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给小涛 » 一个最好的办法

一个最好的办法

    小涛:

    从三年级开始,语文试卷最后一题是写作文,不像一二年级的看图写作,一幅简单明了的画作,只要求写两百字左右,三两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幅画的全部。语文老师开始告诉我们什么叫总分总、欲扬先抑、以景抒情。一篇文章需要拟一个尽可能惊艳的标题,开头留一点悬念,中间主体部分全面展开,结局升华主题概括收尾。我秉承这个原则写了很多作文,确还是无法描述来时那样艰难的路,该用什么手法呢?写实还是夸张?一篇为了得分的作文,多少带着编造的成分,但是人生啊,无法自己骗自己。我们往那些作文里镶上了多少虚假的花边,引用一些毫无关系的典故只为了让其看起来高雅精深一点,编造很多不存在的故事,结尾加一个觉得能让人痛哭流涕感叹颇多的领悟。“在一个雨夜,妈妈背着我向五公里外的医院狂奔”这样的感人故事,不知道谁才是原作者,总之模仿者众多!写亲情,肯定和一场突发的感冒有关,崎岖的山路,遥远的医院,才能体现母爱或者父爱的伟大;写秋天,就是丰收的季节,我总是写“秋天到了,书上的桃子、橘子、苹果、樱桃都熟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几种水果根本不在同一个季节丰收……写赞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从小学就开始用,19年高考,材料是师生情,我貌似记得还是写了这两句,无话可说,逮着一句还像样的,就非它不可了,阅卷老师执教几十年,见过多少这么无聊的作文呐;写童年,纯真美好单纯无忧无虑思想简单,要好的朋友,永远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碧绿的草地和草地上无忧无虑的人儿,要是童年真的无忧无虑,那该多好。

    一年级那年的冬季,临近过年的一天。才7岁的我并没有赖床的习惯,就算是冬天放假的时候,也能早早的起床,相反我的姐姐是个赖床的好手,喜欢睡懒觉的人都会省去早饭,中午起床再一起解决,她更厉害,会省去早饭和午饭,一直睡到晚饭时间。我们两姐妹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可以说完全不相似,不管是长相、性格、行为都看不出来是骨肉至亲,在大人的口中姐姐沉着冷静,我咋咋呼呼。可是那天,仿佛是有征兆一般,她早早的起床了,而我想多睡一会儿。突然地,姐姐在哭,我赶紧起床带着心里不好的预感,姐姐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人,从来没有听到她那么大声的哭泣。门口的地上有一摊血,父母也不见了。“你爸刚刚吐血了,你叔叔们送他去医院”。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跟着哭,吐血的严重程度在七岁小孩的概念里,还不是很清楚。我只好愣愣的站在原地,慌忙跑出来也没有来得及换鞋,冬天穿着一双拖鞋站在外面,觉得后脚跟很凉很凉,快要僵掉了。

    那个冬天很长,母亲留在医院里陪护,我和姐姐待在家里。“是胃出血,好像还严重到胃穿孔了,听说再晚一步到医院就不行了,幸好去得及时”“在家就吐了一地的血,听说去医院又吐了一盆”我的邻居们闲聊中透露出这些信息,我站在她们背对的地方,偷听这些家里人不告诉我的话,这时,我要非常小心不让那些邻居注意到我,她们会问“你想不想你的爸爸啊”问这个干嘛呢,我只是一个7岁的小孩儿。

    我仿佛忘了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姐姐是在哪里吃的饭,桌子上有什么,到底有没有鱼,这些记忆好像被自动删除掉了,怎么都想不起来。外面依旧漫天的烟火倒是记忆深刻,隔着窗玻璃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我很想跑出去看,但是心里真的感觉到很难过很伤心,挪不动脚步,别人的热闹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初一的早上,四婶来叫我和姐姐起床吃饭,其实我们早就起了,睡在别人家怎么好贪睡呢,早早的收拾好自己,呆呆的坐在床边,很窘迫啊,那一年。至于爸爸是什么时候出院回家的,我也忘了,才七岁的我记不住那么多东西,对伤感都很懵懂,那段时间大我三岁的姐姐晚上睡觉的老是哭,我只会睁着眼,在夜晚没有开灯的房间盯着有一点儿月光透进来的窗户。月亮在冬天冷不冷呢,它是不是也在期待春天。

