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一生为荻 » 第一百零六章 不受

第一百零六章 不受

    “忍冬,我瞧着,那位公子出手阔绰,非富即贵,而且日日都来围着你转,惹得来看病的人好奇瞧着热闹,医馆的伙计都无心做事了,你就跟那位公子走吧。悬壶馆庙小,不过是个医馆,容不下那尊大佛。”

    一连几日,掌柜的沉重的话语不断在我耳畔回旋。

    “忍冬,想不到你还认识那么个有钱少爷,没看出来啊。往日多有得罪,你别放在心上。”

    伙计们的恭维之语让我心中复杂。

    那个人的到来,丝毫没有改变什么,反而让我平生了诸多连累。

    我已经尽力将他视作一个陌生人了,我已经尽力对之毕恭毕敬了,为什么他还是不肯放过我呢?

    我毫不感念他所做的,我对他视而不见,难道他看不出来吗?

    思绪中,我被一阵鼓声惊醒。

    天冬守着药罐,手中正玩得起劲。那是一个拨浪鼓,应该是那人买来给他的。

    听到那鼓声,我瞬时起身就夺过了那东西,直直摔在了地上。

    那拨浪鼓碎成两半,天冬瞬时吓得一副欲哭模样。我没有顾,因为外面的一阵脚步声。

    那人端着药碗错愕地看着,我瞪了他一眼,立马端着炉子上的药离去。

    几日下来,他不再多言,反倒做事愈发勤快。

    我知道每一次他端到前堂,就有讨好的小二接过,我每次都不想与之同处。

    我端着药匆匆离去,心中还是愤愤不平。

    “夫人小心!”

    一不留神,那汤药便因撞上了人而撒了些许。一时,发现自己冲撞了客人,我忙恭敬一礼。

    “没事。”

    这道温和的声音让我抬起了头,正是那位姚夫人。

    看到这位妇人,我不由又想起绿蚁馆,想起鸿语姑娘。我记起了两日前在医馆中听到来的一番闲议。

    他们说鸿语姑娘和陆大人在梧州过得很好,生活美满。

    “我们走吧。”

    姚夫人虚白的面上柔和一笑,便在丫鬟的搀扶下出了门。

    “忍冬,这药我来送。瞧你没精打采的,你去歇着吧。”

    石韦眼疾手快接过我手中的药,似乎并没有责怪我方才冒失的意思。

    “听大夫说,那位姚夫人的病愈发严重了呢。”

    “可不是,听说是患了重症,如今每日都离不得药,真是命苦啊。”

    “命苦什么啊?十年前,这位姚夫人被原来的夫家休弃之后,又嫁给了一户有钱人。姚家人非但没有嫌弃她改嫁,还花了不少银子为她治病,也算是个有福的呢。”

    “也是啊,这有钱人的事儿哪儿轮得到我们操心呢?……”

    伙计们的议论让我心中恍然。

    在宴都,女子二嫁不算稀奇。那位姚夫人能得夫家照顾如此相待,算是不错了。

    我没有再回后院,帮着做起了包药一类的活儿。他们不会管我。

    我磨蹭好一会儿,回去时那人果然不在。他每日天亮就来,天黑就走,倒是准时。

    安静之中,我发现天冬又在玩拨浪鼓。

    那摔成两半的东西已被他修好,又咚咚咚的响。

    我突然想起他今日有意抢着送药,让我和那人待了半刻。

    心中的怒气再次升起,我上前便伸出了手,天冬也立马就收回了手。

    瞧着他一副不肯给的警惕架势,我趁他不留意抢来便丢尽了火中。

    他的东西,我一件也不想要,最好也别出现在我眼中。

    熊熊火焰刺啦的响,伴随着一阵微弱的哭泣声,我直接钻进了被褥……

    晨曦越过山川,化去一夜的清寒。草长莺飞,风吹柳絮,片片结愁绪。

    蓦然睁开双眼,天色已明,我不由揉了揉额头,为着不久之后的人而愁心。

    半刻之后,我收拾妥当。奇怪的是,那桌上并没有送来要熬的药材。

    今日怎么没活干呢?

