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星辅仁世 » 第十二章 宫闱之乱

第十二章 宫闱之乱

    历史上,东汉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驾崩,本欲立皇子刘协为帝,却不料早早离开人世。

    何皇后在其兄何进帮助下立皇子刘辩为帝,是为少帝。

    然十常侍却意图拥立皇子刘协,遂与大将军何进展开了一场争斗,何进欲借地方军阀之手除掉十常侍,于是召董卓与丁原进京。

    于是这才引出东汉末年董卓专政,关东诸侯酸枣会盟讨伐逆贼,各地郡守,州牧割据一方,汉末乱世正式拉开序幕。

    杨佑思及此处,日日夜夜,马不停蹄的往洛阳赶,终于在三月回到洛阳。

    杨府。

    杨佑将马交于下人牵往马舍,随即快步冲了进去。

    “父亲!母亲!我回来了!”

    “爹!娘!我回来了!”

    只见一贵妇人从内堂急匆匆走出来站在门口,死死盯住杨佑,见着杨佑如今的模样,不自觉地双目泛红,像是用尽浑身力气才喊出一声:“我的儿!”

    “娘!孩儿不孝,让您老担心了!”杨佑走到跟前,扑通跪下,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随即杨彪来到二人身后,默不作声。

    “爹!儿…回来了!”

    杨彪强忍着泪水道:“好!好!回来就好!”

    “大哥!大哥!我想死了啊!”

    一个身影刷一下扎进杨佑怀里。

    “呜哇~!大哥,大哥!”

    “哎呀!修弟,修弟!修弟长大了,长大了!”

    杨佑离家三年,杨彪眼见老了许多,袁氏也多了许多白发,只有自己弟弟越发似个神采飞扬的少年郎。

    杨佑把这三年的事情一一详知于杨彪,杨彪不断点头,自己的儿子心怀苍生,露出一副大慰平生的样子。

    数日后大朝会,杨彪将杨佑所制图谱原本献于灵帝,自留副本于家。

    在袁逢、袁槐、杨彪、卢植等人都极力赞扬下,灵帝命杨佑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事。

    是年三月末,灵帝召光禄大夫问对太子事宜,杨佑劝灵帝早立太子,灵帝本欲立皇子刘协为太子,却顾忌皇子刘辩之娘舅,当朝大将军何进,故而迟疑不决。

    杨佑言昔日高皇帝与诸大臣斩白马盟誓,陈平周勃诛吕安刘之事,建言召手执兵权且忠直者入朝,辅佑皇庭。

    灵帝问佑曰:“何人堪为忠直?”

    杨佑对曰:“近有执金吾士孙瑞、虎贲中郎将孔融,外有幽州牧刘虞、琅琊太守刘备。”

    灵帝问道:“此四人何如?”

    杨佑答曰:“士孙瑞、孔融者皆名士也,心存汉室,志在辅国,孔文举虽受过大将军何进征辟启用之恩,但为人刚正不阿,不屈强权,岂会因小恩而忘乎大义,故陛下可用之!

    幽州牧刘虞与琅琊太守刘备皆汉室帝胄,高皇帝血脉。刘备更是仁德之辈,乃昔日破黄巾之功臣,其下关张二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心怀大汉社稷,俱是忠良之臣!”

    灵帝听完杨佑的举荐,微微点头,他现在似乎已经不相信任何人了,尽管杨佑已经尽量避免任人唯亲的嫌疑,但灵帝仍旧保持了他的怀疑。

    灵帝忧虑道:“让朕想想,让朕再想想。”

    “还望陛下早日立储,以稳江山社稷!”

    “退下吧!

