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好吧,我就是大明战神 » 第二十章 朱棣的疑惑

第二十章 朱棣的疑惑

    刘伯温走了。

    而每到这时,耷拉着脑袋坐在座位上的朱樉和朱棣总是会满血复活的跳起来,出去玩,有时候玩上瘾了,连午膳都没空吃。

    另外四位王爷比他俩也好不到哪去,晋王朱棡酷爱骑射,来大本堂上课总会让侍从替他拿着弓箭和箭靶,虽然大多时箭靶总是闲着不用,先射飞鸟。

    吴王朱橚呢,当然是找个安静的地方捧着本医书看得没完没了,楚王朱桢和齐王朱榑还小,仍然住在宫中,上午上完课,便会被他们的母妃接回各自的宫中用午膳睡午觉。

    等到了未时,诸王又会齐齐回来,继续上下午的课,在还未一王就藩的洪武七年,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

    但今日自然不同,刘伯温刚离开大本堂,所谓的众星以及北辰就朝着大明的太子殿下围了过来,双眼充满了求知欲。

    “好了好了,为兄说还不行吗?”

    朱标无奈的看着李九江和诸位弟弟,本来他不想说的,可转念一想,这事说不定能对朱樉等人产生警醒的作用,就算是王爷又如何?身居高位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是因为蓝玉啦。”

    “蓝玉将军?”

    朱棣第一个表示震惊,然后就被朱棡拉了一把。

    朱标见状,眉头当即一皱:

    “三弟你这是干嘛?不错,蓝玉是你们大嫂的舅舅,可真要做错了事,即便是我,也不会由着他。”

    朱棡讪讪一笑,朱樉却不管那么多,直接问道:

    “蓝玉又犯事了?”

    这个“又”字用得极好,以至于朱标都无奈一叹:

    “唉,蓝玉亲自带兵攻克了兴和,还俘获了包括元国公贴里密赤在内,北元将臣五十九人。”

    诸王眉头一皱:

    “嗯?这不是好事吗?”

    “对呀大哥,而且这事我昨天就知道了。”

    朱标面上的无奈不减分毫:

    “如果只有这些,当然是好事了。问题是就在刚才,御书房又得了一封军情奏报,说蓝玉占领兴和以后,竟然纵兵为祸,就连他自己,也亲自上阵,把元国公贴里密赤的夫人给那啥了。”

    朱橚脑袋一歪:

    “什么意思?”

    众人齐齐无语,刚想解释,十岁的楚王朱桢和齐王朱榑就瞪大了他们渴望知识的双眼,朱棣也只能看着朱橚道:

    “五弟不行你领他俩出去玩会儿吧。”

    朱橚摇了摇头表示不愿意,朱桢和朱榑亦是。

    李九江却想出去了,本来还以为是啥大事,原来就这。虽然这事他本不清楚,可他知道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朝廷十五万大军向北征讨,结果当然是大胜,可立下了战功的蓝玉,却因饮酒误事玷污了北元皇妃,事后,北元皇妃不堪受辱,当场自尽。

    朱元璋得知以后大怒,可怜的蓝玉,也从“梁国公”变成了“凉国公”。

    咦?等一下,饮酒误事,不对吧,从这件事来看,这家伙是个惯犯呀,那么也不可怜了么。

    朱棣显然持有不同的意见,当然,他也不可能跟李九江保持一致:

    “父皇怎么说?难道要为一个北元的国公夫人处罚蓝玉将军吗?这是不是太过了?那啥就那啥呗,蓝玉将军长得也不丑。”

    然后,就听朱标道:

    “还有,贴里密赤的女儿。”

    “我艹,母女秀!”

    朱棣这下绷不住了,那的确有点过分了。

    可一旁的朱樉却露出了诡异的微笑,玩的花呀蓝玉!

    看得朱标气不打一处来:

    “二弟你要不能听就滚出去!”

