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乱世修道三百年 » 第14章 苏夜读书

第14章 苏夜读书

    几日后,苏武再次上山,给苏小婉带来了粮食、种子、茶叶、还有杀好的全羊三只,以及一群小羊。苏小婉将食物分于众人,特别是张原和卫龙,对她是越发的热情了。

    趁着陈江河分走了一只羊,吃人嘴短的时候,苏夜问道:“师兄,我们来观里修行,可有什么道法是可以学的?”

    说完又道:“佛法也行。”

    陈江河却说道:“你们不是已经在修行了吗?”

    苏夜没好气道:“我们天天扫地,这算什么修行,好,就算这是修行,我还是想修那种有神通的。”

    “那我没有。”

    陈江河两手一摊。

    苏夜急了,“你好歹也是方丈,怎么会没有呢?”

    陈江河道:“咱们师傅仙逝之时才刚刚收我入门,不曾教过我半点佛法。道法我又没学。”

    不会佛法,也没有道法?

    难道自己要在这里守着青灯古佛,扫一辈子地?

    “那我们就一直扫地?我是来修行的啊!”

    陈江河却呵呵笑道:“吃饭、睡觉、扫地就是修行啊。”

    “这算什么修行!”

    苏夜差点破口大骂。

    陈江河答曰: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苏夜很想上去打死他。

    一点道行没有的假高僧,却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人模样,方才得羊肉时,还信誓旦旦得说要会好好教他们。

    邋遢鬼!

    见苏夜一副想干架的样子,陈江河哈哈笑道:“你们明天去将塔里的藏书好好翻一下,通通风,免得烂了长蛀虫。”

    大雁塔的三楼往上都是藏书。

    第二日,苏夜和苏小婉来到大雁塔的二层,张原和卫龙就在这里,两人各自占了一间石室,这里本来是僧人打坐的地方,但是现在人比房间还要少,又都下山讨饭渡日,基本都空着。

    现在是寒冬,张原二人从山上刨了很多松针树叶垫在榻上保暖,上面只铺了一层薄薄的被子,可见日子过得紧巴。不过穷归穷还挺干净,他们每天早上都去旁边的山泉那里洗冷水澡,下雪天也不例外,几身衣服也是常洗常换,都洗得毛了边。

    苏夜二人最近的任务是翻书。

    翻书不是看书,而是把书搬出来通风然后再放回去,防止书腐烂。

    苏小婉有些欣喜,道:“幼安,在这里我还可以继续教你读书识字。”

    苏夜还要跟道姐写信呢,最起码陆葳蕤三个字要会写,以前对读书识字很渴望,现在修行炼气后感觉淡了些,但是学习还是要继续的。

    大雁塔里,苏夜似乎又回到了在荇里别院的那些日子。

    此心安处是吾乡。

    心中的那种羁縻感也在消退。

    “夫人,公子。你二人也有兴趣读书?”

    这天早晨,张原二人去泉水边洗完澡回来,又看到苏夜二人在这里读书,张原便忍不住问了起来。

    苏夜点点头。

    张原兴致更大了,“此间的藏书天下无双,就是京都永安城也找不到第二家!”

    苏夜怀疑他是不是没见过世面,张原道:“公子别不信,此地儒、释、道、玄、以及各种杂家的书都有。别的不说,佛门的经典,现在谁敢收藏都是禁忌。”

    经张原这么一说,此地倒是成了天下仅有的书山学海,佛门在几百年前制造了纸,又办了义学,同时心胸也算宽广,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后来几经战乱,很多书都集中到了法华寺,此地的藏书不一定是最多的,但一定是最丰富的。

    苏小婉问道:“你们待在这里,就是为了看书吗?”

    张原嘿嘿笑道:“我俩如入宝山,不读完哪里舍得走。”

    卫龙道:“夫人莫听张兄胡言乱语,我俩在此避祸,日子清苦,看书只是打发时间而已。”

    苏夜问道:“你们看什么?”

    卫龙道:“我只看兵书。”

    张原讥讽道:“这呆子一心想着恢复家族昔日的荣光。”

    卫龙出身平原郡卫氏,卫氏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像他这种落魄寒门,想翻身几乎无望,因为想当官得举孝廉,都只在世家大族里面转,寒门和庶民富贵无门,几乎是没有出路的。

    苏夜问:“那你呢?”