    不料今日的问对,竟被传到何进处。

    何进急忙召集大将军府属官商议,何进欲召外将董卓进京,增强自己的威慑。

    然而袁绍与曹操等人极力反对,言此为引狼入室,大将军府吵得热火朝天。

    不久灵帝下诏,迁士孙瑞为卫将军,统领南北二军,孔融任尚书令兼虎贲事。

    又命刘虞之子刘和为宗正卿,加侍中,迁刘备为陈留国相,辅国将军即刻赴任。

    此刻何进再也坐不住了坐不住了,立刻召西凉太守董卓,并州牧丁原进京。

    此时只要灵帝留下遗诏立刘协为太子,届时龙驭上宾,百官公卿就可以名正言顺拥立刘协为帝,何进也不敢轻举妄动,那时候待到大局可定。

    但是杨佑深知一切不会这么简单,灵帝优柔寡断,且历史上是突然暴毙,其是否会留下遗诏,还是个问题。

    更何况董卓之辈狼子野心,只要其入京,又岂会善罢甘休,届时围困洛阳都是有可能的。

    最后就看灵帝的操作了,如果灵帝稳得住,那么还有一段安慰的过渡期,但是凭灵帝的实力,杨佑心里是打鼓的。

    届时必然迎来一阵腥风血雨,杨佑当务之急是要保证自己家人的安全。

    杨佑极力劝说杨彪举家往颖川避此霍乱,却被杨彪言辞拒绝。

    “且不论你所言之真假如何,就算真有那一日,我杨彪岂可弃吾君而乞独活?

    我儿既欲成大事,怎可学你娘舅优柔寡断,若因为父老迈之躯,而误了我儿大志,误了汉家社稷,为父甘愿杀身成仁!

    但求日后你不再以为父为念,而误黎民生计,误我汉家!”

    杨佑闻此坚决之言,只得作罢。

    果然,天意难料,灵帝于四月初忽然暴毙,比历史上早了将近一个月。

    十常侍谋杀何进失败,何进强立刘辩为帝,封刘协为陈留王,尊何皇后为太后。

    何进在袁绍劝说下开始谋划诛杀十常侍。

    一日,十常侍借何太后之名诱骗何进入宫。

    袁绍等觉疑,遂让何进身着甲胄,领兵跟随至宫门。

    何进独自进入长乐宫,张让等人埋伏于宫门内,只待何进入宫后,即刻关闭宫门。

    刀斧手齐出。

    “啊~!”

    一声惨叫,何进死于乱刀之下,张让割下何进首级,扔出宫去。

    袁绍等人大惊,此时袁术眼睛滴溜一转,随即大喊道:“为大将军报仇!诛杀十常侍!”

    众将一呼而入,十常侍躲入宫内,袁术派人火烧宫门及东西二宫,逼迫十常侍妥协。

    十常侍趁机对何皇后谎称大将军谋反,挟持皇后往北宫逃去。

    此时杨佑正在北宫崇德殿陪少帝与陈留王读书,忽然闻得一阵杀喊骚乱之声,杨佑急匆匆出门察看,只见南宫附近出现漫天烟火,火光冲天。

    杨佑见状略有惊讶疑惑,随即明了。

    “何进死了!”

    杨佑让侍卫拿来自己的佩剑,和自己一起进殿护驾。

    但当杨佑回来时刘辩和刘协二人都已不见,杨佑于是让人分头寻找。

    张让二人趁杨佑出门查看,挟走少帝与陈留王。

    不想在天桥阁道被杨佑追上。

    “大胆张让!你敢挟持圣上!还不放开圣上,留尔全尸!”杨佑怒斥道。

    张让却说:“大将军谋反,光禄大夫这话应该对大将军说去!”

    “大将军已经被你们杀了!”

    说着杨佑便拔剑向张让劈去。

    “铛~!”

    不料杨佑一剑却被身旁一个持戟宦官挡下。

    “蹇硕狗贼!受死!”杨佑见来人是十常侍中的蹇硕,知其是西园八校尉中的上军校尉,武艺不凡,若不解决他,便动不了张让,于是同蹇硕交上了手。

    张让与段珪趁机逃走,带着少帝陈留王与太后分两路逃往谷门。

    时值卢植休沐归来,擐甲持戈立于阁下,见段珪挟持太后,怒吼道:“段珪逆贼,汝安敢挟持太后!”段珪闻声欲弃太后逃走,不料卢植几步上前,掷戈飞击,中其后心而杀之,太后奔逃,为卢植所救。

    再说杨佑与蹇硕交手数十招后,蹇硕气力不支,被杨佑一剑削去首级,杨佑随即奔谷门追张让去了。

    张让带着少帝与陈留王出谷门,一直走到深夜,到达小平津。

    杨佑在谷门外遇见卢植,二人相互说明情况后决定各领人马分头寻找。

    卢植领宫卫向北邙山及洛阳以东寻找,杨佑率禁骑向西寻找。

    且说张让带着少帝二人行至深夜将近三更时分,来到北邙山下,忽然听见后面人马追至,自知自己行至末路,情急之下投河寻死,留下少帝与陈留王躲藏在草丛之中。

    二人不知来者是谁,未敢轻举妄动,等到四更天时,气温骤降。

    于是陈留王刘协说道:“此处非久留之地,还请皇兄与臣弟一同另谋生路。”

    于是二人借萤虫之光,缓步前行。

    此时洛阳西郊,一庄园处,杨佑一人于此等候,将所带骑兵派去各处找寻,命其天亮时来此庄园集合。

    多时,杨佑终于看见两少年相互搀扶走来,杨佑匆忙上前参拜。

    “臣杨佑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请陈留王恕罪!”