    思绪中,屋中跑出的天冬正好撞到了我。

    他看见我,一副怒气,理也不理地就跑了过去,显然还是在为昨日的事生气。

    我困惑于今早的异常,只留意着天冬,发现他也没有要熬药的意思,只匆匆啃着馒头,喝着米粥,便背起了竹篓,拿起了镰刀,似要出门。

    这一幕,我瞬时想起了掌柜的吩咐的。

    今日外面也安安静静的,莫非是休假?天冬这是要去山里采药?

    想到此,我忙也背着竹篓与镰刀跟了上去。再晚半刻,那人就又要来烦我了。

    我不想看见他,我想着那日掌柜的怒火,遂拿了个馒头,跟着天冬。

    一路,天冬对我视而不见,我则啃着馒头。

    街上冷清,未有多少行人。我跟着小碎步的天冬,完全不担心会被落下。

    清晨的阳光渐起,一座座巍峨的山川入眼。群山之间,飘逸着流动的白云,腾腾雾气从山野升起,露出一条条羊肠小道;谛听之下,几声悦耳的鸟啼结籁林中。

    跟着天冬走了一个时辰后,我进入了大山深处。

    入眼,山清水秀,草长莺飞,溪水潺潺,浮光掠影,不知名的野花随风摇曳,美若画卷。

    原来春天已至,在这群山之中。

    我醉心于这一步一景的景象,流连忘返,心中沉浸于这山中的清幽。

    我不由想起清徐一般的美景。

    天冬则完全没有被这副美景吸引的意思,他在林中四转了一会儿,目光终于定在了一处。

    未等我询问,他便已放下了背篓,趴在地上拿着小铲挖着什么。

    那是一株我不认识的草。

    我默默看着天冬,只见他刨了半响,完好地取出了一整节根须,而后面色欣喜地放入了背篓。

    看着那节根须,我瞬时又觉得有些眼熟。

    原来那是株药草啊。

    瞧着天冬挖得起劲,我也放下了背篓,四处寻了起来。

    就这样,我也挖起了药草。这种草好像漫山遍野都是,挖完一株又是一株。

    途中,天冬看了我一眼,默契地与我各挖一边。我没有说什么。

    日上三竿,我醉心于这片景色,也专注于手中动作。当我累得腰有些酸时,抬头便发现天冬不知何时已坐在了溪水边,吃着馒头。

    我心中无语了片刻,这才停手,准备休息会儿。

    幸亏我出门时学着他多拿了个馒头,不然此刻就要挨饿了。

    我啃下第一口时,天冬已经吃完了手中那个,正搓着自己手上的伤痕。

    烈日高照,他并没有再去挖药草的意思,而是趴在溪水旁扔着石子。

    我坐在他的身旁,一时也不想去,反正这背篓已装了大半。

    最终,瞧着这孩子一连三次都没砸中那溪中的鱼,一副失落模样,百无聊赖的我顺手便扯了根草。

    三五下,我便编好了一只活灵活现的蛐蛐儿。这门手艺,是在清徐学会的。

    “给!”

    当我递给他时,他眼中一亮,下一刻,便又犹疑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接。

    这孩子还真是记仇。我懒得和他解释,将那蛐蛐儿塞给了他,便去挖起了药草。

    休整完毕,也该干活了,否则天黑就回不去了。别看山中光景无限,外面的天才沉得快呢。

    不久,天冬似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也跟着挖起了药草。

    日头西斜,溪边传来一道巨响,只见天冬抱起一块有他脑袋大的石头丢进了溪中,背着便背篓走了。

    我这才留意到自己险些忘了时辰。

    一路上,天冬走在前面,与我保持着距离。

    沉沉的一背篓和一整日的劳累叫我说不出话,只默默走着。

    落日西沉,我们终于走到了街头一角。

    仍旧没有多少行人,天冬走得愈发慢,我不一会儿便跟上了他。

    这孩子一整日不喊一句苦累,倒是个能吃苦的。

    我心中刚生出了几分怜悯,便见街头戏耍的一群孩子跑了过来,其中一个稍大的一把便推倒了天冬。

    “看!医馆那个没爹娘要的傻子来了!”

    “傻子!没人要!”

    药草撒落,天冬吃痛揉着胳臂,被这群孩子的把戏弄得一副狼狈,口中不断地喊着“不时”。

    一句“不是”,叫他们笑得更大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