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给小涛 » 学为好人

学为好人

    小涛:

    “兆谦闯荡半生,混账半生,糊涂半生,现在想念书求知活得明白,做个好人。”这是陈忠实先生某部长篇小说中,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走出半生,风尘仆仆归来时,心底最深处的想法。

    本来,这是一个人的底线,不作其他过多要求,是个好人、做个好人、起码是个好人。

    小学那会儿,班上有个成绩很差又很调皮的男孩,个子比同龄人高,就老是欺负班上的人,男生女生都受过他的欺负。如果发生学生之间的打闹时,对方要是抬腿踢他,他就会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双手迅速地一把抓住对方的脚,再往高处一抬,这样踢腿的那个人就会背着地的摔倒,这是他惯用的招数,屡试不爽。在其他同学还没有开始长高,或者长高的速度赶不上这个小恶霸时,他这套连招简直无解,同学们在与他一次又一次的交手中节节败退,自然,本不是其他同学先招惹他的,都是在他无休止的欺负中忍无可忍,才不得已还手,比如他会一下又一下的扯女生的头发,抢夺男孩子们的玩具。看电视时,觉得编剧老是给那些十恶不赦的人安排一个悲惨的童年这个情节让人不能理解,长大后才知道艺术真的来源于生活。像电视里的每个反面人物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和悲惨的家庭一样,他也是……家里只剩他和他的爷爷奶奶,爷爷还腿脚不便。农村里留守儿童很多,我们班上不止他一个人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也不止他一个人没有父母。但是其他人,做不到他那样。有一次上课,我们那个从不会给成绩不好的人好脸色的中年女班主任,居然破天荒的夸奖了这个班上的小恶霸,不是那种一两句带过的夸奖,是用着恰到好处的形容词,适当的环境烘托下,真心真诚的夸奖。据说,班主任偶然间有一次,从一个同事口里听说,我们班上这个男孩和另一个老师家是同一个地方的,和在学校里留下的口碑不同,他在家那边方圆十里是出了名的孝顺。小小年纪就给爷爷奶奶洗衣服做饭,上山割猪草,还扶着他腿脚不便的爷爷上厕所,每天早上早早的起床,给自己做早饭,不吵醒还在睡梦中的两老,还留着两个老人的早饭在桌上,再去学校。那时我们才三年级啊,不过一个9岁的孩子而已,本来我对他老是欺负同学很是不满,觉得他仗着身高欺负人,听到他的故事,我也不免动容。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家里没有一个壮劳力,老的老小的小,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见过他的爷爷,背很弯,拄着拐棍,走路时他的腿根本就抬不起来,在地上一挪一挪的。“大家要向他学习,孝顺老人。”班主任说讲完他的故事这样告诉我们。那就勉强的原谅他吧,尽管他也欺负过我,其实打架输给他的时候也不是很难过,倒在地上也不是很疼,他长得比我们高,原来是担子比我们重,要高高的个子,才能担起重重的家庭。自然大家听了他的事迹,也不会去拍拍他的肩膀给他竖大拇指说你真棒,毕竟我们都是嘴硬的孩子。在此后的时间,一群孩子嘛,吵吵闹闹在所难免,还是打不过他,还是被他轻松掀翻在地。他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我们不爱夸人的班主任说的。

    所以一个好人的标准是什么,难道人们习惯用一个人的优点去掩盖缺点,他明明做了很多错事,在发现他也做过好事的时候,就把那些错事一笔勾销,然后把他划入好人之列吗?好像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做一些不好的事,我们曾经在某一个时刻冒出的那种小小邪恶的念头,虽然没有付诸行动,但也细细想到过。一个人到底值不值得原谅,老话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从这两句话,看得出来从古至今,人们其实很愿意去原谅别人的,只要别人能改,就相信。不愿意改的那种人我们称之为执迷不悟死性不改,受到鄙夷并且冠之以这个人没救了的结论。但是如果得出这个结论以后,他那个人又变好了,善良的人们依然会夸赞:看吧,他还是有人性在。难道是因为善良的人有善良的眼睛,看谁都善良,这不对,值得深恶痛绝的人没谁会觉得他会变好,人们有的是一双善于发现善良的眼睛,行好事,做好人,自己知道,别人清楚。