    后来我家变得很穷,什么都可以忘掉,穷的感觉,太深入肺腑,像猛的吸了一口烟,很呛。

    爸爸治病花光了家里的钱,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他出院后需要好好静养,不能干重活,不能吃硬的东西,大米饭都被医生归纳在硬的食品种类里面,具体的就只能吃煮成糊状的面条和妈妈边用勺子碾压米粒边熬出来的稀饭。恰巧家里就有很多重活,很多年前,村子里大部分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就只是种烤烟或者玉米这些农作物去卖,还要种的面积广数量多,卖的钱才能勉强用到来年。可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倒下了,那两年,真的困难啊。农村人都起得很早,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早起去挑水,晚了的话可能会有人在上游洗衣服或者倒脏水在里面,一个家里负责挑水的那个壮劳力通常早上四五点就挑着桶出门,我的妈妈也不例外。父亲倒下以后母亲担起了家里所有的重活累活,我见过四点的早晨,她挑着两个空桶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还朦胧的夜色中,天慢慢有光亮了才回来,扁担很弯很弯,那两桶水很重吧,母亲该是中途歇息了多少次,才回到了家。家里花光了积蓄,又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母亲一个人种的地只够一家人的口粮,那会儿母亲口袋里到底还有多少钱呢,我不忍问这个问题,没有钱的日子,十分让人窘迫,窘迫的父母,窘迫的我们。

    一个所谓的算命先生给我们这个风雨飘摇的可怜一家人批了一卦:“时运不好,需要买两头黑毛的小猪崽来喂养,必须养两年才能宰。”我曾经一度怀疑他主业是算命,副业是卖黑毛猪崽,那么能算,算不到我家里并没有钱买猪,更没有钱能买喂养它们两年的至少两千斤玉米吗?还要养两年,谁家养来过年的猪喂两年啊。算命还真的是啊,不切实际。

    母亲向我爸的亲兄弟开口借钱,一千块。“也不是不想借,我家开春也要买猪崽,没有富余的钱了。”不存在道德绑架啥的,只是叔叔一家多年来一直住着我家的房子,不用存钱盖房子的他,我爸亲兄弟的他,可能我的父母觉得他可能会借的吧,谁知道呢,人心难测。总之那一年没有借到钱买猪。两年之后家里情况慢慢变好了,看来有没有那两头猪都一样。后来母亲对我们说,那会爸爸看病的钱除了家里的,其余的是向她的娘家人借的,过几年后还清了,从那之后,我的父母再也没有向别人借过钱,平时能省则省,能存则存,也时时教导我们不要向别人借钱。那年家里突遭变故,人情冷暖,受了个够。空空的猪圈,空空的钱包。

    本来我也变懂事了很多,不会吵着闹着开学要新书包新衣服,中午放学走四十分钟回家来吃饭也不会向父母要中午在学校周围吃饭的钱。我想一直一直这么懂事的,但总有忍不住的时候。二年级那年的六一儿童节,老师选好跳舞的人后,每天下午放学我们留下来排练两个小时,离正式表演还有两个星期时,老师通知明天回家带五十块来交服装费。晚上吃完饭我说出明天要交50的服装费的事,妈妈说:“今年你就不要参加了,我不是早就给你讲过叫你不要参加舞蹈排练吗,明天去给你们老师说。”是的,一早我就收到母亲的警告了,可小小的年纪更容易虚荣心作祟,那种穿着漂亮的蓬蓬小裙子站在舞台中央的感觉,让我突然就不想做一个懂事的小孩,就偏要去。第二天,我没有好意思对老师开口,也不想说,说什么呢,说我家没有钱,五十块也没有。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幻想着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不参加的原因,我该怎么说,怎么面对全班人的目光,怎么在地上找一个地缝钻进去……穷人家的小孩想要什么呢,只想要五十块买自尊心罢了。幻想着自己不参加之后,领舞的位置会让给谁,谁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而我只能灰溜溜的坐在台下。明明我很努力学习,很努力的昂着头让自己像一只天鹅,可是没人告诉过我没有钱的天鹅也只能收起优美高傲的脖子,缩在翅膀里,希望没有人看到。太凄惨了,越想越难过,我拉被子来擦眼泪,怎么也睡不着。五十块啊,我只想要五十块而已。

    后来还是交上了那五十块,母亲让姐姐去我们老师那儿交的钱,好在最后关头让我没有丢失那可恶的自尊。但是那个辗转反侧的夜晚,真的很难熬,往后我从来没有问过父母,为什么又愿意拿出那五十块,我不愿意甚至很想忘记当时那种感觉,那几年贫穷的家,贫瘠的心,太荒芜了,寸草不生。

