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一生为荻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风波

第一百三十二章 风波

    或许是日常试药的缘故,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愈发康健。

    往日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痛,如今倒不觉疲乏,睡得也安稳了些。

    每一日,我都神清气爽,精神饱满。

    时光一日日过去,悬壶馆风平浪静,这让我知足常乐。

    休假的一日,我带着天冬又去了一趟云岫山。

    我们挖了许多药草,也摘到不少野果,只是那树桃子似是被人捷足先登,一个都没尝到。

    山中野味无尽,除了野果,便是菌子和野菜。

    天冬采了一大袋,回去后我对着医书比对了半日,才敢拿那些蘑菇熬汤,算作日常的调剂。

    瞧着天冬脸上多了二两肉,我心中无比高兴。

    时光一日日地过,悬壶馆一切安好,只那医书背了大半,仍让我犯难,只天冬的胆子愈发地大,叫我有些招架不住。

    “诶,听说了吗?林世子月前在书院的射箭考核中拔了头筹呢。”

    “真的假的?林世子往日不学无术,这才去了两个月就这般出众了吗?”

    “你还别不信,据说林世子近两个月来回府便是闭门苦学,全然不似往日那般,就连书院的老夫子都夸赞了世子爷的一篇策论呢。当然了,论读书作文,林二公子还是略高一筹。”

    “这世子爷这次莫不是真的转了性子?”

    “谁知道这位主儿能坚持多久呢?不过听说侯爷想将一些事务分给世子处理,世子一口就应下了。如今林府两位公子一文一武,各自主事,那才有热闹看呢……”

    城中百姓似乎对那人的事格外关注。

    碎语耳畔,我拿着天冬昨日带回来的一节何首乌根,心中再次升起了困惑。

    天冬向我保证过,不会再做出格的事,那么这节不似野生的何首乌,又是从何得来的呢?

    我还未得出答案,便看见了天冬送药回来颤颤巍巍的身影。他一放下碗便四处环顾着,偷着躲到了桌脚。

    紧接着,便是一道匆忙的脚步声。

    我于这异常中觉察到什么,忙收起了那节何首乌根,整理起了一堆药材。

    天冬定然是闯什么祸了。

    “你这小子,竟敢拔我药园里的东西!看我逮住怎么收拾你。”

    一道老者的斥责声传来,我心中紧张了几分,埋头不敢多顾,只偷偷瞥了眼桌脚下的天冬,靠边走了几步。

    脚步声近,却久久未有言语。

    抬眼看去,一位白胡子老者一手拿着桌上的一株药材凝视。

    鲍大夫皱眉生气的模样叫我不敢出声,只紧张地瞧着。那药材有什么问题吗?

    “这味五味子是你挑出来的?”

    鲍大夫忽而抬头,看了我一眼又自言道:“嗯,不错,这副药确实不该有金钱子,许是伙计手误。你倒是心细。”

    因我熬药多了,大致记下了每副药的药材,那味药是我不曾见的,故而单独挑了出来。

    此刻,看着鲍大夫的目光在那本医书上,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着天冬做的,只跟着心虚。

    许是见我无话,鲍大夫没有多说什么,似忘了所来之事,捋着胡须便走了。

    脚步声远,天冬这才探出小脑袋,站在跟前一副乖巧的样子。

    我揉了揉脑袋,只觉这孩子还真是活跃得紧,可我又拿他没有办法。

    ……

    风过无痕,秋云柔柔作一团。朝朝暮暮,人来人往不断。

    “小二,你们掌柜呢?”

    午后刚闲暇下来的悬壶馆,被一道高声招呼中断。这声音高亢有力,全然不似病人的语气,也不似出自平民百姓之口。

    我不免抬头看了一眼。只一眼,便让我埋下了头。

    随着伙计的相迎,踏门而入的一位华服少爷,容颜俊朗,只眉角一点晦暗,叫人生不出和善来。

    广南侯府林二公子的到来,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广南侯府距此有一段距离,悬壶馆也不是距其最近的一家医馆。

    “还请这位公子稍等片刻,掌柜的在后堂,马上就过来。”

    伙计显然是有眼力的,没有反驳或多问一句话。

    我压下了心中疑惑,侧身将头埋得更低些。如果可以,我想穿堂而过,可又有些害怕。

    广南侯府,这四个字,我不想与之沾染任何。

    不多时,闻得身后一阵脚步声,我心知掌柜的来了。不曾想掌柜还未开口,门口又是高声一语,“掌柜的,近来大理寺出逃了个罪犯,不知你这里可有发现?”

    这声音若笛声清响,让我有些耳熟。抬眼的一刻,我再次缩回了目光。

    来的不止一个,几人持剑有素,一身官服威仪肃肃。为首之人,恰与我有过几次照面。

    “官爷说笑了,悬壶馆乃是医馆,做的是正经生意,怎会窝藏逃犯呢?”

    掌柜的颤声回道,半躬着身,我听出了几分惧意。

    为首男子环顾一周,神色稍缓,“如此甚好,那逃犯是个惯犯,专做杀人的买卖,罪大恶极,一旦发现须立即禀告官府。另外,既是开门做生意,旁的也需规矩守法。”

    掌柜的点了点头,“是,官爷说得对。官爷一路辛苦,不妨坐下喝杯茶?”

    “不用了。”

    来人严肃一语,便待人出门而去。

    掌柜的神色一顿,这才留意到一旁座上的尊贵之人,“敢问这位公子到店可是有事?”

    林二公子起身,只看了眼药柜,便转身离去。

    不多时,悬壶馆再次安静下来。有伙计上前,“掌柜的,方才那群人是什么人啊,值得您这般恭敬?”

    掌柜的抹了把额头的汗,看了看四处,“那可不是一般的官爷。下次再见,你们都给我机灵点儿。”

    “掌柜的说的是,可我们不过是个小小医馆,也没做那犯法的事儿啊。”

    “你知道什么?民不与官斗,你哪句话得罪了人,指不定给你按个什么罪名呢。”

    伙计连忙点头应是,继而一副思虑,“诶,他们说再抓一个杀手,您说会不会就是……”

    “去!”

    掌柜的脸色一沉,当即罢了罢手,“那人都走三个月了,和我悬壶馆没有半点关系。有关那人的事,你们都给我烂在肚子里,谁若敢再提,我要你们好看!”

    言罢,掌柜的大步离去,我则思虑着方才的话。

    那人真的是杀手吗?

    “忍冬,你想什么呢?明日随鲍大夫出门,你准备好了吗?”

    耳畔传来熟悉一语,我回过神来,忙向后院而去……

    风急天高的一日,我随着鲍大夫出了悬壶馆。

    鲍大夫身旁的药童生了场病,不知为何,便点了我随他出诊。

    我自知自己的医术还不精,当不得药童的职务,可我还是满怀期待地去了。

    提着药箱,我随着鲍大夫和来请他去诊病的小厮一起,走上了街。

    “鲍大夫又出来问诊啦。”

    街头巷角,不时有路过行人打着招呼。鲍大夫好似很受欢迎的样子,让我心中多出了几分敬佩之意。

    一路,鲍大夫带我走街串巷,言谈之间,尽是医者仁心。我不由记起与鸿语姑娘走街串巷送酒的场景。

    最终,问诊了四户人家后,鲍大夫带我在一府邸外停下。

    那是一块气派的匾额,叫人一看便知是有钱人家。匾额之上,书写着“姚府”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