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朕的大明日不落 » 第126章 决战(5)

第126章 决战(5)

    船队航速很快,傍晚时分,船队已经驶入大海。

    晚饭后,各将官都回船舱休息了,但王夫之、黄宗羲等书生却仍在和朱由榔讨论一些问题,陈子龙素与方以智交好,自然夹在众学子之间,张煌言是崇祯十五年中举的举人,年龄与王夫之相仿,也混在这些学子之中。

    “陈子龙,你应当听说过孤不认同东林党人,孤想知道,你这个复社巨子为何要率领人马随孤出征?”

    “王爷,子龙虽是复社成员,但一心抗清光复大明,所以不论王爷是否认同,都要北上抗清,此一也;子龙对王爷以荆、襄为基,进而出奇兵占据山东的战略眼光极为赞叹、钦佩,非常想看看王爷是如何打仗的,所以就厚颜跟随。”

    “哦,理由还算充足。陈子龙,你可知道孤为何允许你跟随?孤确实看不上东林党和复社之人,哦,这样说可能打击面太大,你们当中很多都是‘复社’成员。”

    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都是复社成员,黄宗羲的父亲是“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

    “你们也不必在意,孤看不上的是东林党、复社中那些为官之人,结社讨论学问无可厚非,但做官之人结党问题就大了!所以,你们复社成员要做官的话,孤劝你们,最好退出复社。”

    “王爷,复社不同于东林党。”王夫之说道。

    朱由榔看了王夫之一眼,然后说道:

    “复社成员数千,良莠不齐,为官之后能保证不进行党争?你们觉得哪个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会心甘情愿允许一个数千人的士子组织存在?”

    “这,...”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孤没有下令解散复社,不是孤狠不下心来,也不是孤有多仁慈,而是本就不在意。只要不抵制孤的治国方略,就有存活的空间。”

    “可殿下为何不愿意接纳复社成员为官呢?复社并不反对殿下的治国方略。”方以智问道。

    “呵呵呵......”朱由榔呵呵直笑,他明白这些人为何聚在一起了,王夫之、王介之兄弟被复社人员利用了,这些士子所谓去山东考察只是幌子,借机向朱由榔建言才是目的。

    “孤监国至今十余日而已,治国方略公之于众了吗?还是说无论孤之方略如何,复社皆拥护?”

    方以智无言以对,其他人目瞪口呆。

    “张溥花费20多万银两贿赂各方谋求周廷儒复起,然后通过周廷儒为复社成员谋官,呵呵呵,最后死于同为复社成员吴昌时之手,其葬礼却是由马士英奔波操办的。呵呵呵.....”

    “更可笑的是,复社成员绝大多数被蒙蔽,陈子龙竟然写了廿四首《哭张天如先生》,‘读罢惊魂似梦里,千行清泪不成悲’;‘八月胥江浊浪奔,千人缟素为招魂’;‘南冠君子朔风前,慷慨西行倍可怜’,陈子龙,事到如今,你作何感想?”

    “唉!”陈子龙长叹一声。

    “张天如真的是吴昌时害死的?”黄宗羲不敢相信。

    “张溥、吴昌时用周廷儒霸占良家妇女一事做把柄,控制了周廷儒,之后在权利分配上产生了矛盾,吴昌时毒死了张溥,这有何稀奇?如此伎俩张溥、吴昌时敢称君子?不说这些丑事了,孤问你们,眼下的大明需要什么样的官员?”

    不待众学子回答,朱由榔就接着说道:

    “眼下的大明需要能让百姓吃饱饭的官员,对否?暂不说复社数千成员,就今天在这里的你们这些人,有能让百姓吃饱饭的本事和信心吗?”

    “复社所谓‘宗经复古、切实尚用’,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呵呵呵,可实际上呢,都做了些什么?做得最多的就是揣摩八股,‘分主五经文章之选’,通过科举入仕赚钱赚声望。不错,复社做到了,仅崇祯朝,复社中举中进士者达到了400多人,在读书人中博得了非常大的声望,所以,成员遍及天下!”

    “孤懒得再说,面对各位饱读诗书才名出众之人,孤突然想吟诗,请各位品评一下。”

    说到这里,朱由榔站起身,稍微酝酿一下才开口吟到: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不等众人回应,朱由榔接着说道:“这首绝句送给大家,希望各位才子能多做一些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真正做一些让穷苦百姓受益的事情,而不是只会空谈,只会钻营,只会党争!时间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

    六月十四日午后,船队到达登州港。

    “王爷,让我部跟随王爷北上津门吧,我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仗,更没打过硬仗了!”刘庆恕一见到朱由榔就开始哀求。

    “以后会有仗打的,好好练兵,同时扩大伍。”朱由榔并没答应带刘庆恕。

    “王爷,我部已经五个团了!现在刘天和团归队,加上您带过回来的三个团就九个团了,王爷,这两个月有很多青壮要求入伍,若非我挑选严格,估计早就能扩编成十个团了,王爷,这次就带上我们吧。”刘庆恕死缠烂打。

    “打住,那三个团可不是给你的,给谁要让朱檀来安排。还有,你又扩招了一个团的新兵?这么多的新兵战斗力怎么能跟上?好好练兵,多说没用!”

