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秦淮英雄录 » 第六章,真凶

第六章,真凶

    赵门越还在负手,堂内人皆被惊诧。

    “什么!”何庆礼惊得立刻走上前,霍天梧与姜立蝉也慌忙起身望向赵门越。

    “爷爷怎么不直接告诉我?”丁清沉颤抖道。

    “这个人若是没被你们找到,你们三家倒也能平安无事。”赵门越似乎并不在意丁清沉的话,继续对何庆礼道。“但偏偏让你们找到了,那你们肯定是要寻仇的。我今天来就是想先劝劝你们,十年都过去了,人死不能复生,还是别报仇了。毕竟这个人身后有座靠山,你们谁都撬不动!”

    “赵主事!”霍天梧又一次抢在何庆礼前面开口了。“你好像并不了解我们渭北盟啊。我们要为友邦报仇,就一定拼尽全力!”霍天梧不禁挽着袖子,一手搭在腰间横刀上,杀意瞬间袭来。“管你什么靠不靠山的,杀不了也要换他半条命。”

    “哼!”赵门越却冷哼一声,看着他道。“年轻人,稍安勿躁。如此锋芒毕露,小心过刚易折!”

    霍天梧听言,怒从心生。何庆礼立刻挥手示意他忍下来,随后咬紧牙关亲自走上前去,继续向赵门越问话。

    “无论如何,只要凶手已经找到,我渭北盟是一定要去寻仇的!”何庆礼冷声道。“这些年,渭北盟、中原镖局和青云山庄三家都在全力搜寻这个凶手。尽管只有岳兄遭暗算时见过他一面,却记住了他手中那条长鞭。我们三家后来调查到,这个人叫李宁术,乃是当年辽东一带有名的杀手,后来却遁入江湖不知所踪。”

    “你们当然一直都找不到他!”赵门越依旧望着何庆礼,语气开始无奈起来。“我武龙居一向行事诡秘,到今天为止,世人也只知道,这武龙居的主人是锦堂老人。至于锦堂老人是谁,却无人知晓。武龙居共有信司、行司、宣司三个机构,却只有我赵门越身为行司主事,到处行事为人所知。另两名主事,也同样无人知晓。”

    “武龙居确实隐蔽低调!”何庆礼应道,他突然觉得有些蹊跷。思索片刻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立刻开始质疑赵门越。“但赵主事突然又说起武龙居,难道——”

    “没错,这杀害岳江喆的奸人李宁术——”赵门越突然顿了顿,似乎更加无奈了。“正是我武龙居宣司主事!”

    “你们的人!”丁清沉不禁破喉怒吼,已起拳蓄势待发,死死盯着赵门越。姜立蝉和霍天梧也瞬间怒目而视,并纷纷拔出腰间横刀。何庆礼直接甩起披袍,手死死地按在腰间横刀上。

    一瞬间,四人于堂内皆成进攻合围之势,四向包夹着赵门越。

    赵门越却巍然不动,丝毫不做反应,只是冷哼道:“诸位,稍安勿躁!我进门时就说了,此次前来是帮助中原镖局的。”

    “帮助?”霍天梧极为不屑。“你这分明是来恐吓诱导我们!说什么有靠山,闹了半天你和他是一伙儿的,他的靠山不也是你的靠山?你还要在这儿劝我们袖手旁观,真是痴人说梦!”

    “我看,你该好好找个郎中,治治你这自恋自大自负自私自以为是的臭毛病!”姜立蝉恨不得把一肚子气都撒出去。

    “呦——”赵门越却饶有兴致地应着。“这位女侠还真是巧舌如簧!不过你们最好还是想想,我一个人来此拜访,还主动把这些真相告诉你们,是为了什么?”

