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十三章初识大明勋贵

第一百十三章初识大明勋贵

    嘉靖帝思考了良久,然后悠悠的说道:“此事缓议吧,我们继续下面的朝政。”

    嘉靖帝有苦衷,王道秋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政治他从来都不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出现,而是团伙作案。嘉靖他要维持他的统治,他就得为他的团伙利益代言,去争取团伙的支持,这是必需。

    看着至高无上的帝王的无奈,王道秋摇了摇头,满脸苦笑的退回了朝班。

    嘉靖帝和重臣们,又商议了几件按部就班的所谓朝政,重臣们就退下去了。而等一众重臣走后,嘉靖帝阴着张脸,挥手让王道秋近前。

    当王道秋在小太监的搀扶下,来到嘉靖帝身边时,嘉靖帝示意小太监将王道秋,放在他修道打座的莲花座上,并又说了一串朝廷勋贵的名字,让小太监去召这些人进宫见驾。

    等小太监走后,嘉靖帝叹了囗气,悠悠的说道:“王卿啊,朕虽贵为天子,但有些事还是要顾及他人想法的。爱卿那个招南方商人到京师投资办厂的主意很好,但上百年了,这京师棉布的钱该谁挣?嗨,朕也无奈啊!等下那帮人来了,咱们好好商议商议。对了王卿,乘现在他们还没到,你跟朕说说,这事儿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是陛下!不瞒陛下,关于引南方商人到京师投资办厂这事,臣是这么打算的。现在通州办了商贸中心,有了大的商品交易市场,这有利于商品的销售。而离商贸中心三里左右,就是京城连通运河的通惠河通州段,再上一点就是温榆河连通运河的通州段。在通惠河与温榆河、大运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有那么个几万亩地。如果陛下肯下大决心,那么臣有信心将那几万亩,三五年内全部变成工坊、货场,每年为朝廷为陛下,挣他个上千万两的银子。”

    “几万亩地全部盖成工坊货场,这可能吗?爱卿,你这不是在诓朕吧?”

    “陛下,臣岂敢诓骗陛下!陛下你想啊,咱远的不说,就说这棉纺业,光咱这北直隶一省,现在一年的棉花产量,也至少是几万万斤吧。光要把这些棉花全纺成纱,织成棉布,他需要多少纺机,需要多大的地方?而且棉花收上来,和棉布织出来,这又需要多大的货仓堆放。更何况臣还想依脱棉纺业,再在里面办成衣厂、棉被厂。而等这些发展起来后,这块区域内住的人恐怕就要以十万计了。这人一多也就有了商机,那其它的产业肯定也会自然孕育而生。想想这些吧,陛下,几万亩地它不多。”

    依托大纺织工业,再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这倒是有搞头。想到了这里面的小钱钱,嘉靖帝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欲望。然后他又开始向王道秋问询起了该怎么经营这大工业区,该怎么从中更多的挣钱。

    两君臣就这么商议着,不久小黄门过来通报,说嘉靖帝要召见的那些勋贵都来了。听到勋贵们都到了,嘉靖帝就下旨,让小黄门把那些勋贵都带去太液池,再在太液池边摆宴。

    吩咐完小黄门,嘉靖帝又开始跟王道秋商议起了,等下该怎么跟那些勋贵们谈判。半柱香的时间后,君臣两人商量定了这次谈判大的基调,就一起出去见那些勋贵了。

    和嘉靖帝一起来到太液池边,这里乌央央的已经站了一群的衣冠禽兽,嘉靖帝一到,他们就忙向嘉靖帝行跪拜大礼。

    而嘉靖帝对这帮人也很客气,满脸如沐春风般的让他们免礼平身。在一众勋贵的谢恩声中,嘉靖帝入座,并低声的对王道秋说道:“咱这大明京师平原上的地,除了朕的皇庄,余下的有八成多,就是这些人的。”

    说完这些话,嘉靖帝就仍让小太监扶着王道秋,让王道秋站他旁边。之所以没给王道秋吃席的权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王道秋只是个,刚被恩赏了个二品侍中的官场新人,在这一众勋贵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所以若给王道秋吃席的权力,那王道秋肯定就要排去酒席的老末了,那这样就说话太不方面了。于是嘉靖帝就没给王道秋吃席的权力,而是让他侍立在自己身边。

    嘉靖帝坐下后,就跟一众勋贵们中国式的社交开场白,大家都虚情假意的,没啥干货但热闹。虚情假意完,嘉靖帝就吩咐开席。

    得到旨意,太监和宫女们就把酒肉一碟碟的端上来,然后嘉靖帝就跟一众勋贵们把酒言欢。酒宴现场,倒是比宴请文臣时要随便的多,甚至嘉靖帝还走下御座,亲自去给勋贵们敬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自然就扯到了正事上。嘉靖帝先向一众勋贵隆重介绍了王道秋,然后就让王道秋向一众勋贵,通报工业区的规划。

