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乱世修道三百年 » 第11章 陈留王法师

第11章 陈留王法师

    看着眼前这个邋遢道人,苏夜和苏小婉异口同声道:“你是陈留王法师?”

    黄道夔给他们二人介绍过,法华寺是中土最后一个保留道场的佛寺,当年大正朝崇道灭佛,佛门四百八十座大寺,除了部分寺庙改成了道观,其它的都被强制拆除了。

    法华寺因为地处羌地,羌人大多礼佛,才得以保留道场。

    那时的佛门因为有前朝洛氏皇族的支持,遍地都是佛寺,绝大多数修行者都出身佛门,那时的佛门讲究以心修心,见性成佛,佛门大法师遍地开花,诞生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修行者,各种璀璨法相出现在世间。

    也是因为太过于强盛,严重影响了洛氏王朝的赋税、土地、在册人口,以及军政民生,最终,长公主洛华以身入道,借太平道打压佛门,最终将佛门压了下去。

    但也引得天下大乱,洛氏王朝最终同样覆灭了,天下改朝换代,本朝太祖皇帝刘弘建立了大正朝,作为扶龙庭的功臣,太平道也发展到了鼎盛状态。

    后来在太平道的强势干预之下,大正朝崇道灭佛,佛门就此退出中土,远逃域外。

    法华寺就是佛门最后的禅宗大寺。

    他们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认为身体是一具最终要抛弃的行囊,追求极限的元神法相,以转世为修行至高目标。

    当时的华生圣僧以不抵抗、不传道、不转世为条件,让大正朝廷出面,保留了法华寺的道场、典藏,还有最后一批沙弥,同时将最后收的徒弟陈江河,封为佛门最后一个法师,然后身死道消。

    陈江河也是大正朝为数不多世袭的异姓王,陈留郡王。

    世称“陈留王法师”。

    这是佛门在中土唯一被承认的法师。

    大名鼎鼎的陈留王法师,大正朝的陈留郡王,居然是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邋遢道士?

    “你不会是骗子吧?”

    苏夜将信将疑,把黄道夔的书信递给他。

    “锦衣华服是我,落迫潦倒也是我,这天下应该没有第二个人,愿意冒充我陈江河。”

    邋遢道人陈江河随手接过,哈哈大笑。

    苏夜暗骂这倒霉把式,然后随陈江河入观,走到法华观的正门,是一处极大的平地,上面有一个破旧的牌子,写着:饮泉坪。

    这里开始有了一些庙宇,摆了香坛,佛不佛,道不道,不伦不类。

    香客大多都是羌人打扮,少量的大正人。

    这些道士打扮的人却分成了两派,一派守着佛坛,一派守着道坛,两边都在抢夺香客,彼此之间争锋相对,怒目相视。

    陈江河见众人斯文扫地,尴尬笑道:“修行也要穿衣吃饭。见笑了。”

    苏夜指着穿道袍却守佛坛的道士,问道:“他是道士?还是和尚?”

    陈江河呵呵笑道:“守佛坛的当然是和尚了。”

    法华观现在保留了佛门的道场和典籍,以及少量的沙弥,方丈是陈江河,却归道门管束,所以太平道又派了持节长老带着大量道士住了进来。

    所以这个地方和尚也有,道士也有。

    而且和尚还被强制留了发,穿上了道袍。

    现在的法华观,僧道不相容,不仅抢地盘,还抢香客和香火钱。如果看到两个道士争得面红耳赤,往往是一僧一道。

    “方丈,这几位居士有心礼佛,却被赵堂孙这个牛鼻子恐吓,小蛮儿跟他争论几句,他们就打人!”一个道士模样的男子跑过来,委屈巴啦得向陈江河告状。

    他虽是道士打扮,却是和尚。

    这个和尚一开口,周围便围了几个人过来,为首的是一个山羊胡子的中年道士,对陈江河丝毫不客气得问道:“首座,他们是什么人?”

    佛寺的住持该叫方丈,道观的住持叫首座。

    连这个称呼也是要争上一争的。

    陈江河抖了抖衣冠,说道:“他们从天州过来出家修行。”

    中年道士道:“巫长老早有严令,法华观不得再收佛徒,你不知道吗?”

    陈江河笑道:“烦劳道兄知会长老出来一见。”

    中年道士丝毫不给陈江河好颜色,大声道:“不必了,法华观不收佛徒。你二人若有道心,贫道可带你们上山。否则就回去吧。”

    后面是对苏夜二人说的,中年道士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着苏小婉。苏夜向苏小婉使了一个眼色,现在和尚式微,道士霸道,当道士似乎比当和尚有前途。

    苏小婉不为所动。

    中年道人又问道:“你们想好没有?”

