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普通人的一天 » 第二十八章下午15:34

第二十八章下午15:34

    年轻妈妈在行礼箱中挑挑选选,一大堆有用没用的衣服里,年轻妈妈选了一条牛仔裤,还有一件粉色针织短袖。

    短袖小小的,收腰效果很好,左右肩膀点缀了两只蝴蝶结,给人青春靓丽的感觉,奈何蝴蝶结有些惹眼,年轻妈妈刚拿出来,就被宝宝揪掉了。

    年轻妈妈洗脸护肤,回来一看,整个人只剩下对衣发呆,蝴蝶结落在小宝宝手里,他玩的很开心,对自己做了什么浑然不觉。

    算了,开心最重要,没了蝴蝶结,衣服看起来更清爽,不影响穿着,年轻妈妈对镜梳妆,长发简单挽起一支木簪固定,现在都流行复古风。

    姥姥点评:“到底是年轻人,怎么穿都好看。”

    年轻妈妈无奈道:“所以咱俩撞衫了!”

    母女俩对着镜子一看,还真是,衣服没撞裤子撞了,都是阔腿开叉牛仔裤,不仔细看都看不出区别。

    往往精心的打扮,都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好在这种裤子满街飞,每个人都能穿出自己的风格。

    这屋里唯一没有外貌焦虑的就是小宝宝了,他穿什么都可可爱爱,光屁屁也不会有人报警,穿尿不湿的就是这么任性。

    一切准备就绪,年轻妈妈抱宝宝在院门口等公交,姥姥永远在磨蹭,真不知道有什么事那么忙。

    下午15:34公交车出现在村口,缓缓向前行驶,车喇叭滴滴滴响个不停,召唤乘客技能觉醒。

    这趟车存在有段历史了,车型经常更新,但司机二十几年都是一个人,寒来暑往的运载中,其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小村所在的区叫郊区,这是一个名称,和什么“前进”“永红”“向阳”一样,区名就叫郊区,所在地理位置也是郊区,所以就很巧,当初取名的也是位鬼才。

    姥姥刚嫁过来的时候,这趟连接农村和城市的公交车,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它运行的时间此年轻妈妈年纪都大,也属于是城乡建设保留曲目。

    这趟公交的运行路线,跨越了四五个村子,以及一处城乡结合部,然后才是城市中。

    整个郊区路线成长条弧形,下属村有九个,经典的农村包围城市,共有南北两条进城路线,地图上看就是两个不规则半圆扣在一起。

    年轻妈妈即将乘坐的这个,就是其中一个半圆,最开始的形态是老式小型客运车,上下一个门,双排座椅,车厢最后有一个长排座。

    每路过一个村子,用来提醒的喇叭声,就会从村头间歇性响到村尾,开动的速度也会减慢,跟小跑差不多。

    公交车定时定点来,前后不差几分钟,有乘车需求的人,就会提前站在街边等候,没有固定站点,招招手就会停那种。

    以前也有过经停站,那是村子中心的一间小卖部门口,消息集散中心对面,平常村民们都会三三两两聚在集散中心聊聊天,公交会在哪里停上10分钟,时间一到即刻开走。

    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农村私家车很少,谁家要是有个破面包车,那都相当了不得,比较普遍的是自行车,然后是摩托车。

    所以大家如果想去市里,只能坐公交车去,那个时候名字还不了公交,叫小客车,跑长途的叫大客车,这种短途就叫小客。

    因为只有这一种进市区的交通工具,所以每般间隔时间并不长,四十分钟一趟,运行的时间也比现在要长。

    最早那一般是清晨5:30从农村发车,收线车下午17:30从市里返回,几乎每趟来往小客都坐满了人。

    尤其最早那三趟和收线那三趟,尊巡早晚高峰定律,客满状态类似于一线城市地铁,真真正正的人挤人。

    而且车里还没有空调,冬天还好,挤挤暖和,但是夏季可就遭了殃喽,就算车窗全部敞开,依旧能把人热个半死。

    尤其再遇上个带鸡鸭蔬菜,或者行李繁重的,简直就是苦不堪言,还有那上了年岁动不动就咳嗽,一身烟味的。

    周边人嫌疑但是又躲不开,受苦惨状堪比一级酷刑,再加上小客走走停停,不断加入新人,那种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懂。

