拉着少年的手,颤声说道。

    少年跪下。

    “不……不用。”顾玄青慌忙放下勺子,上前拉着少年。而少年说什么也不肯起来。

    “孩子的娘呢?”他转身问大叔。

    “没了。”

    “没……了?”顾玄青一怔。

    “没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孩子他娘,在逃荒路上没吃的,都没了。”

    顾玄青于心不忍。

    他大概明白了方玄真的意思,这换作谁,也没有办法,一个人能做的终究有限。但华山弟子乃修道之人,济人之急应是本分。即便如此,至少应该做点什么——

    他脱下蓑衣,给了这位少年披上。

    “福生无量,”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轻声安慰道:“别担心,都会好起来的。”这话虽然是他对这个少年说的,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

    忽然,庙前一阵喧哗。

    一队骑马飞似地冲过长街,七人七骑。

    长街严禁跑马。让顾玄青吃了一惊。

    出什么事了?

    此时,外围维护秩序的几名镇岳铁剑,迎上前去,看个究竟。

    “快别挡驾。我们是八仙宫的,这还有京里来的大人,有急事要见你们闵宗主。”当先一人喝道。

    八仙宫?急事?京里的大人?

    顾玄青仿佛想起了什么。

    此时。

    “乡亲们不要惊惶。”旁边的案台处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

    轻柔动听,却极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