    “王爷,这新兵不上战场,怎么也成不了老兵,王爷.....”

    “不对,刘庆恕,山东这些年人口剧减,而且去年登莱军已经招募了一次,让登莱军一下子扩大到了30个团,现在还有兵源?”

    “人口剧减是不错,可是山东这么大地方,几百上千万人口还是有的。这次的兵源主要是来源于剿匪,那些所谓的匪只有少数人是为非作歹之辈,大多数是吃不上饭才造反的百姓,还有很多是抗清的志士。我们剿匪当然以抚为主,那些人下山之后很多都想加入登莱军,因为我们打建奴。”

    “嗯,原来如此。等着吧,等津门那边打起来,适当的时候,我会派你部去山海关堵截清兵,然后进攻盛京,好好练兵,原地待命。”

    “是!王爷。”刘庆恕立正敬礼,有模有样。

    “这些书生要到各地转转,你安排人照应好,确保他们的安全。”朱由榔交代刘庆恕。

    “好的王爷,王爷,交给治安军行不?”

    “也行。”

    给刘庆恕部留下了一些武器弹药和粮食,船队再次启航。

    船行海上,朱由榔击鼓升帐。

    这次没有了那些书生,只有各部将领和郑三俊、史可法、陈子壮三位大臣参加,郑鸿奎、郑成功、施福三人也获得了旁听资格。

    “各位,船队明早黎明时分即将抵达天津卫海岸,与清兵决战的时刻即将来临。张奎,先说一下我军各部的位置和清兵的部署情况。”朱由榔说道。

    “好的王爷,各位,目前我军朱杨、朱机部共12个团将近5万人正沿运河赶往静海,今晚能够抵达。据报,静海只有守军千余人。清兵主力集结于天津卫,大约有5万人,主将是豪格,他是皇太极的长子,皇太极死后他和多尔衮争夺王位,结果他俩谁都没成功,而是六岁的福临继位。

    另外,王爷,刚刚得到朱橡电报,李自成的死讯仍然不能定论,阿济格也没有回师的迹象,长安守将倒是搞清楚了,是满达海和瓦克达,都是代善的儿子。还有,朱橡说阿济格回援长安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马祥麟部、朱槐部已经做好北渡黄河的准备,。”

    “嗯,回电朱橡,继续落实李自成的死讯,在西北与清兵作战由他全权指挥。电令朱杨、朱机部,到达静海后继续沿卫河(南运河)北上,到达西河(子牙河)后,朱杨部沿西河一直行进到与潞河(北运河)交汇之处,在交汇处以西沿西河布防;朱机部沿着卫河继续向天津城进军。”

    “奴婢遵命。”

    “好了,众将听令:施琅,你部战舰作为先头部队,在船队靠近海岸后要尽快解决清兵的岸防并占领要塞,确保船队安全进入海河;一入海河,你部水师陆战队派部分兵力分两路在海河两岸率先登陆,登陆后沿海河向上游前进,探查海河两岸清兵布防情况,引导你部战船沿海河向上逆水行驶,我军大部船队尾随你部战船进入海河,如果顺利,我们在离城15里左右登陆,如果有清兵大军防守,及时禀报,我们再另行安排迎敌。”

    “末将尊命!”

    “朱松,你部将在海河右岸登陆,登陆后快速向西北方向行进,到西河与潞河交汇处沿潞河向西北扎营,扎营后放夜不收30里探查敌情,同时尽快与朱杨部取得联系,两部协调船只,以便渡河迎敌。另外,派少量人马继续向西北,在杨村以东官道上相隔10里设置两道阻击营寨。现在天津卫还没有援兵到达,一旦我们包围天津卫,肯定要有人前往京师求援,你部要放这些可能是求援的人过去;到京城方向的清兵援军抵达时,你部在杨村以东的官道上稍微阻击一下便放清兵援军通过,然后你部和朱杨迅速渡河堵死清兵退回京师的路,我们要在天津卫与清兵决战!将前来支援天津卫的援军消灭在天津城外!”

    “末将领命!”朱松带着所部团长、付团长、团参谋等十几人一起施礼并高喊。

    “黄维之,你部刘浩团在海河左岸登陆后迅速向西推进,在城西南这里扎营,并立即派人侦查清兵的布防。你部朱栋团及直属营、炮营等护卫中军大帐,登陆后在东北这里扎营。”朱由榔指着堪舆图上的两个地方说道。

    “末将领命!”黄维之带着所部主要将领一起领命施礼。

    “其余没点到的将领,带本部人马,跟随孤的中军大营做预备队,随时待命!”

    “末将遵命!”金声、张煌言等义勇军的将领一同施礼领命。

    “那就这样,各自回归本部休息,明天早上以号角为令,打开对讲机,然后依令行事!各部登陆时听从施琅号令;如有变化,另行安排。”