    小涛,谁一开始都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吗,你是不是呢?虽然我们一起长大,但是很难说对于你,我到底了解多少。成绩不好,脑袋也不灵光,长相一般,没有特长,普普通通。其实,要是你这么一直普通简单下去,也挺好的。那年你养了一只猫,一只小小的小橘猫,它短短的一坨,眼睛耷拉着睁不太开的样子。一开始我以为你是很喜欢它的,你的妈妈不允许你把小猫抱到床上,你偏不听,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想抱它在怀里,你精心的喂它喝水,用猪油拌白白的大米饭给它吃,你问我它什么时候能长大变成一个大猫,我摇摇头说不知道,当时你表情还挺失落的。本来你和它,都应该要好好的慢慢的长大的。后来你就烦了,像厌烦一个普通的玩具一样,不喜欢那只小猫,你大可以像忘记一张玩具卡片一样把它丢在一边,不再管它就好了,那已经是它最好的归宿,而不是你提着它,走到一个很高的地方然后把小橘猫丢下去,下面全是细细尖尖的石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听着它越来越微弱的叫声,你转身就离开,头也不回。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你的残忍,像与生俱来的冷血,与你看似纯真的笑容不符,嘴上虽笑着但眼睛里透着什么,我看不清。大人们也训斥了你,说你做了坏事,但其实他们打心眼里就觉得死了一只猫不算什么,没有动手打你,随便骂了几句,像往后你每一次犯错时那样的轻描淡写。你低着头不说话,嘴角居然还在笑,你站在我面前,我看不懂你。

    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本恶。高中那会学校的辩论赛就激烈的讨论过这个问题,何止是讨论,是唇枪舌战。双方辩手引经据典,试图说出一个最有名和最有力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私下就已经搜集了很多东西,有关系的重点叙述,没有关系的也硬扯上关系。辩论赛中站起来的人一定有话说,要不是有时间限制,有说不完的话,礼尚往来的优良传统在辩论桌上荡然无存,每一位辩手都希望自己刚刚精彩的发言能将对手噎死,再也无力反驳。辩场激烈,看得我们这些观众也紧张起来,至于最后是那一队胜了,我问了很多当时在场的同学,他们都说记不清,有说是性本善那边胜,也有说是性本恶那方胜,其实胜与不胜也只是那一场比赛,大家都说记不清,是因为大家都说不好,到底人之初,性本善是至理名言,或者人之初,性本恶才应该广为宣说。最终,辩论赛永远没有真正的赢家,人们揪着几个同样的辩题辩了又辩,有时赢有时输,都是执念。

    身边也没有特别坏的人,大家规规矩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考上高中,努力读大学,有的谈甜甜的恋爱,有的一直单身。每个人性格都不一样,我自然是喜欢真诚耿直的,对那些虚伪的人持鄙夷态度。不过虚伪的人也不是坏人,有人讨厌他,但是他不会受到惩罚。我们上法律法规课的老师说,一个人的最低要求就是遵纪守法,在法律底线之上,人可以有个性,这时人们可以用道德准则去衡量这个人,在这个底线之上,人可以奇奇怪怪,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看,自己高兴就好。可是太过随意,太过肆无忌惮,就会越降越低,离法律底线越来越近,甚至不在乎那条底线发出的警告,终于,触碰到它时,就不能有个性,没有了自由。明明那条底线给了人们很大很大的空间去任由发挥,它画在很低的地方,是人们自己偏要一层一层往下跳。

    做好人也有郁闷的时候的。那种路边乞讨的人,难免会让人有恻隐之心,路过的人会多少给一点钱,我也不例外。但是新闻里面曝光的乞讨的人“下班”后开上自己停在停车场的奔驰车回家,那些给他们钱的人,有多少能开得上那样的车啊。近年来生病筹钱的软件平台越来越多,有的筹几十万,有的要少一点。陈述情况的时候总是说家里已经负债累累无力承担,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经济状况也说没车没房。老家同姓的一个亲戚,生了病,明明家里有房有车,在此前也老是向别人炫耀自己有房有车有存款,生病治疗需要钱时,也在那种平台上发求助的帖子,用着别人捐的爱心善款治疗,治好后依然逢人就炫耀自己的车房和存款。好像我们这些穷人要傻一点一样,至少所述的这些博同情的人是这样认为的,他们看中了有人的傻,觉得这是生财之道。我倒是觉得没关系的,自己出于好心给出的那点钱,他们以为是骗到了我,其实我只是图个对得起良心。谁又能骗得了谁呢,我希望能帮帮那些人,万一出来寻求帮助的人里面有人是真的,他抱着感恩的心,我出一点点钱,他衷心的给我最美好的祝愿,对我说好人有好报,这不是赚了吗。有多少人曾经非常富有,却没有好报。