    陈江河身边的两个小和尚愠怒不止。

    法华观已经很多年没有收过弟子了,相反的,在太平道这些道士的威压之下,观里好多和尚还拜巫长老为师,做起了正经道士。

    陈江河取出一封手书,说道:“我这里有青羊观黄首座的书信一封,请道兄转呈巫长老。”

    中年道士瞄了一眼书信,便转身上山,说道:“稍候。”

    苏夜问陈江河:“方丈,你在这里好像不太好使。”

    苏小婉拉了一下苏夜的衣服,示意他不要揭人短。

    陈江河讪讪笑道:“昨日黄花。”

    旁边的两个和尚不服气,忙些解释道:“两位居士有所不知,法华寺乃是佛门禅宗大寺,曾经诞生过三位大法师。”另一个和尚也急着说:“我们方丈还是朝廷的郡王,吃皇粮、拿俸禄……”

    陈江河微微点头,高深莫测。

    不多时,中年道士便簇拥着一个老道士下来了,老道士背着一把桃木剑,手执拂尘,花白短胡子,说道:“首座,书信且让我一观。”

    陈江河双手将书信奉上,道:“巫长老请看。”

    巫长老接过书信,大马金刀得在椅子上坐下,见是黄道夔的信,只是轻轻得哼了一声,便将书信送还陈江河,道:“下不为例。”

    陈江河微微行礼,接过书信便走。

    巫长老又道:“朝廷有令在先,首座你是不能收徒的。”

    陈江河依旧行礼道:“必不让长老为难,陈江河代师收徒,他二人就是我的师妹和师弟。”

    巫长老哼道:“闻所未闻。罢了,下面的人不懂事,首座不要见怪,不过规矩还是不能乱,他们不能过守山石,不能进白猿洞。”

    陈江河说了句场面话,便赶紧带着两人岔道往左而去。

    苏夜望了望巫长老,又看了看陈江河,无奈跟着往左而去,问道:“不是拜你为师吗?”

    陈江河咳了一声,说道:“佛门到我辈为止,我只能代师收徒。从此以后,你们二人便是我陈江河的师妹和师弟了。”

    “可她是我妈!”

    苏夜看着苏小婉,感觉世界有点魔幻。

    苏小婉望着苏夜,也觉得辈份好像不太对。

    陈江河却连连摇头,“既已出家,何来母,又哪来子?以后咱们就是同窗同学。师妹啊,缘份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总觉得怪怪的。”

    苏夜摸了摸后脑,挺尴尬。

    陈江河咧嘴笑道:“师弟慢慢就习惯了。师妹,请。”

    苏夜一脸无奈。

    苏小婉眉目微蹙。

    又走了一小会,三人来到一座极为高大的九层巨塔,整座塔下面三层是由巨石搭建,上面的六层是用木头制成,每一层又有九个挂角,看上去格外的雄伟壮观。

    上面有三个古文大字:大雁塔。

    陈江河带着二人往里走,整座塔却没有什么人,有些冷冷清清的,与此地的恢弘大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大雁塔门口的道场,有一个相貌普通个子矮小的道士在打扫落叶,见到三人赶紧行了个礼,很好奇得打量着苏夜二人。

    再往里走便进了大雁塔,一层的塔里一个模样还算周正,但是气质打扮却有些乡土的村姑模样的中年女子在烧火做饭,整个大厅里面弄的烟雾缭绕。

    案板上面摆着一只干瘦的猪腿,半个冬瓜,二颗冬笋。

    而这个土灶也是极为简易,是用几个东西架起来的,苏夜瞧着有刀有铁棍还有一个杵,柴火都是湿的不太能燃,中年妇人撕了一本书往火里丢。

    苏夜看了嘴角抽搐。

    在天州书却是极为珍贵的,这个中年妇女居然把书当柴火烧!

    陈江河三步并作两步扑将过去,将书夺下,吼道:“刘娣你再烧老子书,我就休了你!”

    中年妇女将手中的火钳一扔,一手叉腰一手指着陈江河的鼻子骂道:“没有老娘天天伺候你们几个懒货,你们只能去吃屎,几本破书拿着当宝贝,你倒是修出个大好前程来。”

    说完中年妇女就准备擦手撂挑子。

    陈江河忙道:“夫人息怒。客人来了,还是做饭要紧。”

    刘娣这才意识到旁边有人,低声道:“你不早说,害我丢人。”

    陈江河咧嘴一笑。

    中年妇女将围裙解下,向苏夜二人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大正贵族折身礼。这种礼仪是需要从小有非常好的家教,才可能教出来的,不是后天装装样子就行的。

    两人不太适应得冲中年妇女点点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陈江河不是和尚吗?

    和尚是出家的啊!

    出家人怎么会有娶妻?

    我们到底是来当和尚,还是当道士啊?

    上当了呀!

    陈江河咳了一声,岔开话题问道:“为何不在东厨烧火?”

    “烧什么火!”

    刘娣怒道:“庖厨都让那些臭道士拆了!你说什么今天有贵客到访,我寻思着家里头还藏了一点猪肉,就让小蛮儿去挖几个冬笋炖点肉吃,谁知被烧丹的那个臭道士发现,他冲过来就把庖厨给拆了!”

    陈江河道:“过了守山石,那是我们不对。”

    刘娣气不打一处来,骂道:“陈江河,你给老娘滚!”

    陈江河尴尬介绍道:“她叫刘娣,是我夫人,其实平日里挺温柔的。”

    苏夜僵硬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