    小客的配置为一个司机,一个乘务员,这种乡村小客都是私家运营的,只需要给站点交些管理费,所以司机和乘务员不是工作伙伴,而是夫妻关系。

    乘车费用是三块钱,趟趟客满,早晚还是爆满,想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这家的收入,即便放到现在,那也是相当可观的。

    这种乡村小客不止郊区这一两趟,还有其他下辖乡镇,短途客运和长途客运不同,它没有成规模的客运枢纽站。

    就是在某商业中心附近,有两块大的空置场地,所以小客车都会在这里扎堆停放,也算是露天客运集散中心了吧。

    这种形式不那么正规,但也方便,农村人去市里,大多有两个原因,一是采购,二是看病,商业中心这个位置,就满足了大部分乘客的需求。

    虽然没有人监管,但是司机们都十分守规矩,每辆车该停靠位置固定,谁先走谁后走,都是有顺序的。

    犹记年轻妈妈乘坐的这趟线路,停靠站点对应一家麻辣烫店,好多乘客都去他家吃,味道跟市面流传些都不同,它就是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只绿色大塑料碗,上面套层塑料袋,菜和面都是固定的,连菜带面再算上丸子一类,拢共也就十几样。

    制作过程全透明,到也不是为了让顾客吃着放心,主要因为没地方,全屋拢共就五张餐桌,人一多转个身都费劲,因为这就不是正经商铺,而是楼下私家车库改的。

    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小小麻辣烫店,还经营了热面,馄饨,炒饭,水饺这几样,每样都很便宜,最开始的麻辣烫也才四块钱一碗。

    能来这里吃饭的人,都不会挑剔,属于只求个饱腹,所以量大实惠,就是这家店的特色,至于口味吗?除了麻辣烫,其他不值一提。

    他家麻辣烫远近闻名,基本上城市周边生活的人,老人小孩都知道,感觉任何形容词都说不出他家的味道。

    制作也是相当简单,一口大铁桶,里边是滚烫煮沸的汤,碗底打上巨多味精鸡精,还有蒜末白糖辣椒油。

    连东北灵魂麻酱都没有,然后舀一勺大桶里的汤,再把汤里烫好的面和菜,往碗里一扣,这样一份简单麻辣烫就制作成功了,全程用不上五分钟。

    那味道就是好吃,基本小客运场所有乘客都吃过,而且每次来市里不吃上一碗,都会有种此行不圆满的感觉,魅力之大可见一斑。

    所以那碗麻辣烫吃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归家人,和离家人的情怀在里头,时至今日,那家麻辣烫成为了真真正正的几十年老店,价格也从四块变成八块,还是很便宜。

    具体几十年不知道,三十年打底吧,店铺老板换了一茬又一茬,味道始终如一,这也是件很奇怪的事。

    破旧的桌椅,破旧的房子,墙上挂着两个电风扇,永远有一个是坏的,感觉每一块砖缝里都是麻辣烫的味道,也许正是因为积累的久了,所以无论换了谁来做,味道都不会改变。

    由于乘客太多的原因,没过几年,小客就从一辆车增加到两辆车,据说参与运行的是亲戚,司机是姐夫和妹夫的关系。

    两趟车加入,时间是错开的,司机也不用那么累了,一车从农村出发的同时,另一车从市里返回,两车交汇地点就在年轻妈妈所住的村子,而且永远都是消息集散中心那个位置,每一天,每一趟都是。

    那个时候还是土路呢,司机对一天跑好几趟的道路最熟悉,以至于哪里有坑,哪里有包,全都了然于胸。

    别看小客又破又老,道路凹凸不平,但是坐在车里绝对稳得一批,感觉司机能闭着眼睛,都能完美避开所有坑洼。

    那个时候,司机和乘务员,在小客车上拥有绝对话语权,每一趟乘客都很多,人一多难免起纷争,乘务员不单单负责收钱,也是车上指点江山的存在。

    别看人家一介女流,但是在东北,没人敢小看女人的地位,她的一句话,能抵得上旁人十句。

    例如车上有老人或者残疾需要让座的,乘务员就会寻找一圈,然后在众多乘客里找出最合适的,一声令下“第三排那个大兄弟,对,就你,给这太爷腾个位置,一会有人下车了再给你调个新的。”