    这样令人窘迫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父亲修养不能劳作那两年,我和姐姐没有添置过一件儿新的东西,全身上下都是旧的东西,旧衣服旧裤子旧书包旧鞋,破小孩破小孩,大概就是这么来的。衣服也就算了,只要不破,小了一点也还是可以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至理名言,衣服就算破了,母亲教导我们:笑脏不笑破,干净就行。可是鞋不行,鞋子破了的话,下雨天会漏水。

    现在想想,到如今我如此讨厌下雨天的原因,都是源于那时的委屈窘迫。每每听到有人说自己喜欢雨中漫步时,我都在想他漫步的时候是不是雨水进到脑子里面去了,他最好祈求雨中漫步的时候,鞋不会打湿漏水。

    “给我买双新鞋吧!”都已经很努力去体谅父母的辛苦不容易的小小年纪的我,还是在一个下着暴雨还不得不走路去学校的早晨,忍不住提出这个请求。“幺妹乖啊,将就穿吧,下午回家把鞋放火上烤一会儿就干了的。”看吧,这句话是让我接受现实,然后并没有做出承诺什么时候买新鞋。我很乖,从来只会乖乖的委屈,乖乖的流泪。不知道那时我的同学有没有注意到,我一双鞋穿了两年,鞋底还破了一个小洞,下雨的时候从鞋底开始进水,走起路来会有砸砸砸的声音。我多希望班上的同学都是瞎子和聋子,不要看见我的脸红和不知所措,不要听见我走路时鞋子发出的寒酸声音。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鞋底有没有洞,也只有自己清楚。再比如,我长大之后才知道,原来香蕉不是一种很贵的水果。一件新衣服都添置不起的家庭,怎么敢奢侈的买水果吃呢,我本来也没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的,都怪那次赶集,怪那又突然冒出来的虚荣心,怪这该死的贫穷。我和母亲去赶集,只是为了拿着装酱油的壶去街上打一壶三块钱的酱油,装满了可以吃几个月的那种量。在街上遇到了我父亲的亲妹妹,她热络的贴上来,亲切的摸摸我的头,再和我的母亲有一搭没一搭的拉着家常,突然我看到了她手里的塑料袋里装着香蕉,只是无意间看了那么一眼而已,就造成了我人生中最羞耻的回忆,多后悔,要是不看就好了。她捕捉到了我看香蕉的那一瞬间,故作热情的对我说,喜欢就拿一个,她只是这样说,却没有递袋子过来,还是抓着袋子放在大腿侧边,“拿一个嘛,想吃的话。”她话音刚落,我的母亲推脱着说我们一会也要买的,不用了。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妹妹那种语气和动作的刺激,我对母亲说我想吃香蕉,你去给我买,母亲一开始还笑着说一会儿就买,等那个女人指着一个水果摊告诉我们那就有卖的时候,我愤怒的扯着母亲的衣服,叫嚷着给我买,母亲突然把我甩开,大声的对我说买什么买,我看到了母亲眼中和我一样的窘迫和难堪,我转身就跑了,没有等她,一路的跑回家。边哭边跑,跑得越快那种丢脸羞耻的感觉越上心头。恨不得刚才那一幕是一场噩梦,努力的睁眼之后发现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母亲回到家,果不其然的只带回了那瓶大容量的酱油,轻轻的放在桌上。我不知道母亲后来对她小姑子说了什么话圆的场,那几年的生活让我有太多的不清楚不知道不明白不能理解,我们都默契的没再提起这件事,都在努力淡忘贫穷带给我们这个家的创伤。很久之后,我和母亲再赶集的时候,都已经买了很多东西了,每当她问我想想不想吃香蕉,我都在想,母亲记不记得那因为香蕉而窘迫无地自容的一天呢,她肯定记得的,因为后来母亲总以为我喜欢吃香蕉,我想不想要她都经常买,像那买舞蹈服装的五十块一样,如果可以的话,试图捡拾起丢失在那个水果摊前的自尊。

    锈迹斑斑断了一条伞骨的雨伞,穿了两年鞋底破了还有点挤脚的鞋,一日三餐的素菜不见肉,亲戚邻居的白眼……都说穷人的孩子不自信,回到家看到这样的景象,自卑由心而生,自信从何而来。我总是对别人说,很想快点长大,快点逃离残破的童年。