    “我管你为了什么,难怪世人都不了解武龙居。你们这些人一天天净做些背地暗算、连哄带骗的勾当,本身就见不得人!”丁清沉的语气更为沉重,丝毫不想给赵门越浪费口舌的机会。

    “唉,是啊,确实见不得人!”赵门越居然也不反驳他,还顺着他说下去。

    “赵主事!”何庆礼垂首半天,在三个年轻后辈逞口舌之快后,终于发话了。“我记得许多年前,江湖上也传颂过你的事迹。”何庆礼的语气倒温和许多,但更像是压了一肚子火,在全力克制。“你出身津门,少年时也常在故里,为乡邻打抱不平。当时京城的一个吏部六品官在津门为非作歹,你为百姓挺身而出,取了那狗官的命。后来你虽然逃离中原远遁大漠,但京津一带的百姓仍在传颂你的事迹。我想你应该记得,连津门的三岁孩童都会唱,‘津门英雄事,多出赵郎身’!”

    “呵!”赵门越无奈地笑着,负手向上望去。“想不到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我赵门越,年少时也是英雄好汉!”

    “可你在朝廷赦免你之后,居然去做了武龙居行司主事。现在连李宁术这样的冷血恶徒,你都要为他袒护!”何庆礼缓缓说着,心中的怒火却更难以遏制。

    “袒护?”赵门越依旧无奈地笑着。“如果有机会离开武龙居,我早就走了!”赵门越突然咬牙冷笑,目光凄冷。“现在整日为这锦堂老人做事,看着他为所欲为,我也身不由己,没个人样。”

    “那你为何要来游说我们不去报仇?”何庆礼的声音也更加沉重。

    “如果我告诉你,不让你们去报仇,是为了保全你们呢?”赵门越在何庆礼的怒火即将爆发时,立刻道出真正用意。

    “保全?”霍天梧彻底听不下去了。“你武龙居也不过是江湖势力,纵使靠山强大,我渭北盟与中原镖局、青云山庄三家联手,拼上全部人马,也未必不能要李宁术偿命!”

    “年轻人,为了杀一个人,搭上你们三家全部势力数千人,值吗?”赵门越靠近霍天梧,直接质问起来。

    “告诉我,武龙居的靠山究竟是谁!”何庆礼不等霍天梧继续纠缠下去,直接问到了关键所在。

    “这正是我最想说的。”赵门越的无奈到了空前的地步。“也是我最不能说的。”

    “那你到底说不说!”何庆礼直接拔刀了。“若不能说,现在又站在这里浪费什么口舌?”

    他手里的刀虽并未全部出鞘,但横刀已在腰间露出锋芒,极为刺眼。

    “我只能告诉你,武龙居之主锦堂老人,不是你们区区江湖门派所能抵抗的。”赵门越居然心如死灰。

    “那你怕是没看见,关中堂门口那块名匾!”霍天梧不屑道。“那上面有陕西总兵的亲笔题字,我们渭北盟虽是江湖势力,却也不是没有官门支持!”

    “陕西总兵!”赵门越居然大笑起来,拍了拍霍天梧的肩膀后,开始踱步。“我告诉你,年轻人——”赵门越笑了笑后,又一脸怅然。“就是这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全部的总兵加起来,也不够他看的!”

    赵门越还在苦笑。

    其余四人却都沉寂下来了,顿时哑口无言。

    他们终于也明白赵门越的仰屋窃叹从何而来了。

    这普天之下,整个大明朝内,连全国的总兵都不放在眼里的,也就那几个人了。

    “莫不是京城一二品大员,或者某位皇亲贵胄?”姜立蝉眼含凶恨,却只敢试探地问道。

    “江湖人,终究还是眼界有限啊。我只能告诉你们,这个锦堂老人——”赵门越终于说到了这一步,长舒一口气,像是从中解脱了。“普天之下,不会再有人大过他了。”

    “你说什么?”何庆礼这下也没了底气,虽然手还握在刀上,说话却快要失声。

    “唉——”赵门越紧闭双目叹着气。“你听清楚,武龙居之主锦堂老人,比这天下任何一人都要尊贵!我说的是任何一人,你们能想到的所有人,明白吗!”

    赵门越逐渐扫视着每一个人,却无人敢说话了。

    良久,何庆礼才终于压着声音开口了。

    “难道是,当今——”

    “别说出来!”赵门越立刻一把打断何庆礼。一瞬间,连赵门越自己在内,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毕竟岳江喆已经死了快十年了!我今日来告诉你们这些,是真的不忍看你们为了报一个人的仇,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赵门越顿了顿惊慌的语气。“我的话就说到这里,你们也只能听到这里。再继续下去,我们都活不了!”

