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九十四章光宗耀祖

第九十四章光宗耀祖

    吃完这顿恩荣宴,很要面子的嘉靖帝,就开始赏赐这些自己新入伙的小弟。三甲的一人一只官窑花瓶,一套高大上的文房四宝,外加十两银票;二甲的就一人一副名家字画,一套文房四宝,外加三十两银票;一甲的三位,榜眼李春芳和探花胡正蒙,嘉靖帝赏了他们一人两副字画,一套官窑茶具,一套文房四宝,和一百两的银票。

    而重中之重的王道秋吗?嘉靖帝除赏了李春芳和胡正蒙一样的,还特意赏了王道秋一处宅院。而根据王道秋自己要求的,这宅院就在内宫监胡同入囗,也就是胖子爹去年没敢买的街囗,那套临街三间辅面外带一个后院。

    另外嘉靖帝在得知王道秋现住的宅院,和自己赏给王道秋的这处临街房,中间还隔着四套小四合院后。就大方的吩咐吕方,让吕方用那些在那条胡同里,属于内宫监的公房,去置换出王道秋新老两套住房间,隔着的那四个小院,然后把这些房子,好好的整修整修,一并赏给王道秋。

    得到了今天最大的赏,王道秋心里也是很爽。于是散席后,去跟殷正茂他们交待了几句,自己就回南涧河钢铁厂,去完成自己对嘉靖帝的承诺了。

    而就在王道秋,在南涧河钢铁厂忙碌的时候,自京城策马而出的信使,也快马加鞭,将今科传胪放榜的结果,在五天后传到了王道秋的家乡,浙江省的省会杭州。

    一大清早的杭州城门口,此时刚过了入城的早高峰,就有两骑快马,向城门口飞驰而来。还离着城门口老远呢,马背上的驿卒就高喊:“五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传胪金榜,恭贺湖州府王道秋王老爷,六元及第。”

    “恭贺湖州府王道秋王老爷,六元及第。”

    ……

    两名驿卒唱着恭贺语,到了城门囗后,还坐在马上手持报喜文书,对着拥挤在城门囗的一众吃瓜群众们,反复报喜,然后才纵马入城,向浙江巡抚衙门,飞驰而去。

    入城后街道上人多,俩驿卒不敢纵马飞驰,就这样一边让马儿小跑,自己俩一路不停的高声报喜,惹得杭州市民是纷纷驻足,一起同庆这份浙江人民的荣耀。

    驿卒们就这么在沿路一众杭州市民的叫好声中,将王道秋的喜报和王道秋父母的册封圣旨,给送到了浙江巡抚衙门。

    一接到这份“政绩”,浙江巡抚也是马上一面通知省里的几个大佬,一起来过来商议这件喜事的庆祝规格。一面派出外马,将这件事通知湖州知府,让他们赶紧准备起来。

    第二天清晨,浙江巡抚带着浙江学政,和省里其他几个打酱油的官员,领着一队负责吹吹打打的艺术工作者,就在杭州武林门码头上了船,向湖州府赶去。

    中午时分,省里的船队先后与湖州府的船队,长兴县的船队会合。然后一行二十多只官船,数百人的队伍向王道秋的家驶去。

    而就在官员们在往这儿赶来的时候,现在王道秋他们村,也在一早就被县里派来的人,打扮的是花枝招展的。河两岸的树上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村里房前屋后,房顶树上都披红挂彩,鞭炮更是长兴县大半的库存,今天都运这儿来了。

    农历三月下旬的长兴,谈不上什么美景,各种花都谢了,就连田野里那一年中最美的油菜花,现在也是一支支的油菜籽,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割榨油了。

    这时节这里的人们也没啥农活,所谓的忙,也就是上山,收获那最后一茬山上还算嫩的竹笋,制作笋干和泡笋,卖到城里去。

    今天一早,县里的县丞大老爷,就领着县里的一众差役和十几车的物资。来村里通知说,咱们长兴人民的骄傲王道秋,六元及第。今天省里、府里、县里的大老爷们,都会来王家道贺,让村里赶快准备起来。

    然后村里的大人们就被支使着,布置喜庆场面和杀猎宰羊,准备隆重迎接领导。

    下午三点多钟,官府的浩大船队,终于在村里人的望眼欲穿下,一路吹吹打打,放着鞭炮,在河两岸一众嚊涕娃的追逐中,热热闹闹的进了村子。

    船队到了王家门口,船工跳上岸,拴好揽绳,架上跳板,一众官员就在鞭炮和吹打音乐声中,按着各自的官大官小,一个个的有秩序下船。

    而在看到省里的、府里的、县里的官员莅临,王父和一众村干部、土豪劣绅,也马上很识时务的上去迎接,给人家领导面子。

    一阵中国式虚情假意,嘘寒问暖完,开场仪式走完。一众官员就来到早己准备好的香案前,而王父和一众乡巴佬,也赶紧去前面跪好。“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嘉靖二十六年丁未三月十五廷策天下贡生,浙江省湖州府长兴县王道秋,中一甲第一名,六元及第,普天同庆,故兹诰示。”