    多年前某个很火的变形节目,城市小孩和农村小孩互换的桥段,贵州的一个姓梁的农村主人公令我记忆深刻。他从农村换到城市家庭之后,吃了一个鸡蛋,身体就承受不住这个鸡蛋带来的营养,因为他此前十多年时间,没有吃过像一个鸡蛋这样程度的食物。当时已经13岁的他,看起来就像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个头不高身材消瘦,他那双站在人群里不知所措的眼睛,那种小心翼翼的眼神,让我觉得十分熟悉,穷人家的小孩,眼神中总带着那种茫然。后来在段视频平台上知道他的近况,长大后出来打工,还是不太富裕,但起码能自食其力,很高兴看到他像一个大人的模样,接受采访的时候多了一点从容,不再像以前一样怯怯的眼睛不敢抬头。

    同村有一对身世凄惨的姐弟,早年他们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随之出走不知所踪,两姐弟跟着叔叔生活。能给一个睡觉时遮风避雨的屋檐罢了,其他时候遮风避雨是办不到的。叔叔家自己的孩子在家看电视休息,他们则必须去地里干活,两姐弟都是五年级就辍学,以后再也不用周末干活了,一周七天都可以干。山坡上野韭菜生长的时候,他们会背着背篓,割满满的一篓去街上叫卖,据说卖的钱是其中的姐姐用来买卫生巾。好在农村山坡上的韭菜生生不息,每年快入冬的时候才会消失,可是冬天的时候,那个女孩怎么办呢,不得而知。她14岁那年,就跟着同村的人一起外出打工了,应该,以后有钱买卫生巾了吧,应该在例假期间还有钱能买一小块红糖,用热水化开,暖暖肚子也暖暖心。赚的钱有寄回来给她的弟弟,只是别人的家事我们也不知道细节,她的弟弟有没有见过他姐姐辛苦打工赚来的钱呢,一个14岁的小女孩在异乡独自奋斗,只为了他们都能饱腹而已。早上四五点的时候,浩浩荡荡的挑水大军永远有那个男孩的身影,他用一个白色的大水壶背水,来回两三次。过了两三年,十多岁的他终于可以出门打工了,我甚至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姓杨,本是同龄人,却没有搭过话。很多年前,他们两姐弟背着韭菜从我家门前走过,我远远的看见就快速地回家了,我不想对他们投去怜悯的眼神,自身过得也不好,却更见不得世间疾苦。“你还记得姓杨的那两姐弟吗,那个男孩前几天回老家来了,准备盖大房子呢,听说还要结婚了。”大二那年,我的母亲给我传了这么一个八卦。同样二十出头的他,这七八年间在外忙碌辛苦的每一分每一秒,是不是都在坚定的想着改变贫穷呢,很想恭喜他。

    回到我家的情况,熬过了那两年,父亲又能赚钱之后,情况好了很多。家里又开始种烟的那一年,父亲卖了第一批烤烟的拿到钱,给我和姐姐一人买了一双鞋,那双红色的小皮鞋我一直留着,太不容易了,对于我来说它简直代表着划时代的意义。总之两年间穿着一双漏水布鞋的姐俩,真的欣喜不已。此后家中虽然没有很富足,至少再也没有那两年如此窘迫的情况,日子在一天天的变好,我们都在努力忘记贫穷,父母也随时鼓励我们做一个抬头挺胸的人。姐姐读的师范专业,去年终于实现了她从小的梦想,考上了一所市区里的中学老师,体面的编制内。她还有一个相恋多年的男友,准姐夫是个医生收入不菲,两人正在筹备结婚。

    小涛,一个苦涩坚硬难以下咽的童年,我们都曾低着头穿梭在贫穷光景中。这些那些穷人家的小孩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摆脱自卑难堪贫穷的最好办法,就是长大。

    年纪还小的我们,身体比心灵更柔弱,远没有苦难高没有痛苦强壮,面对家里的破败没有任何办法,那把不愿意拿出去的破伞也不得不在下雨天撑着,儿时的一切就像那把破伞一样很无奈却又不能丢开。那就快快长大吧,长大了的穷小孩可以读书跨越阶层、可以出去赚钱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困境、可以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然后为之奋斗。我不曾对谁说过的无奈,何曾想提起那样卑微的童年,即便在所有人面前努力的展示一个天鹅的形态,可只有自己知道,那把破伞才是童年的全部。

    还是很讨厌下雨天,夜晚声声入耳的雷声同样令我害怕而睡不着,好在小小的一张床能给我安全感。小时候打雷下雨的时候,姐姐对我说,去睡觉就好了,睡醒来天就亮了。小涛,我也想告诉你,别怕,长大就好了,这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