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九十三章曲线汇通天下

第九十三章曲线汇通天下

    王道秋爽快的应下了一个半月内,让南涧河钢铁厂完全投产,这让嘉靖帝很开心。连忙就吩咐吕方,把陆炳和王道秋那桌上的四菜一汤给撤了,把自己桌上的“硬菜”,给端五个过去。

    吕方应命,他也不知道接下来,嘉靖帝还有没有什么机密事,要与王道秋和陆炳商量,因此吕方他也不敢招呼殿下的宫女和小太监上来。于是他就拂尘往自己腰上一插,然后亲自动手,一趟趟帮陆炳和王道秋端菜。

    一道道菜端过来,吕方还一道道给王道秋和陆炳报菜名。什么烧天鹅,猪耳脆、玉丝肚肺、鲟鳇鲊、猪肉龙松汤,也还是四菜一汤。

    等吕方忙完,王道秋谢过了吕方,谢过了嘉靖帝,就又坐下来大口开吃了。为了讨喜,王道秋这会儿吃饭,也刻意不顾什么朝廷礼仪,就是大口快速的往嘴里塞,看得嘉靖帝和陆炳是“哈哈”大笑,连连嗔怪王道秋这是斯文扫地,毫无天朝状元的形象。

    吃着、笑骂着,陆炳突然画风一转,抱怨道:“状元郎真是好胃口啊!可我陆炳就惨了。眼见着这天气是越来越暖,白天都不用穿厚袄了,我那蜂窝煤生意,也是越来越冷清了。嗨,穷啊!”

    “穷!不会吧陆都督?这一个冬天的蜂窝煤生意,你们锦衣卫二十万两银子,总该是有进账的吧?”见陆炳哭穷,王道秋忙不服气的怼道。

    而见王道秋不相信自己穷,陆炳也是一脸委屈的说道:“状元郎!说实话这一个冬天,在蜂窝煤生意上,我锦衣卫的确是赚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可状元郎你也要知道,我锦衣卫明面上在衙门里当差的,和暗地里的那些细作,加一块儿就有数万人。再加上历年的烈士遗孤,和因年老体弱退出我锦衣卫的那些老兄弟,一起加一块儿,那就超过十万人了。”

    “这十万人,去年光一个过年年赏,我就发了七十多万两银子。再加上过年的其它一些福利,以及过年的饷银,那就是上百万两的银子啊!说实话,状元郎,也就是你这个蜂窝煤生意,让我锦衣卫赚了二十多万两银子。你帮皇上充实了一下内库,让我在皇上那儿化缘得了十万两银子。以及我去打了一下白云观,药品和硫璃生意上的秋风,从他们那儿得了十万两的银子。上面几项加一块儿,我比以前的那些年关,一共是多得了四十多万两的银子,我才把这个年关给过去,没有亏欠手下弟兄的。现在天气转暖,我没了蜂窝煤的进项,你说我陆炳这以后缺不缺银子?”

    这!这也确实呃,这么多人,一人发个几两福利,那就是几十万两银子,陆炳这开销也确实有些大。想到了这里,王道秋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他对陆炳说道:“陆大人,这天气转暖,运河也该忙起来了,那这里面的钱途?”

    “什么?状元郎,你这是让陆某去向那帮商人伸手?不行不行,这运河上各处要道,朝廷都设有漕关负责收税,这些钱都是要入国库的。如果陆炳敢打这里面的主意,朝堂诸公非扒了陆某的皮不可!这不行,这不行。”

    王道秋一说到运河,陆炳以为王道秋是让他,也像正德朝时的锦衣卫那样,在运河朝廷的漕关前另设收费点,向过往的商船收钱,跟朝廷抢税源。所以他连连摆手,表示这事儿,他不敢干。

    见陆炳误会了,王道秋笑着摇摇头,接着向陆炳解释道:“陆大人,你误会了。我不是让你去跟商人们收银子,而是让你去赚商人们的银子。”

    “去收商人们的银子,去赚商人们的银子,这有区别吗?”

    “嗨,陆大人你看你,你让吾何以言汝?算了,我把话给你往明了说吧。陆大人,那些商人带着整船整船的货物到京师,他们是不是来找买家,想把这些货物卖掉?同时他们又是不是想在京师,买些有利可图的货物,带回去贩卖?”

    “就比如我家乡湖州,那儿出产上好的丝绸和一些山野土特产,这些运到京师来贩卖,都是可以获大利的。同时北方的牛羊、各种皮草、中草药、铁器,又是我家乡湖州那边紧俏的。这样从湖州装上丝调,在京师卖了,然后再买些北方的牛羊、皮草、铁器,运回江浙一带贩卖,买卖买卖,来回都不空船,都能赚大钱。”

    说完这些,王道秋停顿了一下,给陆炳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可是等了好一会儿,却丝亳不见陆炳有顿悟的意思。于是王道秋只好又接着解释道:“商人们到京后,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人身安全上的保障,安全的货物仓储地,以及货物的供求信息。陆大人您说,如果你们锦衣卫在通州码头,建一大片仓库让商人们存货,建一座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的大型客栈,让商人们住在那儿。”

    “然后以你们锦衣卫的威势,杜绝那些衙门小吏,街面上的地痞无赖,去敲诈勒索那些商人,为商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货物安全,提供保护。你说那些商人们会不会愿意,住你们的客栈,租你们的仓库?”