    这种强制性的让座没人会反驳吗?还真就没有,农村人热心肠,邻里邻居住着,车上许多人都互相认识,吃惯了苦的农民,谁也不会因为一个座位吵起来。

    没有固定站点的情况下,乘务员就充当报站语音系统“**村到了,有没有下车的,提前说啊,别再坐过站了。”

    这个时候就会有一堆人站出来,七嘴八舌说自己要下车的地点,而且都是不准确词汇,比如谁谁家路口,谁谁家小卖部,又或者前面蓝色大门那家。

    乘务员拥有堪比数字系统的记忆能力,嘈杂的人群中,她能记住每一个人要下车的地方,车子快到的时候,她就会提醒乘客。

    “后排那个大娘,**家路口到了,你把东西都拿好,检查一下别忘了什么东西,准备下车了啊!”

    遇到腿脚不好行动不方便的,乘务员还会扶着人家下车,即便一步一步挪动很慢,车上其他乘客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就算有的人赶时间,也不会当面催促什么,因为他只需要跟乘务员讲一下,乘务员再传达给司机,那车就跟按了翅膀一样,提速飞快。

    做这样的小客车,的确没有舒适感可言,但安全感绝对拉满,记得有一个乘客落了行李箱在车上,行礼箱中不仅有衣物,还有不少现金。

    那乘客也是马虎,到家许久了才想起来,这下慌了,于是四处托人,找那趟司机联系方式。

    电话终于拨通了,是乘务员接的,人家一开口就问“是不是你落了一个黑色行礼箱,在右边第三排上边架子上?”

    “对对对,箱子里有………”

    两人核对一番,丢东西的人都不用去取,人家乘务员说了“明天上午第一趟车给你捎带过去,你提前在路边等着取吧!”

    乘务员没有太多寒暄的话,无论做什么事,永远都是温水一样不冷不热的语气,脸上也不笑,但说出来的话就是那么让人信服。

    在这趟车上,永远不用担心丢东西,无论价值几何,贵重到手机钱包,平凡到一袋水果饼干,只要此物有主,它永远都会回到主人身边。

    长此以往的诚信积累,小客不仅仅运人,偶尔也负责运货,好多人没时间为送东西跑市区一趟,就会把物件放在客车里,跟乘务员交代一声,再付两块运载费用,站那边有人借物,这件事就算完成了。

    这趟车穿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365天全年无休,大年三十还在运行,只是班次会少那么一两趟。

    这条路上有固定风景,也有固定乘客,三十年来,永远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后来个体经济发展起来。

    小客升级换成大客,座位多了不老少,空间也宽敞许多,车里还增加了空调功能,舒适感大幅度提升。

    但是一家好,家家好,私家车越来越多,乘小客的人越来越少,道路也不在坑坑洼洼,没了嘈杂,没了坎坷,司机夫妇的收入随之骤减。

    但是乘务员没有因为挣的钱少了,对待乘客的态度发生变化,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反而有种退隐江湖的沉淀和安宁。

    也许各中苦涩都在收车回家之后,自己默默消化掉了,他们夫妻给乘客的安全感始终如一。

    再后来私营客车收编,换成统一运行的公交车,监控摄像头下,各种规矩也多了不少,一切都和市里公交一样。

    固定的前门上车,后门下车,间隔时间由40分钟一趟,改为一小时一趟,要说唯一不变的,应该就是乘务员和司机,夫妻档的配置。

    公交行驶到进前,年轻妈妈伸手拦下车辆,此时姥姥还没出门,年轻妈妈无奈,只能跟乘务员请求。

    “麻烦您稍等一下,我们还有个人没出来。”

    三姨姥转头去寻姥姥,两人拉拉扯扯才从屋里小跑出来,一上车姥姥就说:“能不能在**停一下,我们在那下车。”

    乘务员好脾气回应:“那里已经进市区了,按理说不到站点不能停,但是你们还抱着孩子,这里就给停一下吧!”

    姥姥不住道谢,三个大人抱着小宝宝,各自找位置坐下,公交车再次开动,喇叭滴滴滴响个不停,呼唤有乘车需要的人们,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