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68章 兵力调动

第168章 兵力调动

    淮南的赵军兵力,相较于开战前,已经少了许多。

    但淮江上的水师力量,丝毫没有减弱。

    舰队力量比大齐要高出数倍,即便大齐已经又下水了几艘战舰,依旧没能填补落后的空缺。

    南边敌军占据江面主动权,不时对北岸齐军进行挑衅。

    双方的战事冲突,在江州一带愈发激烈。

    反而在中游淮北三州一带,赵军以及藩王军的动作渐渐减少。

    如今正处八月,淮江汛期,中游水流湍急。

    前些日,已经有一艘赵国战船,在淮江上触礁沉没。

    现在江州的下游地带,成为赵军的主攻方向。

    双方已经对峙数月,战线没有任何变化,如此看来,完全是来发展为长期对抗。

    若长久下去,淮南之地,恐怕会被赵国渐渐吞没。

    身为叛国者的越王李瓒,面对赵国卑躬屈膝,毫无尊严可言,割让战略要地铭山八郡,只换来数万赵军入主淮南。

    不管是淮南各地,还是铭山八郡,齐国无论如何都会收复。

    身处凌阳的李衡,在九月临近之际,下大了一条命令,对大齐的军队进行调动。

    现在战事整体相对平稳,给了李衡调动军队的机会。

    如今整个大齐的兵马,三支主力军。

    其中关中军负责拱卫京畿,淮北军与南边敌军对峙,而黄文敬率领的代州军,条件更为艰苦一些。

    经过征兵,数月的训练过后,目前朝廷仍有不少新增兵力,用以增援大齐各地。

    九月二十一,一支两万兵力的齐军部队,从关南而出,驻守在了淮北许州。

    而与此同时,位于许州的关羽部三万大军,从许州撤离,往北返回关中。

    如此的兵力调动,似乎只是一次普通的部队轮换。

    江北有不少赵国安插的细作眼线,得知齐军动向后,从楚国境内偷偷回到赵国,将此事禀报给了赵国皇帝。

    这是两国开战一来,齐军首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动。

    赵国朝堂上下,对此兵力调动之事完全不在意,认为不管齐军怎么调遣兵力,淮江之险依旧是他们不可逾越的防线。

    也确实如此,齐军与赵军对峙了数月,齐军从未渡过淮江进攻,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赵军手中。

    即便赵军抽调出不少兵力回国平叛,凭借联军的总体兵力,依旧能够稳固地守住淮南。

    齐军水师的组建以及训练,已经远远超出李衡的预期。

    但水师终究是齐军薄弱的一环,想要彻底反超,绝非易事。

    李衡的目光,开始转向西面的代州。

    代州收复了也有一段时间,如今整个西面,楚国的威胁已经没有这么大,甚至齐军也逐渐掌控了一些主动权。

    黄文敬曾率部攻入楚国境内,试图夺回当初被割让给楚国的城池,但猛攻数次后,依旧是无功而返。

    齐军的兵力损耗已经不小,黄文敬也不敢再冒险,先巩固好西山关防线,上书朝廷等待命令。

    相较于开战前,李衡现在对代州更为重视,几个月前,李衡只想着能够守住代州防线便可,但是现在,他的计划开始变了。

    向西进攻楚国。

    为此,朝廷所新征召的兵力,大部开始调往代州之地,负责防御与楚国接壤的地带,填充整个边境线,甚至就连夏州西面边境的荒凉之地,李衡也调遣了少量的部队,以防楚军偷袭。

    数数十年间,楚军基本没有对夏州发起过战事,因为夏州西部极其荒凉,大多是黄沙大漠,行军以及后勤极为困难,相对于代州,确实不是一个合适的进攻方向。

    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夏州东南以及中部地区,在当初李衡的经营下,已经开始变得富庶起来。

    中部的夏州马场,给大齐军队提供了数万的战马,而东南部的礼水一带,其粮食产量在今年秋收更是大大提升。

    夏州早已不是当初的贫瘠之地,与合州一同成为大齐北境粮仓,也是代州军的重要后勤补给地区之一。

    朝廷军与夏州地方军,一同守卫着整条漫长的边境线。

    与此同时,新部队逐渐抵达代州,而常驻代州的守军,也开始了休整,被调回关中后,整顿几日便开始南下,目的地便是淮北三州。

    关羽所率领的兵马,半数已从淮北撤出,回到关中重新整备后,并没有返回淮北防御,而是继续往北,调派到了西面的代州。

    当关羽抵达代州后,负责代州军事的主将黄文敬,方可从前线撤离,回到凌阳觐见皇上,随即又率领军队南下,获得了一个新的职位。

    淮北江防主帅。

    如此一来,关羽的部队与黄文敬的大军互换阵地。

    关羽部负责进攻西面,黄文敬部负责镇守淮北三州。

    淮江的上游,流经楚国东南,而翻过东南的山脉后,便是淮南安州。

    李衡的战略意图,也十分明显。

    进攻楚国,夺取淮江上游之地,随即大军从上游出越过淮江,从西面向东进攻越王李瓒所在的安州府。

    当初大齐军队进攻幽州时,也因为燕水阻挡无法速攻,便由关羽率部,绕道冀州,从燕水下游渡江,奇袭幽州府,获得了战争胜利。

    如今,有一个机会放在齐军面前。

    目前的形势,大齐已经与楚赵两国同时开战,完全没有什么通行权可言。

    齐军如今的首要任务,便是进攻楚国以东,除了收复五年前丢掉的失地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经由经过上游渡过淮江,而后一路东进,收复淮南。

    楚军也在向东面增兵,对于齐军而言,攻楚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当初关羽部驻守在淮北三州时,曾经有过要借道楚国渡江的想法。

    但最后因为兵力不足,否决了此进攻计划。

    因为在云山西面,同样部署着不少楚军部队。

    云山山脉是齐国秦州与楚国的分界线,地势险要,有多处重镇。

    齐军若从这个方向进攻楚国,必然会承受巨大的代价,伤亡不少。

    既然齐军无法从秦州方向进攻,那就只能从代州出发,攻占楚国东南之地,来一个战略包抄。

    此时齐军的战略目的,并非歼灭云山的楚军,而是借道渡过淮江。

    而想要往淮江上游进攻,齐军就必须先攻克一道难关。

    位于楚国东部的重镇。

    巴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