    卧槽!对呀,商人们最怕的不就是官府和地痞的敲诈吗?如果自己锦衣卫肯出面保护他们,那那些商人还不心甘情愿,双手奉上保护费啊!这一年中来往北京的各地商人、商船数以万计,自己锦衣卫从他们身上,一人赚他们十两银子,那可就是几十万两的银子啊!对,运河封冻赚蜂窝煤的钱,运河通航就赚商人们的钱。这主意好,这主意好!想着自己锦衣卫那美好的“钱景”,陆炳也是激动了,拉着王道秋的手就是摇啊,嘴里不住的向王道秋表示着感谢。

    知道陆炳现在很激动,王道秋也不打忧,就这么受着陆炳的感谢。等陆炳话说的没啥可说的了,闭嘴了。王道秋才又继续指点道:“陆大人,这些商人和货物到了您的羽翼之下后,您如果光只想挣那点住宿餐饮,货物的仓储费,那您也就太小家子气了。”

    “什么?状元郎,除了那些住宿餐饮和货物的仓储,咱们还能挣其它的钱?”听王道秋说除了住宿餐饮,和货物的仓储费,还能赚别的钱,这让没有现代经济概念的陆炳,迷惑了。于是他一脸天真的看着王道秋,等着王道秋为他解惑。

    看到陆炳这副没出息的样,王道秋就一脸嫌弃的继续说道:“当然!陆大人您虽不是商人,但您买东西是不是恨不得,全北京城各家商户的东西都放在您面前,让您能货比三家,能从中挑出最物美价廉的?同时您如果卖东西,您是不是恨不得,全北京城想买这东西的人,都能到您这儿来问价?”

    “陆大人,这就是商机啊!这么说吧陆大人,您建好仓库和客栈后,您再受点累,在您的仓库和客栈旁再建个市场,让买卖双方就跟在街上买菜卖菜一样。卖东西的人,租您的摊位卖东西,买的人他自己货比三家,随便挑。陆大人您说,如果这样,您这一年的摊位费要赚多少?还有,如果有商人在您的市场里,看中了很大一批货,而他当时身上又没有那么多银子。那您把银子先借他用一下,再三个月收他一成的利钱,这很合理吧?”

    “当然为了让底下办差的掌柜,知道能给谁借出多少银子。陆大人您还得让您手下的那些锦衣卫兄弟,把他们管辖区内,各家大商户的老底摸清楚。比如这家商户名下有多少地、多少商辅、多少间宅院,以及这人平时的信用怎么样?然后把这些信息按省按府,给他一一归类整理,到时如果这商人跟你们锦衣卫借钱,你们就按这些信息放贷。比如一个商户他名下有值一万两的田亩房产,那陆大人您借他五千两又何妨?反正他生意赚了,锦衣卫赚利钱,他生意若败了,你们锦衣卫就去收他家的房宅田亩,横竖都是有得赚的!”

    卧槽,无风险一本万利啊!听着王道秋这些话,陆炳掰着手指头算,如果真按王道秋说的那么干,他锦衣卫一年到底能赚多少。

    数字越算越大,慢慢的陆炳有些算不清了。而就在陆炳算不清的时候,嘉靖帝和吕方在那儿心里默算,也有些算不清了。但有一点他们明白,这里面的利很大。

    面对如此大利,嘉靖帝无所谓,反正按着规矩,他拿七成的大头,陆炳拿三成。拿大头的嘉靖帝可以无所谓,但代表司礼监利益的吕方,他可就不是无所谓了,他要为司礼监从中争一份利益。

    于是在酝酿了一下措词后,吕方手执拂尘,向嘉靖帝行礼道:“陛下,滋事体大,奴才觉得光锦衣卫一家操作此事……。”

    “吕方,你特么在皇上这儿进馋言,前不久才从劳纸手里抢去了那钢铁厂。现在你这个不要脸的,又想来抢劳纸的。你是不是觉得,咱俩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劳纸就舍不得打你啊!”

    “陆二毛你少犯浑,我这是在帮你。”

    “滚,你还好意思舔着脸说帮我?我告诉你吕方……。”

    …………

    一见吕方又要抢生意,陆炳立马就不干了,粗暴的打断了吕方向嘉靖帝进“馋言”。然后两人就在那儿吵了起来。

    不理会吕方和陆炳两人的利益之争,看着陆炳和吕方对这事的热情,王道秋心中暗暗得意,默默笑话吕方和陆炳道:二位,格局小了!等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信誉建立起来,这以后随着货物的四通八达,衍生出的金融业汇通天下,那才是一本万利。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