    “嘿嘿,大哥别生气嘛。”

    朱樉挠头一笑。

    紧接着,十岁的楚王朱桢和齐王朱榑就再度瞪大了他们渴望知识的双眼:

    “母女秀是啥?”

    “听起来好像很好玩的样子。”

    朱标抓紧教育:

    “哎,这怎么能好玩呢?”

    然后,朱樉就又露出了诡异的微笑,怎么能不好玩呢?

    朱标咬牙切齿:

    “你现在立马给我出去,把六弟七弟带着!”

    朱樉意犹未尽,但也明白自己不能待在这了,否则越听越上火,大手一边一个弟弟,就迈步出了大本堂。

    李九江望着朱樉的背影,很是惋惜,老朱家要都这个德行,我特么还弃武从文干嘛?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也算半个老朱家人,额,那还是让秦王殿下一枝独秀吧。

    “大哥,那父皇到底是怎么决定的?即便蓝玉将军此举很是过分,可,功过相抵,应该不会有事吧?”

    十四岁的朱棣还没有以后的政治头脑,可也开始觉醒了,最起码他明白,蓝玉现在是杀不得的。

    朱标闻言,诧异的看了一眼自家四弟,缓缓一点头:

    “当然不会有事,只是蓝玉此次归来,本想封他永昌侯,出了这件事,只能往后搁了,不过其余的封赏,还是不变的,只不过……”

    说到这,朱标的脑海中浮现出刚才在御书房朱元璋的脸庞,眉头不自觉的紧皱:

    “父皇对这件事,并不是一般的生气,似乎,不止是生气。”

    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话把朱棣都听蒙了,朱棡亦是,但李九江听懂了。

    当然不止是生气,陛下更多的,是无奈啊太子殿下!

    也就在这一刻,李九江的脑海深处掠过一抹灵光,嗯?等一下,这件事,可以利用呀。

    只是看着眼前的朱标,李九江还是决定不形于色,计划不变,还是要朱老四出马。

    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九江不能为朱标解惑,那样一来,可显得上赶子,即便朱标察觉不到,朱元璋也会察觉到的。

    想到这,李九江回过头看了一眼大本堂最前方的椅子,那是刘伯温所坐,这个人还是可以学学的。其实要不是李九江是曹国公长子,摆烂也行,但身为朱元璋的甥孙,李九江不可能一直待在家里,早晚要出来做点事,摆烂的话,就算李文忠看得过去,朱元璋也看不过去。

    既如此,弃武从文,也要看当什么样的文官,很幸运,李九江是穿越者,因此他有几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参考,杨宪,胡惟庸,李善长,牛逼不牛逼?很牛逼,可善终了吗?没有。

    而刘伯温,最起码是病逝,算不得善终的原因,一是因为没有钱,日子过的清苦,二是朱元璋的不喜。可李九江有爵位,有俸禄,有朱元璋的喜欢,那么,效仿刘伯温大隐隐于朝,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乎,等朱标走后,看着处在苦恼中的朱棣,李九江当即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

    “想什么呢?”

    “嗯?”

    朱棣吓了一跳,捂着被捅的腰子,双眼却明亮至极:

    “景隆你终于变回以前的样子了,来,再捅我几下,我就喜欢你捅我。”

    李九江表示这个要求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赶忙入正题:

    “别闹了殿下,怎么不出去玩呢?再不去,马上又要上课了。”

    朱棣嘴角一撇:

    “唉,我倒是想去,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大哥那句话是什么意思,父皇不止是生气,那还有啥呢?”

    李九江微微一笑,小样,让我来告诉你吧,只不过李九江还没开口,不远处的吴王朱橚就叫了起来:

    “哦,我知道了。”

    “嗯?”

    李九江登时一愣,我去,朱橚那么厉害吗?

    朱棣也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家五弟:

    “什么?你知道了?快说!”

    朱橚满面坚毅:

    “原来那啥,是那个意思呀!”

    李九江:……

    朱棣:……

    “五弟你还是少看点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