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奸臣当道,国泰民安 » 第3章 露馅

第3章 露馅

    至于进士,那更是普通人一步登天的机会。

    官场上有句话,叫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只要考中了进士,那就有了入内阁的资格。

    那可是内阁啊!

    大明帝国的权力中枢!

    尽管考上了进士,只是有了进入内阁的机会。

    但只要有那么一丝机会,那都是了不得的事。

    胡云海当然没那么大的野心,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他儿子能成为内阁阁老。

    对于他来说,成为阁老那是有些痴心妄想,但只要能考上进士,最次也能外放成知县。

    对于他这样的升斗小民来说,县太爷已经是天一样的人物。

    试想,当年胡锋祖父认识个主簿,就牛成什么样子了?

    要是他儿子以后能当上知县,那还了得?

    更何况,只要拥有进士出身,那任职知县是最次的情况,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将来肯定能往上升。

    知府、布政使、巡按、巡抚……

    想一想这些传说中的官名,想一想他儿子将来可能就当上了这些官,胡云海便一阵颤栗,这是兴奋的。

    心中高兴,他也对蒋芳道:

    “弟妹啊!

    你可要好好的把锋哥儿管好,要是他也能考上秀才,那石哥儿、锋哥儿、明哥儿,他们三弟兄一起齐心协力,在这吴钩县,谁还敢惹咱们家?”

    蒋芳听到胡云海这话,也幻想起来。

    她当然不敢期望胡锋能比得过胡云海的两个儿子,其实只要胡锋能有胡石一半厉害,她就知足了,也不枉她这么多年的辛苦。

    她笑道:“锋哥儿太笨了,没有石哥儿和明哥儿聪明,只要他能赶得上石哥儿和明哥儿一半,我就知足了。”

    一边说,她一边小声对一旁默然不语的胡石道:

    “石哥儿,一会儿劳烦你给指点一下锋哥儿功课,他太不用功了,你们是弟兄,希望你多帮助他。”

    胡石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众人一边说,一边往回走,不一会儿就来到胡锋家。

    此时,饭菜已经做好,胡锋老爹把饭菜端到院子里来,众人围成一圈,开始吃饭。

    那些大家族的人,吃饭很有礼仪,很有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是最基本的。

    但胡家这样的家庭,却没那个讲究。

    几乎可以说是百无禁忌。

    众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聊着聊着,话题便聊到了一个同族的身上。

    “康二叔家那小子,好像和锋哥儿一般年纪吧!

    可曾读书?”

    蒋芳谈及这位康二叔,是非常敬畏的。

    这位康二叔,可以说是胡氏宗族老一辈中牛人中的一位。

    其能量非常之大。

    他是吴钩县户房的司吏,以前老主簿在的时候,上连主簿,横勾六房,下结衙役。

    那叫一个威风了得。

    这些年来,胡氏宗族的族人,之所以还能过得不错,也全赖这位康二叔照应着。

    朝廷每次征收税粮的时候,胡锋家之所以没有比其他人家征收得多,没有闹了个家破人亡的境遇,那是全看康二叔的面子。

    包括胡云海,康二叔也给过他不少帮忙。

    但此时,胡云海听到蒋芳的话,却冷哼一声,道:

    “咱们自家人不说两家话,胡康家……也就那么回事了。

    他是吏员,他儿子不能参加科举,就是读书,又能怎么样呢?

    更何况,他那儿子,我看也不是个正经的。”

    言语之间,充满了鄙视和不屑。

    此话一出,气氛顿时一冷。

    胡锋的老爹本来就不喜欢说话,而蒋芳,同样也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

    毕竟,这些年来,要不是康二叔的照应,他们家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现在怎么好背着人说坏话!

    胡云海见此,却道:

    “我承认,这些年来,胡康确实对我们家帮助不少。

    但是明公正道,他胡康这些年来,白帮我们了吗?

    哪一年我们不得给他交点银子?

    说得好听,他是用这些钱去帮我们活动,但你们压根不懂衙门里的弯弯绕,那些银子,其实全被他吃了。

    他倒是名利双收,面子和里子都有了。”

    胡云海对胡康,很明显有些愤愤不平。

    这也勉强能理解,说起来胡康和胡云海是同龄人,小时候就是发小。

    但是后来,胡康当上了吴钩县的司吏,在吴钩县,那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甚至,胡云海在胡康面前,也得伏低做小,不敢有丝毫不敬。

    这些年,他确实没少受胡康的气。

    而现在,他儿子胡石这么小的年龄,就考上了秀才,说不定几年之后,就能考中举人,超过胡康一家。

    他憋在心中多年的那口怨气,忍不住发泄出来,也是能理解的。

    但是,他胡云海能这么说,胡锋的老爹老娘却都不敢附和。

    毕竟,胡锋可没胡石这么聪明,人家胡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当上老爷了。

    而胡锋,真的能读出什么名堂来吗?

    吃完饭后,蒋芳请求胡石给胡锋讲课。

    而胡石,却要求胡锋把社学先生评定的试卷拿出来,他说要看看胡锋的文章如何,再针对性的给予相应教导。

    “你愣着干什么?快去拿啊!”蒋芳见胡锋不动,有些恼怒的催促道。

    胡锋脸色有些难看,挪动起步子来,十分费劲。

    但此时他只能硬着头皮,进屋把试卷拿了出来。

    试卷上,评语确实写了个“乙等”。

    但是,这个“乙等”是胡锋改的。

    胡锋将“丁等”改成了“乙等”。

    尽管改得还不错,但他也不敢保证胡石等人能不能看出来。

    心中揣揣不安。

    胡石看到试卷后,沉默的研究了许久。

    最让胡锋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胡锋这个评语,有问题!”

    胡云海走了过来,把试卷看了一遍,然后对蒋芳道:

    “这试卷,像是被人改过的!”

    众人的目光,一时间全落到胡锋身上。

    ——

    时间悠悠而过。

    转眼间,过去了好几年。

    胡石这个神童,在成化十七年的乡试中,并没能考中举人。

    在胡锋家吃饭的时候,胡云海道:

    “这天下的学子,都知举业的困难。

    有多少人一辈子都考不中秀才,就更别提考上举人了。”

    然后,又对胡锋和胡明道:

    “马上就要考童试了,你准备得如何?

    这次,你和明哥儿一起参加童试考试,你们两弟兄要努力啊!

    胡康家那小子,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你们两兄弟,可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蒋芳有些笑容有些苦涩。

    胡锋实在是太让他失望了!

    她道:“锋哥儿这次去,也无非是陪跑的。

    他实在不是读书的那个料!

    我想着,等参加完这次的考试,就让他回来种地吧。”

    胡云海也没反驳,

    而胡锋,心里很是难受。

    但他也下决心,这次一定要考上秀才。

    自从几年前他修改试卷评语的事被发现后,家里人便对他失望了。

    他心中又愧疚,又难堪。

    所以这几年时间,他于读书一道上,下了不少苦功夫。

    他憋着劲,希望能闯过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