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一生为荻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闲绪

第一百三十一章 闲绪

    那日前堂相遇,是我最后一次见林庭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再见他,只偶尔听到些关于他的传闻。

    我的身体大好后,再次被调去了后院专职熬药,生活再次平静了下来。

    我也更喜欢待在后院。

    好在有天冬与我相依为命。他仍旧去学堂,只是仍旧学得很慢。

    鲍大夫说,他的智力可能永远都只是五六岁的样子。

    我不再强迫他学,任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想他过得开心些……

    烈日照空,流萤飞舞。夏日炽热的风,带走了那过往所有的故事,时光仍旧静静流淌着,不觉爱,不觉痛,片片光羽,落入眼中。

    “诶,听说了吗?那位林世子又去了书院听学呢。听说这次,是那位爷主动请求去的。”

    “听说,林世子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去过酒馆、赌坊之地了,这次莫不是转了性子?就连侯爷听闻他要去书院的消息,很是惊讶呢。”

    “眼下广南侯府的两位公子同在书院读书,那才是热闹呢……”

    悬壶馆中,有关“热病”的议论已是半月前的事。碎语耳畔,也不过夏日里的一点聒噪蝉鸣。

    悬壶馆的生意仍旧不冷不热,每日不是很忙,却总有事干。火炉旁,总要有人守着。

    热浪翻滚,每每坐上半刻便会热出一身的汗。

    这并非不能忍受,闲暇之余,我留意着天冬。

    费力抓来的一只蝉,他能忘了吃饭玩上一下午。床底的蟋蟀,精心喂养的蛐蛐儿,抱着睡觉的木剑,我都由他去了。

    等他玩儿够了,他才会去乖乖坐着练字读书。

    有时,我也准他随着常山他们去河边,不过他不是去洗澡,而是去抓些小鱼小虾。

    自他第一次给我带回来了个莲蓬后,他便不甘于后院的一块狭小之地。

    三日不到,他便学着做了个钓竿,又将后院的土翻了一遍,抓到了蚯蚓。每当伙计们去河边,他便跟着去,再跟着回来。

    不过他一次都没钓上来什么。

    我去那河边看过,河水不深,并不似有鱼的样子。不过天冬喜欢,我都由着他去了。

    思绪中,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个小人儿提着桶垂头丧气地走来。

    “天冬,那河里清澈得很,怎么会有鱼呢?”

    方海笑着扭了扭天冬的小脑袋,便跟着几名伙计眉开眼笑地走了。

    我留意着低头的天冬,刚想安慰他什么,天冬发现了我。

    他抬头便是一个大大的笑脸,一对虎牙尤为可爱,恍然刚才丧气的人不是他一样。

    我被他的小把戏笑到。

    天冬跑去放好了东西,便坐在了我的身旁。此刻,他安静地拿着笔,认真一笔一划地练着字。

    我安享于此刻的时光。别无他事的时候,我开始看起了书。那是医书。

    就在我病好后没几日,我又听到了伙计们的议论。

    他们说,那位姚夫人病得很重,连府门都不出了,也不知能撑多久。

    从医馆的阁楼里,我得了几本老旧的医书,自此一有闲暇就会看上几页。

    按照悬壶馆的规矩,伙计要是能开始做些扎针开药一类的活儿,便能跟着大夫外出问诊。

    我想要去,自此一有闲便看起了医书。

    我有感觉,姚夫人在等我前去,为那未完的故事。

    ……

    “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

    几日间,我已背了不少。

    在熬药的间歇,在送药的途中,在看天冬练字的时候,我都默记着那医书上的内容。

    背得多了,则免不了要试验一番。好在我所在就是医馆。

    这里有足够的药材供我辨识、比较。有时,我对着医书,会自己拿着药渣配药,再借着余温熬出小碗来。

    自然,我还会偷着试药。

    药并不好喝,但似乎也没什么作用,或许是因为那些药材早没了药效的缘故。

    总之,我学得一头雾水。

    苦思之中,我将天冬摘回来的莲蓬也入了药。

    这一日,天冬满眼的好奇,还以为我在做什么好吃的一般,寸步不离地跟着我。

    鼓捣了半个时辰后,我得了一碗黑黝黝的药水。

    这药味闻着不似平常熬的好,这色泽也有些不对,我端着这碗药凝视了许久,天冬也好奇盯了半刻。

    我没想到的是,一个转身的功夫,天冬就偷喝了去。

    那虽是副补气血的方子,可难保我熬的没什么问题。毕竟药材的用量可是很讲究的。

    那一刻,我急得拍他的后背,他却只嫌弃般道了一句,“苦!”

    之后,我硬生生观察并揪心了天冬半日,只见他神色恹恹的,似有些难受,我急得给他寻了块甘草含着,见他气色渐好才放下了心。

    我是再也不敢让天冬喝我的药了。不过天冬总能给我惊喜。

    那医书上的药材配有图画,天冬见我看书,有时也跟着看,在一个明媚的日子便给我带回了一根金银花。

    这飘香的金银花着实让我惊奇,我不由有些疑惑。

    “路上!”

    想了半响没个结果,天冬道出了这两个字,便跑去钓鱼了。

    第二日,我便将那金银花晒干入药。汤药中有一股清香,很是好闻。

    没想到的是,那金银花于天冬而言似乎只是个开头。

    随后,他便给我带回了各种药材:连翘、板蓝根、钩藤、陈皮、生姜、土鳖虫、人参根……简直数不胜数,叫我应接不暇。

    于是,每日他一副神秘般塞给我,我都要仔细回想一番他去学堂的途中或是那河边的一草一木。

    板蓝根一类常见,或是他在路边偶遇;我曾见他偷进厨房,生姜或许来自那里;土鳖虫许是他在土里抓的。

    可这人参根?

    我实在想不出悬壶馆附近哪里有长人参的地方,若是云岫山或有可能。

    “路上!”

    天冬仍旧是这两个字的回答,似见我不信,又补了句,“萝卜!”

    萝卜?天冬这是从哪儿捡来的?

    我不愿把天冬往不好的方向想。他的一片好心,我完全感受到了。

    掌柜的一直面色如常,说明天冬并没有做出格的事,是以,我怀着疑惑研究起了那些药材。

    那节萝卜似的人参,则成了天冬的晚饭。

    这一次,我按着包好的药材另配了一份,熬着两罐,一碗正常,一碗熬出来的苦水终于有了些药味。

    月末的一日,我得闲去学堂接天冬放学。

    一路,我念着天冬三日前带回来的一株月季,入门便在四顾。

    学堂屋外的庭院里,长了各样花草,似被人打理过。

    是以,当一道声音响起时,我才恍然回神,发现自己险些冲撞了面前妇人。

    “夫人,您来是找先生有什么事吗?”

    守门人恭敬一礼,对着一道华服身影。那妇人身影只一个侧影,眉目温和,身量纤纤。

    “哦,也没什么事。我给夫君做了些糕点,这天似要下雨,我便连伞一同送来,烦请你送去。”

    温声一语下,只见那瘦弱妇人从丫鬟手中接过了伞,连着一个食盒,递给了门卫手中。

    不久,那妇人便携着丫鬟缓缓而去。

    原来那就是赵夫人,瞧着也是个很好的女子呢。

    我心中一语,转眼便瞧见了天冬外出的身影。

    这一次,他飞跑出来,却未如常般拉我的手,目光瞥向一处,恍然一副心虚的样子。

    我微微摇了摇头,捏了捏他肉嘟嘟的笑脸。

    天冬敢拔赵先生院子的花,着实有失礼仪,可这天眼看着就要下雨,我也来不及责罚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