    张原腰板一挺,傲气道:“我什么书都看,佛、道、儒、玄、天文、地理、水利、兵事、农桑、堪舆、谶纬、术数……”

    苏夜大为佩服。

    这人虽然穷,但是懂得还挺多。

    在这个时代,平民读书没啥用,最多当个师爷、账房,或者做个吟游山水的诗人,卖弄一下文采,最好的归宿的就是当个门客、幕僚,走不到权力的中心。

    “公子,你写的这几个字,咳……”

    就在苏夜有些佩服他的时候,张原开始揭他的伤疤,又对苏小婉道:“夫人,您教的这几个字,咳咳……当真是另辟蹊径!”

    苏夜有些抬不起头。

    苏小婉也十分窘迫。

    羌人喜欢学华族礼仪文字,但不代表就会精通,苏小婉也是半瓢水。

    苏夜尴尬一阵,问道:“张兄,陆字怎么写?”

    张原顺手写了。

    苏夜又问:“葳蕤呢?”

    张原愣了一下,道:“可是葳蕤生香的那个葳蕤?”

    苏夜道:“大概是吧,我也不知道。”

    张原突然贱兮兮道:“公子,这可是女郎的名字,陆葳蕤,嗯好名字,嘿嘿。公子,很香啊。”

    苏夜问道:“葳蕤啥意思?”

    张原猥琐笑道:“繁华、茂盛,生发的意思。”

    苏夜大概懂了,女道人说道姐是在花丛里面捡到的,取名葳蕤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可是看到张原这猥琐的笑,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道姐那曼妙的身体,那其实也挺葳蕤的……

    张原哈哈笑道:“她可是公子意中人?”

    苏夜摇摇头,道:“是一个很重要的朋友。”

    苏夜想了想,道姐是自己什么人?

    肯定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太乙长生命符阴阳同参,如果放在修行者眼中,这就是道侣。

    张原道:“嗯,美艳的朋友。”

    苏夜给他翻了个白眼,这家伙肯定是很久没有碰女人了。

    一会儿,张原回过神来,却对苏小婉道:“夫人,您是大酋长的女儿,对华族的文字比较生疏,不若以后我来教公子读书写字?”

    苏夜狐疑得看着这个热心过头的家伙,说道:“你教我?那你不就成了我师傅了?你想占我便宜!”

    张原显然没有考虑这一点,道:“我们年龄相仿,好吧,我们确实是要稍微大一点。不如就兄弟相称,我们教你读书识字,不必在乎陈规俗礼,那个……给我们两人包饭就行。”

    又是混饭吃。

    苏夜终于弄懂了这家伙的目的。

    苏小婉没有任何犹豫,道:“那就多谢两位了。”

    “你不问下我吗?”

    苏夜无语得看着苏小婉。

    苏小婉还没有说话,张原便拍了他肩膀一下,道:“听你娘的。”

    苏小婉道:“幼安,以前是没有办法,不能明着给你请个先生,我只能勉强教你,总有错漏。两位小兄弟愿意教你,肯定比我强一些。”

    张原顺杆往上爬,道:“那个,我以后就不叫你公子了,怪生分的,他是我大哥,也就是你大哥,我就是你二哥。三弟,我们三个都是来此避祸的,这是命中注定的缘份。”

    卫龙也被张原的骚操作弄糊涂了,莫名其妙就成了天州林家嫡长孙的大哥,急道:“公子……”

    张原摆手道:“什么公子,是三弟。你个呆子!”

