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三十八章种华民族的马屁基因

第一百三十八章种华民族的马屁基因

    这么容易就谈妥了化工科研基地的事,王道秋此时心里也是雄心万丈。有道门以炼丹为目的的千年化学实验经验,有图书馆里的那些化工资料。

    王道秋就不相信,在正确的大方向下,又加持千年的传承基础,以及一大批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我大汉民族还不能把这酸那碱的,全部一个个合成出来。

    心里畅快,王道秋正跟嘉靖帝和陶仲文,吹嘘着自己的那些化学知识呢,一个小黄门恭着身子进来禀奏道:“启禀陛下,吏部尚书喻茂坚、都察院左都御史夏邦谟,殿外求见。”

    喻茂坚和夏邦谟来了,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是干嘛来的!于是一听小黄门说喻茂坚、夏邦谟殿外求见,王道秋马上就是一脸的尴尬。

    而此时同样知道喻茂坚和夏邦谟是干嘛来的嘉靖帝,他则是拉着张脸,不顾王道秋的尴尬,冷冷的说道:“事儿是你惹起来的,你自已出去打发他们吧!”

    “臣遵旨,臣告退。”

    嘉靖帝臭不要脸甩锅了,王道秋也只能出去自力更生。来到万寿宫外,只见喻茂坚和夏邦谟,此时正领着吏部右侍郎李香,和都察院右都御史陈大人,四个人在殿外候见。

    他们一见王道秋这个时候从万寿宫里出来,知道肯定是冲他们来的。于是他们忙行礼,也不说话,就等着王道秋开口。

    都是人精,王道秋拿他们没办法。于是王道秋就冲他们做了个“请”的手势,并说道:“四位大人,借一步说话吧,这殿门口说话不方便。”

    知道王道秋接下来要说的话,肯定是与嘉靖帝对赵文华的态度有关。于是在王道秋提出借一步说话后,喻茂坚他们四个也不废话,就跟着王道秋向下殿的台阶走去。

    来到万寿宫的台阶下面,离着宫门口已经老远了,王道秋才驻足。他先向喻茂坚他们四个拱手行礼,然后才缓缓说道:“不敢瞒四位大人,先前下官在万寿宫里,已经把赵文华平日里的种种恶行,以及咱们吏部和都察院要联合参赵文华这事,都向皇上做了禀报。皇上听后也是愤怒,不过体恤那赵文华为国朝效力多年,也有些苦劳。因此陛下的意思是不开革,只贬官。不瞒四位大人,皇上刚才已经派内侍支会内阁,要将那赵文华贬为尚宝寺的少卿。这事只等内阁票拟通过,司礼监批红,就会下发到我们吏部办理。”

    “嗯,那小人赵文华这次只是贬官,倒是便宜了他。”一听嘉靖帝已经支会内阁,票拟赵文华贬官,喻茂坚虽觉得罚的有些轻了,但也能接受。

    喻茂坚觉得能接受,但夏邦谟却觉得这太轻了。于是喻茂坚话音刚落,夏邦谟他就接着说道:“像赵文华那样的奸佞小人,岂可还留在朝堂之上?应该将他开革出去。喻大人,下官觉的我们今天,还是应该去见一见皇上,去当面参那赵文华,让皇上将赵文华开革出朝廷。”

    “这……!”

    嘉靖帝对此事已经有了处理意见,并派内侍去支会了内阁,现在自己等人,这时候再不依不饶的,似乎有些不太好。不过皇上这次对那赵文华,确实是判的轻了点,而且夏邦谟现在既然已经开口了,自己好像也应该给他这个面子。

    去或不去,都有道理,这一时间倒让喻茂坚为难了。于是他“这、这、这”的,在那儿“这”不出个所以然来。难以做出决定,为难之中喻茂坚就把目光看向了王道秋,说道:“王侍中,你看这事?”

    “喻大人,夏大人,你们为国除奸的心情,下官理解。可是这事陛下已经有了圣意,并且还已支会了内阁,现在如果再……?二位大人都是一部的部堂,当知政令朝令夕改,这不好。因此下官恳求二位大人,这事就不要再让皇上为难了。先缓一缓,看看再说,若那赵文华去尚宝寺后能痛改前非,用心办差,那咱们就再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可若那赵文华冥顽不灵,到尚宝寺后仍一如既往,死不悔改,那咱们到时再参他也不迟。”

    王道秋话说的绝对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而且他话里的那立场也是绝对站喻茂坚、夏邦谟这边的。说到赵文华时,那用词都是什么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什幺冥顽不灵,死不悔改。这让喻茂坚和夏邦谟听着很顺耳。

    于是在王道秋话说完后,喻茂坚就对夏邦谟说道:“是啊松泉,王侍中说的有理。此事皇上刚刚向内阁传了上谕,且这上谕虽说罚的有些轻了,但尚算公允。所以此时咱们若还在这事上不依不饶的,这不免有逼宫之嫌。算了松泉,此事今日就到此为止吧!况且那赵文华以后若还不悔改,咱们到时再参他就是。”“嗨,老大人说的有理,是松泉孟浪了。那这事今天就这样吧!希望那赵文华经此一事,以后可以痛改前非吧,否则老夫绝不饶他。”

    “好了好了,这事就这样吧,王侍中,今日麻烦你了。”

    “老大人客气,下官是近侍大臣,又兼领吏部左侍郎。为国选官,分属应当。”

    “好好好,那既然此事已了,我等回去了,王侍中告辞。”

    “各位慢走。”

    就这样喻茂坚他们得了一个尚算还能接受的结果,就走了。而王道秋在送走喻茂坚他们后,就又回了万寿宫。

    一见王道秋回来,嘉靖帝就问道:“他们都走了?”

    “是陛下,喻大人他们都回衙办差去了。”

    “他们没有指责朕偏袒赵文华,骂朕是昏君吧?”

    “哪能呢陛下,喻大人和夏大人虽觉得陛下这次罚的有些轻了,但都言陛下公允,没有什么怨言。”

    “滑头!还没怨言?王卿,那喻茂坚和夏邦谟是什么脾气,朕比你清楚。那喻茂坚也是在六十五岁以后,才学会了压一压自己的脾气。而那个夏邦谟,他就是属炮杖的,一点就炸。王卿,朕这么跟你说吧,那夏邦谟在背后骂过朕多少回昏君,这朕不知道。但朕记得,他当着朕的面骂朕昏君,这就有四回。就这么两个狗熊脾气,王卿你说他俩对朕没有怨言,这朕不信。”

    玛德,想当和事佬,和把稀泥,却不曾想遇见个这么精明的,王道秋也是无奈啊!

    谎言被当面拆穿,王道秋只好厚着脸皮,硬拍马屁道:“喻大人和夏大人,如此脾气不好,甚至当面辱骂陛下。陛下却不但能容他们,还让他们位高权重,这足可见陛下如翰浩天空一样的胸怀,陛下……。”

    “行了行了,王卿你学坏了,你才入仕几个月,就学会那些老头拍马屁的那套了。行了王卿,以后不许拍朕马屁,当下朝堂之上拍朕马屁的人多,能跟朕交心的人却仅你和陆炳、吕方、陶师四人而已。所以王卿你以后在朕面前,若变得跟那帮人一样,那这万寿宫,你以后就进不来了。”

    “臣遵旨,臣以后尽量在陛下面前,都说真话。”

    “什么?尽量!我看你小子欠打。”

    “不,不,不,陛下,臣错了,臣错了。”

    一不小心,王道秋从嘴里突露出了一句实话。而嘉靖帝则很快的听懂了这句实话,并被此激怒,上手就开始追打王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