    “草民王兆文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家都摆好自己的姿式后,就是浙江学政,那个拉王道秋入伙严党的严嵩侄子,代表官方,宣读了王道秋的喜报。然后王道秋父亲王兆文,就代表全家,赶忙领旨谢恩。

    等王兆文谢完恩,严学政就走过去,将喜报递到了王兆文那高高举着的双手上,并笑着恭喜道:“恭喜恭喜,恭喜王大人教子有方,令郎高中状元,六元及第,真是我大明立国以来,科试之第一人啊!对了王大人,你已是朝廷命官,以后可不能再人前人后,自称草民了。”

    啊!什么朝廷命官,什么大人?我不过是曾经的一个小秀才而已,而且因为己经铁了心放弃科举,我连三年一次的秀才审核考试都没去。因此也早被上任提学官大人给革除了功名,现在怎么就成朝廷命官,大人了呢?

    王兆文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但他也不敢去问官居三品的学政大人。于是他就捧着儿子的喜报,一脸迷糊样盯着严学政看,希望对方能主动帮他解惑。

    而看到王兆文这副傻样,严学政压制住自己内心想笑的冲动,保持住自己的官威,微笑着说道:“令郎此次六元及第,为我朝文风之盛事,圣心甚悦。你与汝妻,作为六元及第的父母,此次也一并得到了圣上的恩赏。王大人,你就跪听接下来巡抚大人的宣旨吧!”

    说完这话,严学政就冲王兆文笑笑,然后就走回了他的官员队伍中。

    而等严学政归位后,浙江巡抚就捧着圣旨出来,摆好架式,然后打开圣旨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王道秋之父王兆文,教子有方,赏同进士出身。王道秋之母徐氏贤良淑德,敕命王道秋之母徐氏为安人。故兹诰之。”

    巡抚大人念完圣旨,就向后面一挥手,然后就有两个威武军士,一人手里捧一个托盘上前,将托盘里的进士冠服,和六品安人的霞帔,送到了王兆文夫妻面前。

    进士冠服,自己一辈子的梦啊!当这套自己无数次魂牵梦绕的梦,终于是摆到了自己面前后。王兆文难以自已,一个大老爷们拍着地,就在那儿嚎嚎大哭,哭的那叫一个伤心。

    王兆文这么哭,万分喜庆的场面,此时也因为他的情绪失控,而一时僵住了,大家都不敢说话。

    出了这么大的接待事故,作为地主的长兴县令,他紧张了。于是他忙给这村的村正打眼色,示意他赶紧上去,摆平王兆文。

    收到青天大老爷的最高指示,村正不敢怠慢,忙就上前去附耳小声提醒王兆文,现在这是在接旨。

    一语惊醒梦中人,村正的这一提醒,马上让王兆文回过味来了,现在是他王家光宗耀祖,大喜的时候,自己可不能掉链子。于是反应过来的王兆文,忙抹了眼泪,领着自己老婆,先按着规矩领旨谢恩。然后站起来,恭身拱手,连连向一众官员致歉。

    官员们也都是打科举这条路上过来的,对于王兆文的过激反应,他们也理解。于是在王兆文道歉后,他们对于王兆文,也都抱之善意的笑容。

    一段小插曲过去,流程继续往下走。扯完了蛋,就开始中国人最实际的大吃大喝。农家腊酒,山野地道农家菜,在一众县里早就调派来的大厨手下,变成了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了一张张餐桌。

    地方农家菜,比不上杭城的杭帮菜,但胜在新奇,省里的官员也都很喜欢尝个新鲜。有这帮大佬的满意,这酒宴自然也就是大家开心。

    当然凡事无绝对,在一片其乐融融中,有一个人就是脸上挂着笑,实则心里不爽到了极点。这个人就是胖子的老爹,本村首富蒋老财。

    本来蒋老财家村里最有钱,他儿子跟王道秋一样,都是举人。他蒋老财出门跟别人自我介绍,都说自己家是书香门第的,在村里更是俯视众生。

    可现在王道秋中了状元,而他儿子现在却连个屁消息都没有。长期混社会的蒋老财他知道,京里传榜到省里,肯定是全省中进士的名单,一块儿传过来的,不可能为一个人独一份。而现在官员们只提王家小子王道秋,一句都没提他儿子蒋治建,那就是说……。

    嗨!想着别人家儿子中状元,六元及第,连巡抚大人都亲自登门道喜。而自已堂堂全村首富,却连个主桌都混不上,蒋老财自尊心严重受损。他咬牙切齿的暗暗发狠,等自家那个胖儿子回来,必须先打他一顿出出气。然后再把他关进书房,不逢年过节,绝不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