    卫龙一头雾水。

    苏夜也挠挠头,总感觉哪里不对,好像还是被人占了便宜。

    待苏小婉离去,张原趴过来悄悄儿得问道:“三弟,我们这么熟了,二哥问你个问题,你娘确定不是小娘?也太年轻了些……”

    时间一天天过去,岁月静如处子。

    大雁塔里又多了一个书呆子。

    每天扫完塔,苏夜就会到大雁塔的二楼和张原、卫龙一起看书,因为底子差,所以只能大而划之,不求甚解。

    张原很鄙视他这种囫囵吞枣式的读法。

    在张原的介绍下,苏夜先读佛门的经藏、律藏、论藏,灭佛前,佛门盛行的有禅宗、密宗、净土宗,其门下经典最核心的有地藏、法华、楞严、金刚四经。

    真正开始系统得读书之后,苏夜才发现自己的记忆能力和领悟能力非常的强,这种能力都超出了他自己的意料之外,苏小婉更是惊异不已,视为张原这个老师传道有方。

    但是苏夜自己知道,自从修炼了阴符之后,记忆能力和悟性是明显强了许多,再加上以往只能偷偷摸摸读书,对纸和笔没有依赖,本来就是主要训练的记忆能力。

    各种原因汇集一起,造就了他几乎过目不忘的本事。

    随着读书越来越多,苏夜炼神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丈红尘事,这些都是修行的法门,阴符中也时不时得传来一阵阵的愉悦感。

    渐渐的,苏夜也弄懂了修行的几个要素。

    大雁塔里,有道经将修行归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苏夜用太平道的经义来理解,也就是修炼元神、定住识神、积累气运三件大事。

    阴符的主要作用是修炼元神,就是八倍速度炼气。

    不断得用灵气去淬炼元神,让元神变强大,然后一步步破境,先成为夜游神,再夜显,再日游神,再日显,之后渡天动成为阳神,然后渡地劫和命劫,让元神最终摆脱识神,独立于天地之间而存在,哪怕时间很短,也可以转世重生。

    而在大雁塔里读书养性,则是元神和识神都修炼,一来增加元神的“灵性”,即炼神,让元神品质更高,修炼效果更好。二来定住识神,即增加“定力”,尽量管住识神,因为识神与元神阴阳共生,识神泄则元神弱,识神不动,元神消散得就慢。

    识神与人的五脏六腑相连,与人的七情六欲相通,需要无时无刻不定神。

    所以太平道说,修行一甲子,定神一辈子。

    修炼人的灵性,一甲子的功夫就够了。

    凡人三岁看老,放在修行界,六十年的时间,一个人的灵性就最终定格了,再想改变也不可能。所以说修行一甲子。

    而定神却是时时刻刻都需要,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斩断七情六欲,所以说是定神一辈子。

    理解了这层奥义之后,苏夜终于明日陈江河所说的平常道是什么意思。

    如果化繁为简,陈江河说的“饥来吃饭倦来眠”,还真的就是最有效的修行,女道人教的太乙长生命符反而不是必需品。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苏夜才真正开始细品陈江河所说的这几句话,只觉得不无道理,可是正如其所说的,说与世人浑不信,苏夜从心底依旧不愿意相信,修行真的就是吃饭、睡觉、扫地。

    因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长生,而不是强力大能,只不过是世道凶险,没点强力大能无法安身立命,如果置身于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里,想长生真的就是吃饭、睡觉,让灵魂更加纯粹。

    那也太无聊了吧!

    苏夜还是喜欢女道人教的阴符。

    这就是心境未到,有些人明白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心境未到,知道,知道,只不过是知而未悟道,心气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控制不住。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一辈子定神。

    “三弟,你这看书就像糙汉子睡婆姨,一点前戏没有,三两下又结束了,你是爽了,可是书不爽啊。”张原对苏夜这种潦草的看书方式很不满,忿然道:“我实在是看不下去。”

    苏夜看书实在太快,又不求甚解,而且还讲歪经。

    比如……

    “佛言,我视侯王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寝……”

    这是四十二章经里的讲义。

    苏夜不服,对张原道:“我就是认为他在吹牛。他是国王,什么都有,自然什么都不在乎,我等什么都没有,如何能视若无物。”

    以前天天有好吃的,就不在乎吃什么,现在日子过得苦了,想到好吃的就流口水。

    以前有三个通房丫头可以亵玩打发时间,就不在乎女人,现在想到女人身体就燥热。

    什么侯王之位、金玉之宝、纨素之服这些世俗浮华,那就更是如此,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放下放下,要曾拿起,才能放下。

    这是苏夜的理解。

    至于大千界、方便门、无上乘,那就更是神往,不可能如此淡然,更别提佛道、禅定、涅槃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