    所有人又都不敢张口了。

    虽然都在拔刀,却在此刻显得极其苍白无力。

    丁清沉眼含泪光,像丢了魂儿一样。

    “我之所以来告诉你们,而不是直接去中原镖局告诉岳腾朔,也是看他年事已高,怕他知道后悲痛欲绝,一把年纪了还去拼命!”赵门越主动打破沉寂,却依旧无奈叹息。“他只觉得武龙居势力强大,需要你们两家相助才可抗衡。但你们好好想想,若是他知道这锦堂老人的真实身份,还会把你们两家也卷进来吗?”

    赵门越冷静分析起来,所有人便都无言以对,赵门越便继续说了下去。“你们再想想,为了给儿子报仇,他会不会瞒着你们两家,自己去找武龙居搏命?真到那时候,中原镖局还保得住吗?龙城剑还传得下去吗?”

    “所以,你不止是想劝我们两家别去,还想让我们也阻止中原镖局。”何庆礼失了神,已经绝望起来。

    “该说的我都说了,怎么做,还是看你们。”赵门越居然走过每个人身前,一个个将他们手里的刀摁了回去。又望向丁清沉,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向门外缓缓望去。

    “如果你们不去报仇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好好劝劝岳腾朔安享晚年吧。他儿子在天之灵,也一定不希望老父亲为自己报仇拼命。”赵门越背身缓缓往出走,一袭黑衣未变,却不如来时那般迅猛疾行了。“如果你们还是要报仇,那就当我赵某今日从未来过这里。我敬你们江湖儿女侠肝义胆,你们去报仇,我决不插手。”

    尽管已走出门外,但赵门越说到这里却突然停步回身。“但区区一个我,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权力面前,谁又不是蝼蚁?”赵门越又冷笑起来,摇着头往外阔步离去了。

    “津门英雄事,多出赵郎身!”何庆礼突然朝门外喊去,像是积压已久的怒气都统统宣泄了出来。

    “谢赵主事!”何庆礼立刻又叉手屈身,对着已离去的背影行礼。姜立蝉与霍天梧见状,也立刻作礼,一同轻声道着“谢赵主事”。

    丁清沉却再也收不住胸中激涌的绝望与酸楚。在赵门越拍了拍他离去后,他彻底丢了魂儿,浑身瘫软,不禁抽泣起来。何庆礼立刻上前抱住他,姜立蝉与霍天梧也一并扶着他坐下。丁清沉不断咽下抽泣,嘴里开始念叨起父亲与爷爷来。

    一瞬间,关中堂又寂静下来。从天而降的绝望与入秋的凉意,交织着笼罩在每一处角落。

    赵门越在回去的路上,突然又想起在北方边关的宣府——武龙居的老巢。李宁术陪同锦堂老人于宣府密室内接见自己,并派自己来关中堂时的情景又清晰起来。

    “武龙居一向隐秘,这次真的要告诉渭北盟您的身份吗?”赵门越当时跪在地上,对龙座上的锦堂老人问道。

    “为了给李主事少些麻烦,必须如此。再说了,天下人也总该对武龙居有些必不可少的敬畏!”那锦堂老人称作“老人”,却是个壮年汉子。他于龙座上正襟,衣着极为华贵。

    “能得如此天恩,小臣不胜惶恐!”李宁术听到这话,立刻也跪地对锦堂老人拜谢。

    “那如果他们知道后,还是坚持要来寻仇呢?”赵门越却犹豫地追问着。

    “你真以为他们敢?”锦堂老人倒满不在乎。

    “江湖人,毕竟‘义’字为先——”赵门越还是不放心。

    “是嘛?”那锦堂老人听言居然笑了起来。“那朕正好可以见识见识,什么叫‘蚍蜉撼大树’了!”

    脑海里浮现着锦堂老人与李宁术的笑,赵门越回神转身,又一次望向关中堂大门上的名匾。那一刻,看着“陕西总兵亲题”一行字,赵门越突然冷笑一声。随即阔步离去,冷笑声又转为无奈悲凉。

    顷刻之间,关中堂府邸在闹市中显得极为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