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一点都不恐怖的无限流调查员游戏 » 24.永载史册的大楼(3)

24.永载史册的大楼(3)

    德军没有让卜迟余他们休息太久。

    在卜迟余到达阵地两个小时后,呼啸的刺耳声响拖着炮弹开始落在两栋大楼附近。

    尽管空气中没有枪声,但卜迟余意识到战斗已经开始了。

    地面在坦克的咆哮声中微微颤动,哪怕不用眼睛去观察,脑海中都已经浮现出坦克在步兵的掩护下缓缓靠近的场面。

    从见面后就一直消失了不知道跑哪儿去的英夫连长又出现在了地下室中,他将卜迟余安排到四楼视野开阔的位置负责担任哨兵——有空的话兼职一下狙击手。

    直到这时,卜迟余才真正进入这栋大楼据点。

    整栋大楼在过去的数天时间里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原本用于上楼的混凝土阶梯已经被整个炸毁,残骸成为了封堵窗口的杂物中的一部分。取代它用于上下楼的是一些临时制作的木梯,这些木梯不单单存在于原本的楼梯间位置,有时候还格外突兀地出现在完全意想不到的房间中。

    理所当然的,这些房间的天花板都被有意地被打通。

    被打通的不仅仅是天花板,还有房间之间的隔墙。不知道是为了方便支援,还是方便于在敌人攻入房间后能进行反攻,大量的房间隔墙都被凿开了缺口,这些缺口大部分都被隐藏了起来,或是隐藏在木板下,或是掩盖在杂物中,有时候还可以找到几个绊雷。

    当卜迟余爬上三楼的时候,窗外的炮击开始响起,连绵不绝的爆炸宛如地震一般令整个房屋都在颤动,一张堆满了沙袋的桌子在颤动中嘎吱作响,仿佛马上就要散架。

    但炮弹并没有落在苏军的阵地上,而是落在了苏军的阵地前方。不知道是来自河东岸的掩护炮火,还是德军们用于疏通雷场的徐进弹幕。

    卜迟余爬上了在炮击的震动中一蹦一跳的梯子,这把做工简陋的梯子令人非常没有安全感,上面有不少阶梯甚至都已经有了变形,仿佛下一秒钟就要断裂一般。

    这样的结构爬起来格外刺激——为了快捷,卜迟余走的是楼梯间,如果一不小心掉下去的话会直接一口气从三楼摔入地下室。

    但那把梯子终究还是没有在爆炸的颤动中滑落,这使得卜迟余成功抵达了三楼。

    几乎是到达三楼的第一时间,卜迟余就看到了摆放在角落的电台,这里之前似乎是作为炮兵通讯员的阵地而存在,观察手在这个位置监视战场情况,为后方炮兵汇报打击效果。

    在犹豫了一下,卜迟余继续爬上楼梯,抵达了四楼。

    四楼的情况比三楼差了不少,卜迟余上楼看见的第一样东西就是一个炮击留下的窟窿,从大小来看应该是被三号突击炮的75炮留下的,大概是狙击手在射击的时候吸引到了突击炮的注意,被人回敬了一发。

    而在四楼位置,卜迟余意外地还发现了一个人。

    对方是一个与卜迟余差不多年纪的狙击手,当卜迟余上来的时候,这家伙正用斗篷裹着自己,隐藏在墙角的废墟中。

    如果不是因为这家伙发现敌人而开了一枪的缘故,卜迟余甚至都没有发现近在咫尺的他。

    似乎是察觉到了卜迟余在注视他,这个年轻人微微瞥了一眼卜迟余,随后又视若无睹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卜迟余感觉自己好像被对方鄙视了……

    也不管对方有没有看到,卜迟余二话不说回敬了对方一个鄙视的眼神。同时果断地将英夫连长的命令给丢到了一边儿去,开始当自己的老阴逼了。

    开什么玩笑,苏军一毛钱工资都没有发给过他,他在这里给苏军打白工卖命就已经是看在他们的枪杆子够硬的面子上了,打死他,他都不会跑去尽职尽责的当哨兵。这种地方,纵使哨兵有九条命都不够花的。

    就如之前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在城里摸打滚爬了半个月的老兵,他的生存法则就是足够低调。

    在苏联人眼里,他是从战斗最开始一直打满全场的功勋老将。

    在德国人眼里,他是完全没有任何存在感的顶级混子。

    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卜迟余穿越过来之后学会的词)社会的预备役社畜,卜迟余在如何让自己在摸鱼的时候看起来像是努力工作方面有非常杰出的造诣。

    而摸鱼行业中的翘楚,那就是狙击手这种东西了。

    如果说其他工作上卜迟余与那些真正的老兵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的话,那么在狙击手这个行业,在参与了制钉厂摔泥巴过后的他,基本上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已经是行业翘楚——只要不提枪法。

    按照后世的标准,他的战术属于标准的“精确射手战术”。

    首先是勘察场地——无论是敌人的攻击路线还是自己的撤离路线,又或者是自己接下来需要选定的狙击阵地。

    这方面非常简单,广场方向基本上可以完全忽略,除了坦克与突击炮,没有人会在那个方向。而排除掉广场,以及前方的中尉大楼(卜迟余没有记住具体名字)的掩护后,剩下的基本上只有中尉大楼两边的走道了——其中右翼交给那位臭屁狙击手了,卜迟余就选择了左翼。

    确认场地后,需要寻找一个封锁这条攻击路线的阵地作为狙击点,狙击点可以没有伪装,但一定要事先规划好撤退路线,同时不能有太好的视野——优秀的视野往往代表着敌人同样有更多的角度可以攻击到狙击点。

    卜迟余一口气跑到了五楼最左边靠近角落的位置,从这个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整条街道接近四百米的直线距离。最妙的地方在于,这个地方的墙面非常厚实。

    找了个光线最烂的角落,卜迟余开始构筑自己的狙击阵地。

    首先是确保撤退路线——这个非常简单,直接照着楼下的方式把屁股后头的墙面给凿穿就是的了。

    其次是做好防炮击的准备——这个同样简单,直接拖过来一张桌子,在上面与旁边铺一点儿沙袋碎石之类玩意儿凑合,只要不倒霉透顶地被炮弹正中目标,挡一挡中小口径的炮弹弹片还是能凑合的。

    接着是对狙击阵地的伪装,老实说这个事实上没有多大必要,毕竟正面对方眼里这儿就是一堵墙,伪装了根本就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之所以走流程的伪装一下,纯粹是为了避免对方一不小心把正面的墙给炸开了之后不至于一眼就发现他的狙击阵地,给他争取点跑路的时间。

    而最后,就是在墙上面开个射击孔了。

    射击孔不能太大,太大不单单会引人注意,还会导致光线射入,导致对方能够通过射击孔观察到内部环境。

    射击孔同样不能太小,太小会导致自己根本无法捕捉敌人,虽然精确射手的工作往往是封锁一个关键位置就完事儿了,但卜迟余的水平有点儿烂,射击时还是需要一点儿时间准备,没办法像正牌精确射手一样看到有人从洞口附近经过就能一枪崩掉。

    这个问题对于卜迟余来说事实上是最麻烦的问题,因为担心太过暴力而一不小心开的窟窿太大的缘故,卜迟余不得不用刺刀和铲子在那里慢慢开口。幸运的是英夫连长貌似没功夫上来,否则就卜迟余这折腾劲儿,八成得被当做避战而丢到前面的扎波罗尼特中尉大楼去。

    而等到卜迟余将这一切办完的时候,德军几乎已经要攻入前面的中尉大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