    在网络还不是很发达,人们还没有从网上看到很多那些碰瓷事件时,我的父亲就已经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是个好人,尽管他脾气不好。他有一辆农用三轮车,平时可以拉货,要是载人被交警抓到就会罚款那种。记不清那一年我多少岁了,我和我的父亲上街去买东西,回家途中路过那家开了很多年的卖烟花爆竹的店,像平常一样。那天那个店门口的地上坐了一个老人,店老板在旁边说着什么。我的父亲走上前去,询问店老板发生了什么“这个老太太是来买爆竹的,刚从我店里出来就说头晕,一屁股坐在我家门口,我扶都不敢扶哦。”店老板解释到。“小伙子,我家在下面的一个寨子里,你能把我送到那个村口吗”听到老太太的诉求,我的父亲只回答了一个字:“好”,店老板试图阻止我的父亲,说询问她儿子的电话号码,她说记不清了,又只让送到村口,不让送到家里,怕是讹钱的。我的父亲并没有多说什么,叫我和他一起把老人扶到父亲三轮车的车厢里面,叫我在里面扶着老人。父亲骑着车缓慢的在路上走着,没一会就到了老人说的村口,“就把我放在这里吧,我坐在路边,要是路上路过我们那的人,我会叫他打电话给我的儿子接我回家”,老人说。我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她执意的只让我们送她到村口不送到家,也不说她儿子的电话号码,让我们打给他。父亲照她说的做了,扶她坐在路边,走的时候那个老人说:“小伙子是个好人啊,你家的小孩一定能考上大学,当大官啊”。父亲笑笑,就拉着我走了。父亲说,老人是个好人,她头晕走不动道,需要人帮助,又不让人送到家门口,可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会讹上帮忙的人。后来我想想也确实是,老人一定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脾性,不想连累好人。当时她那句祝福的话,却也是极好的,谁知道我和姐姐能考上大学,有没有一个善良的老人真心祝愿的功劳,至于能不能当大官,就看祝愿的能量有多大了,谁能知道呢。自然我的父亲乐于助人这方面,不仅仅只有这一件事,只是后来听说了很多老人碰瓷讹钱,好心扶老人却被赖上的事,觉得父亲的运气很好,对这件事的印象格外深刻。我家住在路边,路上来来往往的有很多人,有的人住得离街上很远,要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途中必经我家。经常有人到我家来寻一碗水喝,不管有大人在家,还是就只有我们小孩在家的时候,都遇到过。还有那种别人称作疯子的人,穿得破破烂烂,手里拿着一个破碗,会到人家里要饭吃。我的母亲也会给这样的人一碗饭,接过他的碗,舀一碗满满的白米饭,要是正遇到我家吃饭的时候,还会在表面铺上菜。那些别人口中称作疯子的人,总是很规矩的站在门口等,不会冒失的进到屋里,我们这些孩子还是很害怕那种打扮的人的,他们心里好像能感觉到。我觉得我的父亲母亲都很善良,也许是农民特有的朴实,他们没有多余的心思,单纯的好人做好事。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父亲母亲这样做,我们这样看在眼里。长大后我每每向别人提起这些事的时候,都是一脸的自豪,原来不需要有权有势,是个好人,就很值得自豪了。父母也许不能给我们留下很大的财富,但是那些精神上的闪光点,是可以一辈一辈的传下去,不像财富一样,还怕老话说的富不过三代,我相信善良可以永存。

    小涛,我用我仅有的人生阅历想要告诉你,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是个好人。好人可能很穷,但是心里乐得自在,没有负罪感,每天睁眼时无所惧怕。也不是处处对人施以援手才是好人,只要不是坏人,不对社会产生危害,就行了,明明恪守人的底线是很容易办到的。

    奋斗一辈子,也可能还是一贫如洗。人怎么才能坦然地行走在这天地间,不过是学为好人,求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