    听完了王道秋的工业区规划,一众勋贵们兴奋了。他们现在血液里早已没了他们祖先的英武,治军打仗不行,但他们的商业眼光还是扛扛的。于是一听完王道秋的介绍,他们就兴奋的开始交头接耳起来,甚至离开座位,就当着嘉靖帝的面,互相搞起了串联。

    一会儿后,现在勋贵们的头,现任成国公朱希忠,出来很客气的跟嘉靖帝谈判了。

    朱希忠今年三十多岁,长的非常帅气,他是一代成国公朱能的玄孙,嘉靖十五年袭爵成国公,性机敏,善结纳,名在诸勋贵之上。而且他现在不光是成国公,他还是太子太傅,荣禄大夫,太保,掌右军都督府事,总督京营。

    说白了朱希忠现在除了他老祖宗朱能传下来的爵位外,他自己的职务还相当于大明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兼任首都卫戍司令。就这身份,所以他虽年轻,今年只三十多岁,但他却是现在大明勋贵的头牌。因此与皇帝谈判这事,众勋贵也就让他代表了。

    代表众勋贵,朱希忠走到嘉靖帝面前,先向嘉靖帝拱手行礼,然后他很和气的说道:“臣等勋臣,世受皇恩,为陛下之犬马,自当为陛下效力。而且兴办工坊一事利国利民,臣等一贯是支持的。就比如前两天白云观陶仙师,要在永定河边建硫璃厂,臣等得知陶仙师已将硫璃厂七成的股份孝敬给了宫里,又答应户部年包税五十万两。于是臣就与临淮候和殷附马一起,无偿将臣等三人在永定河边的五百多亩田地,赠于了白云观,还承接下了硫璃厂将来煤炭、河砂、石灰石、长石的供应,以及招呼河道巡检,五城兵马司,以后要给白云观方便……。”

    朱希忠吧吧的表着功劳,搞的自己多慷慨大方似的,看的王道秋是鄙视不已。玛德!明明是以赠送土地和不让兵丁骚扰为由,让白云观将硫璃厂的原料供应权给他们,从中渔利。现在却被这朱希忠说的,跟他在好心好意帮人家白云观似的,这特么真有够不要脸的。

    鄙视着朱希忠,无意间王道秋撇了一眼嘉靖帝,只见嘉靖帝此时也是一脸嫌弃的看着朱希忠。

    朱希忠没有他老祖宗朱能,百万军中去取上将首级的英武,不过他那脸皮可比他老祖宗朱能厚多了。相信他自已也知道,以嘉靖帝的精明,当然知道他说的那些话是有多扯。但他还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在那儿夸着自己。

    朱希忠脸皮厚,他不知道什么叫难为情,所以他一直不停的在那儿说着。但他这些不要脸的话,却快要把嘉靖帝给听吐了。

    于是实在反胃的受不了的嘉靖帝,只好打断他道:“朱爱卿和众勋臣们对朕,对我大明朝的忠心,朕深以为然,也替陶仙师谢谢朱爱卿、李爱卿和殷附马,对硫璃厂建设的支持。卿等忠于朕、忠于国朝,朕也当体恤卿等。这样吧,朕要建的那个工业区,所要占到卿等的田地,朕以三倍价钱购买,卿等以为如何?”

    按三倍地价购买,这是嘉靖帝向勋贵们交的平安费,收了钱可就不能在暗里使阴招了。嘉靖帝的这意思勋贵们懂,于是嘉靖帝话一说完,朱希忠就扭头向身后的一众勋贵们撇去。而这个时候,面对朱希忠的眼神,一众勋贵们俱都是拉着脸,严肃的轻轻摇头。

    勋贵们的意思很明白,他们嫌少。于是明白了同伙们的意思后,朱希忠又向嘉靖帝禀奏,拐弯抺角的暗示,自打嘉靖帝建了南涧河钢铁厂后,对他们原有炼铁生意的影响。以及嘉靖帝的蜂窝煤生意、硫璃生意和通州商贸中心项目,都没带他们玩。

    听了朱希忠的暗示,嘉靖帝也是觉得自己前面的一个个大生意,都没带这些勋贵,确实是有些理亏。于是他就招呼王道秋附耳过来,两人开始小声的商讨起,这事究意该怎么向勋贵们让点利。

    王道秋自打入京师后,先把夏言从首辅位子上拉下来,后又六元及第,建钢铁厂,帮道门制硫璃,建商贸中心,前两天还在宫门口,被一百多个大臣围殴。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堪称京圈里的头条。

    因此众勋贵们自然知道,他王道秋现在,在皇帝那儿正受宠。但现在他们看见嘉靖帝这么跟王道秋“咬耳朵”,勋贵们也是明白了。王道秋在嘉靖帝那儿,可不是一般受宠这么简单,至少在皇帝的发展经济工作上,王道秋应该就是实际的负责人。

    明白了这点,勋贵们也都一边看着王道秋和嘉靖帝商量,一边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拉拢王道秋,要让王道秋在皇帝以后再有什么大项目时,带上自己一起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