    两人看见此刻跪在自己面前的人,终于找到了依靠,长久的陪伴下,杨佑是他们唯一能相信的人了,此刻感动都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他。

    “庭辅!你终于来了!”一向独立有主见的陈留王也在此时忍不住落了泪。

    杨佑见状安慰道:“陛下与陈留王勿忧,佑在此处,绝不让任何人动陛下与陈留王一根汗毛!陛下,陈留王,这边请!”

    杨佑把二人带进庄内,只见一中年男子站在门前,见清来者后,也是立马跪下言道:“草民崔毅!见过陛下,见过陈留王!”

    二人刚刚放松下来,又被崔毅吓了一跳。

    杨佑立马解释道:“这位是先朝崔烈,崔司徒之弟,因十常侍霍乱宫闱,败坏朝政,故而隐居在此,请陛下与陈留王勿忧!”

    杨佑本想即刻返回宫廷,可是少帝却说腹内饥渴,非要让崔毅寻些吃食,杨佑无可奈何,只得等待少帝用膳完毕。

    待到天明,五百禁骑集结,杨佑挑了一匹好马与少帝乘坐,让陈留王乘自己的马。

    崔毅为少帝牵马,杨佑为陈留王牵马。

    只因为陈留王自幼聪明伶俐,活泼好动,杨佑为秘书郎时二人就已相识,后来杨佑为二人讲学,刘协便常与杨佑嬉闹,故而杨佑下意识为刘协牵马。

    但一旁的刘辩却心生不满,明明自己才是皇帝,却让一个白身牵马,他堂堂光禄大夫跑去给自己皇弟牵马。

    刘辩多年内向所受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部转嫁到了杨佑身上。

    行至半路,只见前方有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往洛阳赶去。

    杨佑见后,暗道:“不妙!”

    “庭辅!你看前面是哪方人马?”刘协俯身问道。

    “回殿下!看其着装旗帜,似是西凉人马!”杨佑回答道。

    一旁崔毅愤慨道:“哼!好胆大的西凉太守!竟敢无皇令私自入京,这可是死罪!”

    杨佑惋惜道:“此为大将军何进为诛十常侍所为……”

    崔毅闻言也不好当着少帝面多说什么。

    杨佑派人策马到军前告知董卓皇帝与陈留王已到军后。

    不一会儿,一声令下,军队分列两旁,从路中间骑马走来一人,身强体壮,一身横练肌肉。

    只见那人来到杨佑等人面前一阵打量。

    杨佑见来人便知是董卓,见其昂首马上,打量众人,立即开口呵斥道:“大胆董卓!此乃当今天子与陈留王殿下,胆敢俯目视君,尔是藐视皇威还是意图刺王杀驾!”

    董卓闻言一惊,才慌张滚下马来,匍跪于地言道:“边疆莽夫,疏忽礼节,有冒天威,还请陛下与陈留王恕罪!”

    杨佑看了眼少帝,少帝这才缓缓开口道:“这,这位是杨佑,杨庭辅,是光禄大夫,护驾有功,尔等可俱听杨爱卿安排。”

    杨佑闻言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脸不可置信。

    “这就推给我了?”

    看见杨佑的表情刘协暗笑,踢了一下杨佑手臂,示意他赶紧解决。

    董卓闻言这才微微抬头打量起杨佑,心中暗道:“这就是传闻中的弘农麟儿杨庭辅!果然名不虚传,端的俊彩神秀,若能为我所用……”

    “西凉太守董卓!尔来保驾耶,尔来劫驾耶?”

    “臣特来保驾!”

    “既然尔有保驾之意,可念尔之忠心暂且记下今日无礼冲撞圣驾之罪,不予追究,速速为陛下开道回宫!”杨佑吩咐道。

    “微臣遵旨!”

    董卓遂命人马开道,互送杨佑等人回京。

    董卓一路上见少帝一副惊弓之鸟模样,又见刘协于杨佑谈笑风生,自持西凉铁骑在手,暗中生出废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