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建文盛世 » 三[家事·燕王哭孝]

三[家事·燕王哭孝]

    满是哀鸣的几筵殿中,朱允炆就跪在朱元璋的灵柩前,脊梁虽然已经非常酸疼,毕竟这已经是守灵的第六天,他已经在这跪了六个白昼了,但他的背依旧挺的笔直。

    因为这十年下来,朱允炆他已经彻底融入这个世界了,他跟朱元璋的爷孙情是真的,并且朱元璋的去世让朱允炆想起了前世爷爷去世的场景,这让朱允炆更加伤心。

    就在朱允炆陷入回忆时,晋王朱棡的声音传来:“楠弟,你没事吧?”

    朱允炆转头看去,原来是朱楠晕倒了,朱楠是朱元璋的第二十六子,洪武二十六年出生,历史上出生一个月便夭折了,这世可能是因为朱允炆穿越导致的蝴蝶效应,朱楠虽然身体较弱,但十分聪慧,很得朱元璋喜爱,跟朱允炆也十分亲近。

    朱允炆见状对宝祥说道:“快,传太医。三叔,你带二十六叔先下去休息吧。”

    “臣遵旨,那臣先带二十六弟下去了。”晋王朱棡应了下来,然后让太监抬着朱楠朝着朱楠的住所而去。

    皇子出生后乃至幼年时,因需母亲抚育照料,一般随母亲居住在东西六宫,乃至稍稍长成至五六岁,一般就要移到专供皇子居住的地方。

    而且皇子的住所不能称宫,只能称所,位置在御花园东西两侧,东西六宫的北端,号称东五所和西五所。因紫禁城后寝部分以乾清宫为主座宫殿,故东西五所正式名称为“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东西五所各由五组并列的三进院落组成。

    “陛下,燕王到了。”这时宝祥走到朱允炆旁边弯腰轻语。

    就在宝祥说完后,一声大喊便从朱允炆身后传来。

    “父皇!父皇啊!!!”未见人,先闻声。

    这声粗狂的哀号,竟然压下了整个几筵殿的哀乐,朱允炆侧首,恰好看到一位体态魁梧的中年大汉,一身麻素的摔倒在地,这位心急如焚的汉子,不小心被高槛绊住了脚,他就是朱棣。

    朱棣连滚带爬,一路哭着冲到了灵柩之前,就直接趴在朱允炆的旁边,使劲地磕着头,直把地板磕的咚咚作响,却是连身旁的朱允炆看都没看一眼。

    自京师往北平,马不停蹄也得近三天,今日是停灵的第六天,现在是太祖大行第六天的辰时,这说明朱棣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奔了过来,他甚至不可能有吃饭的功夫!

    “呵,四叔啊,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死心吗?”

    朱允炆一瞬间就明白了到了朱棣的想法,如此至孝,可是能加上不少印象分的啊。

    “四叔。”

    朱允炆唤了一声:“免痛节哀,爷爷生前多次说,生死乃世间常事,勿要劳动心神。而今,爷爷英灵仍在,若见我等后辈子孙,因此失态,会不高兴的。”

    就跪在朱允炆身后不远的一众先至亲王和朱元璋的小儿子们闻言俱都抬起了脑袋,全看向了朱允炆,和跪趴在朱允炆旁边一下子就怔住了的朱棣。

    失态?失态!

    朱允炆这一句安慰的话,却是在诘责朱棣御前失礼。

    朱棣跪在地上,辗转身形冲着朱允炆,嚎啕大哭:“臣于北平闻父皇大行,臣星夜而来,不寝不食。臣刚才一见灵柩,便想起了父皇生前领军之时,令臣伴于左右,父皇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臣不禁心痛如绞,哀切欲死,失礼之处,求陛下责罚。”

    说着话,朱棣膝退数步,到了一众亲王的队列。

    “此处是爷爷灵柩所在,这里只有家人,没有君臣,四叔刚才乃是纯孝之至的表现,实为天下臣民表率,何谈责罚一说。”

    见朱棣服软,朱允炆又将目光移向灵柩,“爷爷遗诏,朝中大臣,哭临三日即释服归衙,不怠朝事,今日守灵之后,侄儿在偏殿备些斋食,咱们一家人,先一起吃个饭。其他的,待热孝过了咱们再说。”

    言下之意,今儿都是停灵第六天了,文武百官都回署衙办公去了,灵堂里面就只有咱们老朱家一家人,你朱老四到底什么德行,大家心里门清,你哭给谁看呢?

    闻言,朱棣的哭喊之声果然低了下来,没多久就渐渐听不到了,他默默地跪在一众亲王之首,在原地神游天外去了。

    至于朱棣为何能跪在前面,那是因为晋王刚才离开了,秦王洪武二十八年便薨逝了,现在的秦王和朱允炆同辈,是朱樉的庶长子朱尚炳,一个晚辈自然不可能在前面代表一众亲王。

    现在灵堂之内,只剩下道士们的诵道超度之声。

    朱元璋早年当过和尚,当皇帝之后,虽说不怕别人提及他的这段过往,但之前的和尚经历,让朱元璋深知寺庙的各种龌龊,灾年放高利贷,逼迫农户卖田等等,甚至有的还当起了“送子观音”,简直是可恶至极。

    所以朱元璋自然不愿再与僧番亲近,这诵德超脱一事,就只好落在了本土的道教身上。

    朱允炆看着灵柩,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真的没有想到,他带来的变化会这么大,朱标比历史上多活了一年,而朱元璋竟然比历史上早去世了一年多。

    或许,是朱元璋放下了些许执念,这口心气也就不再吊着,也少受了倒卧软塌,不能自理的痛苦,体面的离开了他自己一手开创的这个新世。

    朱允炆在翰林院给朱元璋撰写的祭文中加上了后世谒明太祖陵文的一句话,“昔宋政不纲,辽元逞凶,扰乱中夏,神人共愤。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禹域清明,污涤膻绝。盖中夏见制于边境小夷数矣,其驱除光复之勋,未有能及太祖之伟硕者也。”

    朱允炆现在也只能以这种方法来表达对朱元璋,对这位再造华夏的伟大帝王,对这位出身平民百姓的帝王的敬意了。

    “爷爷,您放心,我会让大明更加伟大,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爷爷,希望你要保佑我。”

    接下来朱允炆要做的事,得罪的不仅是朱家藩王,还有在华夏大地上扎根千年的世家大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